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04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的镇静催眠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非苯二氮卓类、中药等。据报道,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大多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倦睡,便秘、口干、头痛、恶心等。随着人们对这些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等方面了解的深入,对寻找高效、高选择性、副作用小的新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中药成分具有良好镇静催眠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例如天麻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瘫痛、神经衰弱、神经痛等症,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抗惊作用, 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因此,发扬中药治疗头痛、失眠等疾病的优势,研制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副作用小的中药非常符合当前临床的需求。豆腐渣果为山龙眼科山龙眼属(Helicia)植物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 Bedd)的种子,其有效成分豆腐果苷(Helicid,对苯甲醛-Ο-β-D-阿洛吡喃糖苷)的化学结构类似于天麻苷(festrodin,对羟甲基苯-Ο-β-D-吡喃葡萄糖苷)。药理研究表明,豆腐果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天麻苷相似,但其镇静止痛作用较天麻苷强,对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头昏、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显效快。因此,豆腐渣果在治疗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疼、头昏及睡眠障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以豆腐果苷为主要原料的市售品种豆腐果苷片,用于缓解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疼、头昏及睡眠障碍,辅助治疗原发性头疼。但是,豆腐果苷脂溶性差,难于透过血脑屏障,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绝对生物利用度仅有18%左右,且吸收缓慢,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据报道,围绕着如何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员们展开了大量研究,已采取的主要手段为结构修饰、释药系统优化等两方面,但是这些研究模式几乎都是基于化药的开发思路,并且工程浩大,资源消耗巨大,而应用传统中药研发思路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中医对头痛、失眠治疗历史非常悠久,古人治疗头痛、失眠等症,多用川芎,川芎辛温香窜,入肝经,走而不守,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行血海,血中气药,能引药上达巅顶,故有“治头痛必用川芎” 一说。目前尚无将豆腐渣果和川芎配伍使用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豆腐■果84-156 份、川芎 350-650 份。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豆腐渣果120份、川芎500份。
所述的川芎采用的是酒制川芎,在中药炮制中,药材都要进过炮制入药,“酒制升提,盐制下行,醋制入肝经”,本研究用)I丨芎治疗头部疾病,因此需要酒制上行头目。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豆腐渣果84-156份、川芎350-650份;b、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浓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头痛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药物将原料豆腐渣果、川芎配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失眠,药效明确,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图1大鼠离体外翻小肠吸收试验实验装置(其中,1、取样口 ;2、氧气瓶;3、进气管;4、出气管;5、水浴(37°C ) ;6、浆膜侧液;7、台氏液;8、外翻小肠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豆腐渣果120g,川芎500g,加水煎煮,制备成颗粒剂。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取豆腐渣果药材120g,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 5h, 8倍量,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 05 (600C ),加乙醇至乙醇浓度75%,静置lh,滤除沉淀,滤液60°C减压干燥至干,即得。取川芎药材500g,采用渗漉提取,药材溶剂比例量8倍、时间Mh、次数2次、溶媒70%乙醇,合并渗漉液,60°C减压回收乙醇,取浓缩液(Ig生药材/ml),过处理好的DlOl 大孔吸附树脂(内径1. 8cm,高9cm,体积2:3ml),流速为2BV/h,吸附lh,先用5倍量水洗,流速2BV/h,然后再用30%乙醇6倍量洗脱,控制流速2BV/h。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60°C减
压干燥至干,即得。取上述两种提取物,PEG400和丙二醇适量,分散均勻后,填充制备软胶囊,35°C干燥,即得。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大鼠离体外翻小肠吸收试验以市售豆腐果苷片、豆腐渣果提取物、豆腐渣果与本发明药物(豆腐渣果120g ;川芎500g)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鼠离体外翻小肠吸收试验,考察其吸收情况,以评价豆腐渣果与川芎组分配伍(由实施例2制备)后其生物利用度变化情况。1. 1实验材料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lOATvp输液泵,SPD-lOAvp紫外检测器,CT-10ASvp柱温箱);高效液相色谱工作站(浙江智达N2000) ;BP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购买于德国 Sartorius公司);79HW-1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氧气瓶; 流量计;玻璃试管。豆腐渣果(购于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豆腐果苷对照品(批号 100385-200401,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色谱纯,购买于Fisher公司);水 (重蒸水,自制);微孔滤头(0.45 μ m,购买于Millipore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SD 大鼠($,180 220g)。1. 2含量测定方法1. 2. 1色谱条件色谱柱菲罗门Luna-C18 (4. 6 X 250mm, 5 μ 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 (8 91 1);流速1. Oml · mirT1 ;柱温:25°C ;检测波长:270nm ;进样量:10μ 1 ;灵敏度 AUFS = 0. 01 ;理论塔板数按照豆腐果苷计算不应低于8000。1.2. 2标准曲线绘制取精密配制浓度为UO.Syg.ml—1的标准品溶液,以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以进样量(Pg)为X,峰面积(mV*min)为Y,做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回归方程为Y = 3 X 101+15283,豆腐果苷在0. 0031 1. 2080 μ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 9998)。表1.线性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豆腐渣果84-156份、川芎350-6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豆腐渣果120份、川芎5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豆腐渣果中的活性成分豆腐果苷与川芎挥发油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剂、 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豆腐渣果84-156份、川芎350-650份;b、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浓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剂。
7.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头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痛或失眠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豆腐渣果84-156份、川芎350-65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药效明确,可控性强,将豆腐渣果、川芎配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2198160SQ20111012838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王达宾, 苏柘僮 申请人:成都科尔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