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雾化器大容量电池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抽吸口腔雾化器的可调电压大容量电池组件,具体为一种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可反复更换电池使用。
背景技术:
传统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是靠人工焊线连接PCB与锂电池,再焊接至铜件压至钢管内,组装复杂,不便于返修,其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为恒压3.7V输出,功能单一,电池容量小,工作时间短,给使用者造成困扰,口腔雾化器PCB板和钢管是通过塑胶支架过渡连接,导致PCB板散热性不好,主板不能正常工作,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与雾化器连接靠绝缘环的弹性排除间隙,由于绝缘环弹性行程有限会容易造成产品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抽吸口腔雾化器,新型大容量可调电压的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杆铜管、位于电池杆铜管内的主控调压PCB板,设置于主控调压PCB板上并延伸出电池杆铜管外表面的电压按键、电源按键和圆弧面大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杆铜件、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电池、负极弹簧和电池杆灯帽,所述电池杆铜件和电池杆灯帽分别与电池杆铜管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主控调压PCB板、电池、负极弹簧从电池杆铜件向电池杆灯帽依次设置于电池杆铜管内。在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两端分别设有中间开孔的圆形隔离片。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上设有显示屏,电池杆铜管对应显示屏外设置视窗,视窗上设有LCD镜片。所述电池杆铜管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PCB板两侧位于凹槽内。所述电池杆灯帽上设有便于旋转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PCB板,铜件无跳线连接,采用弹簧柔性连接能通更大的电流,在铜管内壁加工两条槽位,使PCB板和铜管直接接触,大大的提高散热性不仅使产品保持正常工作还能增加产品使用寿命,电池杆灯帽设计有凹槽,拆卸更换电池极为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结构图。图2是电池杆铜管纵向剖面图。图3是电池杆铜管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杆铜管1、位于电池杆铜管内的主控调压PCB板2,设置于主控调压PCB板上并延伸出电池杆铜管外表面的电压按键3、电源按键4和圆弧面大按键5,其还包括电池杆铜件6、硅胶绝缘环7、PCBA顶针8、电池9、负极弹簧10和电池杆灯帽11,所述电池杆铜件和电池杆灯帽分别与电池杆铜管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主控调压PCB板、电池、负极弹簧从电池杆铜件向电池杆灯帽依次设置于电池杆铜管内;在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两端分别设有中间开孔的圆形隔离片12,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上设有显示屏13,电池杆铜管对应显示屏外设置视窗14,视窗上设有LCD镜片15,所述电池杆灯帽上设有便于旋转的凹槽16。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电池杆铜管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7,PCB板两侧位于凹槽内。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权利要求1.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杆铜管、位于电池杆铜管内的主控调压PCB板,设置于主控调压PCB板上并延伸出电池杆铜管外表面的电压按键、电源按键和圆弧面大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杆铜件、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电池、负极弹簧和电池杆灯帽,所述电池杆铜件和电池杆灯帽分别与电池杆铜管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主控调压PCB板、电池、负极弹簧从电池杆铜件向电池杆灯帽依次设置于电池杆铜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两端分别设有中间开孔的圆形隔离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调压PCB板上设有显示屏,电池杆铜管对应显示屏外设置视窗,视窗上设有LCD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铜管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PCB板两侧位于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雾化器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杆灯帽上设有便于旋转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雾化器之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杆铜管、位于电池杆铜管内的主控调压PCB板,设置于主控调压PCB板上并延伸出电池杆铜管外表面的电压按键、电源按键和圆弧面大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杆铜件、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电池、负极弹簧和电池杆灯帽,所述电池杆铜件和电池杆灯帽分别与电池杆铜管两端螺纹连接,所述硅胶绝缘环、PCBA顶针、主控调压PCB板、电池、负极弹簧从电池杆铜件向电池杆灯帽依次设置于电池杆铜管内。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PCB板,铜件无跳线连接,采用弹簧柔性连接能通更大的电流,使PCB板和铜管直接接触,大大的提高散热性不仅使产品保持正常工作还能增加产品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1M11/00GK202949017SQ20122068757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徐云林, 华健, 曾智平, 姬广森 申请人: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