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58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
背景技术
:代谢综合症(MetabolicSyndrome,MS)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为特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高TG血症、HDL-C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高致死致残疾病的病理基础。MS通常是在环境因子、免疫及炎症等的刺激下,通过基因易感性产生的,发病与获得性、环境性及遗传性因素如饮食、吸烟、肥胖、运动、妊娠及子宫内环境等有关。MS的诊断标准有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ATPIII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适合中国人群的MS诊断标准,包括超重、血压及空腹血糖升高、血脂(甘油三酯升高、HDL-C降低)等异常,有其中3项以上异常指标即可诊断。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首次在全球统一定义MS,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升高及或HDL-C降低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MS。MS病因多种,缺乏特异性治疗。另外,治疗低HDL-C血症及改善IR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升高HDL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现有的治疗代谢综合症是依据各组成成分的疾病指南,包括改饮食结构、锻炼等治疗,并使用调脂药、降糖药、抗高血压药等治疗,例如使用他汀类调脂药、双胍类降糖药、抗高血压药等进行治疗,能够针对代谢综合症的某些病理环节,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针对代谢综合症多种代谢异常需要对应多种药物,造成患者用药种类繁多,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间不良反应,治疗成本明显增高,增加了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长期治疗。中药具有多靶点药理作用的特征,可能能够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肥胖、血脂紊乱等,并对代谢综合症的不良临床后果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进行防治。另外,中医还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便于长期服用并且减少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全民防治代谢综合症。中医中药理论认为MS属本虚标实、血瘀、痰浊范畴,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及过食肥甘等有关,临床辨证多归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浊、气滞血瘀等,治疗时常采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等方法,应用的中药功效多属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及消食、除痰、利水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某些中药可改善MS,如黄芪多糖具有降低血糖、改善IR,调节血脂等。但目前中医中药研究多集中于治疗组成代谢综合症各种疾病,包括血脂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肥胖症等,还缺乏对针对代谢综合症整体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而且MS人群庞大,所以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方便、有效、相对安全且经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尤其是寻找代谢综合症整体及其并发症的中药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有助于发扬光大祖国中医药学。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由黄芪、荔枝核和荷叶三种组分组成或由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组成。所述三种组分可以为中药生药或浸膏粉。本申请人通过实验积累得到所述三种组分以中医药学允许的任意剂量煎制饮用,具有良好的调节保健作用,但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所述组分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组成黄甚10180g;荔枝核10120g;荷叶10150g。如果采用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优选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分别为黄芪多糖、荔枝核皂甙和荷叶生物总碱。如果采用各组分有效成分制剂,所述组分的有效成分按照以下相当于中药生药的重量配比组成黄芪多糖相当于黄芪生药10180g;荔枝核皂甙相当于荔枝核生药10120g;荷叶生物总碱相当于荷叶生药10150g。采用药物浸膏粉或有效成分配制所述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制剂保证了药物的稳定性。在制备制剂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药物上可接受的常规载体,以制备口服液、丸剂等不同剂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特异的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具有降低体重、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及改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并降低颈动脉壁厚度,对MS有治疗作用。(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且用药种类少,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便于长期服用,减少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全民防治代谢综合征。(3)本发明不仅可用于治疗代谢综合症各种疾病,包括血脂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病或肥胖症等,而且可以针对代谢综合症的整体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生药黄芪10g、荔枝核120g和荷叶50g混合,采用常规的中药熬制方法制备中药药液,按照中药传统的服用方法服用。实施例2称取生药黄芪80g、荔枝核30g和荷叶15g混合,采用常规的中药熬制方法制备中药药液,按照中药传统的服用方法服用。实施例3称取生药黄芪10g、荔枝核60g和荷叶150g混合,采用常规的中药熬制方法制备中药药液,按照中药传统的服用方法服用。实施例4称取黄芪50g、荔枝核60g和荷叶50g中药浸膏粉混合得到中药,中药浸膏粉购于广东一方药业有限公司并经过瑞士CAMAG公司生产的AST4型全自动点样仪点样,由DIGIStore2数码成像仪成像生成薄层色谱图进行质控,批号05110823。实施例5称取黄芪有效成分之一黄芪多糖20g、荔枝核有效成分之一荔枝核皂甙10g和荷叶有效成分之一荷叶生物总碱lg混合得到中药制剂。中药有效成分可包括实施例4所述中药薄层色谱图中的所有条带所代表的有效成分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按照制药常规,配以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制备成各种剂型的制剂。实施例6本发明制剂对代谢综合征(MS)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实验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将体重300400g的成年SHR大鼠40只,大鼠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随机分为SHR普食组(SHR组),MS模型组(MS组)、低剂量中药治疗组(低中组)、高剂量中药治疗组(高中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组),另取IO只Wistar大鼠作为参比对照组(Wistar组)。1.2实验模型制备SHR、Wistar组以普通饲料喂养,MS、低中、高中组及辛伐组以含0.1%丙基硫氧嘧啶的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为10%猪油、10%蔗糖、胆固醇4%、蛋氨酸2%及基础饲料等,共喂养8周,其中造模4周,药物干预4周。1.3治疗方法中药采用实施例15制剂,各组大鼠通过4周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建立MS动物模型,并且通过血压测定、生化检测等方法加以确认。成功建模后,以低剂量中药(1.35g/kg体重),高剂量中药(5.4g/kg体重),辛伐他汀(1.2mg/kg)灌胃,l次/日,共4周。1.4尾动脉血压测量造模及药物治疗后,大鼠在38t:避光烤箱加热510分钟后,采用生理记录仪(Powerlab,澳大利亚)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选其中3次测定值(各测定值间相差在lOmmHg内)取平均值为大鼠血压。1.5生化指标测量造模及治疗后,将大鼠空腹12h,从尾静脉取血2mL离心后取血浆,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LX20,美国)及配套试剂盒进行生化指标分析,包括空腹血糖(GLUC)、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1.6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治疗4周时,将各组大鼠空腹12小时后称重,从尾静脉末端切口取血5(^L,用血糖仪(AdvantageIV,德国罗氏公司)测定空腹血糖,再用20%葡萄糖溶液以2g/kg灌胃,其后15、30、60及120分钟从尾静脉末端切口处取血50pL同上测定即刻血糖。1.7超声检测右侧颈总动脉药物干预4周时,将各组大鼠用安定(3mg/kg)及氯胺酮(30mg/kg)麻醉后,采用超声心动仪(VividI,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测定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壁厚度。1.8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将大鼠尾根部用0.25%布比卡因麻醉后,在尾动脉一侧切l.Ocni长切口,暴露尾动脉再用24G的Y型静脉留置针(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穿刺尾动脉并固定,再用24G—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尾静脉并固定。接尾静脉三通管的一个通道接人胰岛素注射液(配制成50mU/ml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另一个通道接10%葡萄糖注射液,分别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HarvardApparatus,USA;WZS250C2型,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注射。大鼠插管后静待30min,取尾动脉检测血糖并作为基础血糖(basicbloodglucose,BBG)。再以0.1U*kg-1h-1的恒定速度输入胰岛素,5min时放血1滴后用德国罗氏血糖仪测量血糖,若血糖低于BBG的0.5mmol/L,则开始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以后每5分钟测血糖1次,调整葡萄糖输入速率(glucoseinfiisionrate,GIR),保持血糖在(BBG±0.5)mmol/L范围内。60min后,若连续3次测血糖保持在上述范围内,认为达到稳态,取动脉血0.5ml测量血浆胰岛素,继续上述过程,直到120miri结束,共米血24次,以GIR60-120降低判断存在胰岛素抵抗。1.8统计学处理试验数据均以^i^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均数比较用多元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2、实验结果2.1体重及血压指标各组大鼠造模后除Wistar组外体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除Wistar组外各组体重低于MS组。各组大鼠造模前后SHR、MS及各药物干预组血压显著高于Wistar组(P<0.05),治疗后各药物干预组血压低于MS组,见表1和表2。表l各组造模后体重、血压测定值分组MS体重(g)血压(mrnHg)注与SHR组比较,*P<0.05,**P<0.01;与Wistar组比较,卞P<0.05,卞卞P<0.01表2各组干预后体重、血压测定值分组例数体重(g)血压(mmHg)Wistar组10398.60±28.27**116.99±10.24**SHR组8360.06±9.33213.00±9.62**MS组8339.20±23.63186.83±13.77低中组8293.59±17.20**163.41±17.02**高中组8304.54±14.47**170.51±20.09*辛伐组8300.51±20.85**153.20±17.27**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Wistar组10372.44±22.93**SHR组8324.34土14.00卞卞8334.49士22.66卞卞8328.47土10.73卞卞8354.59±17.49**8331.27土17.49卞十132.28±]5.07**211.93土21.94卞卞172.80±19.13**卞卞184.90±24.50**卞卞175.94±13.24**卞卞163.81±9.96**卞卞组经经经M低高辛2.2生化指标造模后各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Wistar组,甘油三酯除SHR、Wistar组升高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S、低中、高中、辛伐组总胆固醇、LDL、HDL较SHR、Wistar组均显著增高(P<0.05),SHR、Wistar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DL/HDL比值各组较SHR、Wistar组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各组较Wisatr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剂量中药治疗MS动物模型4周后,低中、高中及辛伐组空腹血糖,高中、辛伐组总胆固醇,高中组CRP,低中、高中及辛伐组LDL/HDL较MS组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中及辛伐组HDL明显高于MS组(P<0.05)。纤维蛋白原辛伐组降低,而MS、低中、高中组间及MS、低中、高中、辛伐组LDL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果见表3、表4和表5。表3造模后各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3f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注与SHR组比较,*P<0.05,**P<0.01;与Wistar组比较,tP<0.05,卞卞P<0.01表4干预后各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5±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表5干预后各组肝肾功能指标的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3、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结果见表6,低中组、高中组及辛伐组糖耐量受损均有改善。表6干预后各组糖耐量试验的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4、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低中组大鼠GIR60-120较MS组显著升高,SHR组及Wistar组GIR60-120较MS组升高,但未达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7。表7干预后各组GIR指标比较(i±"<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5、颈动脉超声示C、D、E组均显著减少颈动脉厚度,结果见表8。表8造模后各组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n=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注与MS组比较,*P<0.05,**P<0.01实验结论SHR大鼠存在高血压、高血糖、糖耐量异常、炎症激活状态、相对HDL降低及纤维蛋白原增高等特点。通过含丙基硫氧嘧啶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4周建立的MS动物模型,存在高血压、相对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空腹血糖增高及糖耐量异常、炎症激活及动脉硬化等与人类代谢综合征类似的特征,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均建立了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低、高剂量中药治疗MS大鼠4周,治疗组体重及血压均较对照组降低,说明中药具有减轻体重的药理作用,而血压与造模后血压比有一定程度降低,说明该中药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药物治疗组均降低MS大鼠的空腹血糖且程度相似,本发明高剂量中药组降低总胆固醇的程度大于辛伐他汀组,低、高剂量中药组均显著降低LDL,各治疗组均升高HDL,降低LDL/HDL,其中高剂量中药组降低程度最大。高剂量中药组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辛伐他汀组FIB显著降低,说明中药具有降低血糖、总胆固醇、LDL,升高HDL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显示中药能够显著改善实验性MS大鼠糖耐量受损。颈动脉超声示低、高剂量中药及辛伐他汀均显著减少颈动脉壁厚度,高剂量的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已有研究证明颈动脉壁厚度是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MS大鼠颈动脉壁厚度最高,说明MS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而本发明中药治疗后出现剂量依赖的降低颈动脉壁厚度的效果,说明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抗血管增生作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是检测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低剂量中药的GIR则较MS组显著增高,说明低剂量中药就具有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特征。MS组大鼠的GIR低于SHR及Wistax组大鼠,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说明了MS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是下降的。本发明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具有降低体重、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升高HDL,改善糖耐量受损,抑制炎症反应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高剂量中药降低总胆固醇、LDL/HDL及颈动脉壁厚度的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对制备MS的综合防治及预防并发临床疾病的药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黄芪、荔枝核和荷叶三种组分组成或由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组分为中药生药或浸膏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组成黄芪10180g;荔枝核10120g;荷叶1015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分别为黄芪多糖、荔枝核皂甙和荷叶生物总碱。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的有效成分按照以下相当于中药生药的重量配比组成黄芪多糖相当于黄芪生药10180g;荔枝核皂甙相当于荔枝核生药10120g;荷叶生物总碱相当于荷叶生药1Q150g。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的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由黄芪、荔枝核和荷叶三种组分组成或由所述三种组分的有效成分组成。本发明中药组方及其有效成分制剂具有降低体重、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及改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并降低颈动脉壁厚度,对代谢综合征有治疗作用。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仅可用于制备治疗代谢综合症各种疾病的药物,而且可以针对代谢综合症的整体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基础。文档编号A61P3/06GK101229264SQ200810026380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发明者余细勇,林曙光,黄晓忠申请人: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