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置入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腰椎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自然退变,退变性腰椎疾患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腰椎疾患是骨病科的常见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被普遍公认是治疗严重退变性腰椎疾患的主要方法,但病人做了融合固定术后会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手术节段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加大、退变加剧、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和滑脱,以及融合术本身的不可逆性等。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的植入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术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棘间产生的撑开力可在手术节段产生相对的后凸,使内折的黄韧带反向张开以减少其对椎管的侵入,增大椎管容积,还可增加椎间孔的大小、恢复椎间隙高度、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其治疗的着眼点不仅在手术病变节段本身,而且更注重手术的相邻节段,可防止和减轻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因此对于手术后的远期效果有重要意义。相对于坚强内固定而言,其优点在于手术创伤较小,不会过多破坏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可重建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减少日常生活中作用于椎间盘的应力;术后患者恢复迅速,复发率低,疼痛等症状缓解显著,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日常生活等,同时也预留了今后进行椎间融合的机会。其适应症较广,包括退变性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关节突综合征、椎间盘突出症和退行性腰椎不稳等病变。目前脊柱动态内固定有1、前路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和人工髓核置换;2、后路非融合技术。后路非融合技术又分为(1)棘突间内固定撑开装置;(2)经椎弓根固定的动力稳定装置;(3)关节突关节置换术,如弹簧系统、形状记忆合金系统、H形植入物加绑定绳索、棘间垫加捆绑带等。由于棘间动态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故发展迅速;植入棘突间有的是具有弹性的物质,在腰椎伸直时,通过其自身的弹性装置限制腰椎的过度伸展。如 Coflex系统由Samani在1994年设计的一种呈“U”形的稳定架,安装时移除棘上和棘间韧带,能让手术节段脊柱在矢状位上屈伸,但该稳定器却不能实现手术节段侧弯与旋转等,而正常情况下腰椎需要进行的活动有前后方向的前屈、后伸,左右方向的侧屈,冠状位与矢状位上的旋转,以及上述各方向之间同时作用形成的环转运动。目前使用的各种动态棘突间内固定物,有的未能保留脊柱在各方向上的活动及对各方向的活动进行弹性限制;有的未能充分实现棘间弹性承载,或出现材料与棘突、材料与材料的撞击,或材料易脱落、磨损;有的结构复杂、安装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或牺牲棘上韧带;有的应力易高度集中于某处,以及采用绳索、捆绑带固定易磨损、松弛、不耐久等缺点,均难以保证很低的并发症和很好的远期效果。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双层弹性金属板弯制而成,外层金属板的中部制作有U形变形结构,内层金属板固定在人体棘突上;通过外层金属板中部的U形变形结构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左右侧屈,通过外层金属板本身的弹性和U形变形结构及两端的内外层空心弧形部份的弹性共同作用,实现脊柱在矢状位上的伸、屈、旋转的弹性稳定,还能实现其它各方向运动及多方位活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环转的动态稳定。既保留了病变节段运动功能,同时又增加其各方向力学稳定性,最终达到能提供手术节段各方向弹性动态稳定的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它由双层弹性金属板弯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外层金属板的中部制作有U形变形结构,内层金属板弯制成类U形,外层金属板与内层金属板的两端圆弧过渡连接;内层金属板上制作有锁紧孔,外层金属板的一侧与锁紧孔对应的位置上制作有与锁紧孔数量相同的插入孔,内层金属板的底部制作有防脱钩。所述的锁紧孔上安装有固紧装置。所述的固紧装置为固紧螺栓和固紧螺帽或固紧插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通过外层金属板中部的U形变形结构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左右侧屈,通过外层金属板本身的弹性和U形变形结构及两端的内外层空心弧形部份的弹性共同作用实现脊柱手术节段在矢状位上的伸、屈、旋转的弹性稳定,还能实现手术节段各方向运动及多方位活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环转的动态稳定。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各种动态棘突间内固定物不能保留脊柱在各方向上的活动及对各方向的活动进行弹性限制,以及未能充分实现棘间弹性承载或出现材料与棘突、材料与材料的撞击;且结构复杂、手术时间长、 损伤大,使用不耐久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应力分布不集中、植入方便、固定牢固可靠、抗金属疲劳强、磨损小、能万向弹性活动、能用于腰椎任一节段、能避免材料与材料和材料与棘突之间的撞击等优点。且手术时间短、不受棘间距过小或棘突畸形的限制、术中损伤小、 术后身体恢复快。
图1为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的固紧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的固紧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金属板,2、内层金属板,3、U形变形结构,4、防脱钩,5、固紧螺栓,6、 固紧螺帽,7、插入孔,8、锁紧孔,9、固紧插销,10、类U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该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由双层弹性金属板弯制而成,外层金属板1的中部制作有 U形变形结构3,U形变形结构3以垂直中线对称制作,U形变形结构3的优选方案是以3个 U形连接为较好。内层金属板2弯制成类U形10,内层金属板2上制作有多对锁紧孔8,其中一对或多对锁紧孔8上可安装固紧螺栓5和固紧螺帽6,固紧螺栓5和固紧螺帽6也可以用固紧插销9替代。外层金属板1与内层金属板2的两端为圆弧过渡连接,外层金属板 1上下两端的一侧与内层金属板2的锁紧孔8对应位置上制作有与锁紧孔8数量相同的插入孔7,插入孔7的直径应比固紧螺栓5的直径略大,以便固紧螺栓5插入。内层金属板2 的类U形10的底部制作有防脱钩4,以防稳定器装入后不向后滑脱(参见附图1 4)。该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植入退变性腰椎疾患病人的人体时,可切开棘上韧带,切除棘间韧带,牵开上下棘突以加大棘间距,试模成功后,用撑开器插入外层金属板1与内层金属板2的空隙内或插入两内层金属板的内面向外撑开,将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嵌入棘间,取出撑开器,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则利用内层金属板本身的弹性回缩固定于棘突上,其外层金属板1中部的U形变形结构3则位于棘间两侧。内层金属板2底部的防脱钩4则钩在棘突上,防止内层金属板1向后滑脱,为了防止防脱钩4钩的不牢固,可对棘突进行适当修整。再经外层金属板1上的插入孔7和内层金属板2上的锁紧孔8在棘突上钻孔,然后用固紧螺栓5和固紧螺帽6或固紧插销9将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与棘突之间固定妥当,最后缝合棘上韧带,完成安装。该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通过外层金属板中部的U形变形结构 3能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左右侧屈,通过外层金属板1本身的弹性、U形变形结构3以及两端的内外层空心弧形部份的共同作用,实现手术节段在矢状位上的伸、屈、旋转等各方向运动及多方位活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环转的动态稳定,其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身体恢复快。以上所述只是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可以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它由双层弹性金属板弯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外层金属板(1)的中部制作有U形变形结构(3),内层金属板(2)弯制成类U形(10),外层金属板(1) 与内层金属板(2)的两端圆弧过渡连接;内层金属板(2)上制作有锁紧孔(8),外层金属板 (1)的一侧与锁紧孔(8)对应位置上制作有与锁紧孔(8)数量相同的插入孔(7),内层金属板(2)的类U形(10)的底部制作有防脱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锁紧孔(8)上安装有固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紧装置为固紧螺栓(5)和固紧螺帽(6)或固紧插销(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置入物技术领域。它由双层弹性金属板弯制而成,外层金属板的中部制作有U形变形结构,内层金属板弯制成类U形,类U形的底部制作有防脱钩,内层金属板上制作有可安装固紧装置的多对锁紧孔。该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通过U形变形结构实现棘间弹性撑开和脊柱左右侧屈,通过外层金属板本身的弹性和U形变形结构及两端的弧形共同作用实现脊柱矢状位上的伸、屈、旋转等,达到手术节段各方向运动的动态稳定。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动态棘突间内固定物不能达到脊柱在各方向上活动或提供各方向活动的动态稳定,易出现材料与棘突、材料与材料的撞击等问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身体恢复快。
文档编号A61B17/70GK102512232SQ2012100057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照文 申请人:李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