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55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和切削患有疾病的人体或动物体中的软组织或脉管特别是血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是ー种进行性的疾病过程,其中动脉腔内的血流因通常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阻塞而受到限制。在心脏中,以及在其周边,动脉的阻塞可以导致疼痛,功能丧失和甚至死亡。多年来曾使用了大量的方法在动脉阻塞的下游组织中进行血管重建。这些办法包括使用熔合、切削血管的装置对血管进行重建。 这种装置通常包括细长轴,在细长轴远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血管的两个臂部。此外,在细长轴远端还可以设置纵向可调节的小刀,从而可以切断所夹持的和凝结的脉管。在细长轴的近端设置具有驱动部件的手柄,通过使用该具有驱动部件的手柄,可以闭合两个臂部并且可以驱动小刀。两个臂部设计为两个电极,其能够加热夹持在它们之间的血管并且能够凝结血管壁进而将血管壁熔合在一起。在切削血管时,要确保所切断血管的端部紧密密封。还应该满足其他条件,例如,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以及血管的密封与血管的尺寸和血管壁的厚度基本没关系。此外,该装置在用于内窥镜或腹腔镜时,还要特别考虑可用的有限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上面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血管能够得以高标准的熔合和切削。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ー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它包括远端设置有两个臂部的细长轴,其中至少ー个臂部安装成使得它能够相对另ー个运动,优选地可以枢转运动。两个臂部安装成它们能够相对于装置的细长轴运动。并且ー个臂部可以刚性连接至细长轴而另ー个臂部可动地安装其上。第一臂部具有电绝缘基体,例如陶瓷或合适的塑料,该绝缘基体具有用于电极的凹槽状的凹窝和用于小刀的引导狭槽。沟状凹槽与电极的形状相匹配。电极具有凹入凹窝。该电极例如设计为柱形売,但它还可以设计成具有直翼的U形截面。在其他可替代实例中,它可以是扁平电极。优选地它由薄壁平板部形成,该平板部通过支承于基体中而具有必要的机械稳定性。该电极通过电连接部件连接至延伸穿过轴的线路。该连接装置优选为隔离的电导体。它延伸穿过基体中合适的通道或通路,并且能够在其中第二臂部可动地安装在第一臂部的接头附近,沿基体的外侧延伸。基体设置有满足该要求的纵向延伸的凹窝,其内侧布置有线路。这确保装置的头部不会超出最大外截面,并且该装置,例如用于腹腔镜的,可以通过套管针得以推动。生理相容材料,诸如银、钛等,优选用作电导体。该电导体被设计成实心圆线、空心线、扁平线或编制物,条带等。小刀至少在基体的引导狭槽内得以精确引导。这里的小刀优选地引导至电极中心,并且还引导至第二臂部中心,进入它可以运动的纵向狭槽。在向前推动时,小刀至少部分可以通过第二臂部的纵向狭槽来引导导。小刀的精确引导可以确保切断血管时,该切断发生在血管先前熔合区的中心。因此所切断血管的两端具有相同长度的熔合部。最小化了由于没有在中心进行精确切削而引起的非控制流血的危险。小刀优选具有引导带和刀片,它们彼此牢固连接。引导带优选为沿小刀的运动方向延伸的细长元件,例如为塑料导轨的形式。它可以连接至金属的刀片上。然而刀片还可以是陶瓷、金刚石、塑料或其他材料。引导带还可以为金属。引导带还可以由刀片的加厚部分形成,这样引导带和刀片形成单件无缝单元。然而两部件结构是优选的。
小刀在引导狭槽或在纵向狭槽中的横向工作距离优选小于刀片厚度的五倍。小刀的横向工作距离优选约等于刀片的最大厚度。这使得小刀得以精确中间引导,以及由此而来在熔合组织区域中间引导切削。小刀的横向引导可通过引导狭槽来提供。可替代地,小刀的横向引导由纵向狭槽来提供。横向引导优选通过弓I导狭槽和纵向狭槽这两个来弓I导。这里的小刀横向工作距离理解为小刀处于中间位置时,引导带的侧翼距离引导狭槽或纵向狭槽侧翼的距离。这样,小刀的横向运动对应两倍的工作距离。小刀优选具有面向并且邻接电极的笔直以及纵向延伸的滑动边缘。滑动边缘可以设计的相对较短并且优选地直接邻接小刀的切削边缘。由此,确保臂部之间所夹持的血管在其整个横截面上被切断,并且没有切不断的残余组织。切削边缘优选布置在小刀的前侧。其优选地与小刀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可以是锐角。切削边缘优选设计为笔直的并且沿引导带的方向延伸。引导带优选地突起超过切削边缘,从而阻止待切断血管的部分在小刀上施压以及由此而来的切削失败。第二臂部至少在其朝向电极的ー侧具有导电表面。如果第二臂部是非金属材料,之后该表面可以由薄电极板形成。然而第二臂部优选为固体金属。与此相独立的,第二臂部在其朝向电极的ー侧具有遵循电极形状的形状。换句话说,间隙距离基本恒定或朝向中间降低距离间隙在电极和第二臂部之间形成。与此相独立的,第二臂部的表面可以成形为例如有棱纹的、有绒毛的或其它形状。电极还可以设置有表面压型。即使电极的压型和第ニ臂部的压型是不同的,它们优选具有彼此匹配并彼此遵循的基本形状,用以限定具有间隙宽度的距离间隙,该间隙宽度优选朝向中间减小。用于将电极固定至第一臂部的保持部件优选形成在与另ー个相対的凹窝的上边缘。这些保持部件优选地由电绝缘突起形成,其具有例如与基体材料相同的材料。它们优选沿第二臂部的方向延伸并由此覆盖电极的上边缘。在装置闭合时,该突起优选与第二臂部限定间隙,该间隙具有距离B,该距离B在其最大时与距离间隙邻接保持部件处的宽度A相同。由于突起的电绝缘性,血管组织可以夹持在第二臂部和该突起之间而不会凝結。如果臂部因为组织特性而没有严格对称,也能确保组织被夹持。如果,例如夹持的血管具有随其长度变化的截面,这会导致横向距离B具有不同的值,即没有相同的尺寸。然而血管仍牢固地被夹持住。即使夹持在臂部和电极中间的组织,由于热作用和凝结作用以及夹持效应在该点上降低而收缩,也能可靠地消除血管的滑动。在小刀的随后启动过程中,血管的横向滑动并且之后在不合适点切断血管都能通过该方式进行消除。例如由突起形成的保持部件具有双重功能保持电极以及改进血管的夹持。在第一和第二臂部之间优选地设置间隔部件。该间隔部件阻止第二臂部接触电极以及由此发生的短路。此外,该间隔部件阻止在血管上无意施加并由此会压碎血管的过度压カ。该间隔部件优选地由金属突起形成,在其对侧上布置有非金属止动器。金属突起优选地连接至电源,即连接至电极或连接至第二臂部。如果组织处于突起和所布置的接触表面之间,则会阻止发生不期望的故障。如果该突起布置在反相电极附近,尤其是连接至电源,则会导致一定的电流流入所夹持的生物组织,由此就会收缩并且不再阻碍在第二臂部和电极之间设置最小期望距离。通过可替代的设计实例,间隔部件可以由非导电材料形成。这样可以减小臂部之间短路的危险,并且还能扩展凝结区域。


从下面描述、从属权利要求或附图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有利实施方式的其他 细节图I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表示。图2 :该装置的臂部和小刀的示意侧视图。图3 :根据图2的臂部和小刀的部分剖面图。图4 :从纵轴方向观察的工具闭合时简化和示意表示的臂部和小刀的垂直剖面表
/Jn o图5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头部的透视图,以及图6 :从纵轴方向观察的简化和示意表示的基体和小刀的垂直剖面表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在操作于人体或动物体时能够例如用于夹持、熔合或切断血管的装置10。装置10特别用于内窥镜手木。它包括细长轴11,该细长轴11近端保持在外壳12上。外壳12具有操纵部件,例如手柄13以及驱动元件14。这些包括例如可枢转手柄部15和/或驱动按钮或杆16,以及其他元件,例如必要时的电气开关。驱动元件14经由图I中仅通过点划线示意性示出的动カ传输部件17连接至布置在轴11远端上的应用部18。该外科装置的应用部或头部18至少包括图2和3中示出的元件,即第一臂部19、第二臂部20和小刀21。臂部19、20用于夹持血管,其中它们可以朝向彼此移动并牢固地夹持住它们之间的血管。小刀21用于切断血管。在当前实例中,臂部19刚性连接至轴11,而臂部20可以通过驱动手柄部15朝向臂部19或远离臂部19旋转。相反,在驱动按钮16的驱动下,沿轴11的纵向方向推进小刀21,如图2的箭头22所示。臂部19具有多个部件。例如包括塑料或陶瓷基体23,从图4中尤其可以看出。基体23在其轴侧端刚性连接至轴11,出于此目的它具有如图5所示的肩部24。细长基体23从这里发出并延伸离开,其中它首先具有用于小刀21的引导狭槽。引导狭槽25沿纵向方向延伸穿过细长圆体23,引导狭槽25具有两个翼26、27,它们以一定距离间隔并且平行相对,以及在它们之间引导小刀21。图6对此特别示意。这里小刀21在其中心位置上距离每个翼26、27为工作距离S,所述距离的最大值优选与小刀21的厚度D相等。小刀21包括刀片28,在其上边缘设置有引导带29。如图6所示,D定义为引导带29的厚度。厚度DK是刀片28的厚度。工作距离S优选为不超出5倍于厚度DK的值。在更优选的情形中,厚度DK不超过工作距离S的两倍。換言之,小刀21可以在翼26、27之间前后移动最大两倍于S的距离。在理想情形中,厚度DK不大于工作距离S。如图2所示,小刀21优选具有布置在诸如刀片28上的滑动边缘,其可以沿臂部19的基体滑动并垂直引导小刀21。结果如图4和5所示,小刀28邻接切削边缘28c下方的尖端28b可以沿电极33前行或距离电极33很短的距离,而不会磨损。 轴承区或铰接区30在笔直延伸中邻接引导狭槽25,在该区中第二臂部枢转地安装在基体23上。臂部20连接至动カ传输部件17 (图5中未详细示出),从而可以绕横向布置于基体23上的轴旋转。引导狭槽25和纵向狭槽31继续穿过臂部20。纵向狭槽31至少向下开ロ,即沿着向下方向朝向基体23。它的宽度优选至少近似地对应引导狭槽25的宽度。纵向狭槽31的翼52、53是平行的平面。通过小刀21,它们相应地限定了针对上述关于工作距离S应用的工作距离尺寸SI。在臂部20下面,基体23具有凹槽状或直通状凹窝32,其中布置有电极33。在该设计实例中通过薄圆柱碟形板形成电极33。该电极33在面向臂部19的ー侧上具有弯曲的,优选为凹入的,优选为闭合的平滑表面。这里电极33基本沿凹窝32的整个长度方向延イ申,而在基体23的前端留下自由区34。用于电极33的保持部件37布置在基体23的上边缘35、36。如图4所示,这些部件通过扣合突起38、39形成,所述突起包括电绝缘材料并优选与基体23为一体组件。扣合突起38、39形成夹持住电极33上边缘的止动凸耳,。它们的长度优选略大于电极33的厚度,从而它们稍微突出超过暴露的电极表面。上臂20在其面向电极33的下侧具有遵循电极33形状的电极表面40。如果电极33具有例如圆柱碟形,则电极表面40类似地遵循圆弧,它具有稍微小点的半径。与该基本形式相独立的是,电极33和电极表面40以凹槽、凸出、绒毛、棱等形式在形状上可以具有局部偏差。在第二臂部20的远端设置延伸至基体23的鼻状突起41,并且在该装置闭合时,支撑于基体23的末端区34。在这种状况下,电极表面40和电极33的内侧之间限定宽度为A的距离间隙。该宽度A优选地至少略大于突起38/39和电极表面40或臂部20的邻接翼42、43之间的距离B。从图4和5中可以看出,电极33通过电导体44连接至电源。导体44在此首先延伸穿过轴11进入外壳12并连接至开关(未详细示出),以及通过供给线路45连接至电源装置。类似地,导体(未详细示出)从臂部20延伸到装置。导体44例如可以具有设置有绝缘物46等的圆线。它在电极33和基体23之间的点处近似中心地连接至电极33。特别是在铰接区30,导体44在基体23外侧穿过横向开ロ 47,并在纵向凹窝49中延伸至达肩部24。在该点处导体44进入轴11。导体44特别地为绝缘银线。
所描述的装置按如下操作为密封和切断血管,血管夹持于臂部19、20之间。手柄部15的驱动促使臂部19、20朝向彼此移动以便夹住血管并且血管壁彼此压靠在一起。这里血管壁挤压在一起,特别是挤压在电极表面40和电极33之间。此外它们夹持在突起38、39和电极表面40或翼42、43之间。理想地,突起41定位在基体23的区34上,作为推力轴承并由此阻止血管变形。在臂部20和电极33之间施加电流或电压,优选为HF电压,开始凝结处理,在该处理中血管壁的细胞打开以及蛋白质释放并变性。夹持在臂部20和电极33之间并彼此压靠的血管壁结合在一起。它们在该处理中会减小体积。独立于血管壁体积的收缩,突起38、39和臂部20之间夹持的血管部分至少充分保持自然状态,由此几乎没有经受任何收缩。它们被可靠地夹持住,因此阻止了血管的横向滑动,这对相对较小血管的密封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剩余组织进入鼻部41和区34之间作为推力轴承,这样间隙距离A就稍微大于实际预期的,则狭窄间隙B用作抵制血管横向滑动的防护部件。而且,鼻部41和电极33 的前端48之间的距离小到使得那里存在的任何组织可以凝结并由此收缩。这非常有益于在臂部19、20之间可靠地夹持住组织。一旦凝结处理足够地超前,医生例如可以通过启动按钮16来驱动小刀。现在通过引导狭槽25和纵向狭槽31在中心推进、引导小刀至臂部19、20的自由端。这里小刀21大致精确地在图4中指示的中心面M内按虚线延伸,以确保密封血管尾端区域在小刀21的两侧长度相等。从而最小化了偏离中心切削的危险,进而最小化非受控流血的危险。优选地适于最小侵入手术的装置10 (例如可以通过套管针引入体内)具有两个臂部19、20以及用于夹住血管的中心引导小刀21。小刀在至少ー个臂部19、20中的中心引导避免了偏离中心切断凝结组织的弊端。而且,小刀21的精确中心引导在其上产生更小的磨损。因此本发明保证小刀21更好切削质量以及更长使用寿命。一个臂部优选地具有陶瓷基体23,在其上边缘设置向内突出的具有底切形式的突起38、39。这些电绝缘突起沿中心面M的方向延伸并提供了两个改迸一方面,便于组装电极33。另ー方面,产生两个组织夹持点。距离A优选地从突起38、39至引导狭槽31逐渐減少。通过本装置,凝结宽度由绝缘突起38、39确定,并由此可靠地再生,这极大地改进了
凝结质量。參考标记列表10 装置11 轴12 外壳13 手柄14 驱动元件15 手柄部件16 驱动按钮或杆17 动カ传输部件18 应用部件,头部19 第一臂部20 第二臂部
21小刀22箭头23基体24肩部25引导狭槽26,27 槽翼S25和21之间的间隙D刀21的厚度 DK刀片28的厚度28刀片28a 滑动边缘28b 尖端28c 刀刃29引导带30铰接区31纵向狭槽SI31和21之间的间隙32凹窝33电极34基体23的末端区35,36 上边缘37保持装置38,39扣合突起40电极表面41突起A33和40之间的距离宽度B38、39和40之间的距离42,43 臂部 20 的翼44导体45供给线路46绝缘物47基体23的侧向开ロ4833 的前端M中心面49纵向凹槽52,53 31 的狭槽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10),其包括 第一臂部(19),其具有电绝缘基体(23),该电绝缘基体(23)具有凹槽状凹窝(32)和引导狭槽(25),其中基体(23)上设置有保持部件(37、38、39),用于将ー侧弯曲的电极(33)安装在固定位置; 第二臂部(20),其可动地安装在基体(23)上,从而它可以朝向和远离电极(33)运动,其中第二臂部(20)具有纵向狭槽(31);以及 小刀(21),其布置在基体(23)的引导狭槽(25)中,从而它可以纵向运动并被布置成突入到纵向狭槽(31)或移动到纵向狭槽(31)中,所述小刀(21)包括彼此牢固连接的引导带(29)和刀片(28),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刀(21)在引导狭槽(25)中的横向工作距离(S)小于刀片(28)厚度(D)的五倍,以及所述小刀(28)具有笔直并且纵向延伸的滑动边缘(28a),该滑动边缘面向并且接触电极(33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刀(21)在前侧具有切削边缘(28c),其与小刀(21)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刀(21)在背对电极(33)的ー侧具有引导带(29),其被布置成在基体(23)的引导狭槽(25)中可纵向运动并突入到第二臂部(20)的纵向狭槽(31)或被布置成移动进入到纵向狭槽(31),以及这确定了小刀(21)在基体(23)和第二臂部(20)中的横向工作距离(S)。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部(20)由固体金属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部(20)在面向第一臂部(19)的电极(33)的ー侧具有遵循电极(33)形状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0)的臂部(19)和(20)闭合吋,在电极(33)和第二鼻部(20)之间限定具有宽度(A)的距离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37)形成在凹窝(32)的彼此面对的两个边缘(35、36)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37)由电绝缘突起(38、39)形成,所述突起(38、39)沿第二臂部(20)的方向突出,以及在装置(10)的臂部19和20闭合时,所述突起(38、39)与第二臂部(20)—起限定距离(B),该距离(B)等于或小于距离间隙的宽度(A)。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3)通过电导体(44)连接至电源,所述电导体(4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基体(23)的外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3)连接至细长轴(11),所述轴(11)从外壳(12)延伸,其中轴(11)具有动カ传输部件(17)用于第二臂部(20)和/或小刀(21)的选择性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或第二臂部(19、20)上设置间隔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是金属导电或电绝缘突起(41)。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10),其包括第一臂部(19),其具有电绝缘基体(23),该电绝缘基体(23)具有凹槽状凹窝(32)和引导狭槽(25),其中基体(23)上设置有保持部件(37、38、39),用于将一侧弯曲的电极(33)安装在固定位置;第二臂部(20),其可动地安装在基体(23)上,从而它可以朝向和远离电极(33)运动,其中第二臂部(20)具有纵向狭槽(31);以及小刀(21),其布置在基体(23)的引导狭槽(25)中,从而它可以纵向运动并被布置成突入到纵向狭槽(31)或移动到纵向狭槽(31)。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2860866SQ2012103832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邢丽丽 申请人:邢丽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