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在生产口含片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56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在生产口含片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动植物及其分泌物,特别是从蜂胶中提取活性物质的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WHO统计我国长期饮酒者近2亿人,因酒精的毒性作用而致肝脏损害,嗜酒者中约2 / 3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病(ALD),其包括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AFL)、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顺序渐进的过程,发病机制较复杂,中药对AFL治疗效果尚可。酒精性肝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肝病之一,主要是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损害。据西方研究,酒精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几乎50%的肝硬化患者都有长期饮酒的习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变,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并且逐渐向女性化、少年化发展。酒精性肝病在临床上已属多发病和常见病,所以,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酒精性肝病的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的倾向。通过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患者年龄越大,饮酒史越长,饮酒量越大,肝功能损害就越重;酒精性肝病除与饮酒时间和饮酒量有关外,还和患者所饮酒类的质量及患者的饮酒习惯密切相关,酒类质量越差,其患病率越高;空腹饮用白酒或混合饮用多种酒类,患病率也会明显增加;其次,虽然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但如果男女饮相同量的酒,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酒精性肝病,且临床症状较男性严重。由于受自身体质量、脂肪以及胃排空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的酒精性肝损害有高易感性。目前各种各样的应酬越来越多,由于酗酒所引起的各种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社会迫切需要新型廉价的天然防治新产品的出现,而纯天然的蜂产品具有很强的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推广使用
意义重大。酗酒可导致实质器官的微血管改变和脂肪变性,进而发展为器官的萎缩和硬化,最初可出现在肝脏、肺、心脏和脑;肥胖可使体内游离脂肪酸(FFAs)增加,后者除本身引起的脂毒性外,还可抑制葡萄糖的氧化、抑制糖原合成、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加速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蓄积等。酒精和肥胖可使上述所有病理变化加重外,还可诱发脂肪性肝炎,并能促进活性氧和活性乙醛-4-羟基乙醛基产生并增加,使酒精性脂肪肝(ASH)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都处在高水平的氧化应激状态,促使炎症和纤维化不断升级。糖脂代谢异常和酗酒还可以表现在对胰岛素抵抗(IR)的协同作用,IR是肥胖和超重人群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FFAs在肝脏聚集的标志,肝细胞中的FFAs可以作为非TG代谢物的载体,加速组织破坏和炎症浸润及纤维化;酒精可以介导周围型IR并刺激肝脏脂肪酸代谢,还可以在乙醇脱氢酶介导乙醇氧化成乙醛过程中,由于NAD+向NADH转化使NAD+消耗增力口,促进FFAs合成,抑制脂质分解,最终导致TG在肝细胞内蓄积。另外,与传统饮酒者导致明显的营养缺乏和体重降低不同,狂饮者可能会食欲增加,更多的摄入纤维、高脂等食物,使酒精中获得的额外能量不能通过减少食物摄入量来抵消,最终导致体重增加及肥胖。在慢性酗酒、糖尿病和肥胖条件下,粘膜损伤导致的肠道渗透性增强,使肠道细菌分解产生的巨大分子物质如病原体相关的分子进入肠内循环,并通过门脉系统进人肝脏,激活肝星状细胞表达TLRs。在TLRs配体刺激后,纤维原细胞激活MAP信号途径,激活NF-κ B,促使胶原肌纤维原细胞分泌大量前炎症细胞因子及化学因子,使血管周围产生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_6、血清内毒素/脂多糖和血浆胶原激活抑制剂-I等可以作为儿童NAFLD向NASH转化的重要生物标记物。长期过度饮酒,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酒精性肝病(ALD);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形式可单独也可混合存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酗酒有增多趋势。由于我国肝病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更多,可能掩盖了实际上是酒精作为病因的肝病。因此, 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及时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研究,酒精性肝病的病因是乙醇的过量摄入,摄入的乙醇主要在十二指肠和上段回肠通过单纯扩散吸收,胃也能缓慢吸收少量的乙醇,进入血液循环中的乙醇随着血流迅速扩散,在肝、肺及脑等血管分布较多的器官很快达到平衡。乙醇不能储存,必须被代谢,肝脏是体内乙醇代谢的最主要器官,其中90 95%在肝脏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进行氧化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在加重肝脏负担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对肝脏造成损伤。乙醇代谢后的主要产物是乙醛,同时还产生氧应激产物,乙醛随后又被乙醛脱氢酶(ALDH)氧化代谢最终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戒酒是ALD治疗关键的措施之一,戒酒可明显提高ALD患者的生存质量。戒酒后可使ALD的肝功能异常迅速好转,明显提高生存率;对于轻微ALD,戒酒后可不继续发展;肝硬化已充分形成,且有门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者,戒酒也难以逆转,但可改善活动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酒精性肝病患者通常合并热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加剧酒精性肝损伤。因此,酒精性肝病患者宜给予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类、高热量的低脂软食,必要时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制剂。严重的酒精性肝病应执行卧床休息,疾病的稳定阶段应做肌肉锻炼,如非剧烈运动、体操、游泳,家庭中简单易行的身体锻炼同样有效。目前,有关酒精性脂肪肝的确切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长期饮酒可使体内乙醛生成量增加,NADH/NAD的平衡改变而导致脂肪代谢和转运紊乱,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乙醇削弱了正常肝细胞的代谢及肝细胞膜的稳定性。①乙醇中间产物乙醛及乙酸,可使还原性辅酶I与辅酶II的比值升高,从而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使肝内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②酒精有特异性地增加胆碱需要量的作用,磷脂的不足影响了脂蛋白的合成,从而使运出发生障碍。③大量饮酒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β氧化受损,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促进脂肪肝形成,大量乙醇刺激肾上腺及垂体-肾上腺轴,增加脂肪组织分解率,使甘油三脂合成增加并堆积。④长期饮酒可诱导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Ρ450的活性,其活性增加更加重乙醇及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的机理比较复杂,除了乙醇的直接毒性作用外,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是形成肝脏损伤的一个原因。从防治效果看,戒酒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预后非常重要,戒酒为终生治疗,仅此一项即可改变肝病进程。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耗量、早期诊治酒精肝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双环醇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从ALT、AST、ALP和GGT的恢复速度和程度明显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其机理可能是诱导体内抗氧化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提高肝细胞线粒体内GSH水平,双环醇还能保护肝线粒体结构,对抗各类肝损伤负效应;双环 醇不是抑制剂,而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使肝细胞核DNA免受损伤及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而起到保肝作用;双环醇可减轻酒精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招致的肝损伤,从而改善炎症坏死,表明双环醇为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较好药物选择。由于脂肪肝并非为独立性病种,通过引发肝功能的损伤,引起血液生化指标和酶值的变化。在反应肝细胞损伤的检测项目中,以血清酶值最常见,如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等。当肝脏发生脂肪变时,由于肝细胞受到损害,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膜破碎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中所含的ALT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使血中ALT活性增加。由于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其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肝脏发生脂肪变时,多以ALT升高为主。谷丙转氨酶(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有人把脂肪肝和冠心病比喻成高脂血症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因为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酗酒是脂肪肝的常见病因,而这些因素也同样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关系密切。有明显心肌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紊乱,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肝活检研究显示,这些病例中91. 4%有肝细胞脂肪变性。一般而言,酒精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长期食用高脂食物或大量饮酒,酒精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影响其结构及功能;许多人就是因为饮酒过度才患上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致使肝脏受损。而肝损伤可导致甘油三酯(TG)下降,甘油三酯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肝会导致食入的大量脂肪吸收减少,胆汁分泌不足,不能分解吃进去的脂肪,脂肪在肝脏形成脂肪滴从而加重病情。蜂胶是蜜蜂采集胶源植物的幼芽或愈伤组织分泌的树脂状物质,并混合自身腺体的分泌物、花粉和蜂蜡等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黏性的胶状物质。蜂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被誉为“紫色黄金”。蜂胶在采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木屑、蜂尸、杂草、沙石等杂质,在用于食品、药品等之前,必须经提纯净化,否则不能够服用。蜂胶提取方法不同所得的有效成分也不相同,目前常用提取方法有乙醇提取法、水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提取法、硼高分子电解质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溶媒会表现不同的药理药效,表现出提取方式与药理药效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法,不但设备昂贵、操作条件不易掌握,而且提取物得率低且抑菌能力较乙醇浸提法低,但该方法萃取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有一定的开发前景,目前主要还是用于实验室研究。有机溶剂浸提法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等,其中乙醇最为常用。乙醇浸提法所需设备简单,试剂容易购得,操作也十分方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可以很容易使蜂胶脱蜡,并且可以保护一些多酚类物质,从而获得富含多酚类物质的精制蜂胶,故乙醇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特别是70 %和80%的乙醇。虽然有时也用95%的乙醇进行提取,但与水醇溶液相比,水醇溶液提取可以使蜂蜡更快地游离出来,同时提取液中还富含大量的多酚类物质。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对蜂胶进行提取,并测定不同浓度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的吸收光谱,结果显示在290nm处,80%乙醇提取的蜂胶提取液中有最高的吸收峰,这也就意味着其中含有最多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莰菲醇、刺槐黄素和异樱花素。但是,用60%的乙醇提取出的最多的黄酮类物质是异樱花素、槲皮素和莰非醇,70%的乙醇可以提取出最多的乔松素和樱花素;用纯水可以提取出一些易溶于水的多酚类物质,甲醇、正己烷、氯仿有时也被作为提取剂使用。国内外对有机溶剂浸提蜂胶总黄酮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影响因素(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以及其他处理辅助措施(如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方面展开。超声波辅助提取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近年来已成为蜂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的热点。以往大多围绕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超声波频率变化对蜂胶总黄酮提取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研究也不够深入。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蜂胶中还存在一类具有解酒和防治酒精性脂肪肝功能的物质,但是采用目前常用蜂胶乙醇提取方法得率较低,因而效果不显著,或者大剂量使用目前市场有售的蜂胶产品才可能达到目的,为此我们 提出该发明申请,本发明使用的蜂胶剂量与现行的服用剂量一致。蜂王浆是5至15日龄工蜂舌腺和上腭腺所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状液体,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和雄蜂幼虫前期的唯一食物,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又称蜂皇浆、王浆、蜂乳。对蜂王浆的重视和注意,首先是发现了喂饲蜂蜜的幼蜂只能长成工蜂,寿命一般3 O 4 O天,最长7— 8个月,而喂饲蜂王浆的幼蜂能够长成蜂王,寿命长达3 5年,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利用蜂王浆作为延年益寿的食品,但对其性质和作用机理并不了解。到I 8 8 8年,德国化学家A Von Planta才第一个对蜂王浆的组分进行一般性研究,至此人们开始了探讨蜂王浆的奥妙,但对蜂王浆进行包括生物学、化学药理和临床实验的全面研究,还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至今人们对蜂王浆中的一些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还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已确定的功能因子约9大类它们是肽和蛋白质类;功能性甜味剂;功能性油脂;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微量活性元素;活性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及微生态因子如乳酸菌等。根据人们的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含有这些丰富的功能因子,对人类有极强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蜂王浆可减轻ALD病程中肝细胞的损伤作用,对损伤后的肝脏组织有促进再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或抑制C0X-2的生成,避免过度的炎性反应,达到减轻线粒体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降低血清AST和ALT的水平;蜂王浆降低了TNF-α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而TNF-α作为炎性因子,介导了肝细胞的炎性反应,免疫反应、肝细胞凋亡和扩增肝纤维化等多种病理和生理活动。分析蜂王浆TNF-α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蜂王浆是天然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减少ROS引起的核转录因子的活化,从而减少受其调控的TNF-α基因的表达。蜂王浆在酒精性肝病的形成过程中能够抑COX -2和TNF-α的表达,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蜂王浆还对CC14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脏病理形态学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已经形成肝纤维化后的肝组织纤维化改善不明显,其可能的机制为蜂王浆能改善肝组织的炎症、减少ECM的合成和抑制TNF-α的分泌。过去已经研究出蜂王浆和蜂胶具有天然的功能协调和一致性,二者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口含片,是一类不经过胃消化,直接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进入血液,采用在口腔中可溶解的物质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成的片剂。可防止酸性及酶对某些药物的破坏或防止药物对胃的强烈刺激性;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蜂王浆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胃中易被胃酸破坏,而通过舌下粘膜可以直接吸收,所以制作口含片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免遭破坏,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也摄取了大量的食物,特别是高油高脂性食物使人胃呈高饱腹状态,其胃容物的排空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如果同时服用解酒的药物,由于服用量与胃容物相比相差太悬殊,很难发挥作用而失效,但如果采用大剂量的解酒药物,又会受到胃容量的限制而无法实施,所以饭后使用的解酒药物必须采用不经过胃的方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口含片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发明一种能高效地从根本上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 本发明为采用乙醇从蜂胶中提取的分子量小于4000D的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生物活性干燥物。发明人经试验证明,从蜂胶中提取的分子量小于4000D的乙醇溶解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出上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蜂胶置于_18°C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冷冻20 40小时后粉碎;
2)常温常压下将体积浓度为50% 90%的食用酒精与粉碎后的蜂胶按I 6 I的重量比混合,于10 40°C的温度条件下密闭浸泡I 2天;
3)将浸泡后的液体再次加入粉碎后的蜂胶,并重复两至三次,取得最后一次浸泡液,以8000 12000转冷冻离心10 12分钟除去固体杂质,取乙醇溶解蜂胶的上清液;
4)将上清液在室温I 5度下以4000D分子筛超滤分离,取得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
5)将上述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置于乙醇蒸馏回收器中,蒸去食用酒精,得到分子量小于4000D的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生物活性干燥物。目前研究发现影响蜂胶提取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提取次数、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等。不同的提取工艺及溶媒提取的蜂胶,其有效成分会有所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的成分、含量、溶剂都可能影响其机能发挥,造成种种差异,进而出现不同的药理作用。本发明将蜂胶冷冻后使蜂胶变脆,确保粉碎蜂胶时做到细度均匀,便于有效成分的提取;蜂胶与乙醇的合适比例混合是为了确保蜂胶中有效乙醇溶性物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溶解;通过浸泡利于蜂胶中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溶解和保持活性,密闭是为了防止蜂胶中活性成分被氧化,防止挥发性成分损失;多次浸泡的工艺是确保乙醇溶液中提取分离出的蜂胶中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物质保持活性和含量;冷冻离心是确保离心分离时的温度较低,保证蜂胶乙醇提液中蜂蜡更好地析出,使提取出来的蜂胶更纯,利于下一步超滤时得到足够多的有效物质;经过研究发现分子量4000D以下的蜂胶乙醇溶性物质均具有较强的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通过4000D的分子筛,确保提取液纯清、透明,使提取物纯净,控制提取温度是确保乙醇溶性物质纯洁性的最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乙醇蒸馏回收器回收乙醇得到蜂胶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干燥物,除去乙醇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应用。综上,本发明采用改良乙醇提取法,提取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蜂胶中防治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成分,显示出很强的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用途 用途之一是以所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异麦芽
糖醇、山梨糖醇、硬脂酸镁和薄荷脑制成用于制备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口含片;所述蜂胶乙醇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硬脂酸镁和薄荷脑酒精溶液分别占口含片的 10 30%、10 20%、50 70%、5 10%、O. 2 O. 6% 和 O. I O. 4%。 经试验,利用蜂胶乙醇提取物合并蜂王浆防治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而且费用低廉,简单易行。蜂胶是蜜蜂采集胶源植物的幼芽或愈伤组织分泌的树脂状物质,并混合自身腺体的分泌物、花粉和蜂蜡等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黏性的胶状物质。蜂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被誉为“紫色黄金”。蜂王浆是5-1 5日龄工蜂舌腺和上腭腺所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状液体,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和雄蜂幼虫前期的食物,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又称蜂皇浆、王浆、蜂乳。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含有丰富的功能因子,对人类有极强的营养保健功能和医疗作用。蜂胶乙醇提取物合并蜂王浆能够在基因水平上发挥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作用,但对蜂胶和蜂王浆中是何物质起作用目前研究不多,对其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理不完全清
λ·Μ
/E. ο但是本发明已经基本解决了蜂胶合并蜂王浆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理,为此,提出申请本发明专利。本发明就是利用乙醇提取的方法从蜂胶中分离出对防治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效果的成份,合并蜂王浆生产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口含片。作为口含片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吸收快,直接吸收进入肝脏解酒效果好、价格低廉;饮酒后胃内呈饱腹状态,会对解酒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制作成口含片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不良情况,口含片可作为防治酒精性脂肪肝产品使用,价廉物美。 经过研究发现,蜂王浆和蜂胶乙醇提取物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胃中易被胃酸破坏,所以制作口含片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免遭破坏,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图I为自然健康对照组肝脏组织切片图。图2为自然健康对照组肾脏组织切片图。图3为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肝脏组织切片图。图4为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肾脏组织切片图。图5为灌胃本发明口含片组肝脏组织切片图。图6为灌胃本发明口含片组肾脏组织切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制备防治酒精性脂肪肝乙醇提取物干粉
I、将蜂胶置于_18°C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冷冻20 40小时后粉碎。2、常温常压下将体积浓度为50% 90%的食用酒精与粉碎后的蜂胶按I 6 I的重量比混合,于10 40°C的温度条件下密闭浸泡I 2天。3、以第一次浸泡后的浸泡液再次继续浸泡新的粉碎后蜂胶,等浸泡结束后,再次浸泡新的粉碎后蜂胶。4、取重复第三次浸泡后的浸泡液以8000 12000转冷冻离心10 12分钟除去固体杂质,取乙醇溶解蜂胶的上清液。5、将上清液在室温I 5度下以4000D分子筛超滤分尚,取得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6、将上述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置于乙醇蒸馏回收器中,蒸去食用酒精,得到分子量小于4000D的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生物活性干燥物。二、制备蜂胶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口含片
1、典型的几种质量配比表(单位kg)
权利要求
1.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为采用乙醇从蜂胶中提取的分子量小于4000D的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生物活性干燥物。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蜂胶置于_18°C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冷冻20 40小时后粉碎; 2)常温常压下将体积浓度为50% 90%的食用酒精与粉碎后的蜂胶按I 6 I的重量比混合,于10 40°C的温度条件下密闭浸泡I 2天; 3)将浸泡后的液体再次加入粉碎后的蜂胶,并重复两至三次,取得最后一次浸泡液,以8000 12000转冷冻离心10 12分钟除去固体杂质,取乙醇溶解蜂胶的上清液; 4)将上清液在室温I 5°下以4000D分子筛超滤分离,取得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 5)将上述分子量小于4000D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置于乙醇蒸馏回收器中,蒸去食用酒精,得到分子量小于4000D的固形物含量大于90%的生物活性干燥物。
3.—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在生产口含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硬脂酸镁和薄荷脑制成用于制备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口含片;所述蜂胶乙醇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硬脂酸镁和薄荷脑酒精溶液分别占口含片的 10 30%、10 20%、50 70%、5 10%、O. 2 O. 6% 和 O. I O. 4%。
全文摘要
用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在生产口含片中的应用,涉及从动植物,特别是从蜂胶中提取有效物质合并蜂王浆制备口含片的工艺技术领域。先将蜂胶冷冻、粉碎除杂,再以常压常温乙醇重复浸泡三次后,冷冻离心除去固体杂质,取乙醇上清溶液,最后,在1~5℃的环境温度下分离出分子量为4000D以下的蜂胶乙醇提取物,经乙醇蒸馏回收得到干粉,将蜂胶粉与蜂王浆冻干粉、异麦芽糖醇、硬脂酸镁和薄荷脑等混合制防治酒精性脂肪肝蜂胶口含片,本发明对于防治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而且费用低廉,简单易行。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940649SQ20121050023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周斌, 叶满红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