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4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健康站的可调节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多功能健康检测设备更多的注重功能集成上的广泛性,其往往采用简单的站立式检测方式。没有考虑到操作的舒适与便捷。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者被动的跟随检测仪器进行运动,易产生疲惫感,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电子健康站中不仅设计了座椅,而且该座椅可自动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采用红外感 应自动调节功能,配合座椅平动和高度调节结构,在使用时可按最佳距离进行座椅的前后、上下位置调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包括机箱盒2和主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盒2和主机3分别安装在基座I上,主机I上装有红外测距仪4,底托5通过底部加强片6与机箱盒2连接,底托5上装有滚动导轨9,滑块7扣入到导轨条8内与滚动导轨9相连接,滑块7下方固定有螺母座,丝杠17的一端穿过后固定片32及螺母座18与前固定片31相连接,前固定片31与后固定片32固定在底托5上,螺母座18与丝杠17相咬合,丝杠17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20,底托7连接有电机托架11,电机托架11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上转轴设有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20相咬合,设置于滑块7上的油泵13通过进油管15和回油管16与滑块7上的液压缸14相连接,支撑板23 —端下方固定有转向片28,转向片28连结于液压缸14上,支撑板29另一端安装有转向轴25,转向轴25固定于支撑片23上,座椅30安装在支撑板29上。所述转向轴固定25设置在轴基座27上,转向轴25两端套有卡片26,用轴螺丝21将卡片26固定在转向轴25上,用垫片螺丝22和垫片螺母23将支撑板29紧固在卡片26上。所述底托5上分别设有两条滚动导轨9。所述滚动导轨9内壁与导轨条8之间设置有滚珠,形成导轨条8在滚动导轨9内的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感应自动调节功能,在使用时可按最佳距离进行座椅的前后、上下位置调节,该设计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为使用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检测环境,从而达到操作简便,舒适的目的,并且,由于是自动调节,因此对于更加获得科学的检测结果有非常明显的积极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健康站的自动调节座椅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自动调节座椅的俯视不意图[0011 ] 图3为自动调节座椅的后视不意图图4为自动调节座椅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转向轴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轨条结构示意图图7为滚动导轨结构示意图图8为滑动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2、机箱盒,3、主机,4、红外测距仪,5、底托,6、底部加强片,7、滑块,8、导轨条,9、滚动导轨,10、滚珠,11、电机托架,12、电机,13、油泵,14、液压缸,15、进油管, 16、回油管,17、丝杠,18、螺母座,19、主动齿轮,20、从动齿轮,21、轴螺丝,22、垫片螺丝,23、支撑板,24、垫片螺母,25、转向轴,26、卡片,27、轴基座,28、转向片,29,支撑板,30、座椅,31 > IU固定片,32、后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的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包括机箱盒2及主机3,所述的机箱盒2和主机3分别安装在基座I上,主机上装有红外测距仪4,底托5通过底部加强片6固定在机箱盒2上,底托5上装有滚动导轨9,滑块7扣入到导轨条8内与滚动导轨9相连接,滑块7下方固定有螺母座18,丝杠17的一端穿过后固定片32及螺母座18与前固定片相31连接,前固定片31与后固定片32固定在底托上,螺母座18与丝杠17相咬合,丝杠17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20,底托5连接有电机托架11,电机托架11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上12设有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20相咬合,当红外测距仪4感应到检测位置不在规定范围内时,即立刻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相互咬合的主动齿轮19和从动齿轮20转动,进而使固定在从动齿轮20上的丝杠17转动,丝杠17转动使与其咬合的螺母座18进行前后平动,固定在螺母座18上的滑块7在滚动导轨9上跟随螺母座18进行平动,以达到带动座椅30前后调整的目的,当座椅30进入合理位置区间后,主机3自动关闭电机11使其停止工作,滑块7上的油泵13通过进油管15和回油管16与滑块7上的液压缸14相连接,支撑板23 —端下方固定有转向片28,转向片28连结于液压缸14上,支撑板23另一端连接转向轴25,转向轴25固定在轴基座27上,座椅30安装在支撑板23上。红外测距仪4进行感应,主机启动油泵,通过进油管向液压缸注液压油增压,以使座椅调整到合理的高度,当使用者检测完毕主机关闭油泵,液压油通过回油管回流卸压,座椅回到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包括机箱盒(2)和主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盒(2 )和主机(3 )分别安装在基座(I)上,主机(3 )上装有红外测距仪(4 ),底托(5 )通过底部加强片(6)与机箱盒(2)连接,底托(5)上装有滚动导轨(9),滑块(7)扣入到导轨条(8)内与滚动导轨(9)相连接,滑块(7)下方固定有螺母座(18),丝杠(17)的一端穿过后固定片(32)及螺母座(18)与前固定片(31)相连接,前固定片(31)与后固定片(32)固定在底托(5)上,螺母座(18)与丝杠(17)相咬合,丝杠(17)另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20),底托 (7)连接有电机托架(11),电机托架(11)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上转轴设有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20)相咬合,设置于滑块(7)上的油泵(13)通过进油管 (15)和回油管(16)与滑块(7)上的液压缸(14)相连接,支撑板(23)—端下方固定有转向片(28),转向片(28)连结于液压缸(14)上,支撑板(29)另一端安装有转向轴(25),转向轴 (25)固定于支撑片(23)上,座椅(30)安装在支撑板(29)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固定(25) 设置在轴基座(27)上,转向轴(25)两端套有卡片(26),用轴螺丝(21)将卡片(26)固定在转向轴(25)上,用垫片螺丝(22)和垫片螺母(23)将支撑板(29)紧固在卡片(26)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5)上分别设有两条滚动导轨(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导轨(9)内壁与导轨条(8)之间设置有滚珠,形成导轨条(8)在滚动导轨(9)内的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公开了一种电子健康站自动调节座椅,包括机箱盒(2)和主机(3),所述红外测距仪(4)感应到检测位置不在规定范围内时,带动座椅(30)前后位置调整。所述红外测距仪(4)根据感应,将座椅(1)调整到合理的高度,并可自动恢复初始座椅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该不仅设计结构合理,而且为使用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检测环境,从而达到操作简便,舒适的目的,并且,由于是自动调节,因此对于获得更加科学的检测结果有非常明显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2458674SQ20122001944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徐可欣, 欧阳健飞 申请人:天津市天大百睿精密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