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90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药物属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瘿病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称为石瘿。其特点是结喉两侧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故《三因方》说“坚硬不可移者,名日石瘿。”现代医学叫“甲状腺癌”。中医理论认为,石瘿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以致气郁湿痰血凝滞上逆于颈部而成。亦有肉瘿转化而来,故症见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或既往有肉瘿病史,颈前多年存在的肿块生长迅速,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可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可伴有疼痛,若颈丛神经浅支受侵,则耳、枕、肩部剧痛。若肿块压迫,引起喉头移位或侵犯喉部神经时,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甚或发生声 音撕哑。颈部静脉受压时,可发生颈部静脉怒张与面部浮肿。目前,西医主要是采取理疗、化疗治疗之,或采取手术切除,人们都知道,手术切除癌瘤癌细胞转移的更快,给治愈带来更大地困难,也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负担。中医主要用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治疗,治疗效果也不明显,具有治愈慢,治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石瘿,疗效显著,药源广,价廉的纯中药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石瘿,疗效显著,药源广,价廉的纯中药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120、夏枯草90、玄参90、牡丹皮90、牡蛎120、蒲公英60、毛冬青60、苍术60、车前子60、冬葵子90、法半夏60、炮穿山甲30、水蛭30、凌霄花90、三七90、血竭90、水老鼠簕90、蛇莓90、鸡内金90、陈皮30、甘草60。它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柴胡、夏枯草、玄参、牡丹皮、蒲公英、毛冬青、苍术、车前子、冬葵子、法半夏、水蛭、凌霄花、水老鼠簕、蛇莓、陈皮、甘草中药原料共放在砂锅内,然后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然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和第一次的药液倒在一块用中火熬至稀糊时迅速把牡蛎、炮穿山甲、三七、血竭、鸡内金共粉碎过300目筛的药粉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并搅拌之使之混合均匀再改用小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温度45-55°C,然后把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药粉,将药粉制成水丸或蜜丸,或胶囊,或片剂。说明所制丸剂每丸含药粉6克、胶囊每粒装药粉O. 3克、片剂每片含药粉I克。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服6克,早、晚饭后温开水服下。治疗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1-2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
本发明药物具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抗肿瘤,燥湿祛痰、健脾消食的功效。本发明药物主治石瘿《甲状腺癌》。症见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可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伴有疼痛,颈丛神经浅支受侵,则耳、枕、肩部剧痛。肿块压迫,易引起喉头移位或侵犯喉部神经时,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甚或发生声音撕哑,颈部静脉受压时,颈部静脉怒张与面部浮肿 应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石瘿,服用方便,无刺激作用,疗效显著,有效率98 %,治愈率 70%。本发明药物的机理如下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胆经。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3年6月第一次印刷,见90页} 夏枯草味甘、辛、微苦。性寒。入肝、肺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的功效。(同上,见125页)本品有清热散结之效,现代医学研究,又用治肿瘤,乳腺瘤、淋巴结瘤,又治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瘤)。玄参味甘、咸,微苦。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同上,见152页)本品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于痰火结核、瘰病等。牡丹皮味辛、咸、微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同上,见153-154页)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入肝、胆、肾经。具有益阴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的功效。(同上,见692页)本品长于软坚散结,故能消散瘰疬,痰火结核。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同上,见166 页)毛冬青味苦,性寒。具有活血祛瘀,通脉络,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同上,见180-181页)本品尤于通脉络,故凡脉络瘀阻闭塞之症皆可用之。苍术味苦、辛,性温。气浓香。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表的功效。(同上,见299-300页)车前子味甘、淡,性寒。入肝、肾、小肠、肺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同上,见306-307页)冬葵子味甘,性寒。入大肠、小肠经。具有利水通淋,通乳的功效。(同上,见318-319 页)法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祛痰,和胃止呕,散结消痞的功效。(同上,见405-406页)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经。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溃脓的功效。(同上,见557-558页)本品专行血散结,散透经络。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入肝经。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同上,见561页)凌霄花味辛,性微寒。入心包、肝经。具有破血祛瘀,清热凉血的功效。(同上,见563页)现代医学研究,具有抗癌的作用。三七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肝、胃经。具有祛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同上,见527页)血竭味甘、咸,性平。入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同上,见530-531 页)水老鼠簕味微苦,性微寒。具有祛瘀散结的功效。(同上,见820页)现代医学研究可用于多种癌症。蛇莓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尿的功效。(同上,见817页)可用于多种癌症。鸡内金味甘、涩,性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食化积,止遗尿,化石通淋的功效。(同上,见463-464页)陈皮味辛、苦,性温。气芳香。入脾、肺经。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同上,见476页)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见602-603页)按方中以柴胡、玄参、牡蛎、法半夏、蒲公英疏肝解郁,清热燥湿祛痰、软坚散结为主;辅以夏枯草、水老鼠簕、蛇莓清热祛瘀散结,抗肿瘤;用水蛭、凌霄花、三七、血竭、牡丹皮、毛冬青、炮穿山甲、活血祛瘀,通经络;用车前子、冬葵子利水祛湿;用陈皮、鸡内金、苍术燥湿健脾,消食化积;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相得益彰,具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抗肿瘤,燥湿祛痰、健脾消食的功效,故能迅速消除石瘿引起的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吞咽时移动受限、疼痛,颈丛神经浅支受侵,则耳、枕、肩部剧痛,肿块压迫,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发生声音撕哑。颈部静脉受压,颈部静脉怒张诸症故而能治愈石瘿病。中医理论认为,石瘿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以致气郁湿痰血凝滞上逆于颈部而成。亦有肉瘿转化而来,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或既往有肉瘿病史,故症见颈前多年存在的肿块生长迅速,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可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可伴有疼痛,若颈丛神经浅支受侵,则耳、枕、肩部剧痛。若肿块压迫,引起喉头移位或侵犯喉部神经时,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甚或发生声音撕哑。颈部静脉受压时,可发生颈部静脉怒张与面部浮肿。治宜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抗肿瘤,燥湿祛痰、健脾消食方能治愈石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取柴胡120、夏枯草90、玄参90、牡丹皮90、牡蛎120、蒲公英60、毛冬青60、苍术60、车前子60、冬葵子90、法半夏60、炮穿山甲30、水蛭30、凌霄花90、三七90、血竭90、水老鼠簕90、蛇莓90、鸡内金90、陈皮30、甘草60。它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柴胡、夏枯草、玄参、牡丹皮、蒲公英、毛冬青、苍术、车前子、冬葵子、法半夏、水蛭、凌霄花、水老鼠簕、蛇莓、陈皮、甘草中药原料共放在砂锅内,然后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然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和第一次的药液倒在一块用中火熬至稀糊时迅速把牡蛎、炮穿山甲、三七、血竭、鸡内金共粉碎过300目筛的药粉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并搅拌之使之混合均匀再改用小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温度45-55°C,然后把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药粉,将药粉制成水丸或蜜丸,或胶囊,或片剂。说明所制丸剂每丸含药粉6克、胶囊每粒装药粉O. 3克、片剂每片含药粉I克。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服6克,早、晚饭后温开水服下。治疗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1-2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可治愈,治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药物具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抗肿瘤,燥湿祛痰、健脾消食的功效。本发明药物主治石瘿《甲状腺癌》。主要症状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时移动性减少,推之不移,伴有疼痛,牵引至颈、耳、枕、肩部等部剧痛,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声音撕哑,颈静脉受压时,颈部静脉怒张。 应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石瘿,服用方便,无刺激作用,疗效显著,有效率98 %,治愈率 70%。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举例说明纳入病例200例患者,女,年龄均30-65岁,诊断标准为,将临床共同症状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时移动性减少,推之不移,伴有疼痛,牵引至颈、耳、枕、肩部等部剧痛,或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声音撕哑,颈静脉受压,颈部静脉怒张,且经B超检查确诊为石瘿《甲状腺癌》,肿瘤直径均为lcm-5cm,将这200例患者平均分给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分给100例,试验组分给100例。治疗标准皆以临床共同症状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时移动性减少,推之不移,伴有疼痛,牵引至颈、耳、枕、肩部等部剧痛,或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声音撕哑,颈静脉受压,颈部静脉怒张。经B超检查,肿瘤直径lcm-5cm减轻为有效;皆以临床共同症状颈前有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随吞咽时移动性减少,推之不移,伴有疼痛,牵引至颈、耳、枕、肩部等部剧痛,或引起呼吸、吞咽困难、声音撕哑,颈静脉受压,颈部静脉怒张。经B超检查,肿瘤直径lcm-5cm,完全消失为痊愈。所用药物对照组分给的100例患者服用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治疗,日服I齐U,晚饭后温服下,用药2个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试验组分给的100例服用本发明药物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使用,服2个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说明在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物。治疗效果对照组分给的100例经服用海藻玉壶汤服2个疗程,症状减轻的73例,治愈的52例,有效率73%,治愈率52%;试验组分给的100例,经服用本发明药物服2个疗程,症状减轻的98例,治愈的70例,有效率98 %,治愈率70%。通过以上临床试验验证了本发明药物治疗石瘿的效果优于海藻玉壶汤治疗石瘿的效果。典型病例王某某,女,38岁,2008年6月来诊,病人述,经聊城市人民医院做B超检查给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服用近一年的中西药都无效,故来诊。症见颈前有一肿块,按压质地坚硬如石拒按疼痛,推之不移,表面凹凸不平,伴有枕、肩部疼痛,声音撕哑,混身没劲,看见什么饭都不愿意吃,形瘦无神,苔腻,脉细涩,临床症状和聊城市人民医院B超检查报告单报告颈前有一直径4cm的肿瘤且诊断为甲状腺癌相结合,临床诊断为石瘿《甲状腺癌》,咐其停服一切药物,随按本发明药物使用方法使用本发明药物30天,一切症状基本消失,又服本发明药物30天,一切症状全部消失,经B超检查肿瘤完全消失,为防复发,再服本发明药物20天,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120、夏枯草90、玄参90、牡丹皮90、牡蛎120、蒲公英60、毛冬青60、苍术60、车前子60、冬葵子90、法半夏60、炮穿山甲30、水蛭30、凌霄花90、三七90、血竭90、水老鼠簕90、蛇莓90、鸡内金90、陈皮30、甘草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柴胡、夏枯草、玄参、牡丹皮、蒲公英、毛冬青、苍术、车前子、冬葵子、法半夏、水蛭、凌霄花、水老鼠簕、蛇莓、陈皮、甘草中药原料共放在砂锅内,然后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5000毫升用武火熬开,然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和第一次熬的药液倒在一块用中火熬至稀糊时迅速把牡蛎、炮穿山甲、三七、血竭、鸡内金共粉碎过300目筛的药粉倒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并搅拌之使之混合均匀再改用小火熬成药膏倒出阴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温度45-55 °C,然后把药膏粉碎过300目筛,既得药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将药粉制成水丸或蜜丸,或胶囊,或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石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120、夏枯草90、玄参90、牡丹皮90、牡蛎120、蒲公英60、毛冬青60、苍术60、车前子60、冬葵子90、法半夏60、炮穿山甲30、水蛭30、凌霄花90、三七90、血竭90、水老鼠簕90、蛇莓90、鸡内金90、陈皮30、甘草60。本发明的药物药服用方便,疗效显著,药源广,价廉,治疗石瘿有效率98%,治愈率70%。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2813774SQ2012103315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
发明者康莉 申请人:康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