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胶带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02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着胶带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在支撑体上具有粘着剂层的粘着胶带包装起来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由各种形态构成的粘着胶带,并使用于标签用、医疗用、化妆用、装饰用、遮盖用、电子工业用及其他各种用途。医疗用所使用的粘着胶带,有敷剂、硬膏剂、绊创膏、医用胶带等粘附剂的形态,一般是粘附于皮肤、粘膜等。这种粘着胶带一般是由具有支撑体以及设置在该支撑体一方的面上的粘着剂层的粘着胶带、以及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剂层的剥离薄片所构成。粘着胶带经制造后,有被裁切为适度的大小,且为了卫生地以及物理地进行保护,而以单个装入于包装袋的状态来流通、贩卖的情况。此时,使用时须撕开包装袋,取出粘着胶带,并将剥离薄片剥离使粘着剂层暴露出并粘附于粘附部位。使用时经常产生的问题在于剥离薄片的难以剥离的方面。剥离薄片由于一般较薄且柔软,所以难以处理,剥离时需花费时间。为了改善此点,例如日本特开2007-756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75601号公报、日本特许第3689807号公报、日本实开昭50-133797号公报等所揭示的那样,开发出各种追求剥离薄片的剥离容易度以及粘着胶带的粘附容易度的剥离薄片及粘着胶带。这些剥离薄片或粘着胶带,均是从粘着胶带的粘附容易度的观点来追求便利性的构造。虽然的确非常便利,但粘着胶带仍是维持着分别具备剥离薄片及包装袋的型态不变, 使用后作为废弃物依旧会产生剥离薄片及包装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追求粘着胶带的粘附容易度,又可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的粘着胶带包装袋。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为收纳具有支撑体以及设置在该支撑体的一方的面上的粘着剂层的粘着胶带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粘着胶带以使前述粘着剂层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弯为第1部分及第2部分;并且具备第1剥离薄片,所述第 1剥离薄片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的第1部分的粘着剂层;以及第2剥离薄片,所述第 2剥离薄片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并且在与第1剥离薄片之间封入粘着胶带。通过设为此构成,可省略以往存在的包装袋。此外,当将第1或第2剥离薄片从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剥离并打开时,由于使粘着剂层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优选地,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互相叠合,并且使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的叠合部分,亦即包围粘着胶带的部分密闭起来。当两剥离薄片之间被密闭起来时,由于内部与外界阻隔,所以能够卫生地以及物理地保护粘着胶带,使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成分不泄漏至外界。
在要对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之间进行密闭的被面接合的面接合部的外缘,至少形成1个往外方突出的凸点也是有效的。这是因为,由于在开封时,力集中于此凸点,所以面接合从凸点开始断裂而容易开封之故。优选地,在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之间,设置作为开封用的抓取部分的非接着部分。此外,在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中的任一方的非接着部分设置有诸如缺口的可借助触感来辨识的印记时,即使是视力有障碍者,亦可容易掌握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暴露方向。虽然是记载为“任一方”,但可理解的是,只要是如在第1剥离薄片上设置1个缺口,在第2剥离薄片上设置2个缺口般的不同种类的印记,则也包含附加于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两者的情况。优选地,对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与第2剥离薄片的附着力进行抑制的附着力抑制手段设置在第2剥离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这是由于当移除第2剥离薄片时, 由于粘着面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之故。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只要直到使用时为止可以对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进行保护,则对其材质及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从外层起依序积层玻璃纸薄膜、塑料薄膜、铝箔,然后于内层进一步积层塑料薄膜的结构,更优选为,附着力抑制手段为对第2剥离薄片上的与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附着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所实施的硅处理面。在各种附着力抑制手段中,硅处理具有相对容易且能够廉价地进行的优点。作为其他附着力抑制手段,亦可对该部分施以压花加工及/或砂磨加工。作为用于容易地从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剥离第2剥离薄片的其他手段,亦可构成为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比粘着胶带的第1部分大,第2部分具有从第1部分突出的突出部分;在第1剥离薄片的部分上,在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对向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暂时固定手段。优选地,粘着胶带的支撑体相对于第1剥离薄片的经由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比粘着剂层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的附着力还高。作为暂时固定手段,优选对粘着剂、即粘着胶带的支撑体具有接着性。通过在第1剥离薄片上设置这样的暂时固定手段,即使不具有硅处理面等,也易于将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从第2剥离薄片分离,但若将暂时固定手段的设置与硅处理面等并用,则更佳。另外,粘着胶带的第1部分与第2部分实质上可形成相同形状;在第1部分与第2 部分之间可设置有暂时固定手段。此时,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优选比粘着剂层相对于剥离薄片的附着力高。如上构成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可将在移除第2剥离薄片的同时所显现的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暴露部接着于粘附部位,之后,将第1剥离薄片向着将粘着胶带从第1剥离薄片剥离的方向拉引,借此能够将粘着胶带的整个面粘附于粘附部位。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只要是粘着胶带具有剥离薄片且为单个包装的形态的粘着胶带,则亦可运用于其他所有的粘着胶带,而提供一种省资源且容易粘附的粘着胶带包装袋。亦即,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可省略以往单个存在的包装袋,在保管粘着胶带时,即使省略包装袋,亦可通过将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密闭来使内部与外界阻隔,所以能够卫生地以及物理地保护粘着胶带。此外,在使用粘着胶带时,当将第2剥离薄片从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剥离并移除时,由于使粘着剂层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并且,在剥离第2剥离薄片后, 粘着胶带被支撑于第1剥离薄片或处于被加强的状态,因而,亦不会处于粘着胶带彼此接着而无法使用粘附剂的状态,此亦使粘附变得容易进行。此外,当粘着胶带为可粘附于人体的粘附剂,亦即敷剂、硬膏剂或绊创膏、医用胶带、粘附式的暖暖包等时,即使粘附部位为一个人所难以粘附的背部等,亦不会弄脏手而容易以单手来粘附。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通过在第1剥离薄片与粘着胶带的支撑体之间设置暂时固定手段,即使不具有硅处理面等,亦容易将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从第2剥离薄片分离,而容易使粘着剂层的一半露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是以单片为单位来构成制品,所以其携带便利性优异。


图1 (a) (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图3(a) (d)是例示剥离薄片的边缘的形状的图。图4(a) (C)是表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使用方法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情况的图。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情况的图,为接着图4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向粘附部位粘附完成的样子的图。图8(a)及(b)是表示用于容易地开封的形态的例子的透视图。图9(a)及(b)是表示用于容易地开封的形态的其他例子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概略说明图。图11(a)及(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概略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其他变形例的概略说明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全部图示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该重复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 (a) (C)是表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制造工序的透视图。该粘着胶带包装袋10具备在单面具有粘着剂层12 (参照图2、的粘着胶带14 ;覆盖如后述那样被折为两折的粘着胶带14的全体的形式的第1剥离薄片16 ;以及与第1剥离薄片为相同形状的第2剥离薄片18。粘着胶带14、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优选均为长方形。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第1剥离薄片16 及第2剥离薄片18分别能够剥离地附着在以使设置在支撑体20的单面上的粘着剂层12 朝向外侧的方式折为两折的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的粘着剂层12及第2部分M的粘着剂层12上。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可使用于标签用、医疗用、化妆用、装饰用、遮盖用、电子工业用及其他各种用途。尤其是医疗用、化妆用等所使用的粘着胶带包装袋,有敷剂、硬膏剂、绊创膏、医用胶带、化妆用敷剂、粘附式的暖暖包等,一般可用作为粘附于皮肤、粘膜等的粘附剂的包装袋。支撑体20的构成材料只要是可支撑粘着剂层12的材料即可,并无特别限制,一般使用织布、无纺布、由塑料等所形成的薄膜、金属箔等。进而,支撑体可为单层构造或积层构造,例如可为将由不同材料所形成的多种织布或无纺布积层起来的构造,或是将塑料薄膜、 金属箔等与织布或无纺布积层起来的构造。此外,本发明中所用的织布或无纺布,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将纤维状的材料加工成布状且可使用于粘着胶带的支撑体即可,也包含例如由圆编、经编、纬编等将针眼集中而加工为布状之编织布。作为织布或无纺布的优选的例子,有藉由选自由聚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及聚丙烯系树脂所组成之群组的树脂纤维的至少一种所形成的织布或无纺布,其中,优选为由与粘着剂层中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小的聚酯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形成的织布。作为塑料薄膜,例如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尼龙等聚酰胺、聚乙烯、 聚丙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可塑性聚氯乙烯、可塑性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聚偏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胺基甲酸酯、离子键聚合物树脂所形成的薄膜。此外,在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用作为医疗用、化妆用的粘附剂的情况下,对支撑体优选使用具有作为粘覆剂的充分的伸缩性或非伸缩性的材料,特别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平针的织布(编织布)。作为支撑体20的编织布,其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质量)优选为50 500g/m2。 此外,在依据Jis L1018的方法进行测定的情况下,支撑体20的纵向(长轴方向)模量优选为2 12N/5cm,横向(短轴方向)模量亦为2 12N/5cm。另外,在此所谓的纵向是指在制造编织布的工序中的流动方向,所谓的横向是指与纵向正交的方向,亦即宽度方向。在纵向或横向为低于2N/5cm的模量的情况下,有难以一边伸展皱痕一边粘附于粘附部分的倾向,此外,在纵向或横向为高于12N/5cm的模量的情况下,相反地,在粘附时粘着胶带过度伸展,有容易产生皱痕的倾向。另外,模量为室温(25°C )时的值。通过使用上述支撑体20,由后述暂时固定手段进行的暂时固定变得容易,此外,脱离暂时固定后的支撑体20的形状构造上几乎没有变化。亦即,例如不会产生绒毛立起等。 此外,粘着胶带包装袋10内的两折是容易的进行且不占空间。再者,在粘附时,在折成两折的部分上不易产生所谓的“折痕”,能够完美的粘附。作为粘着剂层12的构成材料、即粘着成分,只要具有粘着性且可粘着于粘附部位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但粘着基剂优选使用丙烯酸系粘着成分、橡胶系粘着成分、硅系粘着成分等,其中就粘着物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地使用橡胶系粘着成分。具体的橡胶系粘着成分可使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中的任何一种,合成橡胶例如有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及聚异丁烯。再者,作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例如有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
作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具体例,例如有Kraton D-1112、D-IllU D_1107(商品名称、Kraton Polymer公司制)、JSR5000或JSR5002 (商品名称、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制)、Quintac 3530、3421 或!3570C(商品名称、日本 Zeon 公司制)、Kraton D-KX401CS 或D-1107CU(商品名称、Kraton Polymer公司制)等线性三嵌段共聚物,或是Kraton D-1124 (商品名称、Kraton Polymer 公司制)、Solprene418 (商品名称、Philips Petroleum 公司制)等分枝嵌段共聚物等。作为聚异戊二烯,例如可使用高分子至低分子的聚异戊二烯,例如有Oppanol 10、12、12SF、15、15SF、30SF、50、50SF、80、100、120、150、200(商品名称、BASF 公司制)、 Vistanex LM-MS、LM-MH、LM-H、MM L_80、MM L_100、MM L_120、MM L-140 (商品名称、Exxon 公司制)等。此外,作为丙烯酸系高分子,其单体单位例如可使用至少含有一种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为代表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辛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2-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辛二醇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 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树脂乳化剂、丙烯酸树脂烷醇胺液中所含的丙烯酸系高分子等粘着剂、Duro-Tak丙烯酸粘着剂系列(National March&Chemical公司制)、GELVA丙烯酸粘着剂系列(Monsanto 公司制)、SK Dynematoridarm(综研化学)、Eudragit (樋口商会)等。上述橡胶系、丙烯酸系、硅系等之粘着基剂,可使用一种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再者,当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用作为医疗用敷剂、硬膏剂、化妆用敷剂时,粘着剂层亦可使用水溶性高分子,这样的水溶性高分子优选为使用明胶、洋菜、海藻酸、聚甘露糖、 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类、羧丙基纤维素或其盐类、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或其盐类等,或是借助有机或无机交联剂将上述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交联而成的水溶性高分子。除上述粘着基剂之外,可在粘着剂层中适当地添加粘着赋予剂、软化剂、溶解剂、 水、增粘剂、润湿剂、填充剂、交联剂、聚合剂、溶解辅助剂、吸收促进剂、稳定化剂、抗氧化剂、乳化剂、界面活性剂、PH调整剂、药物、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用作为医疗用、化妆用的粘附剂时的药物,只要是可经由皮肤由体内所吸收并发挥药理效果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有抗发炎剂、镇痛剂、抗组织胺剂、局部麻醉剂、血液运行促进剂、麻醉剂、精神安定剂、抗高血压剂、抗菌剂、血管扩张剂等。本发明的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只要是通常可用作为粘着胶带的包装袋的均可使用。此外,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可为单层或积层中的任一种,此外,构成材料只要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适当地从纸、无纺布、铝、玻璃纸、尼龙、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中选择。再者,可为在这些上涂布印刷油墨或接着剂等而成的材料,或是通过蒸镀或溅镀等方法于其上设置薄膜的材料。薄膜除了铝等金属之外,优选为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等阻气性及透明性高的薄膜。其中优选为含铝的薄膜,更优选依序积层聚乙烯、铝、聚乙烯,进一步优选于最外层积层玻璃纸。这些剥离薄片优选具有柔软性。因此,对于剥离薄片的厚度虽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 500 μ m的范围,更优选为15 300 μ m的范围。如图1 (a)所示,由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所封入的粘着胶带14,沿着与粘着胶带14的短边方向平行的线(折弯线),以使粘着剂层12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弯为第1部分22和第2部分M。第2部分M比第1部分22大,第2部分M为从第1部分22 突出的突出部分。对于这样折弯为两折的粘着胶带14,第1剥离薄片16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而成为图1(b)的状态。此时,第2部分M的突出部分借助设置在与此突出部分相对向的第1剥离薄片16上的部分的暂时固定手段沈而被暂时固定(参照图 2)。接着,后述实施了硅处理28的第2剥离薄片18被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14 的第2部分M,使粘着胶带14被封入于与第1剥离薄片16之间,借此完成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图1(c))。作为封入粘着胶带14的方法,优选为将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重叠的部分当中包围粘着胶带14的部分密闭的方法。当两剥离薄片16、18之间被密闭时,由于内部与外界阻隔,所以具有能够更卫生地以及物理地保护粘着胶带14,使粘着胶带包装袋 10的粘着剂层中所含的成分不会泄漏及挥发至外界等优点。作为将互相重叠的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的周围密闭的方法,除了热密封法之外,亦可考虑使用接着剂等的方法。此外,亦可由胶带将两者的周围固定。通过将粘着胶带包装袋10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可使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亦具有作为包装袋的功能,所以可省略以往存在的另外的包装袋。另外,为了避免完成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角部变得尖锐,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 剥离薄片18以使完成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的角部的一部分、优选如图1(c)所示那样四个角均成为圆角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呈长方形的形状。再者,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边缘,亦可使用以在粘附时例如不会由于此等边缘而损伤粘附部位或其周边的方式将边缘形成为波形、脉冲形、长条形的形状,或是边缘的最末端反而不接着等手段(参照第3图(a) (d))。在本发明中,第2剥离薄片18优选设置有抑制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12和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的附着力抑制手段。作为该附着力抑制手段,可考虑为对第2剥离薄片18的整个面施以剥离处理的手段,但亦可仅对图1(a)与(b)以及图2的图号观所示的部分施以剥离处理。此外,该附着力抑制手段,由于是以在粘着胶带包装袋 10开封时易于从第2剥离薄片18上剥离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M为目的的,所以亦可仅对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M所接触的第2剥离薄片18的部分施以剥离处理,只要可达成该目的,还可仅对该部分的一部分施以剥离处理。作为剥离处理,除了使用剥离剂的方法外,亦含有压花加工、砂磨加工等容易进行物理剥离的方法。作为剥离剂,例如可以采用硅系剥离剂、烷基侧基系剥离剂、缩合蜡系剥离剂等的任一种,其中优选使用硅系剥离剂的所谓的硅处理。这是由于硅处理具有相对容易且能够廉价地进行的优点之故。通过施以硅处理,在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使用时,当移除第2剥离薄片18时,由于可简单地使粘着剂层12从第2剥离薄片18上剥离而使粘着剂层12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作为容易从粘着胶带14的粘着剂层12剥离第2剥离薄片18的其他手段,可设置能够在第一剥离片16上暂时保持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手段,亦即暂时固定手段。作为暂时固定手段,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有磁力、静电力、或是物理力、例如魔术胶带、双面胶带、粘着剂、接着剂,此外有准接着,或是因第1剥离薄片16或支撑体20的材质、性状等的不同,来使用熔着、热接合、强压、模压、热熔接着剂等。尤其,在成为第1剥离薄片16的内侧的层由可在特定温度下熔融的热可塑性材料所形成,且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18例如由织布所形成的情况下,由于可使剥离薄片16的内侧层熔融并渗透支撑体18的织布而在该处固化,所以借助热接合实施的暂时固定是有效的。此外,即使在剥离薄片16 不具有热可塑性的情况下,亦可考虑通过使支撑体18的材料含有热可塑性材料来进行热接合。此外,亦可运用将成为第1剥离薄片16的内侧的面进行压花加工以形成多个突状部分,并将这些突状部分卡在支撑体20来进行保持的手段。可使用上述种种暂时固定手段,不过其中特别优选地为使用准接着或热熔接着剂的方法,或是借助热接合的方法。在使用准接着或热熔接着剂的方法中,粘着胶带14沿着前述折弯线以使粘着剂层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弯为第1部分22和第2部分M,第2部分M 比第1部分22大,第2部分M具有从第1部分22突出的突出部分,在第1剥离薄片16的部分上,在与前述突出部分相对向的部分沈,采用准接着或热熔接着剂。若使接着部分沈相对于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20的附着力比粘着剂层12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高,则即使不具有硅处理面等附着力抑制手段观,在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使用时,亦容易将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24从第2剥离薄片18上分离。若将这样的接着部分沈的形成与硅处理面28并用,则更佳。另一方面,在借助热接合进行暂时固定的情况下,并未形成如上述那样的部分沈。 借助热接合的暂时固定,可理解为只要将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重叠成图1 (c) 的状态,并且在将第1剥离薄片16和第2剥离薄片18的重叠部分的外周部分密闭,例如在进行热密封后或是与热密封同时,进行热接合即可。此外,亦可在热接合后通过热密封等将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的外周部分密闭。作为暂时固定手段,只需使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20相对于第1剥离薄片16的附着力(作为暂时固定手段的接着部分26的附着力)比粘着剂层12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18 的附着力(粘着力)高即可。亦即,支撑体20相对于第1剥离薄片16的经由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粘着胶带14的粘着剂层12相对于粘附部位的附着力(粘着力)、以及粘着胶带14的粘着剂层12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具有下列关系。粘着剂层12相对于粘附部位之附着力>支撑体20相对于第1剥离薄片16的经由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粘着剂层12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另外,所谓准接着,如从前述日本专利局网页中所能够获取的按技术领域的专利地图中的一般21「接着」第336页所记载的那样,平常不具有粘接着性,但可通过特殊加压条件等来予以接合,可使用将添加物加入于粘着剂中所生成的准接着剂。作为准接着剂,可采用一般所知的准接着剂。这样的准接着剂只要在前述第1剥离薄片16的部分涂布到与前述突出部分相对向的部分上即可,不过亦可设置为点状,此外,亦可涂布在支撑体20的前述突出部分的整个面上,或是以线状或点状设置在突出部分上。此外,亦可不涂布准接着剂,而是在必要处形成准接着树脂层。以下参照图4 图7,说明本实施形态之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作用及效果。图4(a)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透视图。与以往形式的粘着胶带相比,由于不具有独立于剥离薄片的包装袋,所以节省资源。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 是以单片为单位来构成制品,所以其携带便利性佳。图4(b)是表示从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周围的被封入部分的一端开始移除第2剥离薄片18的模样。第2剥离薄片18 —边被从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M 的粘着剂层12剥离一边被移除。然后,如图4(c)所示,当第2剥离薄片18完全被移除时,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 24的粘着剂层12露出。尤其是在对第2剥离薄片18施以抑制粘着胶带14的第2部分M 的粘着剂层12与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的硅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形成图4(c)的状态。再者,当在第1剥离薄片16上设置有准接着剂或热熔接着剂等暂时固定手段沈时, 只要以使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20相对于第1剥离薄片16的经由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比粘着剂层12相对于第2剥离薄片18的附着力高的方式来设计,即使不具有硅处理面,亦容易形成图4(c)的状态。图5 图7是表示尤其是将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用作为医疗用、化妆用等粘附剂的情况下的形态,但在使用于除此之外的用途时,亦可利用同样方法来粘附。即,表示将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的粘着剂层12露出了的粘着胶带包装袋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方法。首先,以单手拿着该粘着胶带包装袋,如图5所示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附近。接着,如图6所示,在用手拿着第1剥离薄片16的状态下,将粘着胶带14在从第1剥离薄片16被剥离的方向沿着皮肤拉引。随着第1剥离薄片16被拉引,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在从第1剥离薄片16被剥离的同时,被粘附于粘附部位。特别地,一边拉引第1剥离薄片16 — 边粘附,所以可不会产生皱痕地将其粘附于粘着胶带14。图7是表示将粘着胶带14全体粘附于粘附部位完毕的模样。本发明的粘着胶带,由于可用粘附该粘着胶带的手的姆指抓住与第2剥离薄片18 重叠的第1剥离薄片16的边缘,所以可牢牢地保持在手上。因此,在将粘着胶带抵接于粘附部位时使其落下的危险性小,且于粘附时粘着胶带晃动或因重力往未预料到的方向垂下的担心较小,所以可放心地瞄准粘附部位来粘附。即使粘附部位为一个人所难以粘附的背部等,亦容易以单手来粘附。另外,上述使用动作中,粘着剂层与粘附部位以外的皮肤接触的疑虑较小。不会有在以往形式的粘着胶带的使用中所经常体验到的粘着剂层粘住手指等情形,是卫生的,且在移除第2剥离薄片后,粘着胶带成为在第1剥离薄片上被支撑或加强的状态,因此,亦不会成为粘着剂彼此接着而无法使用粘附剂的状态。为了容易地将粘着胶带包装袋10开封,使用所谓的易撕技术作为将第1剥离薄片 16与第2剥离薄片18周围密闭的手段者亦为有效。所谓易撕,是指如日本专利局网页中所能够获取的按技术领域专利地图中的一般21 “接着”第335页(www, jpo. ro. jp/shiryou/s sonota/map/ippan21/4/4-3-l. htm)中所记载的那样具有易剥离性,在容器·包装中借助热密封予以密封,且于开启时容易剥离者。易撕,具体而言有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之间的接着剂层本身被破坏而剥离的凝聚剥离式;预先降低此接着剂层与第1剥离薄片16或第2剥离薄片18的接着强度,并于开封时从接着剂层上将第1剥离薄片16或第2剥离薄片18剥离的层间剥离形式;以及使用EVA等易接着性树脂的界面剥离式等各种形式,并无特别限定,但当将表面配置有聚乙烯层的密封材料用作为第1、第2剥离薄片16、 18时,作为易撕用的接着剂层,例如可使用由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体的树脂层、以及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了引发凝聚破坏的树脂的易撕性树脂层所形成的双层构造者。再者,亦可适当地使用下列方式亦即以容易移除第2剥离薄片18的方式在边缘形成缺口,或是在第1剥离薄片16及第2剥离薄片18设置用以开封的脆弱部分。此夕卜,在相同目的下,如图8(a)或(b)所示,不预先将第1剥离薄片16和第2剥离薄片18的端部的部分接着,而抓取该非接着部分30。特别地,在构成图8(b)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更大范围地拿着该非接着部分30而更容易抓取。当然,亦可与前述易撕技术并用而更容易开封。再者,如图9 (a)及(b)所示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亦容易开封,不预先将第1剥离薄片16和第2剥离薄片18的端部的部分全体接着,而抓取该非接着部分4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非接着部分40的面积设定为包装袋10的整个宽度区域的大的面积,所以具有更易抓取的优点。此外,与上述相同,通过对密封部分(单点虚线的部分)施以易撕技术,更可容易开封,此外,通过将图9(a)中双点虚线所示的部分进行例如加热等而构成弱化线,即使不对密封部分施以易撕处理,亦可沿着弱化线容易地横贯密封部分而将第1剥离薄片16 切离为期望的形状。此外,如图9(a)所示,在第1或第2剥离薄片16、18的一方、例如第1剥离薄片18 的非接着部分40的边缘,附加缺口等可借助触感来辨识的印记50,也是优选的。在本发明中,将粘着胶带包装袋10开封了时,如后述般,粘着胶带14的粘着剂层12朝向上方对于粘附作业较为便利(参照图4(c)),但可通过将能够以触感来辨识的印记50设置在第1或第 2剥离薄片16、18的至少一方,即使是视障者亦可判断包装袋10的上下方。可以触感来辨识的印记50,除了缺口之外,亦可考虑图3所示的形状、压花加工、凸起等各种方式。图9 (b)的构成亦为其一种,是将第1剥离薄片16的非接着部分401形成为比第2 剥离薄片18的非接着部分402长、使能够以触感来判断上下方的构成。这样的印记,当然亦可运用于图8所示的构成。另外,如图9(b)所示,通过将第1剥离薄片16和第2剥离薄片18的非接着部分401、402的缘部位置形成偏移以赋予阶梯差,可更进一步达到容易抓取非接着部分401的效果。[第2实施形态]图10是表示为了更容易开封而采取措施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概略说明图。图 10所示的粘着胶带包装袋10,在对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互相重叠的部分所施加的热密封部60的形状上具有特征。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该说明。如图10所示,热密封部60设置在粘着胶带包装袋10的一方的缘部60a、其相反侧的部分60b、以及这些部分60a、60b之间的缘部60c、60d上。3个热密封部60a、60c、60d为直线状,这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剩下的热密封部60b设置在远离端部的位置,部分65并未接着,而能够抓取该部分65来开封。热密封部60b,如图所示,形成山形或三角形的锯齿形状。在该形状的热密封部 60b,当抓取部分65往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互相远离的方向拉引时,该拉引力集中于热密封部60b的任一个山的顶部,并从该顶部开始热密封部60b的断裂。例如,在图10中从右上端开启的情况下,力集中于附图标记68所示的山的顶部。尤其在图10所示的形状中,由于山的顶部为点,即使拉引力较小,该力也会集中于一点,因而容易开始断裂。 热密封部60b中一旦开始断裂,则不需进一步施加大的拉引力,能够以该断裂起始点为起点使断裂往其他部分传递,使热密封部60全体断裂,而使粘着胶带包装袋10成为图4(c) 的状态。另外,对于热密封部60b的山的高度H及节距P,可适当地决定。然而,当P相对于 H较大时,山的顶部角度变大,会损及力的集中的效果。此外,当P小时,施加于部分65的拉引力会分散于2个以上的山的顶部,开封时需较大的力。另一方面,当H小时,成为接近于直线状的热密封部,在这种情况下开封时亦需较大的力。考虑到此点,优选为H在IOmm左右,P为10 20mm的范围。图11(a)为图10的热密封部60的变形,是将成为热密封部60b侧的缘部形成为直线状的形式。如此将一方的缘部形成为直线状,可使热密封部60在断裂时的触感变得平滑。此外,通过将力集中于一点,可使热密封部60容易断裂,所以如图11(b)所示,可在热密封部60b仅形成一个朝向抓取部分65突出的凸点70。另外,在图11(b)的构成中, 热密封部60b的凸点70以外的部分成为平缓的山形,此是为了使来自凸点70的断裂容易往其他部分传递。进而,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的接合手段并不限于热密封,亦可考虑使用接着剂等手法,但在依据接着剂等其他方式所进行的面接合部的外缘,亦可通过至少形成1个向外侧突出的凸点,而获得与图10及图11所示的热密封部60b同样的易开封性。此外,图12是表示在图8(b)所示的构成中,运用将前述凸点68、70设置于热密封部的概念的形式。在该构成中,抓取部分65中的角部正对着热密封部60的凸部69。由于使用者一般是抓取此角部以将包装袋10开封,所以力容易直接作用于凸部69,而具有容易剥离的特征。另外,在图10、图11(a)、(b)及图12的构成中,亦可运用图9 (b)的构成。亦即,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例如在图10的构成中,可将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中一方的部分65设定为比另一方的部分65长,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抓取部分65,对使用者而言亦为有效。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说明中,对第1剥离薄片、第2剥离薄片及粘着胶带为大致长方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它们亦可形成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等各种平面图形的形状。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亦无特别限定,可经由通常的粘着胶带的制造步骤、 第1剥离薄片与粘着胶带的接着步骤、第1剥离薄片与第2剥离薄片的重叠步骤来制造。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构成将第2剥离薄片全体从第1剥离薄片及粘着胶带上移除的形态(参照图4 (c)),但亦可按照将第2剥离薄片一方的边与第1剥离薄片的同侧的边牢固地接合,亦即以无法分离的方式来接合。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第2剥离薄片不会从第1剥离薄片上分离,所以当粘附粘着胶带时,不仅能用手拿着第1剥离薄片的端部,亦能够以手来拿着第2剥离薄片全体,所以更容易粘附。再者,粘着胶带14的折弯线亦不需与剥离薄片16、18的边缘平行。图13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其是构成为使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的面积与第2部分M的面积实质上相同,换言之,是将第1部分22与第2部分M构成为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并非将暂时固定手段26设置在第1剥离薄片16上,而是有必要设置在粘着胶带14的第1部分22与第2部分M之间。此暂时固定手段80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可为准接着剂或热熔接着剂,但只要粘着胶带14的支撑体20是由无纺布形成的,则亦可采用将纤维彼此交织之方法。实施例混合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份、聚异戊二烯20份、流动石蜡45 份、以及加氢松香甘油酯15份来作为粘着剂,并延展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织布上,制得粘着胶带。以使粘着剂朝向外侧的方式,并且以一方的端部比另一方的端部突出的方式来折弯此粘着胶带。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铝、聚乙烯的积层膜片(厚度80 μ m)裁切为比粘着胶带大的面积,并准备2片该膜片作为剥离薄片。对一方的剥离薄片的整个一面施以硅处理来作为附着力抑制手段。接着,在将作为暂时固定手段的粘着剂涂布在另一方的剥离薄片的设置有粘着胶带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一部分上之后,将粘着胶带置于此另一方的剥离薄片上,然后再与其他一方的剥离薄片重叠。接着,以包覆粘着胶带的方式,将2片剥离薄片的缘部热密封。借此,制得图1(c)及图4(a)所示形态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在将这样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开封了得情况下,如图4(c)所示,在一方的剥离薄片上残留被折弯的粘着胶带。然后,以图5 图7所示的顺序来粘附至皮肤,粘着胶带可确实且顺畅并且不会产生皱痕而容易地粘附至皮肤。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要领,改变热密封部的形成条件并制作出多个图10所示形状的粘着胶带包装袋,通过开封力试验来测定热密封部(图10的附图标记60b的部分)的开封所需的力,并通过官能试验来评估各包装袋的性能。在开封力试验中,使用拉引试验机Autograph AGS-IkgNG(岛津制作所制)。将包装袋的开封端(图10中第1剥离薄片16与第2剥离薄片18的抓取部分65的上部)分别设置在各夹具,并测定以开封速度300mm/min往相反方向拉引时(所谓T形开封时)的热密封部(图10的附图标记60b的部分)的开封所需的每25mm宽的力。该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粘着胶带包装袋,收纳具有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一方的面上的粘着剂层的粘着胶带,其特征为所述粘着胶带以使所述粘着剂层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弯为第1部分和第2部分; 并且,所述粘着胶带包装袋具备第1剥离薄片和第2剥离薄片,所述第1剥离薄片能够剥离地附着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上;所述第2剥离薄片能够剥离地附着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上,并且在与所述第1剥离薄片之间封入所述粘着胶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 将所述第1剥离薄片与所述第2剥离薄片互相重叠;使所述第1剥离薄片与所述第2剥离薄片重叠的部分、即包围所述粘着胶带的部分密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在用于将所述第1剥离薄片与所述第2剥离薄片之间密闭的被面接合的面接合部的外缘,至少形成1个向外方突出的凸点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抑制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与所述第2剥离薄片的附着力的附着力抑制手段,设置在所述第2剥离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附着力抑制手段是对所述第 2剥离薄片的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附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施加的硅处理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附着力抑制手段是对所述第 2剥离薄片的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附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施加的压花加工面及/或砂磨加工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比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1部分大,所述第2部分具有从所述第1部分突出的突出部分;在所述第1剥离薄片的部分上,在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对向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暂时固定手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1剥离薄片的经由所述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比所述粘着剂层相对于所述第2 剥离薄片的附着力高。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实质上为相同形状;在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之间,设置有暂时固定手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暂时固定手段的附着力比所述粘着剂层相对于所述剥离薄片的附着力高。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暂时固定手段对于粘着胶带的支撑体具有接着性。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所述粘着胶带作为粘附在皮肤或粘膜上的医疗用途来使用。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在移除所述第2剥离薄片后,使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露出,将该露出部分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的附近,接着,在保持着所述第1剥离薄片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第1剥离薄片在所述粘着胶带被从所述第1剥离薄片上剥离的方向上拉引,进行粘附。
14.一种使用粘着胶带包装袋的粘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的粘着胶带包装袋,其特征为在移除所述第2剥离薄片后,使所述粘着胶带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着剂层露出,将该露出部分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附近,接着,在保持所述第1剥离薄片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第1剥离薄片在所述粘着胶带被从所述第1剥离薄片剥离的方向上拉引,进行粘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追求粘着胶带的粘附容易度,并可达到省资源的效果的粘着胶带包装袋。本发明的粘着胶带包装袋收纳粘着胶带(14),该粘着胶带(14)具有支撑体(20)以及设置在前述支撑体一方的面上的粘着剂层(12),并且以使粘着剂层朝向外侧的方式折弯为第1部分(22)及第2部分(24)。此外,粘着胶带包装袋具备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的第1部分的粘着剂层的第1剥离薄片(16);以及能够剥离地附着于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并且在与第1剥离薄片之间封入粘着胶带的第2剥离薄片(18)。在该构成中,可省略与以往存在的独立于剥离薄片的包装袋。此外,当将第2剥离薄片从粘着胶带的第2部分的粘着剂层移除时,由于使粘着剂层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
文档编号A61K9/70GK102264324SQ2009801522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堤信夫, 太田重雄 申请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