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冷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97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智能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降温退热,可减少局部血流,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可将体内的热传导发散,增加散热,降低体温。冷敷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早期局部软组织损伤、高热病人及中暑者、牙痛及脑外伤病人。

现有冷敷方法是:用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钟更换一次,持续15-20分钟。也有的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但是上述方法均无法调节温度和冷敷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智能冷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冷敷装置,包括形状可变的冷敷袋体、固定于冷敷袋体一侧的控制体和设置在控制体内的控制单元;冷敷袋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冷敷区,部分冷敷区内装有第一反应介质;控制体内设有多个容置部,部分容置部中装有第二反应介质;冷敷区与容置部对应联通,联通管道上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开关阀;第一反应介质与第二反应介质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进一步地,部分容置部和冷敷区内装有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出液管和冷凝器联通,进液管和出液管上装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电磁阀。所述装有第一反应介质的冷敷区和装有冷却液的冷敷区间隔设置。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控制体的表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控制制冷程度,方便用户的使用,能够及时调整温度,防止冻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冷敷装置包括形状可变的冷敷袋体1、固定于冷敷袋体 一侧的控制体2和设置在控制体2内的控制单元3;冷敷袋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冷敷区4,部分冷敷区内装有第一反应介质;控制体内设有多个容置部5,部分容置部中装有第二反应介质;冷敷区与容置部对应联通,联通管道上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开关阀;第一反应介质与第二反应介质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部分容置部和冷敷区内装有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出液管和冷凝器联通,进液管和出液管上装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电磁阀。所述装有第一反应介质的冷敷区和装有冷却液的冷敷区间隔设置。冷凝器设置于控制体的表面,以增大散热面积,增强冷却效果。

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冷敷的位置,打开控制单元,使部分容置部中的第二反应介质流到相应的冷敷区中,产生冷却效果,如果过冷,可以断开开关阀或者管道泵,使反应停止。

还可以启动第二冷却系统,即使冷却液流到相应的冷敷区中,继续冷却,从而增强冷却效果。通过间隔设置的冷敷区,可以随时调整冷却程度和冷却速度,达到更好的冷敷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