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气胸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4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阀气胸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出胸腔内气体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闭合性气胸是临床的一个常见急症。主要症状是肺被压縮后引起的呼吸困难, 常危及生命。临床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排出胸腔内的气体,使肺复张,解除呼吸困难 等症状。但是常规传统的闭式引流术需在特定的环境, 一定的时间准备,较熟练的 技术操作,而且因引流管粗,有水封瓶,也会给病人造成较剧烈的疼痛及活动不便, 还需家人的陪护。引流管的脱落会造成开放性气胸,纵隔扑动,危及生命。
现有《活套裂瓣式引流管》(中国专利申请91213143),由以PVC系列医用塑 料制成的同心管导管和外固定帽组成,同心管导管的外管长约l 5 cm,在距外管 而靠近胸端为O. 5 cm外的管壁上有三条纵向、平行、等弧距、等长的裂缝,靠 近胸膈的外管与内管壁相连,外固定帽较小的一头有裂孔,孔径略小于引流管的外 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安装方 便、操作容易、控制效果好、疼痛轻,能迅速排出胸腔内气体的单向阀气胸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单向阀气胸排气管,排气管内有隔断,隔断将 排气管分开成接穿过穿刺锥和接进气管的两条通气道,气囊上、下分接上、下单向 阔,两单向阀方向同向,上单向阀外接排气口,下单向阀接与排气管通气道的进气 管,排气管有定位坎,穿过穿刺锥通气道的道口设有调节卡。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金属穿刺锥插入排气管带调节卡的通道,将排气管安 放在气胸侧第二肋间,用管上的定位坎、固定带固定,退出金属穿刺锥,退出时关 闭可调节卡并与螺旋式外帽相接。用手挤压气囊3,将胸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道、 进气管吸进气囊,通过上单向阀、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安装方便、操作容易、控制效果好,能迅速排出胸腔内气体,缓解呼吸困难,保持正常的胸腔压力,维持正常呼吸;使用时, 疼痛轻,可活动,不需家人陪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穿刺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l,排气管13内有隔断14,隔断14将排气管分开成接穿过穿刺锥8和 接气管5的两条通气道12、 10。穿过引流管的穿刺锥通气道10的道口设有调节卡 9,接气管5的通气道12的道口安有单向阀11,单向阀ll的方向向外,并有一螺 旋接口与外螺旋接口 6相接。单向阀11的方向向外,应使气体由内向外,以便进 入进气道5。
参照图2,气囊3上、下分接上、下单向阀2、 4,两单向阀方向同向。上单 向阀2外接排气口1,下单向阀4接与排气管通气道的进气道5,排气管13有定位 坎16。进气道5与气囊接口处有单向阀11,与通气道的接口处有外螺旋接口6。
上单向阀2阀芯光洁面与单向阀进气侧内壁严密接触,粗糙面呈半球形颗粒状, 粗糙面与单向阀出气侧内壁间有排出气体的间隙。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金属穿刺锥15插入排气管带调节卡的通道,排气管通 过金属穿刺锥安放在胸腔内的气胸侧第二肋间,用管上的定位坎、固定带16固定 在胸壁上。固定带可为纱布和不干胶。
退出金属穿刺锥,退出时关闭可调节卡9并与螺旋式外帽8相接。将气囊3的 进气管5的外螺旋接口 6与单向阀11的螺旋接口相接,进气管5与通气道12相接。 挤压气囊3时,气体从单向阀的粗糙面与单向阀出气侧内壁间的间隙和排气口 l排 出。松开气囊,气囊弹性回位,两个单向阀的阀门芯反向运动,胸腔内的气体进入 手控气囊内。挤压,再排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胸腔内的压力正常。
为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卫生、安全可靠,需采用一次性密闭包装,消毒, 使用时再打开。
权利要求1、单向阀气胸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排气管内有隔断,隔断将排气管分开成接穿过穿刺锥和接进气管的两条通气道,气囊上、下分接上、下单向阀,两单向阀方向同向,上单向阀外接排气口,下单向阀接与排气管通气道的进气管,排气管有定位坎,穿过穿刺锥通气道的道口设有调节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陶气胸排气管,其特征在于穿过穿刺锥通气道(10) 的道口设有调节卡(9),接进气管(5)的通气道(12)的道口安有单向阀(11) ,单向阀(11)的方向向外,并有一螺旋接口与外螺旋接口 (6)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向阀气胸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上单向阀(2)阀芯 光洁面与单向阀进气侧内壁严密接触,粗糙面呈半球形颗粒状,粗糙面与单向阀出气侧内壁间有排出气体的间隙。
专利摘要单向阀气胸排气管,涉及一种排出胸腔内气体的排气管。排气管内有隔断,隔断将排气管分开成接穿过穿刺锥和接进气管的两条通气道,气囊上、下分接上、下单向阀,上单向阀外接排气口,下单向阀接与排气管通气道的进气管,排气管有定位坎,穿过穿刺锥通气道的道口设有调节卡。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金属穿刺锥插入排气管带调节卡的通道,将排气管安放好,并固定,挤压气囊,将胸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道、进气管吸进气囊,通过上单向阀、排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安装方便、操作容易、控制效果好,能迅速排出胸腔内气体,缓解呼吸困难,保持正常的胸腔压力,维持正常呼吸;使用时,疼痛轻,可活动,不需家人陪护。
文档编号A61M1/04GK201253371SQ200820068578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吴声堂 申请人:吴声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