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牡蛎25-40份、木瓜25-40份、千日红25-40份、夜交藤10-20份、旱芹10-20份、岗梅根10-20份、吴茱萸6-13份和牛黄5-11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常规制剂方法可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药物制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疏风散寒,通络止痉,清热化湿,滋补肝肾之功效,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偏头疼疗效确切可靠,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偏头疼的中药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疼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同时,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据研究显示,偏头疼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大脑局部损伤,进而引发中风。其偏头疼的次数越多,大脑受损伤的区域会越大。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0003]本病属中医学“头痛”、“头风”、“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中医治疗采用“内疏外透”理论,即内部血脉经络的疏通和外部渗透,疏风散寒,通络止痉,活血通络,清热化湿,以达到滋补肝肾,调理脾胃,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机体经络平衡,消除疼痛,从而达到根本治愈的目的。
[0004]目前,用于治疗偏头疼的中成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见效慢、疗效不够显著等缺陷,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治疗偏头疼的所存在的见效慢、疗效不够显著、毒副作用大等缺陷,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牡蛎、木瓜、千日红、夜交藤、旱芹、岗梅根、吴茱萸、牛黄。
[0009]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25-40份、木瓜25-40份、千日红25_40份、夜交藤10-20份、旱芹10-20份、岗梅根10-20份、吴茱萸6_13份、牛黄5_11份。
[0010]更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25-35份、木瓜25-35份、千日红25_35份、夜交藤10-15份、旱芹10-15份、岗梅根10-15份、吴茱萸6_11份、牛黄5_9份。
[0011]最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30份、木瓜30份、千日红30份、夜交藤13份、旱芹13份、岗梅根13份、吴茱萸9份、牛黄7份。
[0012]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等的贝壳。性味:咸涩,凉。归肝、肾经。功用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0013]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果实。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功用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0014]千日红:为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和全草。性味:甘,平。清肝,散结,止咳定喘。治头风,目痛,气喘咳嗽,痢疾,百日咳,小儿惊风,瘰窃,疮疡。
[0015]夜交藤: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性味:甘微苦,平。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0016]旱芹: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性味:甘苦,凉。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厥阴经。〃功用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利湿。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 [0017]岗梅根: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根。性味:苦甘,寒。功用主治: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
[0018]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为成熟果实。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0019]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性味:苦甘,凉。归心、肝经。功用主治:清心,豁痰,开鸾,凉肝,息风,解毒。治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002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基于发明人对偏头疼的深层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治疗原则,同时依据发明人多年临床经验和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出疏风散寒,通络止痉,清热化湿,滋补肝肾的原料药,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方而成。
[0021]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时具有更好的治疗偏头疼的功效:太白花4-8份、玄参4-8份、刺蜜3-7份、香茅3-7份;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太白花6份、玄参6份、刺蜜5份、香茅5份。
[0022]太白花:为石蕊科植物雀儿石蕊的枝状体。性味:味淡、性平。归肝、胃经。功用主治:平肝,健胃,调经,止血。治:治高血压症,头晕目眩,偏头痛,目疾,虚劳,鼻衄,白带,月经不调。
[0023]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用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0024]治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病,白喉,痈肿疮毒。
[0025]刺蜜: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性味:甘酸,平。功用主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
[0026]香茅:为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的全草。性味:辛,温。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湿疼痛,头痛,胃痛,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产后水肿,跌打淤血肿痛。
[0027]本发明方中各药配伍在一起共奏理疏风散寒,通络止痉,清热化湿,滋补肝肾之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偏头疼标本兼治,临床疗效观察证实,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偏头疼疗效确切可靠、真实。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服用后无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
[0028]本发明所用的各味原料药都可以在医药商店购买得到。
[0029]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宜的临床口服制剂,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滴丸剂等。
[003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将本发明的各原料药按所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后,粉碎,过筛(例如可以是80-200目筛),即得。当然,也可以将各原料药粉碎后,加入制剂成型所需的辅料或赋型剂,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003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加入制剂成型的辅料或赋型剂,制剂成型,即得。
[003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与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用法用量:胶囊剂,每个胶囊含量0.4克生药,每次口服I至3粒,一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34]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0035]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25、木瓜25、千日红25、夜交藤10、旱芹10、岗梅根10、吴茱萸6、牛黄5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9 (60°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36]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
[0037]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40、木瓜40、千日红40、夜交藤20、旱芹20、岗梅根20、吴茱萸13、牛黄11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9 (60°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38]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
[0039]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30、木瓜30、千日红30、夜交藤13、旱芹13、岗梅根13、吴茱萸9、牛黄7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1.35 (55°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40]实施例4胶囊剂的制备
[004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25、木瓜25、千日红25、夜交藤10、旱芹
10、岗梅根10、吴茱萸6、牛黄5、太白花4、玄参4、刺蜜3、香茅3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 (55°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42]实施例5胶囊剂的制备
[0043]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40、木瓜40、千日红40、夜交藤20、旱芹20、岗梅根20、吴茱萸13、牛黄11、太白花8、玄参8、刺蜜7、香茅7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9 (60°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44]实施例6胶囊剂的制备
[0045]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药(单位:g):牡蛎30、木瓜30、千日红30、夜交藤13、旱芹
13、岗梅根13、吴茱萸9、牛黄7、太白花6、玄参6、刺蜜5、香茅5 ;将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重量,煎煮1.5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19 (60°C)的清膏;合并两次清膏,加适量淀粉,混匀,干燥、粉碎、加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填充胶囊,即得。
[0046]试验例I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0047]一、一般资 料:80例患者均符合偏头疼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
[0048]二、试验药物
[0049]本发明实施例1-6所制备的药物。
[0050]三、治疗方法
[0051 ] 将80患者都分别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I组和试验2,每组各40例,试验I组采用实施例1-3所制备的胶囊剂治疗,试验2组采用实施例4-6所制备的胶囊剂治疗;口服,一次3粒(0.4g生药/粒),一日2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它相关药物及其它治疗。
[0052]四、疗效评定标准
[005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连续3年内未见复发;
[0054]有效:疼痛减轻或消失,连续I年内未见复发;
[0055]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0056]五、临床观察结果
[0057]临床观察结果见表1。
[0058]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结果
[0059]
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试验 I 组402011977.50%
试验 2 组_40_31_8_I_97.50%
[0060]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偏头疼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观察发现,没有观察到任何临床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组分组成:牡蛎、木瓜、千日红、夜交藤、旱芹、岗梅根、吴茱萸和牛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25-40份、木瓜25-40份、千日红25-40份、夜交藤10_20份、旱芹10-20份、岗梅根10-20份、吴茱萸6-13份、牛黄5-11份。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25-35份、木瓜25-35份、千日红25-35份、夜交藤10-15份、旱芹10_15份、岗梅根10_15份、吴茱萸6-11份、牛黄5-9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30份、木瓜30份、千日红30份、夜交藤13份、旱芹13份、岗梅根13份、吴茱萸9份、牛黄7份。
5.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牡蛎25-40份、木瓜25-40份、千日红25-40份、夜交藤10-20份、旱芹10_20份、岗梅根10-20份、吴茱萸6_13份、牛黄5-11份,太白花4-8份、玄参4-8份、刺蜜3-7份、香茅3-7份。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牡蛎30份、木瓜30份、千日红30份、夜交藤13份、旱芹13份、岗梅根13份、吴茱萸9份、牛黄7份、太白花6份、玄参6份、刺蜜5份、香茅5份。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2)将各原料药用水煎煮,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加入制剂成型的辅料或赋型剂,制剂成型,即得。
8.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治疗偏头疼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P25/06GK103550351SQ20131051170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黄文珍 申请人:黄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