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盐酸罂粟碱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酸罂粟碱在透皮制剂中的应用,确切地说是盐酸罂粟碱在各种透皮给药制剂或功能型化妆品中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经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速)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类给药系统。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制剂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等特点,因此透皮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皮肤对外来物质的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皮渗透速率都很难满足治疗的需要,成为研制透皮给药系统的重大障碍,所以寻找促进药物渗透皮肤的有效方法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解决此问题常用方法有药剂学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等,而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药剂学方法。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所有能够增加药物透皮渗透速率而对皮肤不造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透皮吸收促进剂能促进药物在一定时间内透皮渗透达到治疗量,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来渗透进入皮肤并降低药物经过皮肤所受阻力,达到促进药物全身吸收或局部治疗的目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分为化学合成透皮吸收促进剂和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近年来,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以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有萜类、精油、生物碱和内酯等,其中薄荷醇和冰片研究报道较多。在各种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中,报道最多、应用最广的要属氮酮类化合物。一般认为,氮酮渗入皮肤角质层与细胞脂质相互作用,脱去脂质形成亲水性孔道,增加脂质流动性,还能增加角质层含水量,使其胀大蓬松,使细胞间隙增大,毛囊口外径拓宽,从而降低药物的阻力。大量文献证明,氮酮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能有效地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但氮酮存在一定刺激性、起效滞后时间长,及单独使用有时效果不佳等缺点。国内在尝试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使用的同时,也一直努力发掘或合成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盐酸罂粟碱化学名称为1-[(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啉盐酸盐,分子式为C2QH21N04HCL,结构式如下属于阿片类生物碱,但无明显麻醉药性质,是一类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它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磷酸二酯酶起作用,增加环磷酸腺苷、环鸟苷3、5腺苷的含量,此外,罂粟碱还能抑制腺苷的摄取,对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内流有阻滞作用,它对脑血管、冠脉血管、周围血管都有较好的松驰作用,并有溶解血栓、抗凝、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盐酸罂粟碱,并将其应用于各种透皮给药系统或功能型化妆品中,提高药物制剂和化妆品中药物的透皮渗透速率和透过量o近年来,随着实验研究和临床探讨的不断深入,盐酸罂粟碱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皮肤外科、生殖内科、疼痛科、呼吸内科等临床多学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其治疗机理都是通过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目的,而在透皮制剂中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从未见报道。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盐酸罂粟碱是一种新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能在给药部位的皮肤积聚,促进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对一般常见的亲水性或亲脂性药物均有较好效果。为了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将通过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和在体透皮吸收实验,证明盐酸罂粟碱作为一种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1.实验方法简介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大鼠固定后用剃须刀去除腹部鼠毛,去毛24h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3ml/kg),剪取并剥离大鼠腹部去毛皮肤,取下已去毛的鼠皮于生理盐水中,除净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皮肤的有效扩散透过面积为2.92cm2。将皮肤样本固定在Fmnz吸收池中(接受室体积17ml),角质层朝向供给室贴于供给室与接受室之间,加入己预热至37'C的接受液,稳定一定时间,加入药物于皮肤上,整个实验过程恒温37。C、不断搅拌,分别于所设计的取样点从接受室中取样,每次把全部接受液取出,同时重新换取全部的新鲜接受液,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在体透皮吸收实验大鼠固定后用剃须刀去除腹部鼠毛,去毛24h后按体重随机分组,腹部皮肤给药,分别于给药后的不同时点从各大鼠的眼静脉丛采血lml,制备血清样品,进行样品处理后进行分析检测。2.实验结果盐酸罂粟碱透皮吸收的绝对透过量少,只能在皮肤局部给药周围起作用,起局部作用而不是全身作用。盐酸罂粟碱能在给药部位的皮肤积聚,促进其他药物透过皮肤,提高其入血吸收量及生物利用度。已知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一一改变皮肤角质层细胞排列、影响皮肤角质层水合作用、溶解皮脂腺管内皮脂、扩大汗腺和毛囊开口、抑制局部血液流速。发明人认为盐酸罂粟碱在在体透皮吸收实验中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可能与盐酸罂粟碱扩张局部皮肤的皮下血管有关。发明人的实验结果提示盐酸罂粟碱是一种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以含1.4%盐酸罂粟碱的盐酸小檗碱贴片(盐酸小檗碱36mg、盐酸罂粟碱7m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457mg)、不含盐酸罂粟碱的盐酸小檗碱贴片(空白对照片,盐酸小檗碱36m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464mg)、盐酸罂粟碱溶液(临用前用纯净水配成7mg/ml)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盐酸小檗碱贴片的制备取处方量的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混匀,另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加热融化,加入上述药粉,搅匀,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药片重0.5g。采用磷酸缓冲溶液(pH=6.8)作为接受液。皮肤的有效扩散透过面积为2.92cm2。将皮肤样本固定在Franz吸收池中(接受室体积7ml),而后加入药物于皮肤上,盐酸小檗碱贴片组加入含1.4%盐酸罂粟碱的盐酸小檗碱贴片1片/L(含盐酸罂粟碱7mg);空白对照组加入空白对照片1片/L,盐酸罂粟碱溶液组加入溶液lml/L(含盐酸罂粟碱7mg),整个实验过程恒温37'C不断搅拌,分别于0、2.0h、4.0h、8.0h、12h、18h、24h和30h从接受室中取样,每次把全部接受液取出,同时重新换取全部的新鲜接受液,样品用针筒过滤器过滤后采用HPLC(外标法)进行分析测定。盐酸罂粟碱30h累5计透过量、透皮时滞和稳态透皮速率见表l:表l.盐酸罂粟碱30h累计透过量、透皮时滞和稳态透皮速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实验结果提示盐酸罂粟碱制备成贴片后,透皮扩散时滞显著縮短,稳态透皮速率显著降低,30h累计透过量也是绝对减少。以含1.4%盐酸罂粟碱的肛泰(贴片,由烟台荣昌制药提供,0.5g/片)进行大鼠皮肤的在体透皮吸收实验。肛泰组腹部皮肤给药组,每只大鼠24h前腹部皮肤用剃须刀去毛后贴敷1片肛泰,共贴敷24h;盐酸罂粟碱溶液组(盐酸罂粟碱临用前用纯净水配成6mg/ml)每只大鼠灌胃给予10ml/kg的盐酸罂粟碱溶液。2个给药组中每组分为4个小组进行采血在用药5min时从眼静脉丛取血lml,在用药15min时从眼静脉丛取血lml,在用药0.5h、2.0h、8.0h和24h时从眼静脉丛取血l.Oml和在用药的0.5h、4.0h、12h和24h时从眼静脉丛取血1.0ml,各血样于3000rpm离心5min,取血清,冷冻储存于-2(TC冰箱待分析检测用。每个采血点动物数为5只,肛泰组大鼠在腹部皮肤贴敷给药24h后去除和擦净皮肤表面剩余药物,取给药部位皮肤剪碎于10ml水中,超声提取20min,3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针筒过滤器过滤,滤液釆用HPLC(外标法)进行分析测定,以测定局部给药部位皮肤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清盐酸罂粟碱浓度见表2:表2.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清盐酸罂粟碱浓度(|ag/L,n=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注"-"表示低于最低检测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的血药浓度以O计算。本次实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40pg/L(0.8ng),低于该浓度则不能定量。由表2可见盐酸罂粟碱口服和腹部皮肤贴敷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清盐酸罂粟碱浓度,结果口服给予盐酸罂粟碱(约16.8mg/只大鼠),在给药后的4小时内能检测其血药浓度,在给药824h后各时间点大鼠血清盐酸罂粟碱浓度均低于最低检测限,口服给药后4h内的Tmax(达峰时间)为0.25h(15min),Cmax(最大血药浓度)为251.6|ig/L,统计距参数AUQ^4h(药时曲线下的面积)为327.107pg/L七,T,/2为0.942h;而腹部皮肤贴敷给药后(7mg/只大鼠),各时间点大鼠血清盐酸罂粟碱浓度均低于最低检测限,表明大鼠贴敷1片肛泰后的24h内盐酸罂粟碱的血药浓度均不能达到起全身作用的有效血药浓度。大鼠腹部皮肤贴敷肛泰,给药24h后在给药部位的皮肤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为9.94±1.46pg,其贴敷面积约为1.5cm2,则每平方厘米皮肤中盐酸罂粟碱的含量为6.62±0.87pg/cm2。该结果提示盐酸罂粟碱能在给药部位的皮肤积聚,起局部作用而不是全身作用。以肛泰(贴片,由烟台荣昌制药提供,含1.4%盐酸罂粟碱,0.5g/片)、不含盐酸罂粟碱的肛泰(对照组)进行大鼠皮肤的在体透皮吸收实验。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肛泰组和肛泰对照组,每只大鼠24h前腹部皮肤去毛后贴敷肛泰或不含盐酸罂粟碱的对照片l片,共贴敷24h。2个给药组中每组分为4个小组进行采血在用药5min时从眼静脉丛取血lml,在用药15min时从眼静脉丛取血lml,在用药0.5h、2.0h、6.0h和24h时从眼静脉丛取血0.8ml和在用药的l.Oh、4.0h、8.0h、12h和24h时从眼静脉丛取血0.8ml,每个采血点动物数为46,各血样于4000卬m离心5min,取血清,立即进行样品处理后进行分析检测。大鼠腹部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见表3:表3不同时间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mg/L,n二5)Time(h)肛泰组肛泰对照组00±00±00.080.0915±0.01160.0500±0.00770.250.1191±0.01360.0678±0.00540.50.1200±0扁40扁4±0.007410.1337±0.01170.0780±0.006220.0998±0.01490.0597±0.011540.0741±0.00990.0500±0.007160.0546±0.01070.0384±0.008680.0539±0.00410.0354±0.0063120.0381±0.00510.0284±0.0066240.0215±0.00530扁8±0.0004表4大鼠腹部皮肤给药后盐酸小檗碱药动学参数比较肛泰组肛泰对照组剂量(mg盐酸小檗碱/大鼠)3636剂量(mg盐酸罂粟碱/大鼠)70Tmax(h)1.01.0AUC"24h(mg/L'h)(倍数)1.178(1.56)0.753(1)Cmax(mg/L)(倍数)0.1337(1.71)0.0780(1)由表3和表4可见,含盐酸罂粟碱的肛泰组与不含盐酸罂粟碱的对照组相比较,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有所增加,盐酸小檗碱的达峰浓度Cmax增加了71%,AUC"24h增加了56%,达峰时间Tmax没有变化,该结果表明盐酸罂粟碱在肛泰中具有促进盐酸小檗碱透皮吸收的作用。盐酸罂粟碱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可应用于各种透皮给药系统或功能型化妆品,具体方案为(1)将盐酸罂粟碱添加到W/0或0/W型乳化体系中,将制成的乳化体系体系涂抹在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使该乳化体系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的透皮速度比未添加盐酸罂粟碱前有所提高;(2)将盐酸罂粟碱添加到亲水性溶液体系或亲脂性有机溶液体系中,将制成的溶液体系体系涂抹在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或将皮肤部分或整体浸泡在该溶液体系中,使该溶液体系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的透皮速度比未添加盐酸罂粟碱前有所提高;(3)将盐酸罂粟碱添加到水溶性聚合物混合体系或脂溶性聚合物混合体系中,将制成的聚合物混合体系制成贴片或薄膜粘贴在人(或动物)的皮肤表面,使该贴片或薄膜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的透皮速度比未添加盐酸罂粟碱前有所提高。以上实施方案中,盐酸罂粟碱的用量优选为0.5-10%(重量百分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解释,而不应该被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双氯芬酸钠凝胶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处方双氯芬酸钠10g,乙醇适量,三乙醇胺18g,盐酸罂粟碱20g,卡波姆-940水溶液500g,蒸馏水加至1000g。工艺将双氯芬酸钠溶于适量乙醇中,再将卡波姆-940水溶液、盐酸罂粟碱混合均匀,研磨,搅拌下将双氯芬酸钠溶解液加入到卡波姆-940基质中,慢慢滴加三乙醇胺,边加边搅拌使成凝胶,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分装即得含2%盐酸罂粟碱的双氯芬酸钠凝胶。根据以上处方和工艺再分别制成含5%盐酸罂粟碱的双氯芬酸钠凝胶及不含盐酸罂粟碱的双氯芬酸钠凝胶。以生理盐水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取0.5g凝胶均匀涂于皮肤角质层上,分别于0.5h、lh、1.5h、2h、4h、6h、8h、10h、12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5:表5双氯芬酸钠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药量(pg/cm2,n=5)T<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2雌二醇软膏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雌二醇软膏规格为10g:13.3mg。以含40%聚乙二醇400的生理盐水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取0.5g软膏均匀涂于皮肤角质层上,分别于lh、3h、5h、8h、10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6:表6雌二醇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药量(^g/cm2,n=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3维生素E霜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处方维生素E20g,单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12.5g,甘油85g,白凡士林85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lg,蒸馏水加至1000g。工艺取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溶于8(TC水中(水相);另取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白凡士林置水浴上加热至8(TC使熔融,停止加热,加入维生素E并充分搅匀(油相);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不含盐酸罂粟碱的维生素E霜。根据以上处方和工艺再制成含1%盐酸罂粟碱的维生素E霜。以含10%聚乙二醇400的生理盐水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取0.5g软膏均匀涂于皮肤角质层上,分别于lh、3h、5h、7h、9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7:表7维生素E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药量(mg/cm2,n=5)Time(h)不含盐酸罂粟碱组1%盐酸罂粟碱组10.0440.10530.3770.6060.7241.2680.9432.09791.1212.154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4尼群地平乳膏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称取尼群地平适量,用一定量的无水乙醇润湿,加入到0/W型乳膏基质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3%尼群地平乳膏(其中乙醇在乳膏中的质量百分数为30%)。按以上方法再制成含2.5%盐酸罂粟碱的尼群地平乳膏。以含20%无水乙醇的生理盐水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取0.5g软膏均匀涂于皮肤角质层上,分别于lh、3h、5h、7h、9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8:表8尼群地平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药量(^g/cm2,n-5)Time(h)不含盐酸罂粟碱组2.5%盐酸罂粟碱组11.7039.420210.16426.893315.91040.266420.49247.564524.98458.475630細60.814734.64165.494839.41872.896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5盐酸托垸司琼溶液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盐酸托垸司琼配成30mg/ml的溶液,再制成含2%盐酸罂粟碱的盐酸托烷司琼溶液。以生理盐水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加入盐酸托烷司琼溶液lml于皮肤角质层上,分别于lh、2h、3h、4h、6h、8h、10h、12h、16h、20h和24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6盐酸托烷司琼贴片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盐酸托烷司琼贴片(盐酸托烷司琼30m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470mg,0.5g/片),另制含3%盐酸罂粟碱的盐酸托烷司琼贴片,以磷酸盐缓冲液(pH7.4)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分别于lh、2h、4h、6h、8h、12h、16h、24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10:表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实施例7盐酸格拉司琼巴布剂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取明胶lg加水30g,升温至5(TC充分溶胀后,加入盐酸格拉司琼325mg、D-山梨醇19g,保温搅匀,得I相溶液;另取聚丙烯酸钠lg、聚乙烯吡咯烷酮3g、羧甲基纤维素钠2g、高岭土lg、1,2-丙二醇10g、甘油4g,混匀后溶胀过夜,得II相溶液。将I、II相溶液混合,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搅拌均匀,铺于无纺布上,用巴布剂涂布机涂布,5(TC烘干,用防黏膜覆盖,切割即得盐酸格拉司琼巴布剂(10mg/20cm2)。同法制得含1.5%盐酸罂粟碱的盐酸格拉司琼巴布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7.4)为接受液进行大鼠皮肤的离体透皮吸收实验,分别于lh、2h、4h、6h、8h、12h、16h、24h取样,进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见表11:表ll盐酸格拉司琼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药量(吗/cm2,n=5)Time(h)不含盐酸罂粟碱组3%盐酸罂粟碱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2h8.99417.6744h24.31545.3476h37.78968.0218h46.82290.69512h75.579136.04216h96.484181.38924h152.087272擦注表中数据为各组平均值。权利要求1、盐酸罂粟碱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透皮给药制剂和功能型化妆品。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盐酸罂粟碱在透皮制剂中的应用,确切地说是盐酸罂粟碱在各种透皮给药制剂或功能型化妆品中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文档编号A61K8/49GK101543629SQ20081008415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3月27日优先权日2008年3月27日发明者夏丕芳,熊晓滨申请人:北京荣昌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