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机头颅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9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t机头颅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T机 头颅固定支 架。
背景技术
在做头部CT检查时,被检者头颅的位置的摆放和固定尤为重要。 因为头部的结构复杂,所以提供一张位置正确、图像清晰的照片很是 关键。然而,传统的CT机头颅支架仅是一个带有弧形槽的支架,在 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摆放和固定被检者的头部,由于扫描床的运动、被 检者的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 CT头部检查的图像质量下降。对 于一些因外伤或者疾病疼痛造成无法保持固定姿势的患者,头部活动 剧烈就会造成伪影,此时得到的图像无法诊断,就得重新扫描。这样 既增加被检者和陪伴者所遭受不必要的辐射损伤,同时又给CT机造 成过多负荷,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延长了被检者的检查时间。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则是本实用新型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 存在的被检者头部不易正确摆放和有效固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包括平面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 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后支架连 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底座、后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由碳纤维 复合材料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底座和后支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后支架 和左、右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左支架、 后支架和右支架将其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左、右 支架与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旋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底座的 中央设有椭圓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椭圓形 孔的周边设有一圈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左支架 和右支架的端部均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侧周圈设有衬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左、右 支架之间连接带有尼龙搭扣的左右束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左右支 架的端部连接有下颌部束带,所述下颌部束带的中部附近具有与下颌 部性状相适配的凹槽。
使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支架的底座、后支架、左支架 以及右支架,左、右支架和后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椭 圆孔周圈上衬有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垫圈,增加了检查时的舒适性;在 左、右固定支架端部的宽大部位处分别开方孔,方孔的位置及大小以 不压迫人两侧的耳朵为宜,方孔内侧衬有用弹性材料做成衬垫,以减 少压迫时的不适。在左右支架一侧开口的上边及端侧固定带尼龙搭扣 的左右束带,可以作为左右固定用和上下固定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l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CT机头颅固定支架进行结构改进,增加 了能够左右和上下固定的左右支架及其束带,而且在支架底座设置成 平面形状,并在平面底座对应头才光部位置设置成椭圆形孔,椭圓形孔 的周圈设有垫圈,增加了舒适性和牢固性,从而解决了被检者在做头部及颈部检查,位置的正确摆放和有效固定问题,提高了图像质量,
固定支架更显示出优势,缩短了被检者的检查时间,更延长了 CT机
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椭圆孑L; 1-2、垫圈;2、连接部;2-1、 衔接钮;3、后支架;3-1、螺杆;3-2、螺母;3-3、弹簧;3-4、旋 钮;4、左支架;4-1、方孔;4-2、衬垫;5、右支架;5-1、方孔; 5-2、衬垫;6、左右束带;6-1、尼龙搭扣;7、下颌部束带;7-1、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包括平面底座1,所述底 座1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连接部2上带有将该支架连接到CT机上的 衔接钮2-1,另一端为与底座1 一体成型的后支架3,所述底座1的 两侧设有与所述后支架3连接的左支架4和右支架5,所述底座1、 后支架3、左支架4和右支架5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
所述左支架4和右支架5呈P状,后支架3和左、右支架通过螺 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杆3-1依次穿过左支架4、后支架36和右 支架5将其连接固定,在螺杆3-1的右侧设有螺母3-2,另一侧设有 旋钮3-4,在左、右支架与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3-3,这样保证了左、 右支架的稳定性和弹性。
底座1的中央设有椭圆形孔1-1,椭圆形孔1-1的周边设有一圈 垫圈1-2,左支架4端部设有方孔4-1,方孔4-1的内侧周圏设有衬 垫4-2,右支架5端部设有方孔5-1,方孔5-1的内侧周圈设有衬垫 5-2,为增加牢固性,所述左、右支架之间连接带有尼龙搭扣6-1的 左右束带6,所述左右支架的端部连4妻有下颌部束带7,所述下颌部束带7的中部附近具有与下颌部性状相适配的凹槽7-1。
被检者在做头部及颈部检查时,首先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将头枕 部》文在支架底座椭圆孔部位,这样头颅片允部的凸起正好与支架椭圆孔 相对应,使头部的稳定性得到了初步解决,根据不同患者头颅的大小 来调节旋钮以控制螺栓的松紧,进而调整左右支架之间的宽度, 一般 情况下,如果被检者能够积极配合的话,不用左右及上下束带的固定, 完全可以将检查顺利做完。但是如果被检者比较紧张,或者因为疾病、 外伤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这时就可以利用头颅两侧 的左右支架固定,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螺栓的松紧,进而调整左右支
固定作用,避免了因为被检部位移动造成伪影,保证;险查的顺利进行。 在使用左右及上下束带时应该注意,对于因外伤或疾病可能引起
的呕吐情况发生的话,最好不用束带,避免因为呕吐时不能及时将呕
吐物吐出,引起呛住窒息的发生。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
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
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后支架连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底座、后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底座和后支架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后支架和左、右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 左支架、后支架和右支架将其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左、右支架与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旋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底座的中央设有椭圆形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椭圓形孔的周边i殳有 一 圈垫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端部均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侧周圈设有衬 塾。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左、右支架之间连接带有尼龙搭扣的左右束带。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机头颅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左右支架的端部连接有下颌部束带,所述下颌部束带的中部附近具 有与下颌部性状相适配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通过对现有CT机头颅固定支架进行结构改进,增加了能够左右和上下固定的左右支架及其束带,从而解决了被检者在做头部及颈部检查,位置的正确摆放和有效固定问题,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被检者的检查时间,更延长了CT机的使用寿命。技术方案是一种CT机头颅固定支架,包括平面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连接部,另一端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后支架连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底座、后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
文档编号A61B6/04GK201350069SQ20092001935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4日
发明者唐学东, 秦学军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