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69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主要由支撑架和输液杆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托架、支撑杆和固定螺栓,所述U形托架上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杆与U形托架垂直固接成整体,所述支撑杆前端设有螺纹,并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杆与输液杆的调节孔插接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所述输液杆前端设有液体挂钩。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手术要求分档调整输液架的高度;输液架与影像显示器扶手固接,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医生直接观察影像,提高了医生手术时的舒适度和治疗准确率。固定简单,使用方便,承重力强,不容易造成手术污染及刮擦磕碰,使用完毕,便于拆卸,以供长久使用。
【专利说明】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服装,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

【背景技术】
[0002]介入放射学是近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介入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它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由于其在疾病诊疗方面拥有传统的内、外科学不具备的(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多种技术的联系应用简便易行)等独有特点,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1nal Medicine)。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它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一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是否需要加上目前的介入数量,开展的医院数量)目前,介入治疗临床仍然采用医院普遍使用的输液架,将其固定在导管床上。输液架主要作用是悬挂治疗或营养液给患者输注液体;另一个作用是固定压力传感器。常规的输液架存在的缺陷是:输液架由于高度过高,同时还会随着导管床进行移动,治疗医生面前的屏幕不会随之移动,无法满足临床压力传感器必须与心脏平行的要求;同时当输液架移动时,悬挂的液体正好置于显示屏与医生之间位置,会阻挡医生观察影像的视线。影像医生为了能够观察影像只有歪着脑袋扭着身体操作。由于斜视观察影像会直接影响医生对影像的准确判断,同时又造成医生颈部的负担加重,最终直接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输液架与影像屏幕边框固接,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医生直接观察影像。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主要由支撑架和输液杆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托架、支撑杆和固定螺栓,所述U形托架上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杆与U形托架垂直固接成整体,所述支撑杆前端设有螺纹,并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杆与输液杆的调节孔插接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所述输液杆前端设有液体挂钩,所述输液杆上设有液体挂钩收纳套,所述收纳套前端设有与液体挂钩数量对应的开口槽。
[0005]所述U形托架内侧壁固接有防滑垫。
[0006]所述液体挂钩数量为4-6个。
[0007]所述输液杆上设有1-6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支撑架的支撑杆滑动配合。
[000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手术要求分档调整输液架的高度;输液架与影像显示器扶手固接,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医生直接观察影像,提高了医生手术时的舒适度和治疗准确率;使用液体挂钩收纳套可以方便地将液体挂钩像雨伞一样收起,既美观又不会挂到别人。固定简单,使用方便,承重力强,不容易造成手术污染及刮擦磕碰,使用完毕,便于拆卸,以供长久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支撑架,2、输液杆,2-1、调节孔,3、U形托架,4、支撑杆,5、固定螺栓,6、固定螺母,7、液体挂钩,8、防滑垫,9、液体挂钩收纳套,9-1、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0012]实施例
[0013]详见附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主要由支撑架1和输液杆2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托架3、支撑杆4和固定螺栓5,所述U形托架上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杆与U形托架垂直固接成整体,所述支撑杆前端设有螺纹,并螺接有固定螺母6 ;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杆与输液杆的调节孔2-1插接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所述输液杆前端设有液体挂钩7。所述U形托架内侧壁固接有防滑垫8,本实施例采用海绵,也可以采用塑料或橡胶。所述液体挂钩数量为4-6个,本实施例为六个。所述输液杆上设有1-6个调节孔,本实施例为四个。所述调节孔与支撑架的支撑杆滑动配合,可以调节输液杆的高度。所述输液杆上设有液体挂钩收纳套9,所述收纳套前端设有与液体挂钩数量对应的开口槽9-1,收纳套向下推动,可以将液体挂钩沿开口槽收拢,避免刮擦磕碰。
[0014]组装输液架,一组液体挂钩预制呈放射形束状,可以张开或收拢,其节点处与输液杆通过锚锭销接成整体。将支撑架的支撑杆插入输液杆的调节孔中并用固定螺母紧固。安装完毕后在使用时,将U形托架装卡在显示器周围边框的支架上,调整好相应的高度,用固定螺栓5拧紧固定,挂上液体即可。输液架置于显示器同一平面上,绝对不会影响医生的视线。
[0015]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主要由支撑架和输液杆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托架、支撑杆和固定螺栓,所述U形托架上螺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杆与U形托架垂直固接成整体,所述支撑杆前端设有螺纹,并螺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杆与输液杆的调节孔插接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所述输液杆前端设有液体挂钩,所述输液杆上设有液体挂钩收纳套,所述收纳套前端设有与液体挂钩数量对应的开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所述U形托架内侧壁固接有防滑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所述液体挂钩数量为4-6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是:所述输液杆上设有1-6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支撑架的支撑杆滑动配合。
【文档编号】A61M5/14GK204050485SQ20142042072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王海江, 刘洪 , 刘亚平, 苏爱静, 孙世伟, 王明明 申请人: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