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瓜蒌35份、薤白35份、党参35份、丹参35份、川芎35份、红花35份、灸甘草40份、桂枝25份、苏木20份、月见草油2份、莪术10份、桃仁10份、五灵脂15份、刘寄奴10份、人参15份、冻干海参8份、龙眼肉20份。本发明的中药在温补心阳、调理各脏腑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着重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理气通络,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心脏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多年来,通过对6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5%。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者可致死亡。本病主要病机是心气不能主血脉,血脉运行失畅所致。目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西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及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关键是辨证论治,而证候是治疗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共同之处是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使用不当又可使患者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医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医药的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辨病用药更为准确。因而近年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临床上心律失常,常分为心脉瘀阻证型、心血不足证型、水饮凌心证型、痰火扰心证型、阴虚火旺证型、心虚胆怯证型等,目前,可用于治疗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还存在着疗效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地治愈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目的。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瓜萎35份、薤白35份、党参35份、丹参35份、川弯35份、红花35份、灸甘草40份、桂枝25份、苏木20份、月见草油2份、莪术10份、桃仁10份、五灵脂15份、刘寄奴10份、人参15份、冻干海参8份、龙眼肉20份。
[0005]本发明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瓜萎【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括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括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微苦、寒。【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0006]薤白【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chinensis G.Don的干燥鳞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0007]党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西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 L.T.Shen 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性味】甘,平。
[0008]【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09]南丹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的根。【性味】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治胸痹绞痛;心烦;心悸;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肚脾肿大;关节痛;沛气痛;疮肿。
[0010]川弯【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弯Ligusticum chuanx1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莖。【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1]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12]灸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炮制:取净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可。【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脉结代,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3]桂枝【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14]苏木【来源】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性味】甘、咸,平。【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0015]桃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经】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0016]五灵脂【来源】为I吾鼠科动物橙足騎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0017]月见草油【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的根。【性味】味苦;微辛;微甘;性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
[0018]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的根茎。【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0019]刘寄奴【来源】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人参【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目民,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0020]冻干海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绿刺参、化刺参的全体。炮制:将海参洗净,采用常规方法用冻干机冻干即可。【性味】味甘;咸;性平。【归经】肾;肺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
[0021]龙眼肉【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性味】甘,温。【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0022]缓慢型的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是以心率缓慢、心室率低于60次/min为特征的一类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甚至昏厥等症状为主,而其脉证均见迟缓,属于迟脉、结脉等范畴。其常见病因为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或厉气等)的侵袭,长期精神刺激或精神创伤,饮食失节或嗜好烟酒等刺激物品以及外伤、烧伤、中毒等。皆因阳不胜阴,气虚、血瘀所致。心阳的主要作用是鼓动心脏搏动,温运血脉循行;肾阳为诸阳之本,对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因此心肾阳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心率的快慢、血脉的盈亏和脉象的虚实。迟脉是本病常有的脉象,心阳不足导致心脉瘀阻;因肾阳虚衰,损及肾阴而成阴阳两虚;心肾阳虚,损及脾阳,脾失健运,湿聚痰阻,气血瘀滞;脾为后天之本,脾虚阳衰,气血生化乏源,则心肾气阳愈虚。临床常见本虚标实,虚实兼夹。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心脉不荣,血脉不得充盈,鼓动无力,脉气失于连续;标实则为血瘀,脉道痹阻不畅,心脉涩滞,搏动循行失常。故在治疗上须采用标本同治。治本以温阳为主,本发明的中药在温补心阳、调理各脏腑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上,着重活血化瘀、温经通脉、理气通络,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心脏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多年来,通过对6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5%。
[0023]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6年6月-2013年3月间共收集了 60例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8-67岁,病情2个月至I年。在发病上,性别无明显差异。
[0024]2、试验方法
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二个月。
[0025]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半年内不复发。显效: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病情得到控制。有效: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心脉瘀阻证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26]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瘀阻心脉证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瓜萎35份、薤白35份、党参35份、丹参35份、川弯35份、红花35份、灸甘草40份、桂枝25份、苏木20份、月见草油2份、莪术10份、桃仁10份、五灵脂15份、刘寄奴10份、人参15份、冻干海参8份、龙眼肉20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162099SQ20141034804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孙丽 申请人: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