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液溶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3866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液溶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液性好、高溶胀的抑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用丁二酸酐的乙醇溶液与盐酸混合溶液处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获得吸液性好、高溶胀的医用敷料。为了提高医用敷料的杀菌效果,用单体纳米银溶液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做进一步处理后,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吸液溶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吸液后可以溶胀的医用敷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外伤用医用敷料一般采用脱脂棉或棉制纱布。近年来,有些医用敷料采用粘胶纤维或涤纶纤维等合成纤维的非织布制成,这些敷料在使用时直接敷到伤口上,通过按压起到止血和覆盖伤口的作用,但是随着伤口慢慢的愈合,敷料表面的纤维会与伤口发生粘连,不宜伤口愈合,并且取下敷料时给伤口带来二次破坏,给患者带来痛苦。
[0003]外伤伤口的特点是皮内组织曝露在外,容易被细菌感染,伤口愈合慢,更易被重复感染,尤其是慢性伤口表面会有大量的血液或流出液。因此在治疗时,需要一种敷料即可以吸收伤口表面的流出液,又具有抑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0004]目前公布的可吸液的敷料有海藻酸钠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纤维非织布,但这两种非织布仅具有吸液的功能,且吸液量仅有自身重量的15倍。
[0005]近几年,壳聚糖纤维非织布逐渐被用作医用敷料。因为其本身是一种生物材料,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且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天然抑菌,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减小伤口疤痕的功能。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不具有吸液的功能。
[0006]已公布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羧甲基壳聚糖纤维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的非织布除了具有壳聚糖本来的功能外,还具有了吸液的特点,但此方法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氯乙酸作为反应试剂,氯乙酸的毒性比较强,生产中需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清洗,生产成本高,给环境带来污染,且易产生残留。产品的PH值大于8,偏离于健康人体PH5-7的PH值。
[0007]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162382.7公开了一种高吸水性壳聚糖纤维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对壳聚糖纤维进行改性,如果将改性后的壳聚糖纤维用作医用敷料,需要用该纤维纺成水刺无纺布或针刺无纺布,但改性后的壳聚糖纤维遇水溶胀,不能加工成水刺无纺布,同时纤维经改性后断裂伸长率和断裂伸长强力降低,在制造针刺无纺布时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不同之处是优化改性过程和各使用物质之间的质量配t匕,对壳聚糖纤维非织布进行改性,避免了上述问题,技术更加完善。

【发明内容】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液溶胀的医用敷料,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液性好、高溶胀的抑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准备壳聚糖纤维非织布;
[0010]2)将丁二酸酐溶于体积比浓度大于70%的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里,丁二酸酐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质量比为0.3-0.79: I ;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的体积控制在能够把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完全浸没为准;常温下,充分搅拌至丁二酸酐完全溶解;
[0011]优选为乙醇水溶液;[0012]3)将盐酸溶液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液中,纯盐酸的质量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质量比为0.01-0.11: I ;
[0013]4)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浸入步骤3)制备的混合溶液中,温度控制在30_60°C ;处理时间为20min-2hr,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取出,用无水乙醇浸洗20min_40min,脱水,获得医用敷料。
[0014]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用敷料的杀菌效果,将浓度为50000ppm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与无水乙醇按照0.18-0.24ml: I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上述获得的医用敷料完全浸没静置20-30min,取出,脱水,晾干。
[0015]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可以选用针刺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0016]技术效果:
[0017]本发明制备的医用敷料覆盖在伤口表面,能迅速吸收表面的流出液,溶胀后“锁住”水分,可长时间保持伤口表面湿润,促进伤口愈合,并且具有止血、抑菌、减小疤痕等疗效,更换时不与伤口粘连。该医用敷料可广泛用于体表破坏性伤口、烧伤、烫伤及其它慢性伤口等。
[0018]本发明制备的医用敷料,具有很强的吸液性,遇到液体后迅速吸收,膨胀,可吸收自身重量25倍以上。
[0019]本发明制备的医用敷料,用纳米银做进一步处理,针对已感染的伤口,具有更强的抗菌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处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提供的吸液溶胀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将丁二酸酐(C4H4O3,鑫城化工公司,中国广东佛山)溶于体积比浓度大于70%的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里,丁二酸酐的使用量依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处理量而定,丁二酸酐质量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青岛即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的质量比为0.3-0.79: I。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的体积控制在可以把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完全浸没为准。
[0022]常温下,充分搅拌至丁二酸酐完全溶解。
[0023]2、将盐酸溶液加入步骤I制备的混合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纯盐酸的质量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质量比为0.01-0.11: I。
[0024]3、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浸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溶液中,置于恒温水浴振动槽中,保持水温恒定,温度控制在30-60°C。处理时间为20min-2hr,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取出,用无水乙醇浸洗20min-40min,脱水,获得吸液好、高溶胀的医用敷料。
[0025]本发明还可将上述的医用敷料进一步处理,提高杀菌效果。将浓度为50000ppm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与无水乙醇按照0.18-0.24ml: I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上述获得的医用敷料完全浸入静置25min,取出,脱水,晾干,即可。
[0026]实施例1:
[0027]1、取1Og 丁二酸酐溶于1000ml 85%的乙醇溶液中,常温下,搅拌至丁二酸酐全部溶解,形成丁二酸酐的混合溶液。
[0028]2、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4ml,搅拌均匀。[0029]3、将30g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浸入以上溶液中,保持恒温振荡水浴30°C,1.5hr后将非织布取出,用无水乙醇浸洗30min,脱水,晾干。
[0030]4、将晾干后的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分切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片状,然后包装。
[0031]精确称取G1 = 0.1275g制得的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放入50ml蒸馏水中,20min后取出,悬空,待不滴水后称重,非织布湿重G2 = 3.9942g,吸水倍数Q = (G2-G1) /G1 = 30.3。
[0032]实施例2
[0033]1、取50g 丁二酸酐溶于5000ml 90%的乙醇溶液中,常温下,搅拌至丁二酸酐全部溶解,形成丁二酸酐的混合溶液。
[0034]2、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120ml,搅拌均匀。
[0035]3、将100g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浸入上述溶液中,保持恒温振荡水浴60°C,20min后将非织布取出,用无水乙醇浸洗20min,脱水,晾干;
[0036]4、将晾干后的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分切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片状,然后包装。
[0037]精确称取G1 = 0.1129g制得的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放入50ml蒸馏水中,20min后取出,悬空,待不滴水后称重,非织布湿重G2 = 3.1020g,吸水倍数Q = (G2-G1) /G1 = 26.5。
[0038]将浓度为50000ppm的单体纳米银溶液0.6ml加入到3L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将上述获得的医用敷料 完全浸入静置25min,取出,脱水,晾干,分切,包装。
[0039]将上述用纳米银处理过的医用敷料作白色念珠菌和淋球菌的抑菌实验。
[004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白色念珠菌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消毒检测中心提供,也可由其它方法自培获得。
[0041]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2.1.8.7项,GB15979-2002 —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试验温度20-22°C,相对湿度48-56%,试验重复三次。在20_22°C条件下,将三角烧瓶固定在振荡摇床上,以300r/min振荡lh。
[0042]结果如下:
[0043]吸液溶胀医用敷料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
[0044]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壳聚糖纤维非织布; 2)将丁二酸酐溶于体积比浓度大于70%的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里,丁二酸酐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质量比为0.3-0.79: 1 ;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的体积控制在能够把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完全浸没为准;常温下,充分搅拌至丁二酸酐完全溶解; 3)将盐酸溶液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液中,纯盐酸的质量与壳聚糖纤维非织布的质量比为 0.01-0.11:1; 4)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浸入步骤3)制备的混合溶液中,温度控制在30-60°C,处理时间为20min-2hr,将壳聚糖纤维非织布取出,用无水乙醇浸洗20min-40min,脱水,获得医用敷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用纳米银处理已获得的医用敷料的步骤,将浓度为50000ppm的单体纳米银溶液与无水乙醇按照0.18-0.24ml: IL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已获得的医用敷料完全浸没静置20-30min,取出,脱水,晾干。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聚糖纤维非织布为针刺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文档编号】A61L15/42GK103751834SQ20111030888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胡鲸波 申请人:胡鲸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