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型体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80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型体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负压型体液收集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收集体液的收集器。
技术背景[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器械的发展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化。用于体液收集的负压体液收集器,大多是由负压管、吸液管和吸液装置构成,吸液装置连接负压管和吸液管, 使用时负压管的一端连接负压器,吸液管的一端伸入体液收集处,在负压的作用下将病人体液吸出。医疗领域内的体液收集器,多为一次性产品,体积较大,不仅不方便患者使用,而且医疗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的吸液装置基本上无保护措施,当吸液装置内体液积满时,容易倒灌如负压管,甚至污染负压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公司申请号为201120182076. 2 一项在先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体液收集器,包括吸液装置、吸液管以及与负压器连接的负压管;所述吸液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以及与排液口连接的储液器,所述排液口与储液器之间设置有控制体液下流的控制阀。但是该项技术由于吸液装置与储液器之间为活动设置,当开关打开体液经排液口向储液器内流动时,容易发生液体外溢现象,导致交叉感^fe ο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重复使用,又能保证吸液装置与储液器之间连接可靠,不会出现液体外溢现象发生的体液收集器。[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包括吸液装置、储液器、以及用于控制体液从吸液装置流入储液器的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吸液装置包括瓶体和与瓶体相配装的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一端伸入瓶体内部的吸液管、以及与负压器连接的负压管,所述瓶体的下端与储液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操作杆、固定设置在储液器上方瓶体内壁上的带排液口的漏斗形基座、以及位于漏斗形基座下方用于密封排液口的密封垫;所述操作杆的下端穿过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与密封垫连接,操作杆的上端穿过瓶盖伸出吸液装置外。[0006]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操作杆的顶端与瓶盖之间设置有使操作杆底部的密封垫复位的复位弹簧。[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操作杆与瓶盖的接触处设置有防止体液外溢的密封圈。[0008]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所述瓶盖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压紧密封圈的保护套圈。[0009]上述密封垫与操作杆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密封垫与操作杆的下端螺纹连接。[0010]所述密封垫的改进在于所述密封垫周边设置有用于防止操作杆在漏斗形基座中晃动的与储液器上方的瓶体内壁相配合的翅片。[0011]本实用新型的最后改进在于所述负压管位于吸液装置内的端部设置有防止体液进入负压管的过滤膜。2/3页[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0013]本实用新型将开关控制机构设置在吸液装置内部,开关控制机构的操作杆与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且吸液装置与储液器之间采用固定连接形式,可靠地保证了吸入吸液装置的体液无论在瓶体、储液器内,还是在瓶体与储液器之间的体液流通通道内,都不会发生体液外溢的现象,避免了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充分保证了患者的健康。[0014]本实用新型在瓶盖与操作杆的顶端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能够在体液从吸液装置流入储液器后,使位于瓶体内的密封垫自动复位,无需人为控制,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瓶盖设置的保护套圈,能够可靠地将密封圈压紧在瓶盖上,有效防止了密封圈与瓶盖之间来回摩擦发生松动掉落现象的发生,进而防止体液外溢。密封垫与操作杆下端采用螺纹连接,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开关控制机构部件的安装。由于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与密封垫的面积相差较少,为防止操作杆上下运动过程中在排液口处来回晃动,本实用新型在密封垫上设置了翅片,保证了密封垫与排液口在不向储液器排液时的密封接触。瓶盖内设置的过滤膜,可以有效防止当吸液装置内体液过多时,经负压管进入负压器, 对负压器产生污染。


[0015]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其中1.瓶体,2.瓶盖,3.吸液管,4.负压管,5.漏斗形基座,6.操作杆,7.密封圈,8.密封垫,81.翅片,9.保护套圈,10.过滤膜,11.复位弹簧,12.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0018]一种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如图1所示。包括吸液装置、储液器12、以及用于控制体液从吸液装置流入储液器的开关控制机构。吸液装置与储液器的连接端为体液流通通道,体液流通通道的打开与关闭通过开关控制机构进行控制。[0019]吸液装置包括瓶盖2和瓶体1,瓶盖与瓶体相配装。瓶盖上设置有吸液管3、负压管4以及通孔。吸液管的一端伸入瓶体内,另一端给患者使用。负压管的一端位于瓶盖上, 另一端连接负压器,用于产生负压,将患者的体液抽吸到吸液装置的瓶体内。为防止瓶体内体液过多时,体液倒灌经负压管流入负压器,污染负压器,在瓶盖上负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过滤膜10。[0020]开关控制机构主要包括漏斗形基座5、操作杆6和密封垫8。漏斗形基座固定设置在储液器上方的瓶体内壁上,可与瓶体成一体结构。漏斗形基座的下方设置有排液口。[0021]操作杆的下端穿过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伸入体液流通通道内,操作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密封垫,用于通过密封垫与漏斗形基座之间的相对运动,打开与关闭体液流通通道。当操作杆处于正常状态时,密封垫密封排液口,体液留在瓶体呢,当操作杆按下时,密封垫向下运动,将排液口打开,体液便从瓶体经液体流通通道流入储液器。当然,操作杆与密封垫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0022]操作杆的上端穿过瓶盖的通孔伸出吸液装置外,操作杆与瓶盖接触处通过保护套圈9压紧有密封圈7,防止体液外溢,操作杆的顶端与瓶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该复位4弹簧用于使与操作杆下端连接的密封垫8自动复位,将体液流通通道关闭。[0023]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垫的周边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翅片81,翅片的边缘与储液器上方的瓶体内壁配合,用于防止操作杆在体液流通通道内来回晃动,导致体液流通通道关闭时,密封垫与漏斗形基座不能紧密贴合。[0024]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首先将过滤膜焊接在瓶盖的负压管处,通过把保护套圈焊接在瓶盖的通孔内侧将密封垫压紧在瓶盖上;其次,将瓶盖焊接在瓶体的上沿;然后,将复位弹簧套装在操作杆上端,再将操作杆伸入瓶体,穿过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伸入体液流通通道内,将密封垫旋接在操作杆的下端,使密封垫紧贴在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 ;最后将储液器焊接在瓶体的下端。[002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负压管连接负压器,吸液管伸入患者吸液部位。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负压器开始抽吸体液,体液先通过吸液管流入吸液装置中。第一次吸液完成后,向下按压操作杆,密封垫在操作杆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打开体液流通通道,从而使瓶体内的体液流入储液器中。当瓶体内的体液全部流入储液器后,松开操作杆,此时操作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密封垫跟随操作杆一起向上运动,直到将漏斗形基座的排液口封住;此时体液流通通道关闭,可对吸液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当整个储液器和瓶体内都充满体液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结束。
权利要求1.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包括吸液装置、储液器、以及用于控制体液从吸液装置流入储液器的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吸液装置包括瓶体(1)和与瓶体相配装的瓶盖(2),所述瓶盖(2) 上设置有一端伸入瓶体内部的吸液管(3)、以及与负压器连接的负压管(4),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的下端与储液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操作杆(6)、固定设置在储液器 (12)上方瓶体内壁上的带排液口的漏斗形基座(5)、以及位于漏斗形基座下方用于密封排液口的密封垫(8);所述操作杆(6)的下端穿过漏斗形基座(5)的排液口与密封垫(8)连接, 操作杆的上端穿过瓶盖伸出吸液装置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6)的顶端与瓶盖之间设置有使操作杆(6)底部的密封垫(8)复位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6)与瓶盖(2) 的接触处设置有防止体液外溢的密封圈(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压紧密封圈(7)的保护套圈(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8)与操作杆 (6)的下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8)周边设置有用于防止操作杆在漏斗形基座中晃动的与储液器(12)上方的瓶体内壁相配合的翅片 (8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4)位于吸液装置内的端部设置有防止体液进入负压管的过滤膜(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型体液收集器,包括吸液装置、储液器和用于控制体液从吸液装置流入储液器的开关控制机构。所述开关控制机构包括操作杆、固定设置在瓶体内壁上带排液口的漏斗形基座、以及位于漏斗形基座下方用于密封排液口的密封垫。本实用新型既能重复使用,又能保证吸液装置与储液器之间连接可靠,不会出现液体外溢现象发生,避免了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充分保证了患者的健康。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288989SQ2011204259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任双军, 任晓华, 张建康 申请人:石家庄诺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