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8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 负担国家之一,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 超过4亿。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 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 为55.2岁。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 感染者发生结核病。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和链霉素,运用这些药时,药效时间普遍比较长,而且见效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利用各味中药相辅相成的原理,目的 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袓国医学治疗肺结核一方面强调补元气,另一方 面驱灭"痨虫"。病位在肺,肺叶干枯,阴虚火旺,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 短,重则咯血,久之伤及脾,脾虚出现纳差、恶心、呕吐、消瘦等。脾虚而化 源不足伤及肾,肾虚则出现乏力、盗汗、月经不调等。三脏在生理上互相依存、 滋生,在病理上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治疗以滋阴润肺、健脾补肾、扶正 固本、佐以抗杀痨虫为原则。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有效控制及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应辅以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以纠正紊乱的免疫状态或改善低下的免疫 功能。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 原料药制成
黄芪25-35 黄精25-35百合10-20 麦冬5-15 百部5-15 白及5-15 桃仁5-15 丹参10-20 阿胶5-15野荞麦根25-35 川贝3-8 瓜娄皮7-17 北沙参10-20。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黄甚27-33 黄精27-33百合12-18 麦冬7-13百部7-13 白及7-13 桃仁7-13 丹参12-18 阿胶7-13野荞麦根27-33 川贝3-6 瓜娄皮9-15北沙参12-18。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黄芪28-32 黄精28-32百合13-17 麦冬8-12 百部8-12 白及8-12 桃仁8-12 丹参13-17 阿胶8-12野荞麦根28-32 川贝3-5 瓜娄皮10-14 北沙参13-17。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黄芪30 黄精30百合15 麦冬10-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参15 阿胶IO 野荞麦根30 川贝3 瓜娄皮12北沙参15。
本发明药物普遍适用于肺结核患者,尤其适用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糖 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病及发热、盗汗、体制虚弱的病人。将 配好的中药进行常规中药加工方法进行加工,最后制得汤剂。使用方法制作 成袋装汤剂,每袋100mL,可直接饮用或加热饮用,每日2次,饭后饮用。总疗程为12周。本发明药物累计治疗结核病患者180侈lj,在使用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药物,总疗程为12周。治疗8周后 即可观察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包括症状、体征、胸片),査血清T淋巴细胞CD3、 CD4、 CD4/CD8均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有显著性升高。12周后更是有明显的改善, 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提高结核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有较好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黄芪25 黄精25百合IO 麦冬5 百部5 白及5 桃仁5 丹参IO 阿胶5 野荞麦根25 川贝3 瓜娄皮7北沙参IO
在称取的中药中加入300-500ml水,进行煎熬,煮沸10-30分钟后进行过 滤,取汤剂,再进行分装,每袋100mL。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黄芪28黄精28百合13麦冬8 百部8 白及8 桃仁8 丹参13 ^阿胶8 野荞麦根28 川贝3 瓜娄皮IO北沙参13 加工后制得的中药汤剂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黄芪30 黄精30百合15 麦冬IO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参15 阿胶IO 野荞麦根30川贝3 瓜娄皮12北沙参15加工后制得的中药汤剂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
黄芪25 黄精20百合16 麦冬9 百部8白及8 桃仁8 丹参IO 阿胶7 野荞麦根26川贝8 瓜娄皮IO北沙参12加工后制得的中药汤剂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取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经中药常规熬制方法,制作成袋装汤剂(以下称"益肺合剂"),每袋100mL,可直接饮用或加热饮用,每日2次,饭后饮用,总疗程为12周。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
1、 病例l,女性,20岁。半年前因头痛、发热住院。生命体征尚平稳,颈抵抗(+ ),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粗,散在罗音,腹部平软,四肢肌张力减低。入院后胸片示弥漫性粟粒影,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腰穿示脑脊液压力300mmH20,低糖、低氯、高蛋白,头颅CT无明显异常,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经HRZE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痨、舉素及降颅压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给予"益肺合剂"辅助治疗后,每日2次,每次100ml, 口服8周后,病情好转,各项化验指标正常出院。三月后复查,症状已完全缓解,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2、 病例2,女,58岁。于2005年10月诊断两上继发性肺结核,服用HRE(RFP0.45/d) 2个月,因浮肿10天伴尿检异常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
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脸部浮肿,以晨起明显,逐渐加重躯体及四肢均明显浮肿,尿量减少,既往无肾病史及尿异常史。入院后于2005年12月14日査尿蛋白3+;红细胞l+; 12月15日24小时尿量450ml,尿蛋白23.4g;血清总蛋白38.8g/L;白蛋白18.3g/L;球蛋白20. 5g/L;甘油三脂1. 08腿ol/L;总胆固醇6.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 59 mmol/L;血沉28mm/h; Ccr70ml/niin。血清抗利福平抗体(+ ),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均正常,诊断肾病综和征。入院后医嘱给予停抗结核药,予中药对症处理1周后浮肿消退,再次给药时给予HEZ,并同时给予"益肺合剂",病情一直平稳,2月后复査症状已完全缓解,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3、 病例3,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左肘关节疼痛伴流脓5月"于2008年1月入院。生命体征尚平稳,消瘦貌,思维清晰,呼吸平稳。口唇无发绀,两肺呼吸音粗,散在罗音,左肺明显,腹部平软,四肢活动尚可。肺部CT:左上肺巨大空洞形成。痰找抗酸杆菌(+ )。诊断1、左上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2、左肘关节结核。入院后给予服用HRE并同时给予"益肺合剂",左肘关节处给于每天换药处理。病情一直平稳,5月后复查症状已完全缓解,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左肘部创面基本愈合。
4、 病例4,女,32岁。咳嗽、咯血2天入院。无发热、呼吸频率较快,两肺呼吸音粗,较多千湿罗音罗音,腹部平软,病理征(一)。入院后CT片示两肺上中下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反复痰找抗酸杆菌(+ ),确诊结核病,查肝肾功能尚可。经HRZE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痨、补液、加强营养治疗、对症治疗并给予"益肺合剂"辅助治疗后,病情渐好转, 一月后拍片病灶已有吸收,两月后复查CT病灶明显吸收。
5、 病例5,女,78岁。反复咳嗽半年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自服降糖药不规律,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査痰找抗酸杆菌(+ ), CT示左上肺大片斑片影。诊断左上继发性肺结核伴2型糖尿病。给予服用异烟肼、DL473、乙胺丁醇治疗结核,并给予控制血糖。 一月后复查病灶无明显改善,治疗上给予"益肺合剂",其它抗痨治疗及降糖治疗不变,1月后复査症状已完全缓解,CT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芪 25-35 黄精 25-35 百合 10-20 麦冬 5-15 百部 5-15白及 5-15 桃仁 5-15 丹参 10-20 阿胶 5-15 野荞麦根 25-35川贝 3-8瓜娄皮 7-17北沙参 10-2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 药的重量配比是黄甚27-33 黄精27-33百合12-18 麦冬7-13百部7-13 白及7-13 桃仁7-13 丹参12-18 阿胶7-13野荞麦根27-33 川贝3-6 瓜娄皮9-15北沙参12-18。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 药的重量配比是黄甚28-32 黄精28-32百合13-17 麦冬8-12 百部8-12 白及8-12 桃仁8-12 丹参13-17 阿胶8-12野荞麦根28-32 川贝3-5 瓜娄皮10-14 北沙参13-17。
4. 如权利要求1 ,斥述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E在于各原料 药的重量配比是黄芪30 黄精30百合15 麦冬IO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参15 阿胶IO 野荞麦根30 川贝3 瓜娄皮12北沙参15。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包括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芪、黄精、百合、麦冬、百部、白及、桃仁、丹参、阿胶、野荞麦根、川贝、娄皮和北沙参,本发明药物普遍适用于肺结核患者,尤其适用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慢性病及发热、盗汗、体制虚弱的病人。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1461913SQ20081016222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锋 李, 李凫坚 申请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