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形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的外壳,第一端部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机械接口。至少一个机械接口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上的对应机械接口。第二端部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线缆的端部以将电外科发生器耦接于电外科器械。多个窄条沿着外壳的内部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电外科线缆的多个对应电导体电连通。
【专利说明】螺旋形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配置为与电外科系统一起使用的连接器组件,该电外科系统利用配置为将电外科器械与电外科能量源耦接的电外科线缆。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配置为与利用双螺旋缠绕电连接器配置的电外科线缆一起使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电外科涉及将高射频电流施加至外科手术部位以切割、消融、封闭、凝固组织或使组织脱水。电外科发生器通常将射频能量传递至电外科器械的一个或多个有源电极。电外科器械可配置为以例如双极模式或单极模式的各种模式行使功能。
[0003]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电外科线缆,以将来自电外科发生器的电外科能量传输至电外科器械。由于RF能量的辐射本质,在某些类型的电外科线缆的传输路径外部发射出杂散的电外科RF能量,这会减小治疗能量。并且,与杂散的电外科RF能量相关联的电场会干扰手术室中例如外科手术环境中的患者监测设备的其他电子设备的操作。
[0004]为了克服与某些类型的电外科线缆相关联的前述缺点,已经开发出利用双螺旋缠绕电连接器配置的电外科线缆。然而,现有的连接器组件目前对IDC带状线缆、焊料杯D-微型线缆、卷曲式塑料连接器和表面安装PCB连接器(例如,直角和平角PCB连接器)提供连接方案并且通常不适合与利用双螺旋缠绕电连接器配置的电外科线缆一起使用。即,当利用这些类型的连接器将电外科线缆连接至电外科发生器和/或电外科器械时,电外科线缆的双螺旋配置的完整性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一种配置为与利用双螺旋缠绕电连接器配置的电外科线缆一起使用的连接器组件可被证实为在医疗领域中具有优势。
[0006]参照以类似参考标记指示相似或相同元件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在此使用的,术语“远”指的是描述为更远离用户的部分,而术语“近”指的是描述为更接近于用户的部分。
[0007]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的外壳,所述第一端部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机械接口。所述机械接口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或电外科器械上的对应机械接口。外壳的第一端部处的机械接口可以是栓锁道,其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或电外科器械上的栓锁结构。外壳的第二端部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配置为将电外科发生器耦接于电外科器械的电外科线缆的端部。外壳的第二端部可永久地耦接于或可拆卸于电外科线缆。多个窄条沿着外壳的内部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电外科线缆的对应多个电导体电连通。
[0008]多个电导体可包括绕着电外科线缆内的介电绝缘体以双螺旋缠绕的供应线和返回线。多个窄条可包括沿着外壳内的内周壁以双螺旋布置延伸的两个或更多个窄条。每一个窄条可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偏置部件,其被配置为将多个窄条与电外科线缆的对应多个电导体对准并且便于将连接器组件耦接于电外科线缆。所述偏置部件可包括多个导电弹簧加载球。
[0009]电外科发生器可配置为将射频能量提供至电外科器械以凝固、切割、封闭或消融组织。电外科发生器和电外科器械能够以双极或单极操作模态操作。
[0010]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用于执行外科程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外科发生器和电外科线缆。该系统包括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部的外壳,该第一端部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机械接口。所述机械接口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或电外科器械上的对应机械接口。外壳的第一端部处的机械接口可以是栓锁道,其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或电外科器械上的栓锁结构。外壳的第二端部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配置为将电外科发生器耦接于电外科器械的电外科线缆的端部。外壳的第二端部可永久地耦接于或可拆卸于电外科线缆。多个窄条沿着外壳的内部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电外科线缆的对应多个电导体电连通。
[0011]多个电导体可包括绕着电外科线缆内的介电绝缘体以双螺旋缠绕的供应线和返回线。多个窄条可包括沿着外壳内的内周壁以双螺旋布置延伸的两个或更多个窄条。每一个窄条可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偏置部件,其被配置为将多个窄条与电外科线缆的对应多个电导体对准并且便于将连接器组件耦接于电外科线缆。所述偏置部件可包括多个导电弹簧加载球。
[0012]电外科发生器可配置为将射频能量提供至电外科器械以凝固、切割、封闭或消融组织。电外科发生器和电外科器械能够以双极或单极操作模态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其中:
[001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为与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双极电外科系统的透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描绘的发生器的示意方框图;
[0016]图3是图1中描绘的配置为与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螺旋形电外科线缆的截面图;
[0017]图4是螺旋形连接器组件的右透视图;以及
[0018]图5是配置为与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单极电外科系统的示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此公开本公开的详细实施例;然而,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它们可以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在此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上任何恰当详述的结构多样地利用本公开的代表性基础。
[0020]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置为与利用螺旋形配置的电外科线缆一起使用的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配置为可互换地耦接电外科线缆,用以将该电外科线缆耦接至电外科能量源和/或一个或多个类型的电外科器械。
[0021]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电外科系统2。系统2是包括电外科钳4的双极电外科系统。钳4通常包括外壳6、轴16、手柄组件8、旋转组件10和扳机组件12,它们互相与端部执行器组件14协作以抓取并处理组织。轴16包括机械接合端部执行器组件14的远端18以及机械接合紧邻旋转组件10的外壳6的近端20。手柄组件8包括固定手柄22和可移动手柄24。端部执行器组件14包括钳夹部件26、28,钳夹部件26、28可从钳夹部件26、28相对于彼此分开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钳夹部件26、28协作以抓取两者间的组织的闭合位置。钳夹部件26、28中的每一个包括连接至能量源(例如,发生器34)的导电密封板30、32,该能量源将电外科能量传送通过保持在钳夹部件26、28之间的组织。电外科RF能量经由具有可操作地连接至有源电极(未明确示出)的供应线38的电外科线缆36由发生器34供应至钳4,并且通过可操作地连接至返回电极(未明确示出)的返回线40返回。线缆36经由耦接至线缆36的连接器组件42耦接至外壳6的近端7。具体而言,一个或多个机械接口(例如,栓锁(keying)结构9、螺纹等)设置在近端7处并且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连接器组件42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机械接口,以下将更详细描述。
[0022]图2示出发生器34的示意方框图。简言之,发生器34包括控制器44、高电压电源46 (“HVPS46”)和RF输出级48。HVPS46将DC功率提供至RF输出级48,RF输出级48则将DC功率转换为RF能量并将RF能量传递至钳4,以电外科手术地处理组织,例如,凝固、切害I]、封闭或消融组织。控制器44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存储器52的微处理器50,存储器52可以是易失型存储器(例如,RAM)和/或非易失型存储器(例如,闪存介质、盘介质等)。
[0023]一个或多个机械接口(例如,栓锁结构33、螺纹等)设置在发生器34的外部并且配置为选择性地耦接至连接器组件42 (图1-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栓锁结构33设置在电外科发生器34的外部并且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连接器组件42上的对应栓锁道43 (图4),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发生器34上的机械接口可以是多个螺纹的形式或者可以包括多个螺纹(未明确示出),该多个螺纹配置为接合连接器组件42上对应多个螺纹45,例如参见图4。
[0024]图3示出线缆36的截面图。线缆36包括供应和返回线38、40形式的多个电导体。供应和返回线38、40可以经由例如可去除塑料鞘套(未明确示出)的一个或多个合适类型的绝缘材料外围地绝缘。根据本公开,供应和返回线38、40被螺旋缠绕并且可以是取决于几何形状配置和制造线缆部件中使用的材料的物理特性(例如,拉伸强度、挠性等)的任意长度。供应和返回线38、40以双螺旋取向,该双螺旋包括具有同一轴的两个全等螺旋,不同之处在于沿着轴的至少但不限于180度的角平移。供应和返回线38、40可以以绕着它们自身缠绕线38、40的多个其他布置来取向。该双螺旋配置中的线38、40的布置使由通过它们之间的电外科RF能量产生的相对电场取向为减轻和/或抵消,从而使杂散的电RF能量的量最小化。供应和返回线38、40在线缆36内绕着介电绝缘体54缠绕,介电绝缘体54为供应和返回线38、40以及覆盖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绝缘护套56提供支撑。绝缘体54和护套56可以由相同类型的材料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护套56可以被拉回(或其部分可去除)以暴露出供应和返回线38、40,从而便于将线缆36耦接至连接器组件42。同样,覆盖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鞘套可以配置为被拉回或去除。
[0025]根据本公开,线缆36提供用于将RF能量从发生器34传递至组织部位的传输介质。线缆36使供应和返回线38、40取向为使得由此产生的电场被抵消,从而减小泄露的杂散RF能量的量。更具体地,双螺旋配置中的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放置和物理几何取向通过在传输电外科RF能量期间产生的电场耦合而提供减小的RF泄露,并且使传递至处理部位的能量的量最大化。与双螺旋配置中的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放置和取向相关联的其他积极属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由于减小的杂散能量而增加的手术室中的安全性;降低的电容和RF场泄露,这又可提高所传递的能量的RF控制;降低的RF传输损失,这又可提高发生器36的效率;以及对于手术室中(或附近)设置的附加设备(例如患者监测设备)的降低的RF噪声。
[0026]参照图4,示出连接器组件42。连接器组件42可由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陶瓷、金属等的任何合适材料制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42由相对刚性的塑料制成。
[0027]继续参照图4,连接器组件42包括外壳47,外壳47具有第一端部49和第二端部51。第一端部49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于其上的机械接口,例如,栓锁道43和/或螺纹45。如上所述,栓锁道43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钳4和/或发生器34上的栓锁结构33。
[0028]第二端部51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线缆36的端部。具体而言,第二端部51包括具有合适配置的开口 59,其配置为在护套56已经被充分拉回(或去除)之后在其中容纳线缆36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摩擦适配或压紧适配将线缆36与连接器组件42紧固地连接。
[0029]多个窄条53沿着外壳47的内壁延伸并且配置为与电外科线缆36的供应和返回线38、40电连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窄条53被示出为包括沿着外壳47内的内壁55延伸并且呈与线缆36中的供应和返回线38、40类似的双螺旋配置的两个窄条53a、53b。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供应线38配置为与窄条53a电连通而返回线40配置为与窄条53b电连通;可预期其他电配置。
[0030]在实施例中,多个窄条53中的每个窄条53a、53b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置部件57,其配置为将窄条53a、53b与线缆36的供应和返回线38、40对准并且便于将连接器组件42耦接至线缆3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偏置部件57包括沿着窄条53a、53b的相同通用路径的多个导电弹簧加载球57a。弹簧加载球57a沿径向向外受力并且配置为当线缆36插入连接器组件42时压抵供应和返回线38、40。该压抵供应和返回线38、40便于保持线缆36和连接器组件42彼此紧固的电接合。
[0031]弹簧加载球57a可由任何合适的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形成与线缆36等的良好RF能量接触的铜、黄铜、镍、金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加载球57a由例如金属的传导材料形成,该传导材料配置为增加窄条53a、53b与供应和返回线38、40之间的电连续性。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鞘套56的一部分可被拉回(或去除)以暴露出供应和返回线38、40。此后,覆盖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绝缘体可以被去除并且线缆36的暴露部分可插入连接器组件42中。弹簧加载球57a压抵供应和返回线38、40以将线缆36紧固于连接器组件42并且保持供应和返回线38、40与窄条53a、53b电连通。随后,可利用栓锁道43将连接器组件42耦接于发生器34或钳4。
[0033]连接器组件42的独特配置允许用户将线缆36耦接于发生器34和/或钳4,同时保持线缆36的双螺旋配置,因此克服了与现有连接器相关联的前述缺陷。
[0034]根据前述内容并参照各个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某些修改。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连接器组件42可适于与内窥镜器械(如图2所示的)或者开放器械(未示出)一起使用。[0035]在实施例中,当线缆36插入连接器组件42时,可利用一个或多个结构(或机构)以刺穿覆盖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鞘套。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弹簧加载球57a可包括连接性切割器刀片63 (等),其配置为同时刺穿鞘套并形成与供应和返回线38、40 (图4)的良好RF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供应和返回线38、40分别与窄条53a、53b之间的电连接,用户不必拉回或去除覆盖供应和返回线38、40的鞘套。
[0036]在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42可永久地耦接于钳4、发生器34或线缆36。连接器组件42与钳4、发生器34或线缆36的特定固定配置可取决于制造商的偏好、特定外科程序、终端用户的预期需要等。
[0037]在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42邻近栓锁道42的近侧面60可以是传导的并且与窄条53a、53b电连通,以为电流提供不间断的路径。
[0038]在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可配置为选择性地耦接于配置用于单极操作的钳104。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电外科系统102的示意图。系统102是包括电外科器械104的单极电外科系统,该电外科器械104具有用于处理患者P的组织的一个或多个电极。通过发生器134经由供应线138将电外科RF能量供应至器械104。能量通过返回电极110返回到发生器134并通过返回线140传输。供应和返回线138、140封装在线缆136内。可利用连接器组件142将发生器134耦接于线缆136。然而,不同于连接器组件142,连接器组件143包括两个(2个)端口(或轮毂(hub)) 144a、144b。端口 144a配置为选择性地(或永久地)率禹接于钳104,而端口 144b配置为选择性地耦接于返回电极110。除了端口 144a、144b以外,连接器组件142配置为与连接器组件42相同地行使功能。
[0039]虽然已在附图中示出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但是并非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此,因为旨在本公开在范围上如本领域将允许的那样宽并且以同样方式阅读说明书。因此,以上描述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作为具体实施例的示例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将想到其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壳,所述第一端部包括位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机械接口,所述至少一个机械接口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发生器上的对应机械接口,所述第二端部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电外科线缆的端部以将所述电外科发生器耦接于电外科器械;以及 多个传导窄条,沿着所述外壳的内部延伸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电外科线缆的对应的多个电导体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电导体包括绕着所述电外科线缆内的介电绝缘体以双螺旋缠绕的供应线和返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窄条包括沿着所述外壳内的内周壁以双螺旋布置延伸的至少两个窄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窄条中的每一个窄条包括位于其上的至少一个偏置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偏置部件配置为将对应的多个窄条与所述电外科线缆的所述多个电导体对准并且便于将所述连接器组件耦接于所述电外科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置部件成多个导电弹簧加载球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机械接口是栓锁道,所述栓锁道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发生器上的对应栓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机械接口是栓锁道,所述栓锁道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器械上的对应栓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端部是以下之一:永久地或可互换地耦接于所述电外科线缆,以容纳多个电外科器械或电外科发生器能量模态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外科发生器配置为将射频能量提供至所述电外科器械,以凝固、切割、封闭或消融组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外科发生器和所述电外科器械能够以双极或单极操作模态操作。
11.一种用于执行电外科程序的系统,包括: 电外科发生器; 电外科线缆; 连接器组件,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外壳,所述第一端部包括位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机械接口,所述至少一个机械接口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发生器上的对应机械接口,所述第二端部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线缆的端部以将所述电外科发生器耦接于电外科器械;以及 多个传导窄条,沿着所述外壳的内部延伸并且配置为与所述电外科线缆的对应多个电导体电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电导体包括绕着所述电外科线缆内的介电绝缘体以双螺旋缠绕的供应线和返回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窄条包括沿着所述外壳内的内周壁以双螺旋布置延伸的至少两个窄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窄条中的每一个窄条包括位于其上的至少一个偏置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偏置部件配置为将对应多个窄条与所述电外科线缆的所述多个电导体对准并且便于将所述连接器组件耦接于所述电外科线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置部件成多个导电弹簧加载球的形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机械接口是栓锁道,所述栓锁道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发生器上的对应栓锁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所述机械接口是栓锁道,所述栓锁道配置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电外科器械上的对应栓锁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二端部是以下之一:永久地和可互换地耦接于所述电外科线缆,以容纳多个电外科器械或电外科发生器能量模态端口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外科发生器配置为将射频能量提供至所述电外科器械,以凝固、切割、封闭或消融组织。
20.根据 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外科发生器和所述电外科器械能够以双极或单极操作模态操作。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3531930SQ20131026791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J·M·穆西李, J·H·奥斯组拉克 申请人:科维蒂恩有限合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