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918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垂盆草、地耳草、黑丑、白丑、甘遂、大蓟、枳实、公丁香、血竭、大黄、延胡索、附子、干姜、泽泻、土茯苓、木通、虎杖、泽漆、萆薢、地肤子、鸡骨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活血理气、散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本发 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 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 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 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 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0003]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 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 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并且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 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肝性脑病、感染肝 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因此肝硬化腹水 如果不积极治疗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0004] 根据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于"臌胀"范畴,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 能失调,气血水液代谢失调,脾肾阳亏,气虚无力,导致血瘀水停腹中,正虚邪实。治宜补气 养血、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补肾为主。
[0005] 肝硬化腹水大多出现在肝硬化晚期,西医常以利尿、增加血浆蛋白含量为主要治 疗措施,但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长期大量腹水会影响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 很容易导致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因此,肝硬化腹水的 治疗,是临床工作中长期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疗 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的特点。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8]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肝硬化腹水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根据该 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 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择垂盆草、地耳草、黑丑、白丑、甘遂、大蓟、枳 实、公丁香、血竭、大黄、延胡索、附子、干姜、泽泻、土茯苓、木通、虎杖、泽漆、萆蘚、地肤子、 鸡骨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清利湿热、解毒 消肿、活血理气、散瘀止痛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
[0009]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性味: 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功效: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急、慢性肝炎。垂盆草原为民间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常用草药,现代研究证明,鲜草洗净 捣汁外涂,可用于治疗水火烫伤、消肿利水。《本草纲目》中记载:痈疽疮口不合,生肌止血。 治白秃,杖疮,汤火疮。
[0010] 地耳草: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以全草入 药。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早期肝硬化,阑尾 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用治湿热黄疸, 具有良好疗效,可配合茵陈、金钱草等同用。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煎服,另用 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用治跌仆损伤,除煎汤内服外,还可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0011] 黑丑: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表面灰黑色,成为黑丑。性味:苦、寒;有毒。归肺、 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 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用于腹水肿胀,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 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
[0012] 白丑: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表面灰蛋黄白色,成为白丑。性味:苦、寒;有毒。归 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 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等同用。
[0013] 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的干燥块根。性味:苦, 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 咳,二便不利。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本草经 疏》:甘遂,其味苦,其气寒而有毒,善逐水。其主大腹者,即世所谓水蛊也。又主疝瘕腹满、面 目浮肿及留饮,利水道谷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气肿满者,谓诸病皆从湿水所生, 水去饮消湿除,是拔其本也。
[0014] 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草及根入药。性味:甘, 凉。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 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
[0015] 积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性味: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功效:破气消积、化 痰散痞。主治: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用于胸腹胀 满。枳实理气行气作用较强,故一般认为本品有破气作用,功用行气滞、除胀满。
[0016] 公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性味: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 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纲目》中记载:丁香主温脾胃,治虚唆,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 发。
[0017]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ume.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 制成。性味:甘、咸,平。归心、肝经。功效: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 外伤出血不止。《纲目》中记载:骐麟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 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乳香、没药, 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0018] 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寒。归 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 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泻下通便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的 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由于其中含有鞣质, 有健胃和利胆的作用。
[0019] 延胡索:为S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莖。性 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 阻,跌扑肿痛。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活血行气止痛,善治血瘀气滞所致 的多种疼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本草求真》中记载: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月艮 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 往往独行功多。
[0020]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品辛热燥烈, 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资助不足之元阳,与补益药同用,可治 一身上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温肾阳以益火, 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配干姜。
[0021]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 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 冷脉微,痰饮喘咳。干姜外用治疗外伤化脓性感染。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经,长于温暖中 焦脾阳而散寒,故凡中焦寒证,无论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为要药。
[0022]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 Juzep.的干燥块莖。性味: 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入肾、 膀胱经,性寒善清下焦湿热。此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本 品入肾、膀胱经,性寒善清下焦湿热,多用于下焦湿热证。
[0023] 土获考::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莖。性味:甘、淡, 平。归肝、胃经。功效: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 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 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 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0024] 木通:为马兜铃科藤本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性味:苦、寒、有毒。归心、小肠、 膀胱经。功效:清新利尿、通经下乳。本品能上清心火,下利小便,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 出。木通性善通利,既能通经下乳,又能通利关节血脉,用治湿热痹痛,多与薏苡仁同用。
[0025] 虎杖:为寥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莖和 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性味:微苦,微寒。归肝、 胆、肺经。功效: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 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本品有缓泻通便的作用。
[0026] 泽漆: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以全草入药。性味: 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 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用于 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单用有效,也可与白朮、茯苓等药配合同用。
[0027] 萆蘚: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蘚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性味:苦、 平。归肝、胃、膀胱经。功效: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本草正义》:萆蘚,性能流通脉络而利筋骨,人药用根,则沉坠下降,故主治下焦。虽微苦能 泄,而质轻气清,色味皆淡,则清热理湿,多人气分,少人血分。
[0028]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性 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 湿疹,皮肤瘙痒。
[0029]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株。性味: 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 慢性肝炎,乳腺炎。
[0030]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垂盆草、地耳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黑丑、白丑泻水通便、 杀虫攻积,甘遂泻水逐饮,以上五味共为君药,一方面垂盆草、地耳草共同起到清利湿热、消 肿利水的功效,另外黑白两丑常用于腹水肿胀,配合攻下逐水的甘遂,效果更佳,这两方面 从肝硬化腹水症状的根本上减少腹水的形成,并且促进已经形成腹水的排出。大蓟凉血止 血、散瘀消肿。枳实破气消积,公丁香温中降逆,血竭祛瘀定痛,大黄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延 胡索活血理气,以上六味共为臣药,一方面在药效上辅助君药增加清利湿热的作用,另一方 面散瘀消肿,祛瘀止痛,活血理气,从多个方面消除腹水肿胀的现象。附子、干姜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泽泻清湿热,土茯苓、木通清热除湿、泄浊解毒,虎杖、泽漆、萆蘚祛风利湿、散瘀 定痛,地肤子、鸡骨草清热利湿、舒肝止痛,以上几味共为佐药,调理患者的身体,利水而不 至于使患者体内失水,造成电解质不平衡,缓和药物作用,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此方诸 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活血理气、散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有 效治疗肝硬化腹水。
[0031]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 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垂盆草10-20份、地耳草10-20份、黑丑4-14份、白丑4-14 份、甘遂4-14份、大蓟7-17份、枳实10-20份、公丁香7-17份、血竭1-5份、大黄15-25份、 延胡索10-20份、附子10-20份、干姜15-25份、泽泻15-25份、土茯苓15-25份、木通5-15 份、虎杖13-23份、泽漆13-23份、萆蘚13-23份、地肤子15-25份、鸡骨草10-20份。
[0032] 其中优选为:垂盆草15份、地耳草15份、黑丑9份、白丑9份、甘遂9份、大蓟12 份、枳实15份、公丁香12份、血竭3份、大黄20份、延胡索15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泽 泻20份、土茯苓20份、木通10份、虎杖18份、泽漆18份、萆蘚18份、地肤子20份、鸡骨草 15份。
[0033] -种用于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照本发明重量配比,将垂盆草、地耳草、大蓟、公丁香、血竭、延胡索、泽泻、土 茯苓、木通、泽漆、萆蘚、鸡骨草进行切碎、研磨、至120目筛,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枳实、地肤子进行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至120目筛, 备用; 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黑丑、白丑、甘遂、大黄、附子、干姜、虎杖放入砂锅中, 加水超过药面2-4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 入3厘米左右的水,继续煎煮约20分钟,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75°C左右 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3? 1. 20的稠膏,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稠膏加工粉碎至120目筛,加入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细粉,混合 均匀,既得本发明所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外敷散剂。
[0034]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活血理气、散瘀止痛等功效,且疗效确切,价 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据对临床15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 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 %,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例一、垂盆草10份、地耳草10份、黑丑4份、白丑4份、甘遂4份、大蓟7份、 枳实10份、公丁香7份、血竭1份、大黄15份、延胡索10份、附子10份、干姜15份、泽泻15 份、土茯苓15份、木通5份、虎杖13份、泽漆13份、萆蘚13份、地肤子15份、鸡骨草10份。
[0036] 实施例二、垂盆草15份、地耳草15份、黑丑9份、白丑9份、甘遂9份、大蓟12份、 枳实15份、公丁香12份、血竭3份、大黄20份、延胡索15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泽泻 20份、土茯苓20份、木通10份、虎杖18份、泽漆18份、萆蘚18份、地肤子20份、鸡骨草15 份。
[0037] 实施例三、垂盆草20份、地耳草20份、黑丑14份、白丑14份、甘遂14份、大蓟17 份、枳实20份、公丁香17份、血竭5份、大黄25份、延胡索20份、附子20份、干姜25份、泽 泻25份、土茯苓25份、木通15份、虎杖23份、泽漆23份、萆蘚23份、地肤子25份、鸡骨草 20份。
[0038]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男女比例I. 11 :1,平均年龄46岁,病 程时间不等。
[0039] 二、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以及所优选的制备方法,研末成 粉,夕卜敷于患处,一天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
[0040] 三、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腹水消失,腹痛,腹胀、肝区疼痛症状从轻到无,消化道出 血、鼻衄、齿衄由少量转无,肝的质地由硬变为正常,其它一些症状随之消失; 2、 显效:临床症状得到减轻,腹水现象基本消失,腹痛,腹胀、肝区疼痛也得到好转; 3、 无效:服药后一切症状均无好转。
[0041] 四、治疗结果统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药物组成:垂盆草10-20份、地耳草10-20份、黑丑4-14份、白丑4-14份、甘遂4-14份、大 蓟7-17份、枳实10-20份、公丁香7-17份、血竭1-5份、大黄15-25份、延胡索10-20份、附 子10-20份、干姜15-25份、泽泻15-25份、土茯苓15-25份、木通5-15份、虎杖13-23份、 泽漆13-23份、萆蘚13-23份、地肤子15-25份、鸡骨草10-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的药物组成:垂盆草15份、地耳草15份、黑丑9份、白丑9份、甘遂9份、大蓟12份、枳实 15份、公丁香12份、血竭3份、大黄20份、延胡索15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泽泻20份、 土茯苓20份、木通10份、虎杖18份、泽漆18份、萆蘚18份、地肤子20份、鸡骨草1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 剂为外敷散剂。
4.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 按照本发明重量配比,将垂盆草、地耳草、大蓟、公丁香、血竭、延胡索、泽泻、土茯苓、木通、 泽漆、萆蘚、鸡骨草进行切碎、研磨、至120目筛,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枳 实、地肤子进行冷冻干燥后,加工粉碎至120目筛,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 黑丑、白丑、甘遂、大黄、附子、干姜、虎杖放入砂锅中,加水超过药面2-4厘米,用武火煎沸 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3厘米左右的水,继续煎煮约20 分钟,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滤液浓缩至75°C左右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 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3?1. 20的稠膏,备用;步骤四:将步骤 三所得稠膏加工粉碎至120目筛,加入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细粉,混合均匀,既得本发明所 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外敷散剂。
【文档编号】A61P7/10GK104306951SQ20141065370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郭彦敏, 赵娜, 田胜花 申请人:郭彦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