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4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包括抓握部分、安装在抓握部分中的操控部件、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与操控部件连接,消融导管活动的设置在导引导管腔内,导引导管中设置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与操控部件连接,导引管远端设有1个或多个灌注孔;所述消融导管远端设置有电极,电极设有1个或1个以上灌注孔;所述操控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钮、第二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本发明公布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到达病灶部位,操控部件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喷洒生理盐水或者造影剂,避免血管因为消融而损伤过大。
【专利说明】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装置,尤其是一种医用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导管管体通常由柔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包括聚乙烯、聚酯或聚酰胺。由于心脏结构复杂,需要性能优越的导管,能够精确到达心脏不同病灶部位是极具挑战性的。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结构的导管,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176905中公开的一种带有设备推进机构的控制手柄,该手柄采用螺旋推进的方式控制导管与钢丝的相对运动。[0004]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让导管能够顺利的到达心脏不同病灶部位,常用的方法是将消融导管活动地设置在导引导管的腔体中,消融导管和导引导管分别具有各自的操控部件,在使用时,分别操控各自的操控部件,操作起来工序繁杂,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0005]电生理导管经过皮下穿刺,在X射线的透视下,沿血管将导管送至需要治疗的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在消融特定组织部位时,如血管内消融时,消融损伤过大,会导致血管收缩狭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本发明提供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到达病灶部位,操控部件操作简单方便,本发明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导引管的灌注孔还可用于输送造影剂,并通过设备成像,检测血管内的病理情况,以便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极的灌注孔喷洒生理盐水,避免血管因为消融而损伤过大,导致血管收缩狭窄。
[000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包括抓握部分、安装在抓握部分中的操控部件、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与操控部件连接,消融导管活动的设置在导引导管腔内,导引导管中设置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与操控部件连接,所述消融导管远端设置有电极,电极设有I个或I个以上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包括,控制引导管远端弯曲的第一控制钮,控制消融导管旋转和/或伸缩的导管控制按钮。
[0008]其中,优选地,第一控制钮和所述牵引丝连接,第一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导管控制按钮包括第二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第二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与抓握部分滑动连接;第三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同轴固定连接,第三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
[0009]牵引丝具有较硬部和较软部,较软部位于牵引丝远端,第一控制钮转动可拉紧牵引丝,较软部会出现弯折。
[0010]第二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与抓握部分滑动连接,滑动第二控制钮时,第二控制钮推进消融导管,消融导管的远端从导引导管的腔体内伸出。
[0011]优选地,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洒液体的孔。
[0012]喷洒液体的孔可用于喷洒造影剂或盐水灌注液。
[0013]优选地,所述导引导管近端设置有密封机构。
[0014]密封机构用于防止造影剂和盐水灌注液的倒灌。
[0015]优选地,所述导引导管具有至少一个腔。
[0016]引导导管的腔用于设置消融导管和引导液体。
[0017]优选地,所述消融导管远端为固定弯形。
[0018]固定弯形用于帮助消融导管的远端到达病灶。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为旋转键。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钮为沿抓握部分方向滑动的滑动键。
[0021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到达病灶部位。
[0022]2、操控部件操作简单方便。
[0023]3、本发明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还可用于输送造影剂,并通过设备成像,检测血管内的病理情况,以便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喷洒生理盐水,避免血管因为消融而损伤过大,导致血管收缩狭窄。
[002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消融导管远端电极的放大视图。
[0029]图6是消融导管远端电极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1 ]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包括抓握部分1、安装在抓握部分中的操控部件、导引导管2和消融导管;
导引导管2和消融导管与操控部件连接,消融导管活动的设置在导引导管2腔内,导引导管中设置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与操控部件连接,所述消融导管远端设置有电极7,电极设有I个或I个以上孔如图5或图6所示;
所述操控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钮3、第二控制钮4和第三控制钮5 ;
第一控制钮和所述牵引丝连接,第一控制钮与抓握部分I转动连接;
第二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与抓握部分滑动连接;
第三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同轴固定连接,第三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0032]如图2所示,牵引丝具有较硬部和较软部,较软部位于牵引丝远端,转动第一控制钮3可拉紧牵引丝,较软部会出现弯折。
[0033]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4与抓握部分I滑动连接,滑动第二控制钮时,第二控制钮推进消融导管8,消融导管8的远端从导引导管2的腔体内伸出。
[0034]如图4所示,第三控制钮5和消融导管同轴固定连接,第三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转动第三控制钮,则消融导管8随之转动,消融导管上的固定弯形也随之转动。
[0035]再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洒液体的孔6。
[0036]喷洒液体的孔6可用于喷洒造影剂或盐水灌注液。
[003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引导管近端设置有密封机构。
[0038]密封机构用于防止造影剂和盐水灌注液的倒灌。
[003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引导管2具有至少一个腔。
[0040]引导导管的腔用于设置消融导管和引导液体。
[0041]再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消融导管8远端为固定弯形9。
[0042]固定弯形9用于帮助消融导管的远端到达病灶。
[0043]所述第一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为旋转键。
[0044]所述第二控制钮为沿抓握部分方向滑动的滑动键。
[0045]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消融导管远端电极的放大视图。
[0046]图6是消融导管远端电极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放大视图。
[0047]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48]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49]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包括抓握部分、安装在抓握部分中的操控部件、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导引导管和消融导管与操控部件连接,消融导管活动的设置在导引导管腔内,导引导管中设置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与操控部件连接,所述消融导管远端设置有电极,电极设有I个或I个以上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包括,控制引导管远端弯曲的第一控制钮;控制消融导管旋转和/或伸缩的导管控制按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钮和所述牵引丝连接,第一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控制按钮包括第二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第二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固定连接,第二控制钮与抓握部分滑动连接;第三控制钮和消融导管同轴固定连接,第三控制钮与抓握部分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螺旋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控制按钮是一个综合控制功能键,该综合控制功能键与所述螺旋消融导管连接,并且能够沿手柄滑动连接,其尾部能够绕手柄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洒液体的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近端设置有密封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具有至少一个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导管远端为固定弯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钮和第三控制钮为旋转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弯灌注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钮为沿抓握部分方向滑动的滑动键。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3830000SQ20121048060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李楚武, 王建聪, 邹波 申请人: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