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16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诊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超声所使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调温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
背景技术
彩超设备大都没有配备耦合剂加热的装置,被检查人员在周围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起来会感觉不舒服,即使有部分医院会自己配备别的加热设备,耦合剂的温度也难以控制。一年四季中许多时候耦合剂的温度都低于体温,冷刺激常使被检查者感到极度不适,一些医院通常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来提高耦合剂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加热目的,但是这 种方法加热速度慢、水易冷却,常易淋湿操作机器及检查室,给医疗工作人员带来很多的不便;立式的摆放方式不利于耦合剂里面液体的对流,也不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目前市场上根据上述使用的不便已经给超声设备配备了耦合剂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体结构通常包括内筒、壳体、加热控制电路等,具体的原理一般是加热控制电路对内筒进行加热,耦合剂被放入内筒内,从将热从内筒传导给所述耦合剂,但是目前的耦合剂加热装置内筒里面的结构通常只有简单的加热模块,没有温度检测反馈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加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时不能对温度进行检测反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设置在所述加热调温装置的壳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耦合剂,所述内筒内侧壁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温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与其接触的所述耦合剂的温度;所述温度探测装置包括一金属探条、一方便将所述金属探条安装在所述内筒上的安装件,所述金属探条通过机械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内筒上开设一与所述安装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安装件容置在所述凹槽内,以将所述金属探条放置在所述内筒内侧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由于所述耦合剂瓶体开口端放入所述内筒内,因为内筒向上倾斜的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因此该耦合剂瓶体成向上倾斜的横向放置,这样放置既方便实现将耦合剂瓶体内的耦合剂挤出,同时使得耦合剂瓶内的耦合剂加热均匀且加热时间短,同时由于耦合剂瓶体总体为横向设置,因此可直接面对使用者,相对于竖直放置的位置,方便了使用者对耦合剂的拿取。2、由于温度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筒位于最下方的侧壁处,由于内筒呈横向倾斜的放置,因此当所述耦合剂放入内筒时,耦合剂瓶体正好与该探测装置相接触,因此可以更准确的测得耦合剂的温度。3、由于所述将金属探条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进行安装,因此方便对探条的安装和更换4、由于所述安装件上还可通过连接一弹性机构与所述金属探条相连,这样,当耦合剂放入时,可以保证金属探条与所述耦合剂接触更加切合,更准确的检测出耦合剂的温度。6、由于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前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以可以对耦合剂加热更充分。7、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成前大后小且前端开口的圆台形筒状结构,所以可以对耦合剂加热更充分。8、由于所述发热元件为一种可包裹在所述内筒的外周的材料,因此该发热元件一方面能起到加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相应的保温作用。 9、由于内筒底部的下表面沿圆周设置一用于对内筒进行固定的环形固定部,因此可以方便对内筒进行固定。10、由于所述两个导向块的两端分别向前和向后各延伸形成前定位凸起、后定位凸起,所述前定位凸起位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后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内筒的下表面,因此二者相结合能够防止整个安装件向上移动。11、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弧形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曲率与所述圆筒的曲率相同,使得该安装件放入所述内筒后,其弧形支撑面的上表面能与所述内筒正好可以围成一个圆筒结构。12、由于所述弧形支撑面下表面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至少一个导向块,使得导向块可以与固定在所述容置部内的导向槽相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安装件左右移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调温装置的带耦合剂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的带弹性机构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调温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调温装置的容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用于对超声系统诊断过程中使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以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调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该加热调温装置包括一可容置耦合剂瓶体的内筒1,一加热调温控制装置,一壳体2 ;所述壳体2具有一贯穿所述壳体前表面且相对于所述壳体横向地倾斜向上设置的一可容置所述内筒I且两端开口的容置部21,所述内筒I放入该容置部21内;所述加热调温控制电路容置于所述壳体2内,电连接所述内筒1,对所述内筒I进行加热和调温。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内筒I内侧壁沿轴 向设置至少一温度探测装置11,具体的可将该温度探测装置11设置在所述内筒位于最下方的侧壁处,由于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内筒呈横向倾斜的放置,因此当所述耦合剂放入内筒时,耦合剂瓶体3正好与该温度探测装置11相接触,因此可以更准确的测得耦合剂的温度。所述温度探测装置包括一金属探条111、一方便将所述金属探条111安装在所述内筒I上的安装件112,所述金属探条111固定在所述安装件112上,所述金属探条111可以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件112上,所述内筒I上开设一与所述安装件112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安装件112容置在所述凹槽处,相当于构成了内筒I侧壁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将所述金属探条111安装在所述内筒I的侧壁上的效果。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件112包括一弧形支撑面1121,所述支撑面1121的曲率与所述内筒I的曲率相同,使得该安装件112放入所述内筒I后,其弧形支撑面1121可构成所述内筒I侧壁的一部分,请参考图3、6,为了该安装件安装后更加稳定的考虑,可以在所述弧形支撑面1121下表面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至少一个导向块1122,所述壳体的容置部21的内侧壁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213,导向块1122放入此导向槽213内可以防止安装件112左右活动,所述导向槽213与容置部21可以通过机械连接进行固定,也可以设计成一体式,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平衡考虑采用两个导向块。请参见图4,所述两个导向块1122的两端分别向前和向后各延伸形成前定位凸起1123、后定位凸起1124,所述前定位凸起1123位于所述上壳体2的下表面,所述后定位凸起1124位于所述内筒I的下表面,二者相结合能够防止整个安装件112向上移动。请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112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112上还可通过连接一弹性机构1125与所述金属探条111相连,这样,当耦合剂瓶体3放入时,可以保证金属探条111与所述耦合剂瓶体3接触更加切合,更准确的检测出耦合剂的温度。同时,如果所述内筒呈竖直放置时,这一功效会体现的更加明显。所述内筒I底部的下表面沿圆周还可以设置一环形固定部9(图未示出),可以方便将内筒I进行定位在壳体的容置部上,具体的可以在壳体的容置部上设置容纳该环形固定部的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筒I具体形状为一一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内筒的表面包括一层加热层,通过加热层对其进行加热,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内筒加热又具有保温的功效。请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前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5。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将该圆筒状结构5均匀分成了三部分,所述每部分的下表面沿圆周通过一合页机构51与所述其后盖212相连。所述圆筒状结构5底部的中心处设置一可带动所述圆筒状结构5的各个部分向下运动的按压块53,所述按压块53下方贯穿所述圆筒状结构5的下端面通过一第二弹性机构54与壳体相连。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机构54可为弹簧。当该圆筒状结构5不受外力的时候,圆筒状结构5的各个部分分开一定角度,当将耦合剂瓶体3放入到圆筒状结构5时,由于耦合剂瓶体3的自重,耦合剂瓶体3对所述在圆筒状结构5下端中心处的按压块53实施加一定的压力,按压块53给内筒的各个部分下端施加一压力,合页机构54收拢,此时圆筒状结构5的各个部分合拢,抱紧放入其中的耦合剂瓶体3,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所述耦合剂瓶体3进行加热,当耦合剂瓶体3拿出时,由于弹簧54的反作用力,合页机构54张开,所述圆筒状结构5的各个部分复位张开。当耦合剂瓶体3内的耦合剂非常少不能因产生自重引起内筒各个部分抱紧时,由于其内的耦合剂已经很少,很容易对其内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因此可以不需要再对耦合剂进行抱紧,便可以很快对内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圆筒状结构5的各个部分在张开时其张开的角度设计的当时比较小的,因此可以避免其张开时所产生的散热方面的缺陷,同时为了 达到抱紧耦合剂瓶体的效果,圆筒状结构5在抱紧时的筒内横截面直径设计成等于或者略小于常规耦合剂瓶体的横截面直径。请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成前大后小且前端开口的圆台形筒状结构6。本具体实施例中也是将其分成均匀的三部分,所述圆台形筒状结构6底部下表面的中心处通过一第三弹性机构(图未示出)固定在壳体上。同时,在所述容置部21的侧壁上沿侧壁横向设置一圈凸环62用于在内筒前后运动过程中对其产生横向压力,从而迫使其对耦合剂瓶体3抱紧。当耦合剂瓶体放入所述内筒时,由于耦合剂瓶体自身的重量,压迫所述弹簧,弹簧收缩带动其上连接的内筒的各个部分向下运动,由于容置部21内有一凸环62,而圆台形筒状结构6为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因此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所述凸环62的压迫,内筒收缩合拢,从而抱紧了该耦合剂瓶体3,因此可以更充分和快速的对耦合剂瓶体3进行加热,同样当耦合剂瓶体3内的耦合剂非常少不能因产生自重引起内筒各个部分抱紧时,由于其内的耦合剂已经很少,很容易对其内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因此可以不需要再对耦合剂进行抱紧,便可以很快对内部的耦合剂进行加热。综上所述,所述筒体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中时,是代表内筒进行横向设置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其它应用在相应横向设置的加热装置中的内筒结构都可以参照上面的实施例。除此之外,所述内筒也可以呈竖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其结构同样可以参照上面的实施例。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设置在所述加热调温装置的壳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侧壁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温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与其接触的所述耦合剂的温度;所述温度探测装置包括一金属探条、一方便将所述金属探条安装在所述内筒上的安装件,所述金属探条通过机械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内筒上开设一与所述安装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安装件容置在所述凹槽内,以将所述金属探条放置在所述内筒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弧形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曲率与所述内筒的曲率相同,所述弧形支撑面下表面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至少一个导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的两端分别向前和向后各延伸形成前定位凸起、后定位凸起,所述前定位凸起位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后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内筒的下表面,二者相结合防止整个安装件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还包括一弹性机构,通过弹性机构与所述金属探条相连,使得耦合剂放入时与所述金属探条接触更加切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底部的下表面沿圆周设置一环形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内筒定位在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一一端开口的圆筒。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前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由至少两部分沿轴向围成的可进行张开、合拢运动且成前大后小且前端开口的圆台形筒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表面包裹一层加热层,用于对所述内筒进行加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调温装置的内筒,本加热装置的内筒设置在所述加热调温装置的壳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耦合剂,所述内筒内侧壁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温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与其接触的所述耦合剂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温度进行检测反馈等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B8/00GK202568308SQ20122016055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谭洪波 申请人: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