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39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锡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 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有机锡化学的真正繁荣 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在对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和筛选过程中,发现一些二烃基锡 化合物具有比顺钼更高的抗肿瘤活性(Crowe, A.J. ; Smith, P.J. ;Atassi. G.,Chem. Biol. Interact.,1980,32,171)。此后,随着人们对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有机锡化学的 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Nath. M.等人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机锡席夫碱的配合物,还测定了一些配合物的体 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它对7种人类肿瘤,如MCF — 7,EVSA-T,WiDr,IGROV,M19MEI,A49B 和H226的活性高于抗癌药物顺钼和卡钼。对含二茂铁基的酰腙和硫酰腙的二烃基和三烃 基的配合物进行的体外抗癌试验表明,配合物对MCF-7,WiDr和EC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Jl.Bull Chem SocJpn. 1997,11 (9) :727_734)。Talal A. K.等人合成了一系列的 取代水杨醛缩氨基吡啶的有机锡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配合物对L929,K562, HeLa 3 种肿瘤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J]Appl OrganometalChem,2003,17 :891_897).林森等合成了新的含硅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苯基(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二芳 香酸酯,测定部分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 和肺癌细胞(SPC-A-I)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癌活性([J]有机化学,2006,26 (6) :856_859)。在以上有机锡配合物制备方法,需要反应步骤较多,所需试剂价格较高,有一些化 合物的制备需要高温高压,很少有人对白血病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所得有机锡化合物的 产率较低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并提供了 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种化合物抗癌活性高、脂溶性好、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Me表示甲基。上述的该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烧瓶中加入摩尔比为1 0.5 1.5 0. 5 1. 5的钽试剂、氢氧化钾、二甲 基二氯化锡,并加入适量甲醇,室温下搅拌回流6-7小时,旋转蒸发,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 醚-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羟肟酸化合物。所述的甲醇的用量为每Immol的钽试剂用20 30ml的甲醇。所述的乙醚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 2 1。反应式为 所述的这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鼻咽癌、人肝癌或白血病的 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8H26O4N2Sn ;分子量为573. 23,具 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治疗胃癌、鼻咽癌、人肝癌或白血病的药物。本发明 所用配体为常规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制备,产率高,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结构简单,对人 肝癌、肺腺癌、白血病的体外活性很高,特别对于人白血病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为开发抗 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制备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即二甲基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 1. Ommol的钽试剂、l.Ommol的氢氧化钾、1. Ommol的二甲基二氯化锡,20ml的甲醇,在室 温下搅拌7小时,旋转蒸发,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醚-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透明 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乙醚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 1。产率75%,熔点 132-134°Co经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如下红外光谱(KBr,cnT1) :vas (C = N) 1586,vs (C-O) 1494,vs (Sn-C) 534,ν (Sn-O) 495。1H 核磁(CDCl3, ppm) δ 7. 25-7. 35 (m, 5H, C6H5CN),0. 87 (s,6H, Sn-CH3)。13C 核磁 (CDCl3, ppm) δ 132. 43,131. 66,130. 38,129. 05,128. 27,126. 71 (C6H5CN) ;29. 9 (-CH3)。元素分析计算值C28H26O4N2Sn =C, 58. 67 ;H, 4. 57 ;N, 4. 89 ;实测值 C,58. 51 ;H, 4. 54 ;N, 4. 78%。实施例2 制备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即二甲基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 1. Ommol的钽试剂、1.2mmol的氢氧化钾、1. 5mmol的二甲基二氯化锡,30ml的甲醇,在室 温下搅拌7小时,旋转蒸发,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醚-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透明 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乙醚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2 1。产率74%,熔点 132-134°Co实施例3
制备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即二甲基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 1. Ommol的钽试剂、1.5mmol的氢氧化钾、1. Ommol的二甲基二氯化锡,30ml的甲醇,在室 温下搅拌6小时,旋转蒸发,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醚-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透明 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乙醚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2 1。产率72%,熔点 132-134°Co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即二甲基锡配位化合物),其体外抗癌活 性测定是通过SRB实验方法实现的,其原理为=SUlforhodamine B是一种粉红色蛋白质结 合染料,可溶于水,可与生物大分子中的碱性氨基酸结合,其在515nm的OD读数与细胞数呈 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定量计算出药物加量与有关细胞数目的数据。以SRB分析法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人白血病P388 细胞株进行分析,测定其IC5tl值,结果见表1,结论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人肝癌、肺腺癌、 白血病的体外活性很高,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表1本发明化合物抗癌药物体外活性测试数据
权利要求
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其特征是,结构式如下其中,Me表示甲基。FSA00000136928300011.tif
2.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向烧瓶中加入 摩尔比为1 0.5 1.5 0.5 1.5的钽试剂、氢氧化钾、二甲基二氯化锡,并加入适量 甲醇,室温下搅拌回流6-7小时,旋转蒸发,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醚_石油醚重结晶,得到 淡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甲醇的用量为每Immol的钽试剂用20 30ml的甲醇。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 乙醚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 2 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鼻咽癌、人肝 癌或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锡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该种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高、脂溶性好、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文档编号A61K31/32GK101851250SQ20101018156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尹汉东, 董磊 申请人:聊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