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750阅读:1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昔洛韦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昔洛韦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别名:无环鸟苷、无环鸟嘌呤,化学名9_ (2_羟乙氧甲基)鸟嘌呤,系2’一脱氧鸟苷的无环类似物,是一种非糖甙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它是第二代广谱抗病毒药物,由英国葛兰素 威尔康(G *W)公司研发成功,是1981年世界上首次上市的第一个特异性抗疱疹类病毒的开环核苷类药物,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具有高度选择性和较低毒性的抗病毒药物,该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能选择性地阻断疱疹病毒复制,且毒性较小。US4199574公开了用阿昔洛韦在治疗病毒感染中应用。迄今阿昔洛韦已被5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是世界·上销售量较大的抗病毒药。目前,国内外阿昔洛韦有冻干粉针剂、注射液、片齐U、眼膏、霜剂等剂型上市。现有的阿昔洛韦存在七种晶型·,包括三种无水晶型,一种一水合物晶型,一种3/2水合物晶型和两种阿昔洛韦钠盐。现有的阿昔洛韦晶型溶解性差渗透性差,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62mg/mL,油水分配系数1gP为-1.56,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10 20 %。EP2412373A1 (CN101602764A)中描述了阿昔洛韦3/2水合物晶型的制备方法:将阿昔洛韦与水按1:5-50混合,加热至50-100°C,过滤,滤液降温至0-30°C,析出晶体,过滤,干燥得到阿昔洛韦3/2水合物晶型。该申请中,仅提供了一种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阿昔洛韦晶体,并无数据显示该晶型的阿昔洛韦具有更好的透皮吸收性。CN101987851A中描述了两种阿昔洛韦钠盐晶型的制备方法:将阿昔洛韦钠用水溶解,加入加甲醇,静置析晶,得到阿昔洛韦钠晶型I ;将阿昔洛韦钠用水溶解,加入乙醇、异丙醇、丙酮或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组成的混合溶剂,静置析晶,得到阿昔洛韦钠晶型II。该申请同样没有实验数据显示该晶型的阿昔洛韦具有更好的透皮吸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阿昔洛韦共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阿昔洛韦共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共晶的制剂。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其化学式如式I所示,
权利要求
1.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其化学式如式I所示,
2.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阿昔洛韦和戊二酸按1:1的摩尔比混合; 2)将阿昔洛韦和戊二酸的混合物以不低于15Hz的频率进行研磨,在研磨过程中添加适量有机溶剂; 3)将所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即为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10 20ML/100 mg阿昔洛韦和戊二酸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的频率为15 25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的频率为15 25Hz。
7.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戊二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戊二酸饱和溶液; 将阿昔洛韦加入戊二酸饱和溶液中,充分搅拌; 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为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的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0.一种药用制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与可接受的药用辅料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昔洛韦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本发明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衍射角度2θ在8.108、10.890、13.975、14.421、16.125、16.611、18.700、20.468、21.504、21.887、22.495、23.208、24.143、25.015、26.069、27.410、28.506、29.135、30.901、32.524、32.972、34.126、35.609、36.049、37.153具有特征峰。本发明分别采用添加有机溶剂研磨,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沉淀、过滤、干燥的两种方法,成功地制备出纯度较高的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生产过程中所需溶剂量少,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少。本发明公开的阿昔洛韦-戊二酸共晶与阿昔洛韦相比,具有较高的渗透性,性质稳定,应用于制备透皮吸收制剂更有优势。
文档编号A61P31/22GK103113371SQ2012104058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鲁统部, 闫岩, 陈嘉媚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