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臂及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71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臂及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臂及呼吸设备。
背景技术
在麻醉机手动通气时,通过挤捏 气囊,可将气囊中的气体压入患者肺中,帮助患者 完成吸气;松开气囊,患者呼出的气体在气压作用下通过麻醉机呼吸设备进入气囊,帮助患 者完成呼气。目前,实现气囊与麻醉机呼吸设备连接最简单的方式为直接连接或者软管连 接。然而,直接连接的方式使得气囊被限定在麻醉机呼吸设备的某一固定位置,不能让操作 者在所有位置都能舒适地进行操作;而通过软管连接的方式则使得气囊无法固定,且在操 作时需要增加将连接软管的步骤。现有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为采支臂来连接气囊和麻醉机呼吸设备本体,在需要调 节气囊的高度时,通过松开螺钉来改变支臂的固定位置以调节气囊高度,调节好高度之后 再拧紧螺钉。这种方案操作繁琐,且调节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气囊高度和位置难以调节、 操作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空心连接组件,通过该空心连接组件可以方便调节其所连接的 支臂之间的相互位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位置、高度可调的转动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连 接头、次连接头和锁紧轴,所述锁紧轴包括定位端和自所述定位端延伸出的轴体;所述轴体 穿过所述次连接头固定在所述主连接头上,所述次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定位端和主连接头形 成紧配合,所述轴体还与所述主连接头和次连接头之间形成空腔。优选地,所述空心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连接头与次连接头之间的至少一 个辅助连接头,所述轴体穿过所述辅助连接头,所述副主连接头分别与所述主连接头和次 连接头形成紧配合。优选地,所述轴体与所述主连接头对应地弯折设置。优选地,所述次连接头与定位端之间还设置第一弹性体。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头与辅助连接头之间、和/或所述次连接头与辅助连接头 之间还设置第一垫圈。所述次连接头与定位端之间,主连接头与辅助连接头之间、和/或所述次连接头 与辅助连接头之间都通过环形密封圈径向密封。所述主连接头或轴体与所述次连接头之间还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次连接头的旋转 角度的限位构件。所述主连接头和/或次连接头的外表面还设置用于显示旋转状态的刻度。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转动臂,包括支撑座,所述转动臂还包括支臂组件,所述支臂组件由至少两段空心支臂通过以上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形成;所述支臂组件 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另一端设有操作位,所述支臂组件和支撑座内部具有空心通道。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管,所述支臂组件伸入所述支撑管内与所述支撑管形成轴孔 配合。在所述支撑管与支臂组件之间还设置第二垫圈。优选地,所述支臂组件伸入所述支撑管内的部分还包括挡位块,所述支撑管内还 设有限制所述挡位块旋转角度的挡位槽。所述支臂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且形成紧配合。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呼吸设备,包括本体和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设备 还包括上述转动臂;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支臂组件的操作 位,且与所述支臂组件内部具有的空心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连接组件能够使转动臂等连接 件形成稳定连接、且便于灵活旋转的空心通道。本实用新型转动臂和呼吸设备便于操作者将固定在操作位的气囊或其他操作部 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或者位置,且转动臂本身形成空心通道,不需要借助软管附件传输气 体,因此使得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臂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心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心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心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构件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臂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臂与支撑座连接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麻醉机呼吸设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转动臂包括支撑座4、以及由至少两段支臂通过空 心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形成的支臂组件,支臂组件的一端与支撑座4相连,另一端设有操作 位32,支臂组件、空心连接组件和支撑座4内部具有供物质通过的空心通道,该物质可以为 气体、液体、散状粉末、气状粉末、血液等。本实施例中,支臂组件由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 和第三支臂3共三段支臂依次通过两个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形成,第一支臂1连接在支 撑座4上,第三支臂3的自由端带有操作位32,操作位32可用于连接气囊等操作部件。空心连接组件使相互连接的支臂之间形成的角度能够保持。整个转动臂可安装在医疗器件或其他设备的本体上,需要控制气囊或其他操作部 件时,操作者可手动调节第一支臂1与第二支臂2之间、第二支臂2与第三支臂3之间的夹 角,将固定在操作位32的操作部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以便操作者采用舒适的姿势进行操 作。请参考图3,空心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头21、次连接头11和一个锁紧轴5,锁紧轴 5包括定位端51和自定位端51延伸出的轴体52,轴体52穿过次连接头11固定在主连接头 21上,次连接头11分别与定位端51和主连接头21形成紧配合。轴体52与主连接头21和 次连接头11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且该空腔与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内部的空腔连通, 成为一个贯通整个支臂组件的空心通道。主连接头21或次连接头11可与支臂连为一体, 或者可通过螺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支臂的首部或尾部。例如相互连接的两支臂为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如图2所示,主连接头21接第 二支臂2,次连接头11接第一支臂1,该连接方式中,手动旋转第二支臂2时,次连接头11 围绕轴体52旋转而主连接头21和锁紧轴5相对轴体52保持不动,使第二支臂2与第一支 臂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可采用螺钉54等固定件将轴体52的自由端521固定在主连接 头21上,还可在主连接头21上开设凹槽211,将轴体52的自由端521嵌置在凹槽211内, 使主连接头21与轴体52紧密配合避免发生相对移动,当然还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铆 接、螺纹连接、焊接等。也可将主连接头21设在第一支臂1的首部,将次连接头11设在第 二支臂2的尾部,同样使第二支臂2与第一支臂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次连接头11与定位端51之间还设置第一弹性体56,例如第一弹性体56可选用碟 簧、螺旋压簧或波片等,当次连接头11抵在主连接头21与定位端51之间时,第一弹性体56 由于压缩形变而产生轴向预紧力,使次连接头11与主连接头2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当 操作者手动旋转第二支臂2使其与第一支臂1之间形成一定夹角时,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操 作者下一次调整转动臂之前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夹角能够更好地保持而不会发生变 化,使整个转动臂的形状更好地保持稳定。另外,为了增大摩擦力,还可在主连接头21与次 连接头11之间设置第一垫圈53,第一垫圈53由阻尼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尼龙 垫。当然,也可将第一弹性体56设置在主连接头21与次连接头11之间,将第一垫圈53设 置在次连接头11与定位端51之间,同样能够起到增加预紧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他相互连接的两段支臂之间也可采用以上方式连接,例如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 式中,第二支臂2接主连接头22,第三支臂3接次连接头31。支臂组件中,支臂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例如可仅包含两段支臂,或者包括 首尾连接的多段支臂,三段以上的支臂形成的转动臂包括多个旋转关节,能够提供更大的 调节范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主连接头21与次连接头11之间还可以设置环形密封 圈57进行径向密封。具体地,在次连接头11上设置环形槽111,主连接头21上设置与环形 槽211配合的环形凸缘212,环形槽111用于贴合环形凸缘212的外壁上设置密封槽112, 环形密封圈57嵌在该密封槽112内与主连接头21紧密配合。当然,也可将环形凸缘212 设置在次连接头11上,将环形槽111和密封槽112设置在主连接头21上。进一步地,还可 在次连接头11与定位端51之间也设置环形密封圈58进行径向密封,在螺钉54与主连接
5头21相连的位置也设置环形密封圈55。实施例二 在空心连接组件中,主连接头21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需要设定,例如图4所示的实 施方式中,主连接头21弯折设置,锁紧轴5中的轴体52也相应地弯折设置。当然,主连接 头21和轴体52弯曲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图3所示的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 的空心连接组件能够使连接在主连接头21和次连接头11上的两根空心支臂在不同的平面 内转动,便于操作者更加灵活地调整两个空心支臂之间的位置。实施例三空心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主连接头21与次连接头11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依 次连接的辅助连接头。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连接头21与次连接头11之间还设置 一个辅助连接头70,锁紧轴5的轴体52穿过该辅助连接头70,该辅助连接头70两端分别 与主连接头21和次连接头11形成紧配合。当然,对于有多个辅助连通头70的情况,则轴 体52依次穿过多个辅助连接头70,依次连接的多个辅助连接头70两端分别与主连接头21 和次连接头11形成紧配合。根据具体需要,辅助连接头70可连接空心支臂或者不连接空心支臂,进一步地, 辅助连接头70可设置成如图5所示的直连接头,或者如图6所示,辅助连接头70和轴体52 都可对应地弯折设置,以实现连接在主连接头21和次连接头11上的两根空心支臂在不同 的平面内转动。当然,辅助连接头70和轴体52弯曲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与实施例一类似地,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头21、次连接头11、辅助连接头70和定 位端51之间都可设置第一弹性体56或者第一垫圈53,还可在各连接处采用环形密封圈57 径向密封。本实施方式中,主连接头21、次连接头11或辅助连接头70的外表面还可设置用于 显示旋转状态的刻度,例如用于显示两个空心支臂之间的旋转角度,旋转范围等。通常情况下,次连接头11可绕轴体52进行360°旋转,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主连 接头21与次连接头11之间,或者轴体52与次连接头11之间还可设置用于限制次连接头 11的旋转角度的限位构件。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构件包括设在主连接 头21外表面的一个或者两个限位杆113,限位杆113延伸至次连接头11的外表面,当第二 支臂2随主连接头21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支臂1抵住限位杆113使第二支臂2不能继 续旋转;如果在主连接头21上设置两个限位杆113,则可将次连接头11的旋转角度限制在 两个限位杆113之间。当然,限位杆113还可设置在辅助连接头70上。限位杆113可与主 连接头21或辅助连接头70连为一体,或者采用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主连接头21或辅 助连接头70上,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拆卸,因此更加方便实用。如图7所示,限位构件还可采用限位凸轮与限位板相配合等方式,本实施方式中, 次连接头11的内壁上向内延伸出半腰形的限位板114,轴体52上与限位板相应的位置设有 限位凸轮521,当限位凸轮521随轴体52旋转至一定角度时,限位凸轮521上的凸起部抵住 限位板114而制止轴体52继续旋转,限位凸轮521的形状、限位板114的数量等都可灵活 设置。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转动臂中,相邻两个空心连接组件的锁紧轴5平行设置,这种连接方式使支臂组件中不同的空心支臂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旋转。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支臂1与第二支臂2之间的空心连接组件与第二支臂2与第三支臂3之间的空 心连接组件的两个锁紧轴5形成一定夹角,例如根据具体需要,该角度可设置为直角或者 其他预设角度,便于操作者更加灵活地调整两个空心支臂之间的位置,这能有效增大旋转 臂的位置调节范围。实施例五支臂组件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上,也可活动连接在支撑座4上。如图9所示的 实施例中,支撑座4包括支撑管41,支臂组件的端部伸入支撑管41内与支撑管41形成轴孔 配合,操作者可手动控制支臂组件,使其绕支撑管41进行旋转。优选地,支臂组件上还套有 第二垫圈63,第二垫圈63紧固在支撑管41与支臂组件之间。本实施例的转动臂在装配过 程中,首先将套有第二垫圈63的第一支臂1伸入支撑管41内,利用套在第一支臂1上的锁 紧螺母61将第二垫圈63紧压在支撑管41的端面,再将锁紧螺母61旋紧固定在支撑管41 上,第二垫圈63提供的摩擦阻力对第一支臂1进行有效定位,避免其脱出支撑管41。第一 支臂1伸入支撑管41内的底端还可套有多个密封圈62,用于保证第一支臂1与支撑管41 之间连接处的气密性。优选地,第一支臂1伸入支撑管41内的部分还包括挡位块13,支撑管41内还设有 用于限制挡位块13的旋转角度的挡位槽42,当第一支臂1在支撑管41内旋转一定角度时, 挡位槽42的边缘抵住位块13阻止其继续旋转,从而将支臂组件相对于支撑管41的旋转角 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挡位块13和挡位槽42的位置和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设置,挡 位块13可自第一支臂1的外壁径向突出,挡位槽42自支撑管41的内壁凹进;例如图10所 示的实施方式中,挡位槽42自支撑管41的底部向下凹进,与其配合的第一支臂上的挡位块 可自第一支臂的端部轴向向下突出。实施例六支臂组件可直接固定在支撑座4上,或者与支撑座4通过铰接、轴孔配合等方式形 成转动连接,便于操作者灵活调整整个支臂组件与支撑座4之间的角度。为了保持支臂组 件的调整位置,其与支撑座4之间形成紧配合。实施例七如图11所示,用于麻醉机或其他医疗器件的呼吸设备可包括本体100和气囊200, 以及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转动臂,支撑座4固定在本体100上,支臂组件伸入支撑管内,与支 撑管形成轴孔配合,气囊200固定在支臂组件的操作位,且与支臂组件内部具有的空心通 道连通,整个转动臂成为一个连通气囊200和本体100的空心通道。当操作者需要通过控制气囊200时,可手动调整转动臂中各支臂之间的夹角,或 调整支臂组件与支撑座4之间的旋转角度,使气囊200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调节过程简 单,能够使操作者利用更加舒适的姿势进行操作,同时,多段支臂的设置增大了转动臂的位 置调节范围,能够进一步满足使用需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连接头、次连接头和锁紧轴,所述锁紧轴包 括定位端和自所述定位端延伸出的轴体;所述轴体穿过所述次连接头固定在所述主连接头 上,所述次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定位端和主连接头形成紧配合,所述轴体还与所述主连接头 和次连接头之间形成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 所述主连接头与次连接头之间的至少一个辅助连接头,所述轴体穿过所述辅助连接头,所 述辅助连接头与所述主连接头和次连接头形成紧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与所述主连接头对应地 弯折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连接头与定位端之间或主 连接头与次连接头之间还设置第一弹性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头与次连接头之间或 次连接头与定位端之间设置第一垫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连接头与定位端之间,所述 主连接头与次连接头之间,所述主连接头与辅助连接头之间,或所述次连接头与辅助连接 头之间通过环形密封圈径向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头或轴体与所述次连 接头之间还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次连接头的旋转角度的限位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头和/或次连接头的外 表面还设置用于显示旋转状态的刻度。
9.一种转动臂,包括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还包括支臂组件,所述支臂组件 由至少两段空心支臂通过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形 成;所述支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另一端设有操作位,所述支臂组件和支撑座内 部具有空心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管,所述支臂组件 伸入所述支撑管内与所述支撑管形成轴孔配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管与支臂组件之间还设置第二垫圈。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组件伸入所述支撑管内的部分 还包括挡位块,所述支撑管内还设有限制所述挡位块旋转角度的挡位槽。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且形成紧配合。
14.一种呼吸设备,包括本体和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设备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 述的转动臂;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支臂组件的操作位,且 与所述支臂组件内部具有的空心通道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心连接组件、转动臂及呼吸设备,空心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头、次连接头和锁紧轴,所述锁紧轴包括定位端和自所述定位端延伸出的轴体;所述轴体穿过所述次连接头固定在所述主连接头上,所述次连接头分别与所述定位端和主连接头形成紧配合,所述轴体还与所述主连接头和次连接头之间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连接组件能够使两段支臂形成稳定连接,且便于调节其所连接的支臂之间的相互位置。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1871077SQ20102055455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彼得·斯科恩, 杰弗里·贾维迪克, 王功敏 申请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