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夏枯草15-20份、石决明17-22份、炒决明子17-22份、生地20-30份、牛膝15-20份、玄参10-15份、麦冬10-15份、三七粉3-5份、代赭石30-40份、菊花15-20份、海藻10-15份、槐米10-15份、鸡血藤20-30份、人工牛黄0.1-0.2份。本发明中药针对肝阳上亢性脑中风,辨证论治,避免一方百病,具有双相性、协调性,减少毒副作用,远期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目的是使血液恢复通畅,恢复受累脑组织的血供,使梗死区脑细胞坏死量降至最低限度,半暗带脑细胞损伤最少。目前已有的治疗缺血性脑卒药物针对性差,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大多药物只是应急性治疗、长远疗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期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夏枯草15-20份、石决明17-22份、炒决明子17-22份、生地20-30份、牛膝15-20份、玄参10-15份、麦冬10-15份、三七粉3-5份、代赭石30-40份、菊花15-20份、海藻10-15份、槐米10-15份、鸡血藤20-30份、 人工牛黄0.1-0.2份。
[0005]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夏枯草18份、石决明20份、炒决明子20、生地25份、牛膝18份、玄参12份、麦冬13份、三七粉4份、代赭石35份、菊花17份、海藻13份、槐米12份、鸡血藤25份、人工牛黄0.15份。
[0006]本发明的理论依据是:
[0007]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08]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0009]玄参:味苦、甘、成、寒;归心、胃、肾、肺经;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及瘰疬痰核等热毒证;用于多种脏腑的阴虚内热证。
[0010]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用于胃肺虚证;用于肺阴虚证;用于心阴虚证。
[0011]石决明:味成,性寒;归肝经;用于平肝熄风,去肝火;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上攻之
眩晕、头痛。
[0012]炒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功能。
[0013]三七粉:味辛、甘、微涩,温;归肝、心经;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用于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所致的外科瘀血疼痛证。
[0014]代赭石:味苦,寒;归肝、肺、胃经;用于肝阳上亢证;用于呕吐、呃逆、喘息等肺胃气逆之证;用于多种出血证。
[0015]菊花:味辛、苦、甘、寒;归肺、肝经;用于风热表征及温热犯肺之卫分证;用于肝或肝虚目疾;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上攻之眩晕、头痛等症。
[0016]海藻:味成,寒;归脾、肝、肾经;用于瘿瘤、瘰疬等证。
[0017]槐米: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性归经。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便血、痣血等;用于肝火止炎之目赤肿痛、头胀头痛等。
[0018]鸡血藤:味辛、苦、甘,温;归肝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产后瘀阻腹痛;用于肢体麻木瘫痪及风湿痹痛。
[0019]牛黄:味苦,凉;归肝、心经;用于热病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癫狂、痫证等闭证神昏;用于咽喉肿痛、外科疮痈等。
[0020]夏枯草:味苦、辛,寒;归肝经;用于肝火上炎诸证;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乳癖及热毒疮痈。
[002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采用中药的常规方法来制备。其中优选方法是将各组分研磨成粉末后,过200目筛,制为胶囊。
[0022]服用方法:本发明中药对于成年人来说,口服用药量是每次3.2g,一日三次,14天一个疗程。
[0023]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且在发病6H后接受治疗。2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148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年龄55岁-67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属轻型56例,中型78例,重型14例,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09 + 6.70。对照组142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50例,年龄53岁-67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属轻型54例,中型72例,重型16例,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40±7.90。分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0024]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每次3.2g,每日3次,14天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I次;14天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如梗死面积大则同时配合脱水等对症治疗。
[0025]疗效判定标准:两组用药一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类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死亡。
[0026]结果:
[0027]总疗效比较,见表1。
[0028]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夏枯草15-20份、石决明17-22份、炒决明子17-22份、生地20-30份、牛膝15-20份、玄参10-15份、麦冬10-15份、三七粉3_5份、代赭石30-40份、菊花15-20份、海藻10-15份、槐米10-15份、鸡血藤20-30份、人工牛黄0.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组成,夏枯草18份、石决明20份、炒决明子20、生地25份、牛膝18份、玄参12份、麦冬13份、三七粉4份、代赭石35份、菊花17份、海藻13份、槐米12份、鸡血藤25份、人工牛黄0.15份。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3908568SQ20131001922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刘仁静 申请人:刘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