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6107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治疗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治疗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山慈菇、千里光、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蔻、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升麻、寒水石、竹叶、苣荬菜、吊杆麻、马牙七、石蝉草、岗梅根、蜈蚣萍、翼首草、佛指甲和显子草。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的功效,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外感时毒证。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力,辨证论治靶向性较强,可消炎、止痛,防止创面扩大等,药效直达病灶;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降低复发率。
【专利说明】治疗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治疗外感 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或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 粘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粘膜病之首,各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5人中至少有1人发生过口 腔溃疡。该病以口腔黏膜各部位反复发作的溃疡为特征,不伴有其他疾病体征,具有周期 性、复发性、自限性特征,溃疡灼痛明显。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角化差的部位。
[0005] 病理病因: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研究报道的发病因素甚多,但尚无统 一的确切说法。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1.免疫因素(1)细胞免疫异常:细胞免疫主 要是指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细胞免疫主要由两类不同的T细胞亚类参与,一 类是细胞毒T细胞(CTL),另一类是迟发型超敏T细胞(TDTH)。(2)体液免疫异常和自身免 疫:体液免疫是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来实现的。自身免疫是抗体对来 自自身的抗原的一种应答反应。(3)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有人证实RAU患者的淋巴细 胞对PHA和刀豆蛋白(ConA)的反应在溃疡各个阶段都比正常人低下。用胸腺病毒作抗原 刺激机体时,RAU患者的刺激反应亦属低下。HIV感染的RAU患者病情往往较重。说明RAU 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有关。2.遗传因素:对RAU的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遗 传标记物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表明,PAU的发病有遗传倾向。3.系统性疾病因素:临床实践经 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RAU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
[0006] 症状体征:本病分型颇多,可依形态大小、溃疡多少、溃疡深浅分型,尚无统一分 型。从临床实用观点出发,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3型,多采用世界公认的Lehner (1968)分型 方法,即分为轻型、重型及疱疹样口炎。1.轻型阿弗他溃疡最常见。约占 RAU的80%。溃疡 不大,一般直径2?4mm。圆或椭圆形,周界清晰,孤立散在,数目不多,每次发作1?5个。 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如唇、颊黏膜。角化程度高的龈、腭部较少发生。发作时溃疡 有"凹、红、黄、痛"特征。即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围有约I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 覆有浅黄色假膜,灼痛感明显。MiAU复发有规律,一般分为发作期、愈合期和间歇期。发作 期又细分为前驱期和溃疡期。前驱期有黏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感;约24h后出现白色或 红色丘疹状小点;2?3天后上皮破损。进入溃疡期;再经4?5天后红晕消失,溃疡愈合, 不留瘢痕。整个发作期一般持续1?2周,具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间歇期长短不一。因 人而异。但一般初发间歇期较长,此后逐渐缩短。直至此起彼伏连绵不断。MiAU因刺激痛 影响语言、进食、心情,从而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又称阿弗他口 炎。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直径小于2_,可达数十个之多,似有"满天星" 感觉。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较MiAU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 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作规律同MiAU,不留瘢痕。3.重型阿弗他溃疡,又 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腺周口疮溃疡1?2个,大而深,直径可达1?3cm,深可达 黏膜下层甚至达肌层,溃疡四周组织红肿,边缘略隆起,触诊较硬,溃疡有灰白色假膜覆盖, 触痛明显,经1至数月愈合,愈后留有明显瘢痕。发生在软腭、软硬腭交界处、腭垂或软腭与 咽旁处,可见瘢痕,色白,呈挛缩状,或腭垂缺损而变形。如发生在颊部口角处,因瘢痕挛缩, 张口受限。重型口疮虽然溃疡大而深,愈合时间很长,自发痛、激发痛较剧烈,但一般无全身 症状。
[0007] 中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疡"范畴。"口疮"之名始见于《内 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首次指出 口疮以火热为基本的发病因素。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其认识逐渐深入。如《丹溪心法· 口齿》篇曰:"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指出脾气虚弱与 口疮有密切联系。《圣济总录》认为" 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而为口疮。"指 出了口疮与心脾二脏的关系。清?齐秉慧在《齐氏医案· 口疮》中进一步提出"口疮上焦实 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辨阴阳虚实寒热而治之",认为上焦实火熏蒸, 下焦阴火上炎,中焦虚寒或脾虚湿困均为本病之病机。
[0008] 辨证论治:1、外感时毒:口疮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 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 浅溃疡,边界清楚。2.心脾蕴热: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 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3.脾肾阳虚: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 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 舌淡苔白腻,脉沉弱。4.脾胃虚弱: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 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5.虚火上炎:症见溃疡颜色鲜红,数量 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 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6.血虚阴亏:症见口舌溃烂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 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0009] 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常用药物如:杜 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左旋咪唑等。但是,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所用药物毒副作用较 大,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疼痛明显者可应用烧灼、激光等治疗手段创伤性较 大;复发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0010]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 基础上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力,可抗变态反应,改善微循环;辨证论治靶向性较强,可消炎、止 痛,防止创面扩大等,药效直达病灶,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降低复发率等,可进行临 床市场推广。
[0011]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功效,主治 复发性口腔溃疡外感时毒证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 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力,可抗变态反应,改善微循环;辨证论治靶向性较强,可消炎、止痛,防 止创面扩大等,药效直达病灶,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降低复发率等。
[001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外感时毒证的中药制 齐IJ,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 翁、马齿苋、山慈菇、千里光、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 通、灯心草、升麻、寒水石、竹叶、苣荬菜、吊杆麻、马牙七、石蝉草、岗梅根、蜈蚣萍、翼首草、 佛指甲和显子草。
[0014]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5-30重量份、连翘10-28重量份、大青叶 10-18重量份、野菊花14-32重量份、金荞麦10-20重量份、木蝴蝶10-24重量份、白头翁 10-20重量份、马齿苋13-27重量份、山慈菇10-20重量份、千里光13-27重量份、白蔹13-26 重量份、牛黄10-24重量份、佩兰12-27重量份、厚朴10-20重量份、豆蘧10-25重量份、枳 实13-24重量份、鸡矢藤10-24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薏苡仁10-18重量份、川木通 12-24重量份、灯心草12-26重量份、升麻10-20重量份、寒水石10-18重量份、竹叶15-28 重量份、苣荬菜14-29重量份、吊杆麻3-8重量份、马牙七4-7重量份、石蝉草10-20重量份、 岗梅根13-25重量份、蜈蚣萍12-25重量份、翼首草2-5重量份、佛指甲10-20重量份和显 子草12-23重量份。
[0015]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5-30重量份、连翘20-28重量份、大青 叶15-18重量份、野菊花24-32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木蝴蝶15-24重量份、白头翁 15-20重量份、马齿苋20-27重量份、山慈菇15-20重量份、千里光20-27重量份、白蔹20-26 重量份、牛黄15-24重量份、佩兰20-27重量份、厚朴15-20重量份、豆蘧15-25重量份、枳 实18-24重量份、鸡矢藤15-24重量份、茯苓15-20重量份、薏苡仁15-18重量份、川木通 20-24重量份、灯心草15-26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寒水石14-18重量份、竹叶20-28 重量份、苣荬菜20-29重量份、吊杆麻3-5重量份、马牙七4-5重量份、石蝉草15-20重量份、 岗梅根20-25重量份、蜈蚣萍20-25重量份、翼首草2-3重量份、佛指甲15-20重量份和显 子草18-23重量份。
[0016]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0重量份、连翘18重量份、大青叶13重 量份、野菊花20重量份、金荞麦13重量份、木蝴蝶14重量份、白头翁12重量份、马齿苋17 重量份、山慈菇13重量份、千里光18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牛黄14重量份、佩兰16重量 份、厚朴13重量份、豆蘧14重量份、枳实15重量份、鸡矢藤12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薏 苡仁12重量份、川木通18重量份、灯心草13重量份、升麻12重量份、寒水石12重量份、竹 叶17重量份、苣荬菜16重量份、吊杆麻6重量份、马牙七6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岗梅 根18重量份、蜈蚣萍17重量份、翼首草4重量份、佛指甲12重量份和显子草15重量份。
[0017]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5重量份、连翘20重量份、大青叶15重 量份、野菊花24重量份、金荞麦15重量份、木蝴蝶15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马齿苋20 重量份、山慈菇15重量份、千里光20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牛黄15重量份、佩兰20重量 份、厚朴15重量份、豆蘧15重量份、枳实18重量份、鸡矢藤15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薏 苡仁15重量份、川木通20重量份、灯心草15重量份、升麻15重量份、寒水石14重量份、竹 叶20重量份、苣荬菜20重量份、吊杆麻3重量份、马牙七4重量份、石蝉草15重量份、岗梅 根20重量份、蜈蚣萍20重量份、翼首草2重量份、佛指甲15重量份和显子草18重量份。
[001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 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和野菊花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 60%?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 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 小时,过滤,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1?1. 22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0%?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10?2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 1?0. 3 ;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〇. 001?〇. 002 ;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IK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口服液剂。
[0019] 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含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翅、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览、山慈菇和千 里光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 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 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8?I. 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 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积实、鸡矢藤、获茶、薏该仁、川木通、灯心草和 升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2°C? 72°C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 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 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0. 05?0. 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 05?0. 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 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〇. 02?0. 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 得口含片剂。
[0020] 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薄膜衣片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片剂、 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 剂、散剂。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的功效,主治复发性口腔溃 疡外感时毒证。本发明具有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力, 可抗变态反应,改善微循环;辨证论治靶向性较强,可消炎、止痛,防止创面扩大等,药效直 达病灶;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降低复发率等。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祖国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因外感燥火、饮食不节而生。如朱氏等根据"诸 痛痒疮,皆属于心"及"舌为心之苗"的理论,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系心火上炎所致。刘 氏则认为多因过食辛辣醇酒以致心脾积热,循经上攻于口而发:或因素体阴虚,加之劳伤过 度,亏耗真阴,虚火上炎而发。还有人认为是久病伤脾,水湿不运,郁而化热,湿热上蒸所致。 总之,本病病机以"火"为主,与饮食劳倦、体质状况有关,与心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0024] 因此,本发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外感时毒证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为主要治疗 原则,选用方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览、山慈燕、千 里光、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升麻、寒水 石、竹叶、苣荬菜、吊杆麻、马牙七、石蝉草、岗梅根、蜈蚣萍、翼首草、佛指甲、显子草。
[0025] 其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翻白草、山 慈燕、千里光、白蔹、牛黄、苣荬菜、吊杆麻、马牙七、石蝶草、岗梅根、蜈蚁萍、翼首草、佛指 甲清热解毒;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显子草健脾化湿;川木通、灯心 草、升麻、寒水石、竹叶清热燥湿、解毒。全方配伍严谨,安全有效,疗程较短,不易产生耐药 性等。
[0026] 现将各味中药分述如下: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 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 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 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同时金银花茶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 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所以,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 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 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 菌、新城疫、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此外金银花还有利胆保肝、抗氧化、降血脂、中枢兴奋等 作用。
[0027]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 客热。"《唐本草》:"连翘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叶狭长,如水苏,花黄可爱,生下湿地,著 子似椿实之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 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翘子,不用茎花也。"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 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痈肿疮毒等症状,其抑 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本品所含齐 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 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 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
[0028] 大青叶:苦,寒;入肝、心、胃经。《本草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 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 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清热, 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 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青叶煎 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 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型脑炎病毒、腮 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大青叶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0029]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 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 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 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等都有很好疗效。
[0030] 金荞麦:性凉,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主肺 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癌。用作清热解毒,据江苏南通经 验,必须隔水炖汁服,煎服则疗效不显著。
[0031] 木蝴蝶:味微苦,甘,性微寒;归肺、肝、胃经。《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除 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纲目拾遗》:"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又项 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撕 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种子、茎皮含黄芩甙元,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利 尿、利胆,降胆固醇的作用。种子和茎皮中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其半数有效量为13mg/ml。
[0032]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本经逢原》:"白头翁,《本经》言苦温者,传 写之误也。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皆少阳、阳明热邪固结之病,结散则积血去而腹痛止矣。 《别录》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药性论》:"止腹痛及亦毒痢,治齿 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用于热毒痢疾,鼻衄,血 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白头翁水浸液能延长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对其 肺部损伤亦有轻度减轻。
[0033]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 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 恶物,去白虫。"功用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 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 虚汗。
[0034] 山慈菇:苦、微辛、凉。消肿散结,化痰,清热解毒。治痈疽疖肿,咽喉肿痛,喉搏,瘰 疬。《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本草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 解诸毒,蛇虫、狂犬伤。"对乳痈肿、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0035] 千里光:性寒,味苦。《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盅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 疮、虫蛇犬等咬伤处。"《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 治蛇伤。"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 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 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千里光有广谱抗 生素作用,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0036]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痕,惊 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 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体外 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0037] 牛黄:苦,凉;归心、肝经。清心,豁痰,开鸾,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 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牛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明显 的抗惊厥作用和解热作用。牛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多形核细胞 游走及大鼠甲醛滤纸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牛黄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 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心率增加,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牛黄对流行 性乙型脑炎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对皮下感染乙脑病毒24小时的小鼠,用牛黄灌胃,则对 感染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0038]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 气,轻身不老,通神明。"《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 口中甜腻,口臭。"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用于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 呕吐,口中甜腻,消洵,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佩 兰挥发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引起牛羊慢性中毒,侵害肾、肝而生糖尿病。佩 兰100%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 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0039] 厚朴: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厚朴及其挥发油味苦能刺激味觉,反射性的引起唾液、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而有健胃 助消化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 革兰阳性菌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枯草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实验表明,同其他61种中药相比,厚朴对白色葡 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的作用最强.其对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作用 为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厚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黄连、黄芩、大黄为强。
[0040] 豆蘧:味辛、苦,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作用,用于虚 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等证。该品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对小 鼠、兔、猫和狗,iv给药后有麻醉作用。豆蘧对MCA和DMB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及皮肤乳头 状瘤有抑制作用。该品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风作用。豆蘧醚对正常 人有致幻作用,对人的大脑有中度兴奋作用。豆蘧及肉豆蘧醚均能增强色胺的作用。该品 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对小鼠、兔、猫和狗,iv给药后有麻醉作用。
[0041] 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本草纲目》:"枳乃木名,实乃其子,故曰枳实。 后人因小者性速,又呼老者为枳壳。生则皮厚而实,熟则壳薄而虚,正如青橘皮陈橘皮之义, 宋人复出积壳一条,非矣。寇氏以为破结实而名,亦未必然。"《用药心法》:"积实,洁古用去 脾经积血,故能去心下痞,脾无积血,则心下不痞。"性沉降而下行,功能理气除痞,以除胸腹 痞满,兼能化痰以开痹,消积以导滞,实乃破气结之峻剂,治痞满、导积滞之要药。又具升高 血压之能,治阴挺脱肛之用。
[0042] 鸡矢藤:性平,味甘、微苦。《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 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 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 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 伤。鸡矢藤总生物碱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有一定的 镇静作用。鸡矢藤总生物碱能抑制肠肌收缩,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肌挛缩。鸡矢藤 煎剂对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 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0043] 获茶: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用药心 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现代 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变形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044]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富含淀粉、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 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 薏米可入药,用来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 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 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 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疣赘、美容者、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传染性软 疣、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适宜肺痿、肺痈者食用。
[0045] 川木通:苦,性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本草经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绕树 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菖藤茎。"《药性论》: "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功用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 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经闭乳少,湿热痹痛。该品能利水消肿,下利湿热,使湿 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能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
[0046] 灯心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本草经疏》:"灯心草,其质轻通,其 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便出,小肠为心之腑,故亦除心经热也。"功用利 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 喉痹、口舌生疮,创伤。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利尿、止血作用。治急慢性咽炎、口腔炎。
[0047]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经、脾经、大肠经、胃经。《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 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NI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 烦闷。疗痈肿,豌豆疮;7jC煎绵沾拭疮上。"《本草纲目》:"消斑疫,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 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功用清热解毒、透疹。用于麻 疹透发不畅、热毒斑疹、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 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0048] 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名医别录》:"凝水石,色如云母,可拆者良,盐 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邯郸。"《本草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 牙明。"主治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寒水 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治风热心躁, 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
[0049] 竹叶:性味,甘,微寒。《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 毒。"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通淋。《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 痫。"用于热病烦渴,心胃火盛。竹叶提取物是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 良的抗自由基能力和确凿的类SOD活性;对亚硝化反应的阻断能力可与VC相媲美;抗衰 老、抗应激和抗疲劳的作用与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抗氧化的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 相同;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胜竹浙一筹;并 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提高人体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还具有良好的水热稳 定性、抗氧化稳定性和独特的竹叶清香。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无毒、副作用,是 一种十分理想的纯天然保健。
[0050] 苣荬菜: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补虚止咳。治菌 痢,喉炎,虚弱咳嗽,内痔脱出,白带。①《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 性喉炎,内痔脱出。〃②《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治白带及产后瘀血腹痛,阑尾炎。〃 吊杆麻:性味①《贵州草药》:"味辛,性凉,有小毒。"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寒, 有小毒。〃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②《陕西中草药》:〃清 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马牙七:兰科奸脊兰属植物流苏奸脊兰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和剑叶奸脊兰(窄 叶虫下脊兰)C. davidi Franch.,以假鳞莖和根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淤止痛。用于胃溃疡,急性胃扩张,慢性肝炎,腰痛,腹痛,颈淋巴结结 核,慢性咽炎,牙痛,砂淋,闭经,关节痛,蛇咬伤,跌打损伤。
[0051] 石蝉草:性味辛,凉。①《云南中草药选》:〃辛淡,平。〃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性凉,味淡。〃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选》:〃祛瘀散结,抗癌。治胃癌,食道癌,肝癌,乳 腺癌,肺癌。"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止痛利水。治跌打损伤,烫烧 伤,痈肿疮疖,肾炎水肿,肺结核,哮喘,气管支气管炎,肺热咳嗽。" 岗梅根:性味苦甘.寒。①《岭南采药录》:〃味苦。〃②《陆川本草》:〃甘,寒。〃③《南 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 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杀磁,理 跌打损伤。〃②《岭南采药录》:〃清热毒。煎凉茶多用之。又治疥虫。〃③《陆川本草》:〃清 凉解毒,生津止泻。治热病口燥渴,热泻,一般喉疾。〃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润 肺止渴。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气。〃⑤《实用中草药》:〃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肿, 感冒。〃 蜈蚣萍: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苦,平。〃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寒。〃功能主 治治劳热,浮肿,疔疮,湿疹,火烫伤。①《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痈肿 疔毒,瘀血积痛。〃②《贵州草药〉:〃清热,除湿,消肿。〃 翼首草:生于高山草地、路边及石隙等处。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化学成份含生物 碱、黄酮甙。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寒。〃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 解毒,祛风湿,止痛。治感冒发烧及各种传染病所引起的热症,心热,血热等。〃②《高原中 草药治疗手册》:"解毒抗菌。治痈疮疔毒,流感麻疹。" 佛指甲: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微辛。〃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 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消 乳蛾,行经络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洗疮湿热毒。〃②《滇南本草图说》:〃捣敷?门,止鼻衄不 止,包打伤亦良。〃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降血压,祛风湿。〃 显子草: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800m的山坡林下、山谷溪旁及路边草丛。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西藏等地。性味甘;微涩;平。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活 血调经。主病后体虚;经闭。
[0052]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15-30重量份、连翘10-28重量份、大青叶 10-18重量份、野菊花14-32重量份、金荞麦10-20重量份、木蝴蝶10-24重量份、白头翁 10-20重量份、马齿苋13-27重量份、山慈菇10-20重量份、千里光13-27重量份、白蔹13-26 重量份、牛黄10-24重量份、佩兰12-27重量份、厚朴10-20重量份、豆蘧10-25重量份、枳 实13-24重量份、鸡矢藤10-24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薏苡仁10-18重量份、川木通 12-24重量份、灯心草12-26重量份、升麻10-20重量份、寒水石10-18重量份、竹叶15-28 重量份、苣荬菜14-29重量份、吊杆麻3-8重量份、马牙七4-7重量份、石蝉草10-20重量份、 岗梅根13-25重量份、蜈蚣萍12-25重量份、翼首草2-5重量份、佛指甲10-20重量份、显子 草12-23重量份。
[0053]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5-30重量份、连翘20-28重量份、大青 叶15-18重量份、野菊花24-32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木蝴蝶15-24重量份、白头翁 15-20重量份、马齿苋20-27重量份、山慈菇15-20重量份、千里光20-27重量份、白蔹20-26 重量份、牛黄15-24重量份、佩兰20-27重量份、厚朴15-20重量份、豆蘧15-25重量份、枳 实18-24重量份、鸡矢藤15-24重量份、茯苓15-20重量份、薏苡仁15-18重量份、川木通 20-24重量份、灯心草15-26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寒水石14-18重量份、竹叶20-28 重量份、苣荬菜20-29重量份、吊杆麻3-5重量份、马牙七4-5重量份、石蝉草15-20重量份、 岗梅根20-25重量份、蜈蚣萍20-25重量份、翼首草2-3重量份、佛指甲15-20重量份、显子 草18-23重量份。
[0054]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0重量份、连翘18重量份、大青叶13重 量份、野菊花20重量份、金荞麦13重量份、木蝴蝶14重量份、白头翁12重量份、马齿苋17 重量份、山慈菇13重量份、千里光18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牛黄14重量份、佩兰16重量 份、厚朴13重量份、豆蘧14重量份、枳实15重量份、鸡矢藤12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薏 苡仁12重量份、川木通18重量份、灯心草13重量份、升麻12重量份、寒水石12重量份、竹 叶17重量份、苣荬菜16重量份、吊杆麻6重量份、马牙七6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岗梅 根18重量份、蜈蚣萍17重量份、翼首草4重量份、佛指甲12重量份、显子草15重量份。
[0055] 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银花25重量份、连翘20重量份、大青叶15重 量份、野菊花24重量份、金荞麦15重量份、木蝴蝶15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马齿苋20 重量份、山慈菇15重量份、千里光20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牛黄15重量份、佩兰20重量 份、厚朴15重量份、豆蘧15重量份、枳实18重量份、鸡矢藤15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薏 苡仁15重量份、川木通20重量份、灯心草15重量份、升麻15重量份、寒水石14重量份、竹 叶20重量份、苣荬菜20重量份、吊杆麻3重量份、马牙七4重量份、石蝉草15重量份、岗梅 根20重量份、蜈蚣萍20重量份、翼首草2重量份、佛指甲15重量份、显子草18重量份。
[005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 制剂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和野菊花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 60%?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 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 小时,过滤,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1?1. 22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0%?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10?2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 1?0. 3 ;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〇. 001?〇. 002 ;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IK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口服液剂。
[0057] 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含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翅、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览、山慈菇和千 里光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90%的乙醇 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 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 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8?I. 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 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和 升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 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2°C? 72°C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 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 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0. 05?0. 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 05?0. 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 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〇. 02?0. 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 得口含片剂。
[0058] 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薄膜衣片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片剂、 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 剂、散剂。
[0059]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60] 实施例1 口服液剂 金银花20重量份、连翘18重量份、大青叶13重量份、野菊花20重量份、金荞麦13重 量份、木蝴蝶14重量份、白头翁12重量份、马齿苋17重量份、山慈菇13重量份、千里光18 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牛黄14重量份、佩兰16重量份、厚朴13重量份、豆蘧14重量份、 枳实15重量份、鸡矢藤12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薏苡仁12重量份、川木通18重量份、灯 心草13重量份、升麻12重量份、寒水石12重量份、竹叶17重量份、苣荬菜16重量份、吊杆 麻6重量份、马牙七6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岗梅根18重量份、蜈蚣萍17重量份、翼首 草4重量份、佛指甲12重量份、显子草15重量份。
[0061]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和野菊花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量醇浓度为60%的 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2的 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量水,煮沸2小时,过 滤,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2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0% ;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 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1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 性炭的重量比为1 : 0. 001 ;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KK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口服液剂。
[0062] 实施例2 口含片剂 金银花25重量份、连翘20重量份、大青叶15重量份、野菊花24重量份、金荞麦15重 量份、木蝴蝶15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山慈菇15重量份、千里光20 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牛黄15重量份、佩兰20重量份、厚朴15重量份、豆蘧15重量份、 枳实18重量份、鸡矢藤15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薏苡仁15重量份、川木通20重量份、灯 心草15重量份、升麻15重量份、寒水石14重量份、竹叶20重量份、苣荬菜20重量份、吊杆 麻3重量份、马牙七4重量份、石蝉草15重量份、岗梅根20重量份、蜈蚣萍20重量份、翼首 草2重量份、佛指甲15重量份、显子草18重量份。
[0063]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翅、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览、山慈菇和千 里光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 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的醇浓度85%的乙醇 溶解,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 I. 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 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 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和 升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8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 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2°C的条件下减压 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水溶 解,加热煎煮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倍的水溶解,加热煎 煮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〇. 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〇. 05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获得的 混合物质量〇. 02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得口含片剂。
[0064] 实施例3散剂 金银花25g、连翘20g、大青叶15g、野菊花24g、金荞麦15g、木蝴蝶15g、白头翁15g、马 齿览20g、山慈燕15g、千里光20g、白薮20g、牛黄15g、佩兰20g、厚朴15g、豆蘧15g、积实 18g、鸡矢藤15g、获考 :15g、薏该仁15g、川木通20g、灯心草15g、升麻15g、寒水石14g、竹叶 2〇g、苣荬菜20g、吊杆麻3g、马牙七4g、石蝶草15g、岗梅根20g、蜈蚁萍20g、翼首草2g、佛指 甲15g、显子草18g。
[0065]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 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 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 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 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在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散剂。
[0066] 药物的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 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 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口服液剂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2. 5g生药 /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 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 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 发明的片剂LD50>32. 5g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5. 0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 床用药量为5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83g生药/kg/日。 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83倍。 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7] 2、蓄积毒性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 2的口含片剂为对象,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 10LD50、0. 15LD50、 0. 28LD50、0. 36LD 50、0. 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 50均为5000m份/k份 BW (五个剂量为500、750、1400、1800、2500m份/k份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 按0. lml/10份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 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0068] 3、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次经口给予ICR小鼠,体重18g?22g,20只,将本发明 实施例3获得的散剂用蒸馏水溶解,获得灌胃剂量5000mg/kg体重,灌胃量20ml/kg,观察 15天,试验动物未发现中毒表现、无死亡,处死后解剖未明显异常,判断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0069] 临床试验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以来,我院治疗的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共400例。其中,男204例,女196例,患者年龄跨度比较大。10岁-15岁患者为70例,16 岁-28岁患者为170例,28-60岁患者为160例。临床表现为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 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 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口服液治疗组、口含片治疗组、散 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100人。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具有可比性,并根据病情的轻重门诊治疗。
[0070] 诊断标准 1、有一定的自限性,大约在疒10天之内就可以很好的愈合。
[0071] 2、发作的周期是不等的,也就是间歇性的发作。
[0072] 3、表面出现渗出以及灼痛的感觉,而且溃疡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等,大小也是不 相同的。
[0073] 4、一般都是单发或多发性的,经常发生在唇、脸颊以及舌头等处。
[0074] 5、多数的患者不会有全身性的表现,但是溃疡的个头比较大,而且很深。直径一般 在10?30mm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治好后会留下瘢痕。
[0075] 6、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 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0076] 治疗方法 口服液治疗组:本组10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 口服液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 20ml, 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一年半。
[0077] 口含片治疗组:本组10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 口含片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 每次1片,含服,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一年半。
[0078] 散剂治疗组:本组100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散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 0. 5mg,撒在创面上,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一年半。
[0079] 对照组:本组100人使用西地碘(华素片)片,每片0· 8mg,3次/山每次1片,含 服,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一年半。
[0080] 疗效标准 ①痊愈:溃疡面愈合,黏膜正常,且一年内未复发;②显效:溃疡疼痛减轻,周围充血减 退,溃疡面略有减小;溃疡一年内复发,但复发次数较前少3-5次,发作时间减少3-5天,发 作程度减轻;③有效:发作次数、程度较前好转,但是尚达不到显效标准;④无效:治疗后复 发情况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
[0081] 治疗结果 表1为各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权利要求】
1. 治疗外感时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 原料药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山慈菇、千里光、 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茯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升麻、寒水石、竹 叶、苣荬菜、吊杆麻、马牙七、石蝉草、岗梅根、蜈蚣萍、翼首草、佛指甲和显子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金 银花15-30重量份、连翘10-28重量份、大青叶10-18重量份、野菊花14-32重量份、金荞 麦10-20重量份、木蝴蝶10-24重量份、白头翁10-20重量份、马齿苋13-27重量份、山慈菇 10-20重量份、千里光13-27重量份、白蔹13-26重量份、牛黄10-24重量份、佩兰12-27重 量份、厚朴10-20重量份、豆蘧10-25重量份、枳实13-24重量份、鸡矢藤10-24重量份、茯 苓10-20重量份、薏苡仁10-18重量份、川木通12-24重量份、灯心草12-26重量份、升麻 10-20重量份、寒水石10-18重量份、竹叶15-28重量份、苣荬菜14-29重量份、吊杆麻3_8 重量份、马牙七4_7重量份、石蝶草10-20重量份、岗梅根13-25重量份、娱蚁萍12-25重量 份、翼首草2-5重量份、佛指甲10-20重量份和显子草12-23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金银花25-30重量份、连翘20-28重量份、大青叶15-18重量份、野菊花24-32重量份、金荞 麦15-20重量份、木蝴蝶15-24重量份、白头翁15-20重量份、马齿苋20-27重量份、山慈 菇15-20重量份、千里光20-27重量份、白蔹20-26重量份、牛黄15-24重量份、佩兰20-27 重量份、厚朴15-20重量份、豆蘧15-25重量份、枳实18-24重量份、鸡矢藤15-24重量份、 茯苓15-20重量份、薏苡仁15-18重量份、川木通20-24重量份、灯心草15-26重量份、升麻 15-20重量份、寒水石14-18重量份、竹叶20-28重量份、苣荬菜20-29重量份、吊杆麻3-5 重量份、马牙七4_5重量份、石蝶草15-20重量份、岗梅根20-25重量份、娱蚁萍20-25重量 份、翼首草2-3重量份、佛指甲15-20重量份和显子草18-23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 比为:金银花20重量份、连翘18重量份、大青叶13重量份、野菊花20重量份、金荞麦13重 量份、木蝴蝶14重量份、白头翁12重量份、马齿苋17重量份、山慈菇13重量份、千里光18 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牛黄14重量份、佩兰16重量份、厚朴13重量份、豆蘧14重量份、 枳实15重量份、鸡矢藤12重量份、茯苓13重量份、薏苡仁12重量份、川木通18重量份、灯 心草13重量份、升麻12重量份、寒水石12重量份、竹叶17重量份、苣荬菜16重量份、吊杆 麻6重量份、马牙七6重量份、石蝉草12重量份、岗梅根18重量份、蜈蚣萍17重量份、翼首 草4重量份、佛指甲12重量份和显子草15重量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 比为:金银花25重量份、连翘20重量份、大青叶15重量份、野菊花24重量份、金荞麦15重 量份、木蝴蝶15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山慈菇15重量份、千里光20 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牛黄15重量份、佩兰20重量份、厚朴15重量份、豆蘧15重量份、 枳实18重量份、鸡矢藤15重量份、茯苓15重量份、薏苡仁15重量份、川木通20重量份、灯 心草15重量份、升麻15重量份、寒水石14重量份、竹叶20重量份、苣荬菜20重量份、吊杆 麻3重量份、马牙七4重量份、石蝉草15重量份、岗梅根20重量份、蜈蚣萍20重量份、翼首 草2重量份、佛指甲15重量份和显子草18重量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 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和野菊花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 60%?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 小时,过滤,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1?1. 22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0%?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10?2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 1?0. 3 ;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〇. 001?〇. 002 ;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11(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口服液剂。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口 含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山慈菇和千 里光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 %?90%的乙醇 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 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8?1. 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 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获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和 升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 %?95%的乙醇 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2°C? 72°C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 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 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0. 05?0. 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 05?0. 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 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〇. 02?0. 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 得口含片剂。
8. -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 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和野菊花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 60%?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0?1. 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 小时,过滤,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21?1. 22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0%?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10?2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 1?0. 3 ;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〇. 001?〇. 002 ;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11(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口服液剂。
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 的剂型为口含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金荞麦、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山慈菇和千 里光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0 %?90 %的乙醇 溶解,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 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8?1. 2g生药/mL,利用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洗脱两次,先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3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 8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白蔹、牛黄、佩兰、厚朴、豆蘧、枳实、鸡矢藤、获苓、薏苡仁、川木通、灯心草和 升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醇浓度85 %?95%的乙醇 加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2°C? 72°C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23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 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5倍的水 溶解,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1?3倍的水溶 解,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进一步加入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 质量0. 05?0. 1倍的羧甲基淀粉钠、0. 05?0. 1倍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后,加入 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〇. 02?0. 05倍的硬脂酸镁,然后用冲压装置将颗粒压制成片,即 得口含片剂。
10.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 薄膜衣片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片剂、颗粒剂、肠溶衣片剂、冲剂、蜜丸剂、 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剂、散剂。
【文档编号】A61K35/413GK104274763SQ20141058336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陈安威, 刘少华, 万凤丽 申请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