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8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药物组合物,以解决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九香虫、阿利藤、海茜、素馨花、六月寒、茖葱、还筒子、九层风、一叶萩、扁青、桂枝、焦谷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
【背景技术】
[0002]肠功能紊乱,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腹腔手术后出现的肠功能紊乱按照症状分为麻痹性紊乱和痉挛性紊乱,麻痹性紊乱多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后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受抑制而失去蠕动能力,肠腔内容物不能向下运行;而痉挛性紊乱常由于肠腔内外有外伤或炎症,异物等刺激而引发肠壁肌肉强裂收缩。
[0003]腹腔手术后出现的肠功能紊乱与肠神经官能症不同,后者又称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体体质占主导的一种疾病,而腹腔手术后出现的肠功能紊乱则与腹腔手术明确相关,与肠道外界刺激明确相关。
[0004]由于腹腔手术后出现的肠功能紊乱表现多麻痹和痉挛交替发作,故而现在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仅仅有报道术后在腹腔内放置羧甲基纤维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及口服维生素E可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敷脐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九香虫10-30份、阿利藤6~12份、海茜3^10份、素馨花6~12份、六月寒:TlO份、苳葱6~12份、还筒子6~12份、九层风6~12份、一叶萩6~12份、扁青1-5份、桂枝3~10份、焦谷芽10~25份。
[0007]本发明中药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九香虫20份、阿利藤10份、海茜6份、素馨花10份、六月寒6份、苳葱10份、还筒子10份、九层风10份、一叶萩10份、扁青2份、桂枝6份、焦谷芽20份。
[0008]其中所述的: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体。性味咸,温。归肝、脾、肾经。功可理气止痛,温中助阳。
[0009]阿利藤,为夹竹桃科植物链珠藤的全草及根。苦辛,平。入肺、肝、脾三经。功可祛风利湿,活血通络。
[0010]海菌,为马尾藻科植物马尾藻Sargassum enerve C.Ag.、亨氏马尾藻Sargassumhenslowianum C.Ag.、鼠尾藻 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 0.Kuntze 或铜藻 argassumhorneri (Turn.) C.Ag的藻体。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功可软坚散结;清热化痰。
[0011]素馨花,为木犀科植物素馨花Jasminu, grandiflorum L.的干燥花蕾。性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功可舒肝解郁,行气止痛。
[0012]六月寒,为马鞭草科莸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以全草入药。性味辛微苦;平。归肺经。功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0013]茗葱,为百合科植物茗葱Allium victorialis L.的鳞莖。归肺经。功可散瘀;止血;解毒。
[0014]还筒子,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果实。味甘;性寒。功可补虚定风。
[0015]九层风,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莖。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功可补血,活血,通络。
[0016]一叶萩,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 ( Pall.) Rehd.的嫩枝叶或根。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脾经。功可祛风活血;益肾强筋。
[0017]扁青,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Azurite的矿石。性味酸;咸;平;归肝经。功可涌吐风痰;明目;解毒。
[0018]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细枝。性味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可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0019]焦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照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功可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0021]1、立论独特:从通络入手,以恢复肠壁神经功能修复为目的,避免使用泻下药物,因为泻下药物虽然能解决一时的腹胀,但是对肠壁又造成了新的刺激,久生他变,迁延不愈。
[0022]2、以九香虫、阿利藤为君:发明人临床经验所得,肠功能紊乱是术中肠壁神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射性表现,而九香虫理气止痛,阿利藤活血通络,可以减少这种刺激性反射给肠道带来的不良反应。基础药理试验证实: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模型大鼠九香虫(20g生药/kg/d)和阿利藤(IOg生药/kg/d)混合水煎液灌胃,可以降低小肠粘膜损伤,对不完全肠梗阻大鼠肠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并用炭末法观察大鼠肠蠕动的推进作用,九香虫、阿利藤联合用药组的推进率(84.42±13.24)%明显高于空白组(59.33±15.62) %。
[0023]3、以海茜软坚散结、六月寒辛开苦降、消化有形之痰;一叶萩祛风活血、益肾强筋;素馨花行气止痛;苳葱散瘀;九层风补血、活血、通络;扁青作为臣药辅助君药:气息不达,久之则会痰积阻滞,故而选六月寒、海茜、扁青去除肠道脉络中的有形之痰,素馨花、一叶萩、九层风增加药物行走脉络的能力。扁青主含碱式碳酸铜[2&10)3*(:11(0!1)2],局部吸收刺激结肠液分泌。
[0024]4、除还筒子补虚定风扶正,一叶萩、九层风均为攻补兼施之药,苳葱具有散瘀不耗气的特点,尤其适合于腹腔手术后虚实夹杂使用。
[0025]5、小剂量的桂枝为反佐药,对抗本组方中寒凉药物过多而有耗气伤阴之虞,且其通阳化气的作用也与九香虫呼应,有助于行散。
[0026]6、焦谷芽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取护阳卫中之意,且所含的焦化成分有收敛作用,散中有收之意。
[0027]7、方中所取药物均一药多效,有助于减少药物种类和用量,不增加肝肾负担。
[0028]8、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九香虫20份、阿利藤10份、海茜6份、素馨花10份、六月寒6份、苳葱10份、还筒子10份、九层风10份、一叶萩10份、扁青2份、桂枝6份、焦谷芽20份。
[0031]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九香虫、阿利藤、海茜、素馨花、六月寒、苳葱、还筒子、九层风、一叶萩、扁青、桂枝、焦谷芽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分成两份早晚服用。
[0032]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九香虫10份、阿利藤6份、海茜3份、素馨花6份、六月寒3份、苳葱6份、还筒子6份、九层风6份、一叶萩6份、扁青1份、桂枝3份、焦谷芽10份。
[0033]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九香虫20份、阿利藤10份、海茜6份、素馨花10份、六月寒6份、苳葱10份、还筒子10份、九层风10份、一叶萩10份、扁青2份、桂枝6份、焦谷芽20份。
[0034]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九香虫30份、阿利藤12份、海茜10份、素馨花12份、六月寒10份、苳葱12份、还筒子12份、九层风12份、一叶萩12份、扁青5份、桂枝10份、焦谷芽25份。
[0035]实施例2~4的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将还筒子、阿利藤、六月寒粗粉各自浸泡4小时后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6小时,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备`用;
(2)将扁青、焦谷芽粉碎过150目筛,成细粉备用;
(3)将九香虫、海茜、素馨花、苳葱、九层风、一叶萩、桂枝和步骤I中所得药渣混匀以5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两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
(4)将步骤2中所得细粉加入步骤3中所得浸膏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聚山梨酯-80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步骤I中所得挥发油,混匀,分装即得。
[0036]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0037]I对象与方法。
[0038]1.1 对象。
[0039]1.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2011年6月~2013年9月诊断为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病例76例。其中腹部外科手术37例,妇产科手术39例。
[0040]1.1.2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诊断标准:
(1)腹腔手术后10天内出现,且持续时间超过30天;
(2)伴以下3种情况中的2种,但无需连续:①排便后缓解;②病初起时排便频数改变(>3/d或3〈周)病初起时伴粪便性状改变。
[0041 ] 1.1.3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5例,汤药组25例,敷脐组26例。三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42]1.2 方法。
[0043]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便秘或者腹泻情况分别采取对症治疗,汤药组使用实施例1所得汤药,2次/d ;敷脐组采用所述的实施例3所得敷脐颗粒醋调敷脐,2次/d,共14d。
[0044]1.2.2观察指标:对主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者便秘),在治疗前、治疗后14d、停药后30d根据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无:无该项症状为O分;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但不频发,不严重为I分;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介于轻、较重之间为2分;较重:有较明显的该项症状,介于中、重度之间为3分;重度:自觉该项症状的频率和强度都十分强烈为4分。
[0045]1.2.3疗效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X 100%。通过疗效指数判定疗效,显效:疗效指数>76% ;有效:疗效指数为51%~75% ;好转:疗效指数为26%~50% ;无效:疗效指数〈25%。
[0046]1.2.4复发标准:复发指数(%)=(停药后30d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X 100%。复发指数>50%则判断为复发。
[0047]1.2.5统计学分析: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0048]2 结果。
[0049]2.1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见下表。结果显示:汤药组和敷脐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九香虫10-30份、阿利藤6~12份、海茜3~10份、素馨花6~12份、六月寒:TlO份、苳葱6~12份、还筒子6~12份、九层风6~12份、一叶萩6~12份、扁青I飞份、桂枝3~10份、焦谷芽1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腹腔手术后肠功能紊乱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九香虫20份、阿利藤10份、海茜6份、素馨花10份、六月寒6份、苳葱10份、还筒子10份、九九层风10份、一叶萩10份、扁青2份、桂枝6份、焦谷芽20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495070SQ20131048608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韩艳梅, 卢姗姗, 赵凤 申请人:韩艳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