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erdimmunodeficien syndrome, AIDS)。 项代医学认为艾滋病毒是导致艾滋病发生的病原体,该病毒进入人体主要侵犯T细胞,使T 细胞的数目急剧下降,而导致细胞免疫减弱,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失,抗原物质在没有T细胞协助下,呈现异常代谢,产生大量HIV抗体,最后导致多种并发症而危及人的生命。根据这种认识,目前西医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鸡尾酒店疗法”等,这些方法所使用的药物以提高CD4的稳定和增长,以增强免疫能力,延缓发病期,一般只解决了部分抑制,但解决不了艾滋病的复发、复制及CD4持续下降的问题。以中医而论,HIV/AIDS是发现才20多年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虽然中医历代文献中尚无其名,但根据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来看,与中医的某些病症,如瘟疫、虚劳等有相类似之处,这种相关性为中医治疗HIV/AIDS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诊治经验。中医认为AIDS属温病范畴,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症,再加上性滥交、劳累、外感等,导致了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出现而发病。中医强调的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反应性和适应性,中医的治疗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中医、针灸、气功等疗法,综合作用于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阻断病情发展延续发病,或减轻症状消除体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常寿命。基于这种认识,中医治疗艾滋病一般采用针对症侯的复方中药,通过多部位多靶点的综合效应取得疗效。但总的来说,现有治疗艾滋病的中草药由于大都为单独方剂,个体施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本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及40多年的苗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现,由金银花叶、何首乌叶等12味苗药原料经地温发酵获得的生药发酵液配与白芍、赤芍等18味中药制成的药物,对治疗艾滋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疗效确切、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以下配方和方法制作而成I、按重量比取金银花叶3-5份、何首乌叶3-5份、续断叶3_5份、乌韭3_5份、紫花地丁 3-5份、夏枯草3-5份、枇杷叶3-5份、白蒿叶4-6份、乌泡(又名高丽悬钩子[Rubus Coreanus Mig.])叶4_6份、桑叶3_5份、蒲公英3_5份、车前草3_5份共12味苗药原料鲜品,洗净切细后装入未上釉的口径为IOcm的陶罐中,再加入20-30%重量份的泉水,密封后埋入土中地温发酵150-270天,得生药发酵液。2、按重量比取白芍I. 5-2. 5份、赤芍2. 5-3. 5份、白芷2. 5-3. 5份、金银花2. 5-3. 5 份、牛黄O. 1-0. 3份、冬虫夏草O. 1-0. 3份、防风2. 5-3. 5份、独活2. 5-3. 5份、羌活I. 5-2. 5 份、细辛I. 5-2. 5份、当归4. 5-5. 5份、川芎I. 5-2. 5份、三七4. 5-5. 5份、红参4. 5-5. 5份、 模柳 I. 5-2. 5 份、木香 I. 5-2. 5 份、土获茶[Smilax glabra Roxb]4. 5-5. 5 份、甘草 2-3 份共18味中药原料,粉碎至80-100目细粉,在中药细粉中加入20-30%重量份的上述生药发酵液,混合均匀后装入陶罐密封,然后将陶罐放入装有纯人粪尿的发酵池中,所用人粪尿的量以离陶罐口 O. 3 O. 5m为宜,盖好盖板,自然发酵150-270天,得中药发酵物,将中药发酵物自然干燥后加入赋型剂制成丸剂或片剂,或直接装袋得袋泡剂(散剂)。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艾滋病,具有疗程短(按30天一疗程计,一般三个疗程即可)、疗效确切(收治病人100%达到国家及国际治疗艾滋病治愈标准,其中40%的病人达到国际艾滋病科学研究标准)、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实施例取金银花叶(鲜品,下同)4Kg、何首乌叶4Kg、续断叶4Kg、乌韭4Kg、紫花地丁 4Kg、 夏枯草4Kg、枇杷叶4Kg、白蒿叶5Kg、乌泡叶5Kg、桑叶4Kg、蒲公英4Kg、车前草4Kg,洗净切细后装入未上釉的口径为IOcm的陶罐中,加入泉水15Kg,密封后埋入土中地温发酵270天, 得生药发酵液;取白芍2Kg、赤芍3Kg、白芷3Kg、金银花3Kg、牛黄O. lKg、冬虫夏草O. lKg、防风3Kg、独活3Kg、羌活2Kg、细辛2Kg、当归5Kg、川芎2Kg、三七5Kg、红参5Kg、槟榔2Kg、木香 2Kg、土茯苓5Kg、甘草2. 8Kg,粉碎至100目细粉,加入上述生药发酵液15Kg,混合均匀后装入陶罐密封,然后发酵270天,得中药发酵物,将中药发酵物自然干燥后加入赋型剂制成丸剂或片剂,或直接装袋得袋泡剂(散剂)。以下为本发明的临床疗效观察情况I、病例选择2008年2月至今,共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24例,其中男性19人,女性5人;成人22人,儿童2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8岁。2、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积分标准按中华医学会《艾滋病诊疗指南》(2005)诊断为HV感染者和处于艾滋病中期的艾滋病病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3、服药方法每天服药四次,白天、晚上各服两次,白天服丸剂,晚上服散剂,每次量均为5g,30
天为一疗程。4、疗效判断标准及治疗结果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100%的病人达到国家及国际治疗艾滋病治愈标准即低于检测限及低于检测下限,其中40%的病人达到国际艾滋病科学研究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采用以下配方和方法制作而成,即按重量比取金银花叶3-5份、何首乌叶3-5份、续断叶3-5份、乌韭3-5份、紫花地丁 3_5份、夏枯草3-5份、枇杷叶3-5份、白蒿叶4-6份、乌泡叶4-6份、桑叶3_5份、蒲公英3_5份、车前草3-5份共12味苗药原料鲜品,洗净切细后装入未上釉的口径为IOcm的陶罐中,再加入 20-30%重量份的泉水,密封后埋入土中地温发酵150-270天,得生药发酵液;按重量比取白芍I. 5-2. 5份、赤芍2. 5-3. 5份、白芷2. 5-3. 5份、金银花2. 5-3. 5份、牛黄O. 1-0. 3份、冬虫夏草O. 1-0. 3份、防风2. 5-3. 5份、独活2. 5-3. 5份、羌活I. 5-2. 5份、细辛I. 5-2. 5份、 当归4. 5-5. 5份、川芎I. 5-2. 5份、三七4. 5-5. 5份、红参4. 5-5. 5份、槟榔I. 5-2. 5份、木香I. 5-2. 5份、土茯苓4. 5-5. 5份、甘草2_3份共18味中药原料,粉碎至80-100目细粉,在中药细粉中加入20-30%重量份的上述生药发酵液,混合均匀后装入陶罐密封,然后将陶罐放入装有纯人粪尿的发酵池中,盖好盖板,自然发酵150-270天,得中药发酵物,将中药发酵物自然干燥后加入赋型剂制成丸剂或片剂,或直接装袋得袋泡剂(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用人粪尿的量以离陶罐口O.3 O. 5m为宜。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是由金银花、何首乌等十二味苗药原料鲜品经地温发酵获得的生药发酵液配与白芍、赤芍等十八味中药,再经发酵池自然发酵所得。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艾滋病,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9/14GK102600402SQ2012100233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日
发明者唐福 申请人: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