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975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天麻1-10份、钩藤10-15份、全蝎2-5份、地龙5-15份、蝉蜕3-10份、僵蚕1-10份、人参5-10份、黄芪10-60份、鸡血藤10-30份、龟甲15-30份、鹿角胶5-10份、补骨脂6-15份、三七1-10份、川芎3-10份、丹参5-15份。该组合物具有:益气养血、益精填髓、活血通络、熄风止痉的功效;对因脑髓与肝、脾、肾等脏器受损而引发的帕金森病,早期应用,能有效改善或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加重的进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帕金森病属祖国医学“颤震”范畴,亦称“颤振”或称“振掉”。《内经》无颤震之名,但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掉”的表现。《证治准绳.杂病》释曰:“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其病机为:脑髓与肝、脾、肾等脏器受损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关键在于肾虚精亏,筋脉失荣;脾虚生化不足,致脑髓失充;或痰热动风,致使心神失主,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临床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表现。
[0003]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而现代西医学对特发性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仍未明,更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以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无法控制病情逐渐加重的进程。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具有:益气养血、益精填髓、活血通络、熄风止痉的功效;对因脑髓与肝、脾、肾等脏器受损而引发的帕金森病,早期应用,能有效改善或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加重的进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天麻1-10份、钩藤10-15份、全蝎2-5份、地龙5-15份、蝉蜕3_10份、僵蚕1_10份、人参5_10份、黄芪10-60份、鸡血藤10-30份、龟甲15-30份、鹿角胶5-10份、补骨脂6-15份、三七1-10份、川芎3-10份、丹参5-15份。
[0006]进一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优选为:天麻10份、钩藤12份、全蝎3份、地龙10份、蝉蜕10份、僵蚕10份、人参10份、黄芪30份、鸡血藤15份、龟甲15份、鹿角胶10份、补骨脂10份、三七10份、川芎10份、丹参15份。
[0007]较好地,所述龟甲为炙龟甲。
[0008]所述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比如煎剂、蜜丸、浓缩丸或胶囊剂。可根据不同制剂的需要,选取添加相应的常规辅料。
[0009]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急性期用煎剂:以重量/体积比计,称取天麻l-10g、钩藤10-15g、全蝎2-5g、地龙
5-15g、蝉蜕3-10g、僵蚕l-10g、人参5-10g、黄芪10_60g、鸡血藤10_30g、龟甲15_30g、鹿角胶5-10g、补骨脂6-15g、三七l-10g、川芎3-10g、丹参5-15g,然后将这15味中药放入砂锅内,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min,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min,取药液约350ml ;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min,取药液约350ml ;把两煎药液混匀后分两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温服。
[0010]疾病稳定期用蜜丸、浓缩丸或胶囊剂:按重量配比称取天麻1-10份、钩藤10-15份、全蝎2-5份、地龙5-15份、蝉蜕3-10份、僵蚕1-10份、人参5-10份、黄芪10-60份、鸡血藤10-30份、龟甲15-30份、鹿角胶5-10份、补骨脂6-15份、三七1-10份、川弯3-10份、丹参5-15份,然后将这15味中药粉碎后过100目或120目筛,制成极细药粉后:①将药粉和蜜按1: 1.5重量比例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两次;或②将药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3g,每次服6粒,每日服三次;或③将药粉按现有技术工艺制成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服8丸,每日服三次。
[0011]本发明药理如下: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本品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本品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痉挛抽搐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麻具有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等作用。
[0012]钩藤:味甘。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本品有缓和的息风止痉作用。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钩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
[0013]全蝎: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等功效。本品主入肝经,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兼具息风止痉及搜风止痉之效,有良好的止痉抽作用,故可用治各种原因之痉挛抽搐等症。
[0014]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本品既能息风止痉,又善于清热定惊,故适用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等症。
[0015]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之功。本品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故用于急慢性惊风、破伤风等所致的手足抽搞等症。
[0016]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本品既能内息肝风止痉挛抽搐,又能祛外风止痉挛抽搐,且兼可化痰、定惊等作用。故多用于惊痫抽搐、风中经络等症。
[0017]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本品既大补元气,补脾肺之气,还有补益肾气作用。可治肾阳虚衰、肾精亏虚之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对高级神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还能促进造血系统的功能等作用。
[0018]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外出之功。本品能补气以生血、扶助正气、托毒外达,又能补气以行血,故治疗因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引起肌肤麻木、肢体不遂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改善贫血现象。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抗缺氧、抗衰老等作用。[0019]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具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之功。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养血、散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症的常用药。治血虚不养筋、中风等引起的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症。
[0020]龟甲:味甘、咸。性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之功。本品长于滋补肾阴,兼能滋养肝阴,故适用于肝阴虚而阳亢,肾阴虚而内热及肾虚之筋骨不健、腰膝酸软、步履乏力及阴血亏虚、心肾失养之等所引起的虚风内动诸症。
[0021]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用于治疗肾阳虚弱、精血不足引起的筋骨萎软、腰膝酸痛等症。
[0022]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等功效。本品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祛寒湿、暖腰膝、除痹痛等作用。故治疗肾虚、腰膝痿软、筋骨冷痛诸症。
[0023]三七:味甘。性微苦。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散瘀生新,药效卓著,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引起出血的双向作用。为血症良药,又是治瘀血诸症之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故治疗因瘀血阻滞所致的脑血管病症。
[0024]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上行头目”,还能“旁通络脉”,祛风活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能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故可用缺血性脑血管病、末梢神经炎等病症。
[0025]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之功。本品为活血化瘀要药,广泛用于各`种瘀血证。故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能保护红细胞膜,能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作用。
[002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益气养血、益精填髓、活血化瘀、息风止痉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脾虚生化不足致脑髓失充、肾虚精亏、筋脉失荣;或痰热动风,致使心神失主,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所致的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等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或控制临床症状,延缓或部分控制病情的进展,有效弥补了单纯用西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逐渐加重的弊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天麻7g、钩藤15g、全蝎2g、地龙5g、蝶脱7g、僵蚕3g、人参7g、黄苗60g、鸡血藤10g、龟甲(炙)20g、鹿角胶7g、补骨脂15g、三七3g、川芎7g、丹参IOgo
[0028]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急性期用水煎剂:将上述15味中药放入砂锅内,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min,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min,取药液约350ml ;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min,取药液约350ml ;把两煎药液混匀后分两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温服。
[0029]疾病稳定期用蜜丸、浓缩丸或胶囊剂:将上述15味中药粉碎后过100目或120目筛,制成极细药粉后:①将药粉和蜜按1:1.5重量比例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两次;或②将药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3g,每次服6粒,每日服三次;或③将药粉按现有技术工艺制成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服8丸,每日服三次。
[0030]实施例2
天麻10g、钩藤12g、全蝎3g、地龙10g、蝶脱10g、僵蚕10g、人参10g、黄苗30g、鸡血藤15g、龟甲(炙)15g、鹿角胶10g、补骨脂10g、三七10g、川芎10g、丹参15g。
[0031]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2]实施例3
天麻3g、钩藤10g、全蝎5g、地龙15g、蝶脱3g、僵蚕7g、人参5g、黄苗10g、鸡血藤30g、龟甲(炙)30g、鹿角胶5g、补骨脂6g、三七7g、川芎3g、丹参5g。
[0033]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4]临床试验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元月至2013年6月,筛选收治帕金森病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经体格检查及头颅CT或核磁等多项检查,并结临床症状确诊,且无严重肝、肾、心等脏器功能不良。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0-49岁,3例;50_59岁,10例;60_69岁,12例;70-80岁,5例;平均年龄66.9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49岁,2例;50-59岁,11例;60-69岁,11例;70-80岁,6例;平均年龄7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0035]表1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I(.岁+》 (M)m).、例) ;
I 治疗II (JI)J ^zFs663305€ '22I
riillirilo) 5oTf) ^3?4、20 ;
注:两组比较:P > 0.05 1.2诊断标准
①有久病或年迈肾亏精少、气衰无力行血等诱因头摇动;③手、足肢体颤动不止;④严重者有疫挛扭转样动作,四肢拘急;⑤步态不稳,双足擦地行走且慢;⑥舌质淡或暗红,脉细弱或弦涩;⑦头颅CT或核磁示:有颅内缺血性或出血性等病灶。
[0036]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控制症状用多巴丝肼片,每片0.25g,每次服1/2片,每日3次,一周后可改为每次1/2片,每日2次,餐后I个半小时服,其它采用对症治疗。
[0037]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发明实施例2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0038]两组分别治疗8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0039]1.4疗效评价:
1.4.1显效:头、手、足颤动基本消失,四肢拘急基本消失,步态平稳,行走较快,能跨越障碍,舌质转淡红,脉搏恢复正常。
[0040]1.4.2有效:头、手、足颤动减轻或基本消失,四肢拘急减轻或消失,步态较平稳,行走尚快,尚能跨越障碍,舌、脉恢复正常。
[0041]1.4.3无效:头、手、足颤动无改善,四肢拘急,步态不稳,双足行走擦地、缓慢,不敢跨越障碍,舌、脉无改善。
[0042]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43]1.6 结果
1.6.1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症状改善率(84%)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率(47%),详见表2。
[0044]表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例数与改善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天麻1-10份、钩藤10-15份、全蝎2-5份、地龙5-15份、蝉蜕3-10份、僵蚕1_10份、人参5_10份、黄芪10-60份、鸡血藤10-30份、龟甲15-30份、鹿角胶5-10份、补骨脂6_15份、三七1-10份、川芎3-10份、丹参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天麻10份、钩藤12份、全蝎3份、地龙10份、蝉蜕10份、僵蚕10份、人参10份、黄芪30份、鸡血藤15份、龟甲15份、鹿角胶10份、补骨脂10份、三七10份、川芎10份、丹参1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龟甲为炙龟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煎剂、蜜丸、浓缩丸或胶囊剂。
6.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体积比计,称取天麻l-10g、钩藤10-15g、全蝎2-5g、地龙5-15g、蝉蜕3-10g、僵蚕l_10g、人参5_10g、黄芪10-60g、鸡血藤10-30g、龟甲15-30g、鹿角胶5-10g、补骨脂6_15g、三七l_10g、川芎3_10g、丹参5-15g,然后将这15味中药放入砂锅内,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min,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min,取药液约350ml ;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min,取药液约350ml ;把两煎药液混匀后即制成煎剂。
7.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称取天麻1-10份、钩藤10-15份、全蝎2-5份、地龙5-15份、蝉蜕3-10份、僵蚕1_10份、人参5_10份、黄芪10-60份、鸡血藤10-30份、龟甲15-30份、鹿角胶5-10份、补骨脂6_15份、三七1_10份、川芎3-10份、丹参5-15份,然后将这15味中药粉碎后过100目或120目筛,制成极细药粉后:①将药粉和蜜按1: 1.5重量比例制成蜜丸,每丸3g ;或②将药粉装入空心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0.3g ;或③将药粉按现有技术工艺制成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585482SQ20131058442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潘根起, 潘恒晔 申请人:潘根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