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及它们在制备降血糖血脂、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药物或保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5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及它们在制备降血糖血脂、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药物或保健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桃花或桃叶总黄酮,桃花或桃叶初提物,以及它们在制备降血糖血脂、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糖尿病主要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并且2型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愈来愈高发和年轻化。由于血糖持续升高,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可隐匿性导致心脏、血管、肾、神经等多组织和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因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为西药和一些中西药复方制剂。这些药物虽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由于持久使用会导致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因而其使用被严格限制。目前也出现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它们被证明对糖尿病的调节有一定作用,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各组分药效不明确,质量不易控制,不利于制备成药物制剂。另外,现有的糖尿病药物的作用仅限于降低血糖,无法降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桃花或桃叶总黄酮,该总黄酮类物质及包含该总黄酮类物质的药物组合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血脂,且可以降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发展。
本发明同时还要提供一种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其能够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达到降低血糖血脂和延缓慢性病变的发展的目的。
本发明另外还要提供包含了上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或桃花或桃叶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或降血糖血脂,也可以作为保健品用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以水或碳数1~6的醇为提取溶剂,在10℃~100℃的温度下进行提取,得到桃花/叶的提取液; (2)、使所述桃花/叶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即得桃花或桃叶总黄酮。
根据本发明,所述作为原料的桃花或桃叶可以为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植物普通桃、新疆桃、山桃或扁桃的桃花或桃叶。所述作为提取溶剂的醇优选为选自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可以为5wt%~95wt%。优选地,使提取在提取溶剂的45℃~100℃温度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之前,对步骤(1)获得的提取液进行除杂处理。根据除杂处理的一个具体方面,其是指将絮凝剂例如甲壳素加入到提取液中进行絮凝沉淀,之后除去沉淀物获得澄清的溶液的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后,依次用水、5%~90%的甲醇或乙醇进行洗脱,分段收集水和醇洗脱物,真空干燥获得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可以为101型,AB-8型,D101型,DM301型,NKA-9型,HPD100型或HP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DM301型大孔吸附树脂。另外,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了分离更容易进行,可将提取液进行一定程度的浓缩处理。
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降血糖血脂和/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中至少包含上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具体的说,所述组合物为桃花或桃叶总黄酮与药学可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的各种类型的口服剂或注射剂或复方制剂。其中,所述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满足制剂要求而选用的任何药物载体,包括稀释剂如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等;湿润剂如水、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以及其它添加剂如四氟乙烷、二甲醚等。所述口服剂可以是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缓释剂等。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药物组合物,其有效成分还可以包括其它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成分,如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或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或格列酮类药物匹格列酮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等;所述有效成分还可以包含葛根及其它中药材初提物。如此,可从不同作用环节、不同作用机制来协同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本发明所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其是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以水或碳数1~6的醇为提取溶剂,在10℃~100℃的温度下优选45℃~100℃进行提取获得。
其中,所述提取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可以为5wt%~95wt%。优选地,使提取在提取溶剂的回流温度下进行。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以水为提取溶剂时,初提物既可以液体形式,也可以以固体形式被使用;当以醇为提取溶剂时,则需要将溶剂除去。
上述桃花或桃叶初提物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因而其可作为预防糖尿病的保健品或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有效成分被使用。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效成分至少包括所述桃花或桃叶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其是所述初提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学可接受的各种剂型,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与前述相同,也可以将桃花或桃叶初提物与其它对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成分复配使用。
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包含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和/或桃花或桃叶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治疗时的给药剂量取决于包括相关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体重及个体反应,给药途径及给药次数在内的众多因素。剂量给药可以是单一剂量形式或多剂量形式。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剂量和用药方式依赖于症状和病人的自身情况,并且可以由医生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桃花或桃叶初提物的成人口服量/日(以生药计)约为30~500mg/kg,优选50~-150mg/kg。在含量不低于30%时,桃花或桃叶总黄酮的成人日服量/日约为1mg~100mg/kg,优选5mg~20mg/kg,分3~4次给药。如在静脉给药时,成人日用量一天约为0.2mg~30mg/kg,优选2mg~5mg/kg。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药效试验,本发明的桃花/总黄酮和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延缓糖尿病慢性病变的发展,并且本发明安全性更好。另外,本发明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成本低廉;且容易将桃花/总黄酮和桃花或桃叶初提物配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图1为对照品混合溶液的液相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10样品的液相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10样品经100目聚酰胺树脂进一步分离(洗脱溶剂为35%乙醇)纯化后的液相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10样品经100目聚酰胺树脂进一步分离(洗脱溶剂为50%乙醇)纯化后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桃花(Prunus persica Batch)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花(peach blossom)。《千金药方》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桃花性味甘,平无毒,可消食顺气,痰饮,积滞,本方单味减肥美容护肤,是极好的美容品。《普济方》在介绍桃花酒功用时说三月三采新鲜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久服,可除病益颜。也曾有桃树,性味苦、平,具有和血、益气、止渴的功能。桃叶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树叶(peach tree leaves),味苦,性平,归脾肾经,纲目载桃叶“疗伤寒,治头风,通大小便”,纲草汇言载桃叶“破妇人血闭血瘕”。本发明的核心是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制备得到其初提物,并且进一步由初提物获得具有降血糖血脂效果的总黄酮成分。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説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初提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取1kg的寿桃干桃花,按重量比1∶10(花∶水)的比例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75℃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过滤,滤渣进行第二次回流,如此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2)、向步骤(1)所得提取液中加入甲壳素,絮凝沉淀,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提取液,75℃减压浓缩提取液,于80℃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干的初提物131.5克左右,经定性试验表明初提物中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酚类、苷类、多糖类、三萜等化学成分。
实施例2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初提物,以水蜜桃干桃花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提取,最后得到初提物118.8g左右,定性试验结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初提物,以蟠桃干桃花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提取,最后得到初提物125.4g左右,定性试验结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初提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取1kg的寿桃干桃叶,按重量比1∶12(叶∶水)的比例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80℃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过滤,滤渣进行第二次回流,如此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2)、向步骤(1)所得提取液中加入甲壳素,絮凝沉淀,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提取液,75℃减压浓缩,80℃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173.4g左右。
实施例5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初提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取1kg的水蜜桃干桃叶,按重量比1∶10(花∶水)的比例放入提取溶媒水中浸泡半小时,80℃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过滤,滤渣进行第二次回流,如此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2)、向步骤(1)所得提取液中加入甲壳素,絮凝沉淀,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提取液,75℃减压浓缩,80℃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188.1g左右。
实施例6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初提物,以蟠桃干桃叶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进行提取,最后得到初提物174.8g左右。
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对四氧嘧啶所致I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1、试验方法取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2-25g,禁食12h,按60mg/kg体重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于第4天禁食12h,测空腹血糖≥11.0mmol/L者确定为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按20ml/kg体重灌以蒸馏水,治疗组分为上述实施例的中华寿桃花水提物组(3g/kg,以生药材计,以下同),中华寿桃叶水提物组(3.5g/kg),白花水蜜桃花水提物组(3g/kg),白花水蜜桃叶水提物组(3.5g/kg),新疆蟠桃花水提物组(3g/kg),新疆蟠桃叶水提物组(3.5g/kg)及拜糖平对照组(0.1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天,禁食12h,测空腹血糖值,比较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于给药15天,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口服葡萄糖2g/kg),比较药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1和2。从中可见,实施例的桃花水提物和桃叶水提物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且能明显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而拜堂平虽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其对于葡萄糖负荷无明显改善作用。
表1桃花/叶水提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Mean±SD,n=10)
与给药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表2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Mean±SD,n=10)
与给药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实施例7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取1kg的寿桃干桃叶,按重量比1∶12(叶∶水)的比例放入水中先浸泡半小时,在80℃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2)向步骤(1)所得提取液中加入甲壳素,絮凝沉淀,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提取液,进入DM-301大孔树脂柱,进行吸附分离纯化,依次用水、2倍柱容的25%、50%、75%、90%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混合后回收乙醇,经80℃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48.85g左右。经鉴定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45.32~51.64%。
实施例8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7,不同的是,步骤(1)中,水浴温度为45℃,最后获得初提物41.32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43.46~52.17%。
实施例9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7,不同的是,步骤(1)中,水浴温度为75℃,提取溶剂为45%的乙醇,最后获得初提物40.21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48.21~56.62%。
实施例10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取1kg的寿桃干桃花,按重量比1∶10的比例放入水中先浸泡半小时,在75℃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2)、向步骤(1)所得提取液中加入甲壳素,絮凝沉淀,除去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提取液,进DM-301大孔树脂柱,进行吸附分离纯化,依次用水、2倍柱容的5%、25%、55%、75%、90%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混合后回收乙醇,经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61.32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达49.48~55.25%。
实施例11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0,不同的是,步骤(1)中提取溶剂为45wt%的乙醇,最后获得初提物55.61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51.29~54.32%。
实施例12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1,不同的是,步骤(1)中提取溶剂为15wt%的乙醇,最后获得初提物49.25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52.51~53.62%。
实施例13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0,不同的是,原料为水蜜桃干桃花,提取溶剂为水,最后获得初提物60.06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达43.48~51.25%。
实施例14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7,不同的是其原料为水蜜桃干桃叶,最后获得初提物38.53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达44.63~49.81%。
实施例15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取1kg的新疆蟠桃干桃花,按重量比1∶10的比例放入45%乙醇中先浸泡半小时,在75℃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1小时,萃取液经回收乙醇后,用甲壳素除杂、用DM-301大孔树脂柱吸附、分离纯化,依次用水、2倍柱容的5%、25%、55%、75%、90%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混合后回收乙醇,经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共50.81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达47.52~51.33%。
实施例16 按照本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取1kg的新疆蟠桃干桃叶,按重量比1∶12的比例放入提取溶媒水中先浸泡半小时,在80℃水浴恒温回流1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1小时,萃取液经回收乙醇后,用甲壳素除杂、用DM-301大孔树脂柱吸附、分离纯化,依次用水、2倍柱容的5%、25%、55%、75%、90%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混合后回收乙醇,经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初提物共41.01g左右,其中总黄酮含量达45.12~48.68%。
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定性试验 1、常规黄酮类物质鉴别试验将实施例7至16所得总黄酮的样品,应用常规黄酮类物质鉴别试验方法检测,结果见表3,所有实验均呈阳性,实施例7至16所获产品均含黄酮类物质。
表3
注“+”表示阳性结果;“-”表示阴性结果。
2、液相色谱分析取实施例10所得样品,在下述色谱条件下分析岛津LC-10ADvp双泵,SPD-M10Avp DAD检测器;岛津Shim-Pack CLC-ODS(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1%乙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89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结果见图1至4。图1为对照品混合溶液的液相色谱图,图中六个色谱峰分别为香豆素(t=16.341)、槲皮苷(t=22.914)、紫云英苷(t=23.507)、柚皮素(t=29.738)、橙皮素(t=31.243)、山奈酚(35.738)。对照图1、2至4,可见香豆素,紫云英苷,橙皮素,山奈酚等为桃花总黄酮的重要构成成分。
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I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1、试验方法取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2-25g,禁食12h,按60mg/kg体重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于第4天禁食12h,测空腹血糖≥11.0mmol/L者确定为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按20ml/kg体重灌以蒸馏水,治疗组分为寿桃叶醇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9样品),寿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10样品),寿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11样品),水蜜桃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13样品),新疆蟠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15样品),新疆蟠桃叶水提总黄酮组(150mg/kg,实施例16样品)及拜糖平对照组(100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天,禁食12h,测空腹血糖值,比较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于给药15天,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口服葡萄糖2g/kg),比较药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4和5。从中可见,实施例的桃花总黄酮和桃叶总黄酮均可有效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且能明显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而拜堂平虽然能有效降低血糖,但其对于葡萄糖负荷无明显改善作用。
表4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Mean±SD,n=10)

与给药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表5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Mean±SD,n=10)
注与给药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STZ造成的II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1、试验方法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150~180g,用高脂饲料喂养60天,禁食12h,以40mg/kg剂量,腹腔注射STZ溶液,4d后,禁食12h后,查空腹血糖≥11.0mmol/L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按5ml/kg体重灌服蒸馏水,治疗组分为寿桃叶醇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9样品,),寿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0样品),寿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1样品),水蜜桃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3样品),新疆蟠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5样品),新疆蟠桃叶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6样品)及拜糖平对照组(60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天,禁食12h,测空腹血糖值,比较给药前后大鼠空腹血糖。于给药20天禁食12h,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浓度。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6和表7。从表中可见,实施例的桃叶总黄酮、桃花总黄酮以及拜糖平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并且,桃叶总黄酮、桃花总黄酮对大鼠血脂异常升高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6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STZ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mmol/L,Mean±SD)

注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表7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STZ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mmol/L,Mean±SD)
注与给药后模型对照比较,*p<0.05,**p<0.01。
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 1、试验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大鼠,200±20g,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0.5%CMC),阿司匹林组(30mg/kg),寿桃叶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9样品),寿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0样品),水蜜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3样品)和蟠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5样品),动物连续灌胃给药2周,末次给药1小时后,眼眶静脉丛取血,各0.5ml至专用玻璃硅化试管肝素抗凝(终浓度30U·ml-1),分别用ADP(终浓度为5μmol·L-1)诱导聚集,测定5min内全血血小板最大聚集值(单位Ω)。为保证结果准确,在室温条件下2h内测完。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8。桃叶总黄酮、各桃花总黄酮和阿司匹林均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8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正常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的作用(n=10,Mean±SD)

注与给药后正常对照比较,*p<0.05,**p<0.01。
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1、试验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大鼠,200±50g,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0.5%CMC),阿司匹林组(30mg/kg),寿桃叶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9样品),寿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0样品),水蜜桃花水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3样品)和蟠桃花醇提总黄酮组(100mg/kg,实施例15样品),动物连续灌胃给药2周,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20%乌拉坦5ml·kg-1)麻醉,制作颈总动脉内皮受损血栓模型,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备采血用,右侧颈总动脉分离后其下置小片塑料薄膜(4cm×1.8cm),用于保护血管周围组织,将吸有20%FeCl3溶液的小片滤纸(0.5cm×0.5cm)敷于右侧颈总动脉上。敷纸片后7分钟去除纸片,去除纸片后25分钟后,剪下右侧颈总动脉血栓部位血管,放于滤纸片上吸干余血,以分析天平测定血栓重量。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9。从中可见,桃叶总黄酮、各桃花总黄酮对大鼠血栓湿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9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对正常大鼠全血血小板聚集的作用(n=10,Mean±SD) 注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p<0.01。
实施例17 一种含桃花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为片剂,其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实施例1所得的桃花初提物10g,加入可压性淀粉5g,糊精5g,混匀,采用50%乙醇湿法来制粒,降温至60℃以下进行干燥,整粒,加入滑石粉0.5g,混匀,压制成100片,桃花初提物含量为0.1g/片。
本实施例的药物片剂组合物可用于降血糖血脂、预防/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实施例18 一种含桃花总黄酮的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剂,其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实施例10所得的桃花总黄酮50g,溶于425ml 25%乙醇液溶解,制备溶液,用活性炭脱色,滤过,加注射用水制成5%的水溶液1000ml,用微孔滤膜(Φ0.20μm)滤过至澄明,灭菌,无菌分装,每瓶2ml,封口。
实施例19 一种桃花总黄酮与匹格列酮的复方制剂,其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实施例10所得的桃花总黄酮5g,匹格列酮1.5g,糊精25g,微晶纤维素10g,混匀,采用50%乙醇湿法来制粒,降温至60℃以下进行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0.2g,混匀,灌制胶囊100粒,平均每粒含总黄酮0.05g,匹格列酮0.015g。
实施例20 一种含桃叶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为片剂,其制备过程为取实施例4所得的桃叶初提物10g,加入可压性淀粉5g,糊精5g,混匀,采用50%乙醇湿法来制粒,降温至60℃以下进行干燥,整粒,加入滑石粉0.5g,混匀,压制成100片,桃叶初提物含量为0.1g/片。
实施例21 一种桃叶总黄酮与匹格列酮的药物组合物,为胶囊剂,其制备过程为取实施例9所得的桃叶总黄酮5g,匹格列酮1.5g,糊精25g,微晶纤维素10g,混匀,采用50%乙醇湿法来制粒,降温至60℃以下进行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0.2g,混匀,灌制胶囊100粒,平均每粒含总黄酮0.05g,匹格列酮0.015g。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降血糖血脂和/或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黄酮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以水或碳数1~6的醇为提取溶剂,在10℃~100℃的温度下进行提取,得到桃花/叶的提取液;
(2)、使所述桃花/叶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获得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原料的桃花或桃叶为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植物普通桃、新疆桃、山桃或扁桃的桃花或桃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提取溶剂的醇为选自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范围为5wt%~9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提取在温度45℃~100℃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总黄酮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对步骤(1)获得的提取液进行除杂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后,依次用水、5wt%~90wt%的甲醇或乙醇进行洗脱,分段收集水和醇洗脱物,真空干燥获得所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101型,AB-8型,D101型,DM301型,NKA-9型,HPD100型或HP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洗脱溶剂浓度逐渐增大的梯度洗脱法进行所述的洗脱。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含有所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降血糖血脂、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10.一种用于降血糖血脂和/或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中至少包含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桃花或桃叶总黄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所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与药学可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的口服剂或注射剂或复方制剂。
12.一种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提物是以桃花或桃叶为原料,以水或碳数1~6的醇为提取溶剂,在10℃~100℃的温度下进行提取获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桃花/叶初提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提取在温度45℃~100℃下进行。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桃花或桃叶初提物,或含有所述的桃花或桃叶初提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降血糖血脂、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15.一种用于降血糖血脂和/或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桃花或桃叶初提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的口服剂或注射剂或复方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桃花或桃叶总黄酮,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含有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和/或桃花或桃叶总黄酮的药物组合物及它们在制备降血糖血脂以及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所述桃花或桃叶初提物以蔷薇科植物桃花或桃叶为原料,经水或碳数1~6的醇类提取获得,所述桃花或桃叶总黄酮由所述初提物进一步经过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提纯获得。本发明的桃花或桃叶初提物、桃花或桃叶总黄酮以及含有桃花或桃叶初提物和/或桃花或桃叶总黄酮的药物组合物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和费用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3/06GK101816719SQ2009101868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宝民 申请人:王宝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