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725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 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 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 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 9%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 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目前治疗痔疮的传统方法有手术治疗和内服药、外用药疗法。手术疗法主要针对于久治不愈 或已形成较大的混合痔或花环痔者,但费用昂贵。内服药及外用药分为西药和中药,西药虽能改善症状,但由于含有化学物质,具有副作用。现有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小,但见效慢,并且很难消除病灶,不彻底,易复发,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苦参20-40克、黄柏10-30克、蒲公英20-40克、连翘10-30克、石菖蒲10-30克、当归5-20克、赤芍5-20克、地榆10-30克、葛根10-30克、黄连5_20克、白芷5_20克、槐角10-30克、白矾10-30克、冰片5-20克、马齿苋10-30克、大黄10-30克。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为,苦参25-35克、黄柏15-25克、蒲公英25-35克、连翘15-25克、石菖蒲10-2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地榆15-25克、葛根15-25克、黄连5-50克、白芷5-50克、槐角10-20克、白矾10-20克、冰片5-15克、马齿苋15-25克、大黄15-25克。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为,苦参30克、黄柏20克、蒲公英30克、连翘20克、石菖蒲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地榆20克、葛根20克、黄连10克、白芷10克、槐角15克、白矾15克、冰片10克、马齿
苋20克、大黄20克。本发明药物中以苦参、黄柏、大黄清热燥湿,消肿以蒲公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泻火软坚,白芷、石菖蒲芳香走窜消肿散结。当归、赤芍凉血、活血、补血,加强活血行淤功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地榆、槐角凉血泄热,收敛止血。葛根、黄连清心肺胃肠之热你,冰片、白矾解毒止痒。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第一种方法是制备用于外敷的药物,包括如下步骤,I)按如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苦参20-40克、黄柏10-30克、蒲公英20_40克、连翘10-30克、石菖蒲10-30克、当归5-20克、赤芍5-20克、地榆10-30克、葛根10-30克、黄连5-20克、白芷5-20克、槐角10-30克、白矾10-30克、冰片5_20克、马齿苋10-30克、大黄10-30克;2)将上述原料药放到铁锅内加入麻油浸泡;用武火将麻油加热到120摄氏度,再用文火加热,直到原料药炸至黑褐色,一捏即碎时,将原料药捞出滤净;把药油倒入常规膏药基质内,搅拌均匀,离火冷却到60摄氏度,放入冷水中去火毒,然后将摊于棉布上,得贴 膏剂。用法与用量每贴20克,贴于二白、承山、承扶、次髎、会阳、合谷穴位上,每穴一贴,3天换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共用两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休息20天。本发明所选穴位中,二白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痔的经验有效穴,承山、承扶、次髎、会阳可以清泄肛肠湿热,疏通经络气血。合谷具有清热疗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本发明中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以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可发挥双重效果。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第二种方法是制备用于外洗的药物,包括如下步骤,I)按如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苦参20-40克、黄柏10-30克、蒲公英20_40克、连翘10-30克、石菖蒲10-30克、当归5-20克、赤芍5-20克、地榆10-30克、葛根10-30克、黄连5-20克、白芷5-20克、槐角10-30克、白矾10-30克、冰片5_20克、马齿苋10-30克、大黄10-30克;2)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后,装入布袋中包扎,投入盆中,将上药加水2000ml煎汁去渣,得到药液;用法与用量将药液趁热熏洗肛门,一般水温降至37 4(TC开始坐浴,或用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次1(Γ20分钟,每天早晚各I次,7天为I个疗程。本发明中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湿热、黄疽、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等症。黄柏性味苦;寒。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经、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连翘性味味苦,性微寒。归经入心经、肺经、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石菖蒲性味味辛,微温。归经入心经、肝经、脾经。功能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主治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归经归肝经;心经;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赤芍性味苦;微寒。归经肝经;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地榆性味苦酸;寒;无毒。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葛根性味甘辛,平。归经入脾、胃经。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 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白芷性味味辛;性温。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归经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槐角性味归经寒;苦;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白矾性味归经归肺、脾、肝、大肠经。功能主治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冰片性味辛苦,凉。归经入心经、肺经。功能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马齿苋性味性寒,味甘酸。归经入心经、肝经、脾经、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毒泻痢、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疮疡痈疖、丹毒、瘰疬、湿癣、白秃、痢疾(大便半干半稀)、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蛇虫咬伤、便血、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大黄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湾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紐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本发明有关治疗情况如下I. 一般资料现以临床100例痔疮患者为例,其中男45例,年龄18-70岁,女55例,年龄20_60岁。其中内痔54例,外痔46例。2.诊断标准内痔大便困难,有坠胀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痔核脱出。外痔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3.治疗方法使用方法取本发明贴膏剂,每贴20克,贴于二白、承山、承扶、次髎、会阳、合谷穴位上,每穴一贴,3天换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共用两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休息20天。可同时采用本发明药液熏洗肛门,一般水温降在37 4(TC采用坐浴,或用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次1(Γ20分钟,每天早晚各I次,7天为I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内痔大便正常,无坠胀感,排便时无血。外痔红肿热痛、水肿、充血症状消失,无压痛感,排便正常,无异物分泌物。好转内痔大便正常,无坠胀感,排便时偶有血。 外痔红肿热痛、水肿症状消失,充血症状减少,无压痛感,排便时不疼痛,有少量分泌物。无效内痔大便困难,有坠胀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痔核脱出。外痔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5.治疗结果(见表I)表I经治疗后疗效观察
权利要求
1.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苦参20-40克、黄柏10-30克、蒲公英20-40克、连翘10-30克、石菖蒲10-30克、当归5-20克、赤芍5-20克、地榆10-30克、葛根10-30克、黄连5_20克、白芷5_20克、槐角10-30克、白矾10-30克、冰片5-20克、马齿苋10-30克、大黄10-30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苦参25-35克、黄柏15-25克、蒲公英25-35克、连翘15-25克、石菖蒲10-2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地榆15-25克、葛根15-25克、黄连5-50克、白芷5-50克、槐角10-20克、白矾10-20克、冰片5-15克、马齿苋15-25克、大黄15-25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的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苦参30克、黄柏20克、蒲公英30克、连翘20克、石菖蒲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地榆20克、葛根20克、黄连10克、白芷10克、槐角15克、白矾15克、冰片10克、马齿苋20克、大黄20克。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重量称取各味原料药; b.将上述原料药放到铁锅内加入麻油浸泡;用武火将麻油加热到120摄氏度,再用文火加热,直到原料药炸至黑褐色,一捏即碎时,将原料药捞出滤净;把药油倒入常规膏药基质内,搅拌均匀,离火冷却到60摄氏度,放入冷水中去火毒,然后将摊于棉布上,得贴膏剂。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所述重量称取各味原料药; b.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后,装入布袋中包扎,投入盆中,将上药加水2000ml煎汁去渣,得到药液。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痔疮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痔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苦参20-40克、黄柏10-30克、蒲公英20-40克、连翘10-30克、石菖蒲10-30克、当归5-20克、赤芍5-20克、地榆10-30克、葛根10-30克、黄连5-20克、白芷5-20克、槐角10-30克、白矾10-30克、冰片5-20克、马齿苋10-30克、大黄10-30克。本发明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治疗周期短,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885945SQ2012103840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
发明者赵子山, 赵金环 申请人:赵子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