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类风湿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全身关节炎症改变为主的疼痛性疾病,英文名称 Rheumatoid arthritis,简写R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也有仅因关节组织的肿胀和扩展,只有关节运动时才发生局部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发热、 疲劳、饮食不振、周身不适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关节病常为对称性,累及小关节,以手的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的庶趾关节最为常见,严重波及肘、肩踝、膝等大关节和脊关节。晚期病人主要为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改变、活动严重障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治疗类风湿的方法主要有止痛西药治疗法,电疗、红外线、热疗等物理疗法,推拿针炙治疗法,封闭治疗法等,但从疗效看这些疗法只能缓解病人的症状,不能根治类风湿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源丰富、药效显著、价格低廉的治疗类风湿的药剂,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类风湿,减轻患者关节肌肉的疼痛具有明显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药物配制而成威灵仙12g、防风15g、当归20g、获茶12g、赤苟12g、鸡血藤12g、黄岑15g、全蝎6g、桂枝12g、甘草6g。取上述药物,加入1500g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煮45分钟,捞洛过滤制成汤剂,每日一剂,14天一个疗程。本发明配方中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效为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 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本草图经》防风,今京东、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黄色,与蜀葵根相类;茎叶俱青绿色,茎深而叶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时嫩紫,作菜茹极爽口。五月开细白花,中心攒聚作大房,似莳萝花,实似胡荽而大,二月、十月采根暴干。 关中生者,三月、六月采,然轻虚不及齐州者良。又有石防风,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黄,叶青花白,五月开花,六月采根暴干,亦疗头风眩痛。又宋、毫间及江东出一种防风,其苗初春便生,嫩时红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云动风气。《本经》云叶主中风热汗出,与此相反,恐别是一种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茯苓《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头风虚眩,暖腰膝,通经络。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用药法象》2.论赤芍为肝家血分要药①缪希雍" 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气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坚积者,血瘀则发寒热,行血则寒热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肢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营气不和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血,则痈肿自消。妇人经行属足厥阴肝经,入肝行血,故主经闭。肝开窍于目,目赤者肝热也,酸寒能凉肝,故治目赤。肠风下血者,湿热肠血也,血凉则肠风自止矣。"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 痛经;闭经。《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降血压。《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 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溃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张寿颐蝎乃毒虫,味辛。其能治风者,盖亦以善于走窜之故,则风淫可祛,而湿痹可利。若内动之风,宜静不宜动,似非此大毒之虫所可妄试。然古人恒用以治大人风涎、小儿惊癎者,良以内风暴动,及幼科风癎,皆挟痰浊上升,必降气开痰,始可暂平其焰。观古方多用蝎尾,盖以此虫之力,全在于尾,性情下行,且药肆中此物皆以盐溃,则盐亦润下,正与气血上菀之病情针锋相对。入煎剂轻者三尾,重用至四、五尾,亦有入丸散用者,则可较多。桂枝《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 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甘草《别录》记载“温中下气,伤脏咳嗽,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 壮筋骨,解冷热。”本发明中药制剂成本低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疗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药物配制而成威灵仙12g、防风15g、当归20g、获茶12g、赤苟12g、鸡血藤12g、黄岑15g、全蝎6g、桂枝12g、甘草6g。取上述药物,加入1500g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煮45分钟,捞洛过滤制成汤剂。典型病例病例I :关某某,男,53岁,6年前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多处关节疼痛肿胀6年,病痛关节包括双侧掌指、腕、肘、膝和趾关节,并伴有一小时晨僵,生活行动不便。由于关节疼痛,不得不放弃工作。期间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并长期服用奈普生500mg,每日二次,泼尼松 5mg每日一次,病情曾一度得到控制,停药后又复发。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并配泼尼松5mg每日一次,一个月疼痛消失,三个月痊愈。病例2:王某某,男,34岁,农民,患类风湿多年,四肢无力,严重时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曾到多家医院治疗都未能治愈,家庭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后经人推荐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二周后疼痛减轻,三个月后疼痛消失,四肢活动自如,坚持服用六个月痊愈,现能正常生活务农。病例3 :田某,男,49岁,某企业职工,2007年患风湿性关节炎,下肢疼痛,关节肿大,行动困难,多家医院治疗,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未完全治愈,反复发作多年,痛苦不堪。 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早晚各一服,一个月疼痛消失,三个月下肢活动自如,能正常工作, 服用半年彻底康复,回访无复发。病例4 :刘某,女,29岁,类风湿关节炎,腿部肌肉及关节疼痛,严重时不能下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一月疼痛消失,三月康复,无复发。病例5 :范某,男,46岁,农民,2006年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双腿膝关节疼痛肿胀, 生活行动不便,农活也不能干。期间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并服用奈普生、泼尼松等药物,病情未能得以根本控制,反复发作。后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二次,一个月疼痛消失,三个月关节活动正常,能干稍轻农活,半年彻底康复。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配制而成威灵仙12g、防风 15g、当归20g、获茶12g、赤苟12g、鸡血藤12g、黄岑15g、全蝎6g、桂枝12g、甘草6g ;取上述药物,加入1500g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煮45分钟,捞洛过滤制成汤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药物配制而成威灵仙12g、防风15g、当归20g、茯苓12g、赤芍12g、鸡血藤12g、黄芩15g、全蝎6g、桂枝12g、甘草6g。取上述药物,加入1500g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煎煮45分钟,捞渣过滤制成汤剂,每日一剂,14天一个疗程。本发明中药制剂成本低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疗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579615SQ20121005442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吴怀英 申请人:吴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