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3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由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由栀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本复方制剂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动物实验表明,本复方制剂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程度,所述效果优于各自单用的效果,本复方制剂可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能有效阻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肝损伤等病症。
【专利说明】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由桅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其在治疗慢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据报道,目前,NAFLD的患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30%左右;在我国,由于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上海市3175例成人调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为17.3%,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达15.4% ;另据报道,17%的NAFL在5~10年发生NASH,后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因所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高患病率、低龄化发病趋势、慢性进展经过、和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等特点,其临床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积极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0003]所述NAFLD的致病因素复杂,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主要相关因素包括营养因素(如肥胖症),内分泌代谢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遗传因素,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1)脂肪代谢异常:如肝合成游离脂肪酸(FFA)增加或碳水化合物合成甘油三脂(TG)增加、游 离脂肪酸输送入肝增多、脂肪酸在线粒体β氧化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和分泌减少,致TG转运障碍等;(2)激素影响:如胰岛素抵抗(IR)在脂肪肝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4) FFA的作用;(5)其他如遗传因素、免疫反应、肝筛改变、缺氧和微循环障碍等等。
[0004]目前NAFLD的防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以往,脂肪肝尚被认为是不需特殊治疗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特别是对肥胖及营养过剩的脂肪肝,以生活方式干预获得体重减轻及低热量饮食则成为NAFLD的基本治疗措施,但减重效应在临床实际中并不容易得到重复,因此开发独立于减重的药物治疗仍十分关键。
[0005]研究还显示,NAFLD最常见的相关因素是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该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均属于代谢综合征的范畴,其“共同土壤”是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糖、脂代谢紊乱;因此,NAFLD被认为是一复杂的、系统性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靶点尚未清晰,也正是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理想治疗药物的原因之一。研究者认为,对于复杂性病变,需要探求综合治疗的方法,鉴于NAFLD的上述病理机制特点,以及中医药整体观指导的阴阳平衡理论与中药复方多途径药理作用特点,中医药势必将对该复杂性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体现出其特点和优势,或可成为阐发中医药临床优势的一个优势病种和一个良好切入点。
[0006]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些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有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然而,无论传统中药复方还是单一的有效成分,皆有其不足之处。传统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难以明了其所含成分,使其制剂存在一定的可控性、稳定性的困扰,这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难题之一;而单一组分或成分可能失去中医整体观治疗复杂疾病的特色优势;因此如何对传统复方“去粗取精”而又保持中医复方配伍治疗复杂疾病的优势,是一大难题,也是中医药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研究的突破方向之一。
[0007]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长期以来研究实践,拟提供有显著的抑制肝脂肪沉积和抗肝损伤作用中药复方制剂,尤其是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由桅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该复方复方制剂能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抗肝损伤作用。
[0009]本发明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痰湿、血瘀”的基本病机特点,以“祛湿化瘀”为主要治法,确立中药复方“祛湿化瘀方”加减治疗NAFLD患者,临床取得良好的效
果O
[0010]本发明在研究证实“祛湿化瘀方”可有效防治NAFLD的基础上,以祛湿化瘀方中5种已被认知的、能被分离提取或购买的有效组分或单体(绿原酸、桅子苷、姜黄素、虎杖苷、白术多糖)为研究对象获得中药有效组分配方BZL方(申请号:201110056269);在上述BZL方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学统计模型,对该BZL方进行反复处方筛选、优化和药效验证实验,筛选出有桅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命名为ZL方),经试验表明,其抗NAFLD和肝损伤作用显著;大鼠NAFLD模型证实其降低肝组织甘油三酯及降低血清ALT疗效有优于“BZL方”的优势;小鼠NAFLD模型实验证实其降低肝组织甘油三酯及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疗效显著优于“`BZL方”或单用桅子苷、绿原酸或罗格列酮。
[0011]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桅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所述的桅子苷、绿原酸的重量比为67.2:10~67.2:0.2,
[0012]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中,
[0013]桅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桅子,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0014]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中药茵陈,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0015]本发明所述复方制剂,经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运用“均匀设计”筛选,并经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和C57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种动物模型(模型形成后治疗性给药或模型发展过程中介入干预)反复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复方制剂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或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程度,上述作用显著优于各自单用的效果;本复方制剂中的2种组分配伍应用可提高抗NAFLD的作用,能有效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并促进脂肪肝的逆转,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种慢性肝损伤等病症。
[0016]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的有效组分或成分组合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肝病药物,及用于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的药物和用于制备防治肝损伤的药物。[0017]本发明中,所述的由桅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复方,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了 SD大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X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BZL方组,5:祛湿化瘀方组,6:罗格列酮组。
[0019]图2显示了 SD大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X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BZL方组,5:祛湿化瘀方组,6:罗格列酮组。
[0020]图3显示了 C57小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X 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桅子苷组,5:绿原酸组,6:BZL方组,7:祛湿化瘀方组,8:罗格列酮组。
[0021]图4显示了 C57小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油红O染色X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桅子苷组,5:绿原酸组,6:BZL方组,7:祛湿化瘀方组,8:罗格列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发明的复方有益效果通过下述实验证实。
[0023]实施例1
[0024]按重量比为67.2:10~67. 2:0.2取中药有效成分桅子苷和绿原酸,按常规方法制备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中,桅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桅子,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中药茵陈,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0025]更具体的,本发明的复方制剂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0026]实施例2
[0027]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和均匀设计方法回归分析获得相应最佳的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作用的配方
[0028]1、材料
[0029](I)动物: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60±1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30]SD雄性大鼠53只,体重150± 10g,清洁级,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0031](2)主要试剂及药物:虎杖苷(Polydatin)来源于虎杖,批号:RE090703,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茵陈,批号:GY0900705,桅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桅子,批号:CY101018,姜黄素(curcumin)来源于姜黄,批号:CU090912,白术多糖(Rhizoma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来源于白术,批号:GY090510,以上药物均购于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祛湿化瘀方中饮片茵陈、虎杖、姜黄、生桅子、白术均购于华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高脂饮食饲料(10%猪油+2%胆固醇+ 88%基础饲料),饲料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购自浙江东欧生物有限公司。
[0032]2、方法
[0033](I)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雄性SD大鼠58只,给予高脂饮食饲料饲养8周,设正常组、模型组、均匀设计配方十组,共13组;在造模第4周开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药物组,并灌胃给药或饮用水继续造模至第八周;各用药组按均匀设计表配伍用药,各组药物均配制成相应浓度以10ml/kg大鼠体重进行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按2ml -Kg^1剂量腹腔注射麻醉,下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取肝组织备检;
[0034](2)均匀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均匀设计方案选用Ull (111°)表(如表1所示),以方中五味中药有效组分作为考察因子,以X1、X2、X3、X4、X5分别代表方中的五味中药有效组分,每个因子分别取5个水平(即呈梯度递增的5种不同剂量),2次重复(如表4所示);先根据国家药典确定祛湿化瘀复方各药物(茵陈、虎杖、白术、桅子、姜黄)剂量范围,再根据每个有效成分的得率换算确定各组有效成分的剂量(如表6所示);X1 (绿原酸)的5个水平在
0.67-3.33mg/kg之间,X2 (虎杖苷)的5个水平在l_5mg/kg之间,X3 (白术多糖)的5个水平在53.33 - 266.67mg/kg之间,X4 (桅子苷)的5个水平在9_45mg/kg之间,X5 (姜黄素)的5个水平在5.5-27.5mg/kg的剂量范围内;按照均匀设计表格安排各因子及水平,进行组方设计,共10组;
[0035](3 )筛选指标:肝组织TG含量;
[0036](4)统计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匀设计实验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P = 0.05作为显著水准进行统计检验)。
[0037]3、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结果:
[0038]肝组织TG含量检测显示,模型组达76.57 ± 31.00mg/g,其均值达正常组(13.68±4.27mg/g)的5.59倍,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本次模型制备很成功,即均匀设计试验的实验模型基础良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功基础上,检测肝组织TG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1所示),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 =71.966-19.798x4+18.687x1x4,即当绿原酸(Xl) 0.067mg,桅子苷(X4) 4.5mg (剂量为每100g大鼠每天给药量)时对肝组织TG含量抑制作用最佳;结合本实施例设计及临床常用剂量,桅子苷与绿原酸按照67.2:1质量`比组合为有效成分复方,命名为“ZL方”。
[0039]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及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结果:
[0040]表1是各组大鼠肝组织TG含量(X 士S) 0
[0041]表1
[0042]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中药有效成分桅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所述的桅子苷、绿原酸的重量比为67.2:10~67.2:0.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为有效组分或成分组合。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药物中 的用途。
6.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P1/16GK103800352SQ20121045187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胡义扬, 冯琴, 彭景华, 唐亚军, 孟胜喜, 刘平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