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4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该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具有:供未图示的手术师握持的筒体(12);穿插于该筒体(12)内部的柱塞(14);与上述柱塞(14)的前端(14a)连接的多个支承体(16);和保持在该支承体(16)上且能够吸附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吸附体(20),在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18)被吸附于吸附体(20)的状态下,使柱塞(14)相对于筒体(12)向基端(14b)侧位移,由此,与该筒体(12)的前端抵接的支承体(16)发生弹性变形,与之相伴,上述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发生变形而被收纳到上述筒体(12)的收纳孔(22)中。
【专利说明】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将在治疗中使用的片状细胞培养物移送到期望位置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心肌梗塞等的治疗中,公知有如下治疗方法:对患者自身的细胞进行培养而使其组织化,将所得到的片状细胞培养物向患部移植。这样的片状细胞培养物由于呈薄膜状而脆弱,而且,由于含有水分而自粘性高,在从进行培养的培养容器中取出而向患部或其他容器移送时需要高超的技法。
[0003]因此,使用用于进行这样的片状细胞培养物的移送的移送器具。该移送器具例如如日本专利第4569971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在筒状的收纳管的内部以进退自如的方式设有弯曲自如且能够吸附细胞片的片支承部。而且,片支承部在变形为筒状的状态下收纳于上述收纳管的内部,在向上述收纳管的外部移动之后,片支承部通过从执行机构供给的气压而平面状地展开来吸附细胞片。另外,通过在将细胞片吸附于片支承部的状态下改变气压,从而在吸附有该细胞片的状态下使上述片支承部弯曲变形为筒状,并使其向收纳管侧移动而收纳于内部。

【发明内容】

[0004]但是,在上述的移送器具中,需要使片支承部相对于患者患部大致平行地接近来移植细胞片,难以使上述细 胞片移植到期望位置。另外,由于利用气压来进行片支承部的变形,所以需要准备用于供给该气压的压力流体供给源,包含配管等在内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其操作变得复杂。
[0005]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且容易地保持片状的细胞培养物,并且以高精度且不会发生破损地将其移送到期望位置。
[000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用于移送片状的细胞培养物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中,具有:
[0007]主体,其在内部具有沿着轴向的收纳部;
[0008]位移体,其穿插在上述收纳部中且沿上述主体的轴线方向位移自如地设置;
[0009]吸附体,其设置在上述位移体的端部,具有柔软性且能够吸收液体,能够吸附上述细胞培养物;和
[0010]支承体,其由弹性材料形成,设置在上述吸附体与上述位移体之间,并且将上述吸附体维持于规定形状,
[0011]上述吸附体以相对于上述位移体的位移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设置。
[0012]根据本发明,将具有柔软性且能够吸收液体的吸附体设置在穿插于主体的收纳部中的位移体的端部,并且在上述吸附体与上述位移体之间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支承体。而且,吸附体以相对于位移体的位移方向大致直交的方式设置,并通过支承体而被维持于规定形状。
[0013]因此,在借助吸附体吸附了片状的细胞培养物之后,使位移体沿轴线方向位移而使上述吸附体向收纳部侧移动,由此,抵抗着支承体的弹性,上述吸附体发生变形并被向上述收纳部内收纳。其结果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细胞培养物收纳到主体的收纳部,能够在不会发生破损的情况下进行移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的外观立体图。
[0015]图2是表示在图1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中吸附了片状细胞培养物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16]图3是表示通过图1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开始将片状细胞培养物收纳到筒体内部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0017]图4是图3所示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的纵剖视图。
[0018]图5是表示在图4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中将片状细胞培养物完全收纳到筒体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5所示,该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包括:供未图示的手术师握持的筒体(主体)12 ;穿插在该筒体12内部的柱塞(位移体)14 ;与上述柱塞14的前端14a连接的多个支承体16 ;和被保持在该支承体16上且能够吸附片状细胞培养物(细胞培养物)18的吸附体20。此外,在图1中,将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上侧称为“基端”侧(箭头A方向),将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下侧称为“前端”侧(箭头B方向),关于其他各图也同样。
[0020]筒体12例如由树脂制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其外周直径沿轴向(箭头A、B方向)大致固定地形成,并且,在内部形成有沿轴向(箭头A、B方向)贯穿的收纳孔22。在收纳孔22的前端具有朝向该前端而逐渐扩径的锥部(引导部)24。即,收纳孔22形成为,其前端侧(箭头B方向)的内周直径最大。
[0021]柱塞14由长条状的轴体构成,穿插在筒体12的收纳孔22中且沿轴向位移自如地设置,并且其基端14b设置成相对于上述筒体12的基端始终仅露出规定长度。此外,柱塞14设置成通过未图示的引导机构而始终在上述收纳孔22的中央位移。
[0022]支承体16例如由超弹性合金形成为轴状,其一端部相对于柱塞14的前端14a大致正交,并且,以该柱塞14为中心连接成彼此等角度分离的放射状。另外,支承体16的另一端部从柱塞14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延伸。此外,多个支承体16形成为大致相同长度、且形成为一条直线状。支承体16例如以丝状线材为芯体而构成,或者由上述丝状线材自身构成。此时,丝状线材可以构成为从支承体16延伸至柱塞14的内部。
[0023]而且,支承体16设置成在施加了载荷时以固定在柱塞14上的一端部为支点自由地弹性变形,在没有施加该载荷的状态下维持与上述柱塞14的轴线大致正交的一条直线状(参照图1及图2)。此外,支承体16也可以相对于柱塞14的前端14a转动自如地连接。
[0024]吸附体20例如由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等具有柔软性及吸湿性的细胞培养物吸附膜以规定厚度形成为圆盘状,在上述吸附体20中,在位于筒体12侧(箭头A方向)的一端面20a上贴附有多个支承体16。即,吸附体20经由多个支承体16而与柱塞14 一体地连结,通过使上述柱塞14相对于筒体12位移,上述支承体16及吸附体20 —体地位移,并且在上述支承体16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吸附体20追随该支承体16而一体地变形。
[0025]另外,吸附体20的另一端面作为能够吸附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吸附面20b而发挥功能。此外,吸附体20的一端面20a及另一端面均形成为平面状。
[002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基本如以上那样构成,接下来对其动作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此外,如图1所示,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吸附体20位于筒体12的前端外部,并且,通过支承体16而呈维持于平面状的状态。
[0027]首先,如图1所示,准备在未图示的培养容器中培养出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未图示的手术师在握持筒体12的状态下使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向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上方移动。然后,使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吸附体20呈相对于上述片状细胞培养物18大致平行的状态,使其朝向该片状细胞培养物18逐渐下降而使上述吸附体20的吸附面20b与片状细胞培养物18抵接(参照图2)。此时,例如,如图2所示,设定成吸附体20的直径大于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直径,片状细胞培养物18呈被上述吸附体20完全覆盖的状态。
[0028]由此,片状细胞培养物18通过具有吸湿性的吸附体20的吸附面20b而被吸收水分,相对于该吸附面20b被紧密接触地吸附。
[0029]接下来,手术师(未图示)在确认了将片状细胞培养物18吸附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吸附体20上之后,使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向与未图示的培养容器远离的方向(箭头A方向)上升,并且在握持筒体12的状态下将柱塞14向基端14b侧(箭头A方向)牵引。
[0030]由此,柱塞14及吸附体20相对于上述筒体12产生相对位移,在吸附有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状态下,吸附体20以向上述筒体12的前端接近的方式移动。在使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与培养容器远离时,以使吸附有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吸附体20相对于培养容器的表面稍微倾斜(以在培养容器的表面与吸附体20之间稍微产生空间)的方式对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进行操作。通过该操作,在片状细胞培养物18不从吸附体20剥落的情况下完成通过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对片状细胞培养物18进行移送的准备。
[0031]然后,通过将柱塞14的前端14a收纳到筒体12的前端,多个支承体16与上述筒体12的前端抵接,通过进一步向基端14b侧(箭头A方向)牵引上述柱塞14,如图3及图4所示,与该筒体12的轴线正交的支承体16在与上述筒体12的前端的抵接作用下,以与上述柱塞14连接的一端部为支点,使该支承体16的另一端部向与上述前端远离的方向(箭头B方向)倾斜。与之相伴,贴附有支承体16且吸附有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吸附体20进行追随,以截面成为大致圆锥状的方式逐渐折叠。
[0032]换言之,随着支承体16的弹性变形,吸附体20及其内部所吸附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成为朝向柱塞14侧(箭头A方向)呈尖细状的前收形状。
[0033] 而且,通过进一步向基端14b侧(箭头A方向)牵引柱塞14,发生弹性变形而倾斜的支承体16与收纳孔22的锥部24抵接,由于上述柱塞14的向上方(箭头A方向)的牵引力,上述支承体16通过上述锥部24抵抗着弹性力并以一端部为支点进一步倾斜。另外,与之相伴,贴附在支承体16上的吸附体20、吸附在该吸附体20上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也以逐渐折叠的方式变形,如图5所示,外径逐渐减小而逐渐收纳到上述收纳孔22的内部。
[0034]然后,如图5所示,随着柱塞14向基端14b侧(箭头A方向)的位移,支承体16的另一端部侧完全收纳到收纳孔22中,同时,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的外缘部以进一步缩径的方式折叠而收纳到上述收纳孔22的内部。
[0035]像这样,在片状细胞培养物18被收纳于筒体12内部的状态下,未图示的手术师将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向患者患部附近移动。
[0036]接下来,在以使筒体12的前端面向患者患部、且使上述筒体12相对于该患部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好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之后,使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逐渐下降而将筒体12的前端配置在相对于患部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关于向患者患部的处理(access),例如,从设于患者身体表面的切口将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向体内插入,使上述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的前端接近作为目的部位的心脏表面等,由此能够实现上述向患者患部的处理。此时,片状细胞培养物18被收纳在筒体12的内部,所以能够防止因对患部的处理而妨碍移送。在对患者患部进行处理时,能够使用内窥镜来进行该技法。
[0037]然后,手术师在将筒体12固定的状态下,再次向下方(箭头B方向)慢慢按压柱塞14,将收纳于筒体12的收纳孔22中的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从上述收纳孔22向外部推出。由此,吸附体20与其内部所吸附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 —起在通过支承体16的弹力而靠近筒体12的锥部24的状态下逐渐开始向半径外方向扩径,通过向该筒体12的外部移动而借助上述弹性力而恢复为平面状。
[0038]最后,再次使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慢慢下降,使吸附在吸附体20上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与患部抵接,由此,片状细胞培养物18通过该患部的水分等向上述患部吸附而移植(贴附)。
[0039]此外,片状细胞培养物18构成为,相对于吸附在吸附体20上的一端面,移植到患部的另一端面侧的吸附力更强,因此,通过使上述另一端面与上述患部抵接,能够容易地使片状细胞培养物18从上述吸附体20分离。而且,通过使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从患部远离,完成了片状细胞培养物18相对于患者患部的移植。
[0040]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具有柔软性及吸湿性的吸附体20经由弹性变形自如的多个支承体16而与柱塞14的前端14a连接,并且在基于上述吸附体20对片状细胞培养物18进行吸附时,能够通过上述支承体16将上述吸附体20维持成平面状。由此,在通过吸附体20吸附了片状细胞培养物18之后,通过经由柱塞14将上述吸附体20向筒体12的内部拉入,能够使上述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与上述支承体16 —起变形而向收纳孔22收纳。
[0041]即,在这样的简单结构中,能够可靠地保持片状细胞培养物18并在不会发生破损的情况下进行移送。
[0042]另外,关于收纳于筒体12而进行移送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在面向患者患部的期望位置处,使柱塞14相对于筒体12位移,将收纳于内部的吸附体20向外部推出,由此,能够通过支承体16的弹力可靠地且恰当地使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恢复为平面状,因此能够可靠地移植到上 述患部的期望位置。
[0043]而且,由于构成为吸附体20相对于筒体12及柱塞14的轴向大致正交,所以在将吸附于上述吸附体20上的片状细胞培养物18向患部移植时,能够使上述筒体12相对于上述患部垂直地接近、远离来实施手术。其结果为,容易将片状细胞培养物18定位在患部的期望位置,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移植。
[004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吸附体20在抵接于筒体12的前端之后,通过柱塞14而被逐渐向收纳孔22拉入,由此,吸附体20变形而能够被收纳,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吸附了片状细胞培养物18之后实现规定条件(经过时间、温度变化等),而在用上述吸附体20吸附片状细胞培养物18并将其收纳于筒体12之前,使支承体16相对于柱塞14倾斜,与之相伴,使上述吸附体20及片状细胞培养物18以能够收纳于上述收纳孔22的大小预先变形。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向基端14b侧(箭头A方向)拉入柱塞14时的力较小也能够进行收纳。
[0045]另外,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 下采用各种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10),用于移送片状的细胞培养物(18),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12),其在内部具有沿着轴向的收纳部(22); 位移体(14),其穿插在所述收纳部(22)中且沿所述主体(12)的轴线方向位移自如地设置; 吸附体(20),其设置在所述位移体(14)的端部(14a),具有柔软性且能够吸收液体,能够吸附所述细胞培养物(18);和 支承体(16),其由弹性材料形成,设置在所述吸附体(20)与所述位移体(14)之间,并且将所述吸附体(20)维持于规定形状, 所述吸附体(20)以相对于所述位移体(14)的位移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部(22)中形成有引导部(24),该引导部(24)从所述主体(12)的前端朝向基端侧逐渐缩径,且在收纳所述吸附体(20)时进行引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16)设有 多个,配置成以所述位移体(14)为中心沿半径朝外方向延伸的放射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体(20)由具有柔软性及吸湿性的细胞培养物吸附膜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体(20)通过所述支承体(16)而被维持成大致平面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物移送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体(20)的直径比所述细胞培养物(18)的直径形成得大。
【文档编号】A61F2/02GK104011195SQ20128006366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赖纮一郎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