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29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腹腔积液及胸水穿刺引流、肾囊肿肝囊肿及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时, 应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后需取下注射器,排出液体后再接上注射器,需要反复操作多次,因此手术操作繁琐且更换注射器过程中易导入外界气体,增加感染机会,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抽液和排液交替过程中无需取下抽液装置,操作方便,不导入外界气体,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感染机率的抽液排液一体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包括前端带锥头I 9的套管1及部分插于其内的移动杆 2,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套管1管内进液口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 3,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液管5的锥头II 6,锥头II 6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I 4;当要抽出病人体内的液体时,向后拉移动杆2,此时套管1内产生负压,带动活瓣I 3开启,带动活瓣II 4闭合, 从而使液体经与锥头I 9连通的引流管8进入套管1内,当套管1内充有液体时,向前推动移动杆2,由于管腔内液体正压的作用,使活瓣I 3闭合,活瓣II 4开启,管内的液体经与锥头II 6相连通的排液管5排到引流袋7内;所述套管1与锥头II 6的接口处安装有用于阻挡活瓣II 4向套管1内移动的档头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活瓣I与活瓣II配合使用,使液体只能从入口处单向进入,从出口处单向排出,使抽液和排液在移动杆的一个往返过程中完成,抽液和排液过程无需取下抽液装置,操作方便,不导入外界气体,能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感染机率。

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移动杆,3、活瓣1,4、活瓣11,5、排液管,6、锥头11,7、引流袋,8、 引流管,9、锥头I,10、档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0012]本实施例的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包括前端带锥头I 9的套管1及部分插于其内的移动杆2,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套管1管内进液口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 3,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液管5的锥头II 6,锥头II 6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I 4;套管1 与锥头II 6的接口处安装有用于阻挡活瓣II 4向套管1内移动的档头10。工作原理当要抽出病人体内的液体时,向后拉移动杆2,此时套管1内产生负压, 带动活瓣I 3开启,带动活瓣II 4闭合,从而使液体经引流管8进入套管1内,当套管1内充满液体时,向前推动移动杆2,由于管腔内液体正压的作用,使活瓣I 3闭合,活瓣II 4开启,管内的液体经与锥头Π6相连通的排液管5排至引流袋7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活瓣I与活瓣II配合使用,使液体只能从入口处单向进入,从出口处单向排出,使抽液和排液在移动杆的一个往返过程中完成,抽液和排液过程无需取下抽液装置,操作方便,不导入外界气体,能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感染机率。
权利要求1.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包括前端带锥头I (9)的套管(1)及部分插于其内的移动杆 0),其特征在于在套管(1)管内进液口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1(3),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液管(5)的锥头II (6),锥头II (6)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K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与锥头 11(6)的接口处安装有用于阻挡活瓣IK4)向套管⑴内移动的档头(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液排液一体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前端带锥头I(9)的套管(1)及部分插于其内的移动杆(2),其特征在于在套管(1)管内进液口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3),套管(1)的管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液管(5)的锥头II(6),锥头II(6)处安装有可开合的活瓣II(4)。本实用新型在抽液和排液交替过程中无需取下抽液装置,操作方便,不导入外界气体,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感染机率。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044566SQ2011201169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9日
发明者姜文进, 孙博琳, 宋雪鹏, 生琦瑞, 赵琪 申请人:姜文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