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植入物("ici")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25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内植入物("ici")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心脏疾病领域的医学发明。一种被设计为通过外科手术被植入以永久性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植入物。其也能够用于治疗患有严重的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背景技术
先前和现有的有关心室辅助设备(VAD)的技术依赖于以下这一想法通过特殊的导管将血液从衰竭的房室吸到泵中,之后将所吸出的同一容积推进到目的动脉。为说明起见,示例为将血液从左心室或右心室分别抽至主动脉或肺动脉。心脏移植为添加某人的心脏以取代另一心脏的另一治疗选项。A)心室辅助设备(VAD)1)短期· Biomedicus· Abiomed· Tandem Heart· Impella· Cancion System2)长期脉动设备· Heart Mate· Novacor# Paracorporeal Thoratec# Intracorporeal Thoratec· Total Artificial Hearts Cardiowest· Total Artificial Hearts Abiocor· Total Artificial Hearts Arrow-lion非脉动设备· Micromed Debakey VAD· Heartmate II· Levitronix· DuraheartB)心脏移棺为将来自死亡供体的人类心脏移植到心力衰竭受体。上沭当前治疗诜项的缺点a) VAD 其为辅助设备,被暂时性置入并且维持正常功能几个月至最多三年; 经常由于线缆连接、驱动线、控制台-控制器等的体外性质而导致感染;
一些人需要适当的胸内空间以进行容纳;(需要BSA > 1. 7m2); 脉动设备需要流入瓣膜和流出瓣膜; 不适当的心输出量(COP),大约4-6L/分钟,其不允许通过锻炼而生理上增强 COP ; 由于器官灌注的不间断性质导致由非脉动设备引起不正常的新陈代谢变化和神经体液变化; 所有设备通过流入导管和流出导管进行泵操作。这一泵操作无法应付任何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是晚期患者中的常见事件; 无助的舒张功能障碍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泵的问题可能包括两年35 %的膈肌破裂;b)心脏移棺供体的闲境 供体的心脏稀少,全世界范围内为< 3000/年; 心脏保存、运输、实验室测试等程序极其昂贵; 固有的心脏疾病;· ABO血型相容性; 供体-受体尺寸不同; 传染病; 供体年龄> 40岁则为受体带来两倍的死亡风险,而> 50岁则为受体带来五倍的死亡风险; 缺血时间,其带来同种异体移植排斥的风险; 同种异体移植带来的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疾病和移植器官排斥反应年); 转移和保存供体心脏的临界时间窗口。受体的困境 最终导致恶变及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免疫抑制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 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显著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右心腔衰竭的高风险; 所移植的去神经心脏缺乏变时性反应。VAD和心脏移植两者的困境 两者都有助于收缩功能障碍,而对舒张功能障碍或舒张心力衰竭没有帮助; 当发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时,两者均无能为力;两者也无法递送 DC电击、除颤或者起搏放慢的心脏。

发明内容
爐我们受惠于我们的想象力,它为我们提供了奇特的思想或想法,这些思想或想法经过认真处理之后能够得到新的发明路线。如果忽略了人的想象力,则将不会有小型电池控制下的电衰竭心脏;起搏器。目标患者
5
1.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患者接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全世界每年也有 500’ 000. 00患者患上心力衰竭。若我们考虑到这些患者中的25%需要的将不光是进行医学控制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等待人工心脏的数字将是非常巨大的。2.全世界范围内,为这些可怜患者带来新希望的可用供体心脏为< 3000/年;而这一数字每年递减!3. 一般而言,具有扩张型心脏的患者为“ici”的目标。不应该仅有收缩性心脏衰竭的患者受益于该设备,而且舒张性心脏衰竭的患者也应同样受益。4.甚至是已经拥有与严重心脏扩张及衰竭相关联的人工瓣膜植入物的患者也为本设备的候选者。5.因此目标患者为具有扩张型、限制型和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ICI ” 的特征1. “ici”意在模仿原始的原生心脏几何构造及生理;一种植入到心腔内部的设备。2.植入的分步方法涉及首先通过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途径,直到其后进行导管植入的更进一步的第二步骤。这将取决于材料修正如何的成功,以及选择如何心内植入的最佳位置以提供“安装导管的“ici””。3. “ici”大致是任何心腔的印照或模具,即LA、LV、RA或RV房室(图1),并且能够被设计为适合“目标”房室的内部而不打断其解剖界标(图2),例如LV中的乳突肌和腱索、心耳和两个心房中的腔静脉/肺静脉引流。机械操作技术“ici”以与心包囊的两层类似的方式包括两层(图1-7)i层1 为面向心内膜的基底,并且通过以下所建议的技术中的一个、所有或其组合而被稳定在适当位置将其缝合至下层基部、生物胶、通过钩锚定到心肌中、或者通过空气吸盘对其放置。ii层2:为面向内腔的层,其通过膨胀和缩小以引起收缩和松弛而发挥作用,因此在心脏收缩中使血液推出心脏并且在心脏舒张中容纳新的血液体积。所建议的操作“ici”的技术可以为(即,内层将如何移入和移出)i_气动方式(图4)通过空气(由泵驱动)或者任何其它先前测试的空气,引起膨胀和缩小,空气垫相似机构,或者ii-通过机械收缩和松弛垂直置于两层之间的(电池操作的)纤维“手风琴状体 (concertina) ”(图幻。(通过活塞、磁体驱动、压电水晶技术等)或者iii-能够通过固定到相对壁并且对角交叉到其他侧(图6)的(电池操作的)交叉纤维带来接近面向壁。一个点用作原点,而其他用作插入。(通过活塞、磁体驱动、压电水晶技术等)材料根据最新研究,用于构建“ici”的材料为非凝血性的和非抗原性的;能够为用补片、聚氨酯、PTFE等加强的心包组织。目的房室心房中1.置于心房中的“ICI”适合远离静脉入口的心内膜上;或者甚至套筒能够从“ ici ”附接到静脉入口中。正常的AV序列将防止逃入大静脉的血液在心房收缩期间进入心房。2. AV瓣膜的打开和关闭将取决于在AV收缩中保持的同步所生成的压力梯度。心室中如何连接到心室腔中(例如,LV腔)?1. “ici”可以刚好粘合到“整个”内LV腔。由设备移动向心室肌提供的牵引和释放将通过压力梯度同时启动二尖瓣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正常的二尖瓣舒张能力。2.收缩期射血将伴随有接近“ici”的内层,相反将引起舒张松弛。在该模型中, “ici”的外层将用作ici的支撑或支柱,或者3. “ici”能够“部分地”连接或者“补片(parchy)”(即,围绕乳突肌的基部和相邻心室壁,因此两个或更多个相对补片由导线互连,该导线传送具有相同的上述操作机制的可编程参数),从而通过交变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其拉动并且放走,从而实现与乳突肌和腱索相同的功能。4.这允许对内心室壁更简单的应用,与内部乳突肌和腱索更少的碰撞,心室腔内部更少的操作以及正常的二尖瓣流入和防止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者5. “ici”能够植入到心外膜下层和心内膜下层两者之间。与编号“2”中相同的应用,但在心肌内。所选择的区域能够首先利用铊进行扫描,或者,选择先前梗塞的区域并且因此当被“植入ici”打断时具有更少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外层由更刚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应该被牢固地缝合到心外膜下层,因为其不应该产生在外层和内层之间施加的力,所述力被认为是将内心内膜下层推进到LV腔中,以实现心室的压缩并且最终射血。外部“基底” 层可以是比内部心内膜下层更小的区域,或者两者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或者6.也去除所有LV内容物和二尖瓣。现在心脏的左侧为单个“房室”。“ici”将在心脏收缩期间于被切除的二尖瓣的水平处以数字8的形式缩窄,以防止MR(图7)。该开闭器将缩回到两侧,在心脏舒张中打开以容纳舒张期流进入该单个“房室”,或者7.在开闭器设计难以执行的情况下,MV开口在心脏收缩中能够关闭,并且每个 “ici”收缩和松弛。该开口的关闭将通过“前和侧”收缩壁朝向心腔中心的向内运动完成, 更加地是通过室间隔以动完成,从而关闭MV。电池 植入到锁骨下眷所建议的“ici”电池是可以由外部充电器进行充电的。或者, 更换为像所有“起搏器(PMK) ”中可用电池一样的电池,连接曾旋开的引线,并且释放到暂时外部PMK电池或者编程器——其完全地用作植入“ici”,或者 随着先进的技术,电池能够被包括在“ici”的两层之间。其将是小的微型可充电电池。到源的连接1. “ici”将通过单根引线连接到穿过“房间隔”的两个心房。将有另一单根引线连接到穿过“室间隔”的两个心室。两个引线均是在植入期间引入的,并且从锁骨下静脉出来而位于目的电池终端,或者2.电池可以借助期望的先进技术而被小型化。其通过细线缆连接到层2上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以感测血液体积、血液温度、固有心跳等)。其也将连接到操作部分,收缩和松弛的纤维,从而电模拟它们以操作。在多于一个房室包含有“ici”的情况下,细线缆将穿过“IAS/IVS/AV瓣膜”从一个“ici”延伸到另一个以使感测命令和操作命令同步化。电操作技术L 原牛心律(NHR)·感测并跟踪固有“ P ”波和“ R”波。 心室收缩将关闭二尖瓣,因为在该阶段LV中的压力将高于LA压力以允许二尖瓣关闭。 心脏舒张将打开二尖瓣,因为在该阶段,增加的LA压力将迫使二尖瓣打开。 “ici”将在编程好的间隔(与双房室起搏器类似)处递送心房强力收缩(心房收缩)。B.规则的棺入物节律(RIR) 其是备选节律,并且“仅有一个时相”LV充盈。这将降低至包括整个心脏舒张仅 “适当的充盈时相”。将不会有迅速、缓慢或舒张末期。 忽略心脏舒张的时相可能有助于患有室上心律不整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 “ici”以在设定数量的连续尝试中递送DC电击而开始。在没有恢复到正常窦性节律(NSR) 的情况下,如被“ici”电极所感测到的,“ici”将执行覆盖原生心脏舒张的三个时相的足够长的松弛(心脏舒张)。 因此“ici”将根据对异常SVT的感测在NHR和MR两者之间切换。ιΗ常生理状况的恢复A.运动障碍、房室内和房室间不同步1.补片应用可以解决由于在植入ici部位处心脏收缩的收缩的补片扩大的受控时间导致的壁运动中运动障碍的问题;2.同样,整个“ici”的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适当时间开始、持续时间和力度(其为可编程特征)将有助于使“ici”与原生心脏肌肉同步,并且将允许对“ici”的“分段”控制。 这种控制提供了所涉及房室的“同步”的恢复。同样,“同步”能够在各房室间恢复,即,“房室间及房室内再同步化”;心房间、心室间、心室内及房室。3.也将完全消除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并且不再使用术语。利用“ici”,能够按需要延长心脏舒张的持续时间。层2进行的回缩(松弛)越多,容纳的心脏舒张血液体积越大。4.排除动脉瘤样隆起,以摆脱其有害的机械/电学影响。B.优化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1.通过嵌入到心房“ici”的壁中并且连接到电池电路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ici”能够调节早期和晚期舒张期心室充盈。2.在心室收缩期间,LA中的血液体积和压力由于肺静脉引流而上升,持续直到等容松弛期的结束。传感器现在将感到LA中血液柱的重量和压力并令MV阻塞打开。该打开将维持大约略> 0. 3秒的时期(正常的快速心室充盈和降低的心室充盈),其中认为通过 “ici”而发生心房强力收缩。心房收缩能够以与“早期心室充盈”的超时事件无关的交替机制被激活。这是通过感测在降低的心室舒张末期期间LA压力的下降,其通常被原生心房收缩替代。3.作为上述机制的补充,提出另一生理学建议,其取决于随增加的血液体积的压
8力变化,其在不同的生理(锻炼)和病理(心力衰竭)状态中变化,并且能够用作速率响应传感器。由血液柱在“ici”的壁上施加的压力越大,速率响应越快并且“ici”收缩的力度越大。4. “ici”将很好地灌注所有身体器官。将不会存在组织灌流不足的不良影响。收缩和松弛序列是“脉动”模仿原生心动周期。不同房室中心律失常的“ICI”指示1.具有AF的扩张心房眷“化广能够被植入到具有扩张LA的患者中,甚至当驱动节律为慢性永久AF时。 通过利用房室的“ ici ”设定节律主动操作房室,能够忽略不正常的节律,并且按需地由MR 驱动房室。 在感测持久AF的情况下,“ici”将在设定数量的尝试中除颤,并且以NHR驱动心脏。当回到NSR失败时,“ici”则将从NHR切换到RIR(如较早提到地)。2.倾向于AF的扩张心房· NSR中具有严重舒张功能障碍的极度扩张的LA/RA将跟随其NSR,并且当AF介入时,“ici”将如上提及地操作。需要“ici”的作纤颤的LA应得到所选择部位处的RA “ici”的植入,并且同步A-A节律,即LA RIR通过相同的电池被电传送到RA,以便保证LA/RA如一个节律单元那样同步操作。3.严重的室件心律失常· LV “ici”将跟随固有心脏节律,并且在需要时(通过并入I⑶)递送DC/除颤电击,并且维持NHR程序,或者 由于设备感测VT/VF,因此其不需要复律器;或者当在几次尝试中没有复律成功时,“ici”将独立于QRS感测/跟踪“RIR”而机械地开始驱动心脏。以这种方式,其忽略如通过电池电路感测到的VT或VF,并且立刻地以与DDD预设较低速率(例如,70ppm)相似地或如所编程地起搏。 通过电池电路和至邻近的RV房室的引线电极来执行这些起搏和感测命令,即使没有通过RV植入的RV “ici”和电池连接引线。每当NSR重新开始时,“ici”将再一次切换到NHR程序。 可以用于具有严重的难治性心室快速心律失常,甚至是具有完好的心脏功能的患者,以同样从MR程序中受益。可编程参数1.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收缩/舒张功能障碍、BP响应和由在(一个或多个)目的房室中的“ici”电极感测到的SV/C0P值将使收缩和松弛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化。2.无论NHR或MR占主导下的AA间隔、VV间隔和AV同步。3. “ici”的速率能够为例如对身体运动或呼吸速率的速率响应;速率自适应控制。未来的修改和其他用途1. “ici”能够制成IVS的一部分。该“ici”将不用作心脏泵,而是作为压缩单元, 该压缩单元将编程为逐渐增加的压力施加到IVS上,使其心脏收缩厚度最小化,以便允许减轻HOCM中LVOT堵塞。2.可能需要从隔膜的另一侧施加相似压力的镜像图“ici”像。其也防止来自对传导系统施加增加的压力的任何预期传导缺陷。3. “ici”的整个底部将不粘合到下层心内膜,而周边的边缘可能足够(图3)。4.作为可压缩物件制造的“ici”可以安装在特殊的心脏导管上,该心脏导管将跟随以下路径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RA-RV和IAS-LA-LV,其中,特殊的镊子将其固定在最优位置。5.患有起源于RV病灶的VT并已经具有植入LV “ici”的患者。LV “ici”将感测到心律失常,并且在NHR或MR模式下工作,即,在几次DC复律尝试之后驱动心脏而无论是
否有心律失常。6.在难于在心内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将相同的想法在心外应用是否更加实用? 即,以相同的双层设备覆盖心包,或者在其被去除后,所述双层设备通过挤压心脏以进行泵输送,并且松弛以接收舒张流量而发挥作用。这将适合远离大血管并且仍能够在需要时除颤。其也将通过植入锁骨的“ici”电池而操作。7.负责在不同的心脏房室中感测并且起搏的“ici”电极被植入到“ici”本身体内,或者在层2上,即内置电极。这将消除对在心内膜中的(一个或多个)引线植入的需求。重要提示1.以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用原始的心腔作为存放人工植入心脏的容器。在扩张心脏中“ici”所占据的空间将很可能不限制舒张或收缩流量,因为所涉及的心脏房室现在将达到减小的尺寸,其大致为正常的。2.将“ici”应用到心内膜将不干扰其生存力,因为“ici”不打断从心外膜表面内到达的冠状血流。即使这一情况发生,在该阶段没有冠状动脉缺血或梗死的风险,除了由止痛剂或者冠血管扩张药处置的疼痛。3.对传导系统没有中断,因为“ici”应用是表面的。即使这一情况发生,“ici”具有起搏和除颤的潜能。4.在腔血栓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将“ici”置于其上,以这种方式血栓将找不到其出路。当预期心内直视手术时,可以去除腔血栓。还请设计1.在将“ici”应用到任何心脏房室之前或者在导管安装应用期间,需要特殊内窥镜“心脏镜”。如GI内窥镜的心脏镜能够使整个心脏房室和血管可视化,并且经由特殊的导管(右侧或左侧)引入。心脏镜将探究这些结构以辅助植入。2.具有牢固抓住“ici”的鹦鹉嘴件的特殊“镊子”,以固定和粘合。工业应用性对HF和人工心脏领域感兴趣的公司、大学、机构是“ici”的目标群体。我们渴望与感兴趣的团体洽谈。在适当研究所述想法和设计之后,我们相信可以制造出原型样板。可以执行在动物模型上的第一阶段测试,其后为第二阶段的人类测试。最后,大规模制造和全球行销可能是对于HF患者而言最终真正的解决方案。


图1(a)具有连接的应用部位的心内植入物(‘ici’ )示意图
右心房(RA)2.左心房(LA)
右心室(RV)4. ici主体
“id”主体内部的内置电极7.细连接线缆从整个ici到电池终端的终端线缆
“ici”的电池
图2:补片“ici”不中断乳突肌 1.心内膜2.双层“ici”
3.乳突肌4.腱索
a 3 诵i寸i浲合/粘合将“ ici”仅固定在ι访沿 1.心内膜2.层2
3.层14.附接到心内膜的层1的边沿
图4 :“ici”,通过使用气体和体外泵的“空气垫”机构操作
0166]1. “ici”层2. “ici”层 2
0167]3.在心脏收缩期间(气体膨胀管)
0168]4.在心脏舒张期间(气体缩小管)
0169]5.体外气动泵
0170]6. “ici”和泵之间的管道连接
0171]7.包含气体的管
0172]图5 手风琴状纤维操作的“ici”
0173]1. “化士”层12. “ici”层 2
0174]3.手风琴状纤维(收缩和松弛)
0175]4.固定在层1上的手风琴状体的源;连接到电池
0176]5.压缩和弹出的手风琴状体的插入
I.右心房(RA) 3.右心室(RV) 5.上腔静脉
7.三尖瓣
9.房间隔(具有间隔造口)
II.心外膜
13.心房引线(至RA和LA) 15. ici主体 17. ici层 2
2.左心房(LA) 4.左心室(LV) 6.下腔静脉8.尖瓣
10.室间隔(具有间隔造口)
12.心内膜
13.心室引线(至RV和LV) 16. ici层 1 电极图1(b):ici,#用内置申ι极,至所有房室的细线缆连接的连接的示意图(“ici”是一个电机单元)。从RA(或仵何房室)到电池终端的终端连梓。
6 8 9
0159]
0160] 0161] 0162]
0163]
0164]
0165]
6.心脏收缩中“全弹出”的手风琴状体7和8.心脏舒张中“按需要压缩”的手风琴状体9.操作手风琴状体的机械收缩的电池图6 操作“ici”的交叉纤维带1. “化士”层12. “ici”层 23、4和5:交叉纤维组6.至交叉纤维的电池和连接(黑色箭头指示心脏收缩中收缩的方向。心脏舒张中的反向未示出)图7 操作部分在被切除的二尖瓣水平处缩窄以防Ih心脏收缩中二尖瓣关闭不全1.左心房(LA)2.左心室(LV)3.主动脉4. “ici”层 15. “ici”层 26.在心脏收缩中于被切除的二尖瓣水平处“数字8”式的缩窄。在未示出的心脏舒张中,缩窄消失7.电池和电连接
权利要求
1.容器功能其是任何心腔的模具,双层并且不使心脏尺寸变形或减小,而是对其改善。可以整体覆盖形式而应用到心脏内部,或者可以补片形式应用而“补片”地覆盖某些区域,所述区域更易被外科医生接近并且引起对诸如乳突肌的心脏解剖结构更少的打断。
2.新颖的收缩变力件和变时件通过应用至一个或多个房室,也改善目的房室的收缩和松弛。同样,每当患上心律失常时控制并且校正所涉及房室的节律。因此,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既是电子也是机械的。上述内容从未在VAD或心脏移植中实现。
3.新颖的节律设各在当以“NHR”操作时,“ici”感测并且跟踪固有心脏节律。其还具有向一个或多个目的房室递送DC电击和除颤的能力。如果“ici”未使潜在节律回到NSR,则其在连续两次尝试之后切换至RIR。在这种情况下,“ici”忽略潜在的原生心脏心律失常,并且开始驱动心脏进入由“ici”电池编程的规则节律。其能够以最小的设定速率,即速率响应,使自己起搏。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舒张时相将是一个单一时相而非三个时相。
4.心脏收缩和舒张两者的经编程的功率和持续时间,其改善了心脏收缩和舒张HF。在之前,心脏收缩和舒张HF未被以任何当前可获得的治疗选项适当地处理及正确地解决。(高强度的药物治疗、再灌注技术、CRT、VAD和心脏移植)。
5.分段再同步化恢复房室内同步。这是通过针对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时间、持续时间和范围来控制“ici” 的每个分段。
6.强劲的人的心脏通过应用“ ici ”,不再需要以CAGB、二尖瓣手术或甚至是患有HF和IHD的患者中的PCI 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没有心律失常或降低的器官灌注,例如大脑、肾等的危险。
7.肥厚型CM的解决方法通过编程IVS的逐渐编程的压缩。这将引起LV和/或RV侧的IVS变薄。因此,LVOT 阻塞得到了缓解,并且允许COP。
8.限制型CM的解决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目的房室的“受迫”且扩展的松弛。心脏舒张将被延长更多,并且松弛房室内部的压力下降以接收来自相应心房的血流。最终,舒张HF将被遗弃。也没有肺淤血或体循环淤血。
9.操作机械学模仿原生心脏收缩和松弛的想法是新颖的机械学解决方法。朝向心腔中心移动并返回分别是原生心脏收缩和舒张。所有VAD和移植心脏不提供这一优势。
10.机械部分气垫相似机械学电操作的手风琴状纤维或交叉纤维,其收缩并松弛以分别执行心脏收缩和舒张。植入以与原生心脏相似的机械学发挥作用的单元,其以前未被制造过。
11.排除严重的病理当心肌动脉瘤和血栓两者均难于通过外科手术被校正时,将植入物缝合到心肌动脉瘤或血栓上,这提供了对来自血液循环的病理的排除。
12.内置电极位置可以并入到“ici”的主体中;在两层之间,而不是置于引线的尖端或在层2之上。
13.电池类型和功能未来的技术可以允许制造较小的小型化外部可充电电池。电池位置也可以并入到 “ici”的两层之间。这提供的优势为没有到锁骨下区域的外部连接、导线、线缆、引线。器官和/或功能MR治疗替代MV外科手术校正,“ici”能够通过编程的参数解决这样的问题。 能够将机械收缩编程为更加强大,其中前壁和侧壁朝向IVS更加同位(移动),这继而在内部向中心移动更少的距离。前外侧壁移动的这一优选的更长距离使射血偏离进入具有更少 MR的LVOT (同样可以应用于RV)。
14.双房室心脏并入原生心脏和植入物的新设计。心房和心室两者的内部结构均被去除并且由“ici” 替代。心脏舒张将允许来自体循环或肺循环的血流直接进入植入物的下半部分。例如,在左侧,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到具有通过编程参数在植入物中间的相应缩窄的LVOT中。这一缩窄发生在被切除的原生MV水平处,从而其防止MR(同样应用于右侧)。
15.心包外棺入其是利用或不利用心包切除术以将植入物放到心包外的另一选项。
16.架上“ici”回波确定尺寸的植入物可以是手术前可行的。无论BSA如何,将不会使植入物模糊,因为现在将是EDD和ESD确定植入过程及最佳匹配的尺寸。将废弃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的排队列表,相反患者将根据回声多普勒度量来购买其 “ici”,以挽救其生命。
全文摘要
作为心脏移植的替代,“ici”是针对HF的生理永久性植入物,其适合于一个或多个心脏房室。其克服了HF的所有原因以及相关联的心律失常。其包括两层(16,17)。层1(16)是固定的,并且通过缝合线和/或生物胶而粘附到心内膜(12)。层2(17)从层1(16)反射延伸并且面向腔。层2(17)通过以下向内(心脏收缩)和反向(心脏舒张)移动i)气体膨胀(通过泵),或者ii)机械收缩和电池操作的a)层间纤维,或者b)置于层2上的交叉纤维。传感器电极置于i)层2(17)上,或者ii)(一个或多个)期望房室中植入的引线上。传感器线缆连接到操作“ici”的锁骨下电池,从而a)收缩和松弛,b)起搏并且DC电击心律失常。此外,本技术可以允许小型化的层间、外部可充电的电池,而无需外部线缆或连接。
文档编号A61M1/10GK102271727SQ200980154127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8日
发明者I·D·汉纳 申请人:I·D·汉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