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丹皮酚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丹皮酚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皮酹是苟药科植物牡丹(Paeonia moutan Sim.)皮、萝摩科植物徐长卿(Pycnostelma paniculatum K. Schum)的全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式为2-轻基-4-甲氧基苯乙酮,分子式为C9Hltl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18。丹皮酚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特异臭,味微辣,易溶于乙醇和甲醇,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汽挥发,熔点48°C 51°C。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和抑制变态反应、镇静、催眠、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变态反应、炎症及免疫系统等疾病;在日化方面,丹皮酚能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能使皮肤增白,将皮·肤中沉积色素还原退色,消淤化斑、消炎、消肿止痛、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对色斑、肌肉痛、皮肤瘙痒、牛皮癣、带状疮疹、湿疹具有较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此外,在牙膏、含漱液、牙粉、牙痛水中有较好的作用。由于丹皮酚具有特异臭,挥发性强,对光照、温度和湿度均不稳定,水溶性差,不利于直接应用于医药和日化方面,常采用包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包合物常用的制备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等。现有的研究对丹皮酚进行物理修饰时,多采用¢-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合。但由于¢-环糊精分子中C-2和C-3羟基之间形成了分子内氢键导致其水溶性差(25°C,
I.85g/100ml),使之在许多应用上受到限制。目前制备的丹皮酚包合物仍存在掩味效果不佳,包合率低,不稳定,水溶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皮酚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丹皮酚包合物包合率高、掩味效果佳、在水中溶解度有效提高,稳定性好。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合剂是P -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的混合物,¢-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 : I I : 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 I : 2 I : 10。优选地,制备注射剂型时,^ -环糊精和羟丙基e -环糊精的摩尔比为0. I 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I : 3;制备乳膏剂型时,¢-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 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I : 2 ;制备凝胶剂时,¢-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5 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I : 3。上述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皮酚的提取步骤包括取牡丹皮药材,加入药材的10 15倍量的纯化水浸润0. 5 2小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药材8 10倍量的的蒸馏液,加入NaCl,搅拌溶解,静置过夜,抽滤,收集丹皮酚晶体,干燥,制得。所述NaCl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比为I : 20 I : 10。
进一步地,所述丹皮酚的提取步骤包括如下特征取牡丹皮药材,加入药材15倍量的的纯化水浸润0. 5小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药材10倍量的蒸馏液,加入NaCl,搅拌溶解,静置过夜,抽滤,收集丹皮酚晶体,干燥,制得。所述NaCl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比为I 15。上述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丹皮酚溶解于乙醇,丹皮酚和乙醇的质量比为I : 5 I : 10,优选为95%乙醇,用量为I : 8;加入包合剂制得。上述丹皮酚包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3 -环糊精和羟丙基3 -环糊精混合制得的包合剂,加纯化水在50 80°C恒温水浴中制成饱和溶液;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丹皮酚的95%乙醇溶液,恒温搅拌I 2小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白色混悬液,冷藏10 15小时,抽滤,沉淀物40 60°C干燥,过80目筛,即得丹皮酚包合物。进一步地,取0 -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混合制得的包合剂,加纯化水在60°C恒温水浴中制成饱和溶液;在电动搅拌下,缓缓加入丹皮酚的95%乙醇溶液,恒温搅拌2小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白色混悬液,置冰箱中冷藏12小时,抽滤,沉淀物50°C干·燥,过80目筛,即得丹皮酚包合物。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包合剂经改性后,具亲水性,水溶性得到改进,在水中的溶解度^ 100(25°C, g/100ml),从而使包合物的水溶性大大增加。且本发明可以根据制剂的理化性质,¢-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比例,灵活调节包合剂的理化性能,从而得到溶解度适宜的包合物,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制备凝胶剂,可以提高包合剂中羟丙基¢-环糊精的比例,而制备乳膏剂,则可以加大¢-环糊精的比例。本发明提供的丹皮酚包合物,稳定性好,不易脱离;掩味效果佳;包合率可达到80%以上。本发明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定的设备,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意味着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实施例I(I)丹皮酚的提取取牡丹皮药材lOOOg,加入15L纯化水浸润0. 5小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10L蒸馏液,加入50gNaCl搅拌溶解,静止过夜,抽滤,收集丹皮酚晶体,置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重,得到丹皮酚22g。(2)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取P -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10 I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制成包合剂。取丹皮酚5倍摩尔量的包合剂,加纯化水在60°C恒温水浴中制成饱和溶液;取丹皮酚,在8倍95%乙醇中溶解后,缓缓加入包合剂溶液中,恒温搅拌2小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白色混悬液。置冰箱中冷藏12小时,抽滤,沉淀物50°C干燥,过80目筛,即得丹皮酚包合物。(3)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5 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丹皮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60 y 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丹皮酚包合物约0. 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摇匀,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 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IO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y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3)包合率测定取丹皮酚包合物样品适量(约含IOmg丹皮酚),精密称定,定量加入50ml石油醚,超声处理15min,将附着的或未包合牢的丹皮酚溶解,滤过,取续滤液,依“含量测定”项方法测定洗脱的丹皮酚含量,并计算包合率。包合率(%)=(样品中丹皮酚含量-洗脱的丹皮酚含量)X样品重量丹皮酚投入量X 100%(4)包合效果经测定,丹皮酚包合率为81. 3%,且掩味效果佳。(5)溶解度测定称取丹皮酚、丹皮酚包合物各lg,在25±2°C下分别置于10ml、50ml、100ml、1000ml、2000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至刻度,每隔5分钟强力震摇30秒,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肉眼可见的微粒时,即可视为完全溶解。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合剂是3 -环糊精和羟丙基3 -环糊精的混合物,^ -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1 1: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1:2 1:1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0. 1: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1:3 ;或者,¢-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1:2;或者,¢-环糊精和羟丙基¢-环糊精的摩尔比为5:1,丹皮酹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1:3。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皮酚的提取步骤包括取牡丹皮药材,加入药材10 15倍量的纯化水浸润0. 5 2小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药材8 10倍量的蒸馏液,加入NaCl,搅拌溶解,静置过夜,抽滤,收集丹皮酚晶体,干燥,制得;所述NaCl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比为1:20 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皮酚的提取步骤包括取牡丹皮药材,加入药材15倍量的纯化水浸润0. 5小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药材8倍量的蒸馏液,加入NaCl,搅拌溶解,静置过夜,抽滤,收集丹皮酚晶体,干燥,制得;所述NaCl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比为1:15。
5.如权利要求I 4任一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丹皮酚溶解于乙醇,丹皮酚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5 1:10,优选为95%乙醇,用量为1:8 ;加入包合剂制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丹皮酚溶解于乙醇,丹皮酚和95%乙醇的质量比为1:8,加入包合剂制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混合制得的包合剂,加纯化水在50 80°C恒温水浴中制成饱和溶液;在电动搅拌下,缓缓加入丹皮酚的乙醇溶液,恒温搅拌I 2小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白色混悬液,冷藏10 15小时,抽滤,沉淀物40 60°C干燥,过筛,制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丹皮酚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环糊精和羟丙基P -环糊精混合制得的包合剂,加纯化水在60°C恒温水浴中制成饱和溶液;在电动搅拌下,缓缓加入丹皮酚的95%乙醇溶液,恒温搅拌2小时,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得白色混悬液,置冰箱中冷藏12小时,抽滤,沉淀物50°C干燥,过80目筛,制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皮酚的包合物,包合剂是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1~1:1,丹皮酚和包合剂的摩尔比为1:2~1:10。丹皮酚包合物的水溶性大大增加,稳定性好,不易脱离;掩味效果佳;包合率可达到80%以上。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2784131SQ201210292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丁月旭, 刘群, 吴统选, 张聪, 李达富, 谈宗华 申请人: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