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密封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034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插管密封组合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此专利文件的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含有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版权所有者不反对任何人传真复制所述专利文件或专利公开内容在专利和商标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中出现的内容,但其它方面保留全部版权,无论什么权利。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954,227(申请于2014年3月17日)的权益,所述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关于联邦赞助的研究或研发的声明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大体涉及医疗装置,且更确切地说涉及用于微创手术系统的插管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中,通常对体腔吹气以在手术部位处提供额外工作空间。为了防止吹气气体从将微创手术器械引导到身体中的插管泄漏/逸出,通常将一个或更多个气密性密封件耦接到所述插管。当没有手术器械插入穿过插管时,这些气密性密封件防止吹气气体从敞开的插管泄漏,且当手术器械插入穿过插管时,其还防止气体从插管与器械轴之间的间隙泄漏。

美国专利No.6,123,689(申请于1997年3月28日)公开“具有一次性密封件的可再用插管(Reusable Cannula with Disposable Seal)”,其为执行微创手术插管密封组合件所要求的基础功能的装置的示例。两个环形凸缘对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的不同直径的器械轴提供气密性密封,且活板门关闭以在从密封组合件去除器械时提供气密性密封。适配器部分可通过密封组合件经耦接以密封具有小于由环形凸缘密封的轴直径的直径的器械轴。器械轴包含用于内窥镜以及例如闭孔器的其它手术附件的轴。

尽管用于微创手术的现用插管密封件大体上有效,但需要进行改进。这类改进包含:抵抗可能在手术器械插入穿过密封件时出现并且减弱或防碍有效密封(尤其对于薄膜、隔板式防尘密封件)的穿孔及裂缝的增加的阻力;在广泛范围的轴直径内有效调节器械轴以最小化对两个或多于两个密封件的需要并且从而降低操作成本;减小器械轴插入及撤回穿过密封件时的摩擦力(因此允许以提高精度遥控操作地控制器械,通过降低沿插入/撤回轴的任何其它力允许更精确的插入/撤回轴力反馈到遥控操作的外科医生,并且在器械轴往复运动时降低密封件反转的趋势);降低的零件成本;简单且经济的可制造性;以及在制造期间及在手术期间的使用两者中都易于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发明内容引入发明性标的物的某些方面以便提供基本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发明性标的物的广泛综述,且其不旨在识别关键或重要元件或划定发明性标的物的范围。尽管此发明内容含有与本发明标的物的各种方面及实施例有关的信息,但其目的在于以一般形式呈现一些方面及实施例作为以下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在一个方面中,防尘密封件包含当手术器械穿过密封件时防止密封件反转的特征。

在一个方面中,防尘密封件包含相对于手术器械轴正插入穿过密封件提供相对较高摩擦力且相对于手术器械轴正撤回通过密封件提供相对较低摩擦力的特征。

在一个方面中,器械插入引导件从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顶部向远侧延伸到底层防尘密封件,以有助于将手术器械尖端引导通过密封件而不损坏密封件。

在一个方面中,器械插入引导件耦接到防尘密封件的顶部,以有助于将手术器械尖端引导通过密封件而不损坏密封件。

在一个方面中,密封组合件包含以可拆卸方式将密封组合件固定到插管碗状物的单个闩锁件。

在一个方面中,密封组合件包含当手术器械撤回通过密封件时防止密封件被拉到近侧的防反转特征。

在一个方面中,当密封组合件在插管的碗状物内旋转时,密封件被维持于密封组合件与插管之间。

下文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和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密封组合件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1A为图1中所展示的密封组合件的一部分的图解横截面图。

图2为示例手术器械密封组合件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3为示例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图3A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上部透视横截面图,且图3B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3C至3AB为各种防尘密封件支撑肋配置的顶部及透视图。

图4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下部透视图,图4A为图3中所展示的密封件实施例的下部透视横截面图,且图4B为图3中所展示的实施例的仰视平面图。

图5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6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7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8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9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10为另一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

图11为用于密封组合件的示例组合间隔件及闩锁件的透视图。

图12为图11中所展示的间隔件及闩锁件的示例闩锁部分的横截面图,其具有密封组合件到插管的示例耦接。

图13A为示例密封组合件的顶部透视图,其中其外壳的顶部经去除以展示可选密封防反转件的示例实施例,且图13B为密封组合件的顶部透视图,其中其外壳的顶部在适当位置。图13C至13I为各种防反转件配置的平面图。

图14为示例闭孔器的透视图。

图15A为耦接到密封组合件的顶部的示例闭孔器的近侧部分的横截面图,且图15B为在与图15A中的图成直角处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6为包含插管、锁到插管的密封组合件及锁到密封组合件的闭孔器的医疗装置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7为耦接在一起且安装在遥控操作的操纵器的远端处的插管及密封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8为并入有插管及密封组合件的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178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发明性方面、实施例、实施方式或应用的此描述及附图不应被视为限制——限定受保护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可在不脱离此描述及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机械性、组成的、结构性、电气及操作性改变。在一些情况下,并未展示或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电路、结构或技术以免混淆本发明。两个或多于两个图中的相同编号表示相同或类似元件。标题用于辅助读者,且其并不形成描述的部分。

此外,此描述的术语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空间相对术语——例如,“在......下方”、“在......下面”、“下部”、“在......上方”、“上部”、“近侧”、“远侧”及类似表述——可用于描述如图中所说明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展示的位置及取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位置(即,空间中的位置)及取向(即,空间中的旋转放置)。举例来说,如果图中的装置倒过来,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面”的元件将变成“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示范性术语“在......下方”可涵盖上方及下方的位置及取向两者。装置可以其它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取向),且本文中所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可相应地进行解释。同样地,对沿不同轴及在不同轴周围的移动的描述包含不同的特殊装置位置及取向。并且,除非上下文以其它方式指示,否则几何术语(例如,“平行”、“垂直”、“圆形”或“正方形”)并不旨在要求绝对数学精度。替代地,这类几何术语允许因制造所致的变化或等效物功能。举例来说,如果将元件描述为“圆形”或“大体上圆形”,那么此描述仍涵盖并非精确地环形(例如,为稍呈长椭圆形或为多边的多边形的一者)的组件。

另外,除非上下文以其它方式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及“该/所述”还意在包含复数形式。并且,术语“包括”、“包括”、“包含有”及类似表述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并未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及/或组的存在或添加。描述为耦接的组件可以电气方式或以机械方式直接耦接,或可经由一个或更多个中间组件间接地耦接。

关于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应用详细描述的元件每当可行时可能包含于未特定地展示或描述的其它实施例、实施方式或应用中。举例来说,如果关于一个实施例详细描述元件并且关于第二实施例未描述,那么所述元件尽管如此仍可以要求为包含于第二实施例中。因此,为避免在以下描述中的不必要重复,除非另外具体描述,除非一个或多个元件将使得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不起作用,或除非所述元件中的两个或多于两个提供冲突功能,否则经展示及描述与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应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并入到其它实施例、实施方式或方面中。

应该广泛地理解与零件(例如,机械结构、组件或组件组合件)相关联的术语“柔性”。本质上,所述术语意味着所述零件可重复弯曲且恢复到原始形状而不损伤零件。因材料性质所致许多“刚性”物体具有轻微回弹“易弯曲性(bendiness)”,尽管这类物体在所述术语使用于本文中时不被认为是“柔性”的。柔性零件可具有无限自由度(DOF)。这类零件的示例包含闭合的、可弯曲的管(由例如镍钛诺(NITINOL)、聚合物、软橡胶及类似物制得)及螺旋弹簧等,其通常可在无明显的横截面变形的情况下弯曲成各种简单或复合曲线。其它柔性零件可通过使用类似于蛇形串行“椎骨”排列的一系列小间距组件近似于此无限DOF零件。在此椎骨排列中,每一组件为运动链中的短连杆,且每一连杆之间的可移动机械性约束(例如,销铰铰链、杯及球部、活动铰链及类似物)可允许连杆之间的相对移动的一个(例如,俯仰)或两个(例如,俯仰及偏航)DOF。短、柔性零件可充当且经模型化为提供运动链中的两个连杆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DOF的单一机械性约束(接合点),即使柔性零件自身可为由若干耦接连杆组成的运动链。博学的人将理解,零件的柔性可用其刚度表达。

主要依据使用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韦尔市的直观外科公司商品化的da手术系统的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的方面。然而,博学的人将理解,本文中所公开的发明性方面可以不同方式体现及实施,包含遥控操作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并且,如果可适用,那么包含非遥控操作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关于da手术系统的实施方式仅为示范性的且不被视为限制本文中所公开的发明性方面的范围。

密封组合件

图1为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密封组合件1的图解横截面图。近侧及远侧取向方向如由箭头所指示的一样进行描绘,且这些取向一般贯穿此描述及相关联图而应用。如图1中所示,密封组合件1安置在插管2的近端中(通常在插管的近端处的插管碗状物(bowl)内),且微创手术器械3的一部分经展示延伸穿过密封组合件1及插管2朝向患者身体内的手术部位4。手术器械3可任选地包含各种远端组件,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机械DOF的这种手术末端执行器3a及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机械DOF的允许外科医生改变末端执行器3a的取向的腕机构3b。当外科医生在外科手术期间操作器械时,手术器械3通常多次向远侧插入且向近侧撤回(即,往复运动)穿过密封组合件1及插管2。如下文所详细描述,闩锁件(未图示)关于插管2将密封组合件1保持在适当位置。

如所展示的,密封组合件1包含当组装在一起时形成密封组合件外壳的下部外壳5和上部外壳6。将下部外壳5及上部外壳6展示为经接合形成完整单个外壳的两个单独件,且任选地所述完整密封组合件外壳形成为单件。密封组合件1进一步包含防尘密封件(wiper seal)7及流体(例如,气体、液体)防回流密封件8。下文详细描述数个防尘密封件7的实施例。防回流密封件8可任选地为数种密封件形式中的一种,其中一个或更多个缝隙保持闭合(通过固有弹性材料性质及通过抵抗密封件的远侧的流体压力)以防止流体回流穿过密封件,但所述缝隙被打开以允许流体或物体穿过密封件。这类密封件包含单缝“鸭嘴”形式、交叉三缝三折形式、交叉两缝(也称为“十字缝隙”或“十字形”)形式,及S曲线形式。可使用其它防回流类型密封件(例如,活板门、止回阀及类似物)。

在使用中,防回流密封件8如由虚线替代位置9所示闭合,这防止手术吹气气体或其它流体在无手术器械插入到插管中时从插管泄漏。当手术器械插入到插管中时,防回流密封件8打开,且防尘密封件7密封手术器械轴以同样地防止吹气气体或其它流体从插管泄漏。因此,防尘密封件7及防回流密封件8协作以防止吹气气体或其它流体在外科手术期间从插管泄漏,不管手术器械是否插入到插管中。

如图1中所示,防尘密封件7及防回流密封件8夹在下部外壳5与上部外壳6之间,尽管将密封件保持在密封组合件外壳内部的其它配置是可能的,例如通过使用粘合剂或将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其它方式。如下文所描述,一个或更多个可选间隔件(未图示)也可夹在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之间。

图1进一步说明密封组合件1可经配置以允许吹气气体进入患者且允许从患者中排出气体及悬浮颗粒物质(例如,烟雾),在有和没有器械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的情况下。如所展示,吹入/排出气体10进入/离开密封组合件1中的端口11。如所展示,端口11在密封组合件外壳中——穿过下部外壳5。进入气体接着在下部外壳5的内侧壁与防回流密封件8的外侧壁之间流动以穿过插管或穿过手术器械3与插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患者。排出气体沿反向路径而行。下文给出允许吹入/排出气体穿过密封组合件1的示例配置的细节。两个或多于两个端口11可任选地用于确保存在允许气体穿过密封组合件的畅通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合件1包含定位于防尘密封件7的近侧上的器械插入引导件12。器械插入引导件12有助于将手术器械的远端引导到防尘密封件7中,(例如)使得在插入器械时促使器械末端执行器3a的远侧尖端远离穿孔、撕裂、钩住或以其它方式损坏防尘密封件7。如下文中所详细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密封组合件外壳(例如,其任选地由作为单件的上部外壳6形成)固定器械引导件12,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器械引导件形成为来自密封组合件外壳的单独件,并且作为单独件其可经固定或其可关于密封组合件外壳移动。

在一个发明性方面中,密封组合件1与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1的手术器械的组合被视为组合件。在另一方面中,密封组合件1与插管2的组合被视为组合件。在又一方面中,密封组合件1、插管2及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1及插管2两者的手术器械的组合被视为组合件。在两个额外方面中,密封组合件1与插管2的组合及密封组合件1、插管2及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1及插管2两者的手术器械的组合经延伸包含控制手术器械移动的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为已知的,例如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韦尔市的直观外科公司商品化的da Vinci手术系统,且这类医疗装置还由例如“手术系统”或“手术机器人”的术语指代。如上文及下文所描述,密封组合件为通过对手术器械维持适当气密性密封而允许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进行手术的组件。

图1A为密封组合件1的一部分的图解横截面图,类似于图1但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数个组件。纵向及横向方向由经标记箭头指示,其中纵向意指大体平行于器械插入及撤回轴线的方向,且横向意指大体垂直于器械插入及撤回轴线的方向。图1A展示插入穿过防尘密封件7的手术器械3的轴。防尘密封件7包含内密封部分13及包围密封部分13的外柔性部分14。当手术器械3插入及撤回穿过防尘密封件7时,柔性部分14允许密封部分13沿纵向轴线A向远侧及向近侧移动。柔性部分14还允许密封部分13在手术器械外壳内横向移动(边到边)。密封部分13包含上环面15及与上面15反向的下环面16。上面15及下面16在环形防尘密封唇口(lip)17处相交以形成圆形开口,且唇口17密封手术器械3的轴外表面18。因此密封部分13与柔性部分14相比相对较厚,且因此密封部分比柔性部分14更硬。但是,密封部分13横向足够柔性以使得其可适应各种器械轴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防尘密封件7有效地密封在4.7mm到9.4mm的范围(被称作5mm到8mm的范围)中的手术器械轴直径。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7有效地密封在约9.7mm到14.2mm的范围(被称作10mm到12mm的范围)中的手术器械轴直径。防尘密封件可经设定大小以适应各种其它直径范围,或其可由最适合于与单一特定器械轴直径一起工作的材料制成。

如所展示,上面15关于器械3的轴以角度α成角,且下面16关于器械3的轴以角度β成角。用以描述这种情况的另一方式为角α及β关于在密封组合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限定的纵向轴线A成角,使得手术器械沿纵向轴线A插入及撤回。角α比角β更小(更锐化)。相应地,上面15的径向宽度大于下面16的径向宽度。当手术器械3向远侧插入穿过防尘密封件7时,密封唇口17与上面15之间的接触抵靠轴外表面18趋向于将密封部分13向远侧移动。同样地,当手术器械3撤回穿过防尘密封件7时,密封唇口17与下面16之间的接触抵靠轴外表面18趋向于将密封部分13向近侧移动。

相对较厚的密封部分13、以及上面15及下面16的角度及/或径向宽度提供数个优势。典型的薄膜隔板密封件具有均匀或几乎均匀的厚度,且因此在器械插入时经受由器械尖端造成的穿孔及撕裂。密封部分13关于柔性部分14的更大厚度有助于提防当器械首次插入时的穿孔或撕裂,此外柔性部分14提供类似于薄隔板密封件的柔性的整体密封纵向及横向柔性。如下文所描述,在一些配置中,柔性部分14相比于典型薄膜隔板密封件提供用于防尘密封件7的优良柔性特性,这是因为由于柔性部分14并不被器械接触其可制成更薄。此整体柔性在初始插入、移出及使用期间适应密封组合件内的器械轴的纵向及横向移动。上面15的相对陡峭角α有助于将器械尖端引导到由密封唇口17形成的孔中,从而进一步降低穿孔或撕裂的风险。由唇口17经压缩抵靠器械轴以形成与器械轴的较厚接触而产生的密封部分13的厚度,以及密封部分13的增加的朝外厚度,还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密封唇口17的一部分经拉伸成长椭圆形形状且在轴在密封组合件内横向移动时从器械轴表面18分离的问题,所述问题通过在唇口17与表面18之间形成开口而使密封破裂。归因于所得密封件开口形状,此情形有时被称作“猫眼”状况,并且其对于在薄膜隔板密封件可适应的直径范围的低端处的器械轴直径来说更是一个问题。归因于密封部分13的大体三角形横截面形状,其中在唇口17处有顶点,所述圆形开口易于延伸以适应各种器械轴直径,同时保留防尘密封功能且明显地减小密封部分13的纵向弯曲。靠近圆形开口的材料的大体较小量允许密封部分13以相对较小阻力朝外横向压缩,且远离圆形开口的材料的大体较大量趋向于使得密封部分13在圆形开口进一步延伸时越来越抵制朝外横向压缩。

可以看出,归因于上面15相较于下面16的径向宽度的相对较大径向宽度,当器械插入及撤回时,相较于下面16,相对较多的上面15将接触器械轴表面18。换句话说,上面15与器械轴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下面16与器械轴之间的接触面积。此接触使得防尘密封件7与器械轴表面18之间的摩擦力在器械插入时相对较高且在器械撤回时相对较低。在器械撤回期间的较低摩擦力有助于防止防尘密封件7在器械完全撤回时被拉到近侧,且因此有助于防止防尘密封件向近侧反转穿过密封外壳的上部开口。鉴于图式中所展示的及下文所描述的说明性防尘密封件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即使角α与β相等,或即使角α大于角β,密封部分13可任选地经配置使得上面15的径向宽度(即,接触面积)大于下面16的径向宽度,以便提供相对较高的器械插入摩擦力。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提供具有低摩擦力(例如,足够低以避免粘滑状态)的良好密封功能可为合意的,尤其在当器械轴连续来回移动穿过密封件时需要平滑控制的遥控操作的应用中。但是,这类人员还将理解,需要对器械插入提供合理阻力,使得器械不能无意地滑动穿过密封件并伤害患者(例如,在手动腹腔镜手术期间归因于器械自身的重量)。防尘密封件的所描述密封部分提供此类增加的插入摩擦阻力,以及可接受的插入/撤回摩擦力。下文详细描述额外的不对称插入/撤回阻力特征以及其它防尘密封件7特征。

如图1A中所展示,柔性部分14在上面15与下面16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纵向附接到密封部分13的外周边。并且,柔性部分14经展示为与唇口17纵向对准。然而,任选地,柔性部分14在各种纵向位置处附接到密封部分13的周边,包含极近侧及远侧位置。同样地,柔性部分14任选地以与唇口17的各种纵向关系安置。下文详细展示这类纵向附接及唇口对准的示例。

第一示例

图2为说明性手术器械密封组合件20的正视横截面图。密封组合件20包含当组装在一起时形成大体上圆柱形密封组合件外壳21的下部外壳21a及上部外壳21b。如所展示,在制造期间,下部外壳21a及上部外壳21b首先与六角孔及干扰销对准,且随后使用超声波焊接将下部及上部外壳21a、21b固定在一起。可使用其它众所周知的永久性接合技术,例如永久性压合或使用粘合剂。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部及下部外壳件21a、21b由刚性塑料合金制成,且任选地可使用例如塑料或金属的其它刚性材料。

下部外壳21a包含远端22及近端23,所述远端插入到在手术插管(未图示)的近端处的插管碗状物中,所述近端保持在插管外。近端23一般任选地大于远端22,且离隙表面(relief surface)24置于近端23下方且保持抵靠插管的近端。下部外壳21a进一步包含在其外壁表面26中的环形凹槽25。O形环27插入到凹槽25中,且当密封组合件20插入到插管碗状物中时,O形环27密封插管碗状物的内壁表面以防止吹入气体从插管碗状物的内侧壁与下部外壳21a的外侧壁之间泄漏。如下文更详细论述,O形环27还允许密封组合件在插管碗状物内旋转同时维持密封组合件与插管碗状物之间的密封。技术人员将理解,O形环27表示各种填充型或垫圈型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一般可被称为插管密封件并且用于在密封组合件的外侧壁与插管碗状物的内侧壁之间进行密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允许密封组合件在插管碗状物内旋转同时维持密封。

下部外壳21a进一步包含内壁表面28,所述内壁表面向外朝向远端22横向地略成锥形以允许防回流密封件的增加的横向移动(还参见(例如)展示延伸的防回流密封件的图7)。如图2中所展示,内壁表面28任选地在上部外壳部分21b附近略微颈缩。所述颈缩增加下部外壳部分中的结构强度。还如图2中所展示,数个可选径向向内突出的肋29在这个颈缩区域中。肋29有助于在气体在外壳的内侧壁与回流密封件的外侧壁表面之间通过以经由密封组合件中的端口进入或离开手术部位时防止回流密封件的外侧壁表面阻塞气流。

如图2中所展示,下部外壳21a还包含可选气阀30,所述气阀包含阀体31、旋转阀部件32、外部配件33(例如,如所展示的带螺纹的鲁尔(Luer)锁定件)、内部配件34(例如,如所展示的鲁尔锥形配件),及气体通道30a。如所展示,阀部件32通过使用环形固定凸缘35扣合到且旋转固定在阀体3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可选支撑肋30b放置于阀体31与密封组合件外壳21之间以提供额外结构强度,从而有助于防止阀30摆脱外壳21。如所展示,下部外壳21a、阀体31、外部配件33及支撑肋30b形成为一体式单件,且任选地其可形成为接合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于两个件。在外科手术期间,吹入气体供应器(未图示)可被耦接到配件33、34,且阀部件32经旋转以允许气体穿过通道30a向内流动到密封组合件中。替代地,排出气体接收器(evacuation gas sink)(未图示;例如,真空源)可被耦接到配件33、34,且阀部件32经旋转以允许气体穿过通道30a从密封组合件向外流动。

上部外壳21b包含可选的向远侧渐缩的环形漏斗部分36,这导致可选的环形器械插入引导件37朝向底层防尘密封件向远侧延伸。漏斗部分36及器械插入引导件37在上部外壳21b中一起限定环形孔38,所述环形孔以密封组合件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器械穿过所述环形孔插入。孔38的直径大于底层防尘密封件中的孔,且下文详细论述孔38的直径与防尘密封件的上表面的尺寸之间的关系。漏斗部分36有助于将手术器械尖端朝向孔38引导,且器械引导件37有助于对准及引导器械尖端插入穿过底层防尘密封件。

上部外壳21b任选地包含允许以可拆卸方式将物体耦接到外壳21的一个或更多个闩锁容纳特征39。如所展示,闩锁容纳特征39为允许闭孔器闩锁(未图示)延伸穿过并啮合上部外壳21b的内表面以保持闭孔器(未图示)完全插入密封件(下文,参见图15及相关联文字)中的窗口。闭孔器闩锁啮合在限定窗口的周边下方。插管、密封件及闭孔器一起形成允许外科医生将插管插入穿过患者的体壁的组合件。应理解,如所展示的闩锁容纳特征39表示将允许以可拆卸方式将闭孔器或其它物体耦接到外壳21的顶部的许多众所周知的闩锁机构。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密封组合件(未图示)上的闩锁保持第二密封组合件抵靠外壳21的顶部。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6,123,689(展示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耦接到主密封组合件的顶部的“减振器(reducer)”密封件)。第二密封组合件包含具有比外壳21中的防尘密封件的孔的直径更小的直径的防尘密封件孔。第二密封组合件当耦接到外壳21时形成类似于本文中的其它地方所描述的组合的各种额外组合。

如图2中所展示,防回流密封件40夹在下部外壳21a与上部外壳21b之间。如这个实施例中所描绘,防回流密封件40为十字缝隙密封件。防回流密封件40的折叠侧壁41中的每一者的厚度朝向密封件40的远端42略成锥形。密封件40的近端处的较厚折叠侧壁41有助于防回流密封件在器械经去除时快速回到(snap back to)闭合位置。密封件40的远端处的较薄折叠侧壁41提供增加的侧壁柔性且在器械插入穿过密封件40时在密封件40与器械之间产生较低摩擦力。相对较薄远侧壁41还有助于侧壁外表面的流体背压在器械经去除时保持密封件闭合。防回流密封件40被取向于下部外壳21a内,使得侧壁41的向内折叠中的一者与气体通道34对准(即,如所展示,相邻侧壁41的向外折叠从气体通道34偏移45度),以便确保足够气流通过折叠侧壁41,所述气体在器械插入穿过防回流密封件40时经推动抵靠肋29。将防回流密封件40的内部制成纵向足够深且横向足够宽,使得当防尘密封件纵向及横向地移动时防回流密封件40不干扰上覆的(overlying)防尘密封件的移动。在示例实施例中,防回流密封件40由医疗级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氯化聚异戊二烯或其它橡胶材料(例如,硅酮、氨基甲酸酯等)。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材料。

图2展示安置在防回流密封件40上且夹在下部与上部外壳部分21a、21b之间的可选环形间隔件43。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间隔件43与以可拆卸方式将外壳21固定到插管的闩锁组合为一体形成的单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43安置在防尘密封件及防回流密封件两者上,使得防尘密封件及防回流密封件的外周边接触。然而,如所描绘,间隔件43安置在防尘密封件与防回流密封件之间,这在防尘密封件与回流密封件的近侧之间提供更多纵向空间,且因此允许防尘密封件适当地操作而无来自防回流密封件的接触干扰。间隔件43可任选地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在上部下部外壳件固定在一起时压缩防回流密封件及防尘密封件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以便确保每一密封件与外壳之间的气密性密封,并且以便防止每一密封件在外壳内旋转。

如所描绘,防尘密封件44安置在环形间隔件43上,使得防尘密封件上覆于防回流密封件40(或在防回流密封件的近侧)。防尘密封件44中的器械孔在防回流密封件40中的十字缝隙的交叉点上对准,使得器械穿过防尘密封件及防回流密封件两者的中心。下文更详细论述防尘密封件的细节。

如所描绘,可选环形间隔件45安置在防尘密封件44的外周边上(近侧)。当使用时,环形间隔件45有助于对防尘密封件44分散上部外壳21b的压力。另外,环形间隔件45可任选地包含下文更详细描述的防尘密封件防反转特征。

因此,图2展示安置在密封外壳21中的防回流密封件40上方,与可选间隔件43及45一起夹在下部外壳21a与上部外壳21b之间的防尘密封件44。

防尘密封件

图3为示例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图3A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上部透视横截面图,且图3B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4为图3中所展示的防尘密封件实施例的下部透视图,图4A为图3中所展示的密封件实施例的下部透视横截面图,且图4B为图3中所展示的实施例的仰视平面图。为避免冗长描述,关于此防尘密封件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特征以及上文所描述的防尘密封件特征适用于上文及下文描述的其它防尘密封件实施例。

参照图2、图3、图3A、图3B、图4、图4A及图4B,防尘密封件44一般为环形且包含环形外周边部分45、环形内密封部分46、及在周边部分45与密封部分46之间的环形柔性部分47。周边部分45支撑外壳21内的防尘密封件44,使得密封部分46能够在器械轴穿过防尘密封件44在外壳21内移动时纵向及横向地移动。如所描绘,周边部分46在其远侧上具有可选较小环形凸台,且各种其它可选配置(例如,在近侧上的环形凸台、中断的环形凸台或突出部等)可用于将防尘密封件44安装在密封组合件外壳内。密封部分46如参照图1及图1A所大体描述的起作用。所述密封部分包含在环形密封唇口50处汇合(meet)的环形上面48及环形下面49,其限定手术器械轴插入及撤回所穿过的孔。密封唇口50密封手术器械轴的外表面。密封唇口50可形成为单一圆形表面,或任选地其可形成为其它表面形状,例如平坦、波纹状等。任选地,一个或更多个小的、不连续的环形环放置于唇口50上以用于密封器械轴。密封部分46为柔性的,且因此其适应各种器械轴直径(例如,约5mm到8.5mm或约10mm到12mm)——密封部分46的尺寸能够改变以合适地适应其它直径范围)。可以看出,上面48的径向宽度大于下面49的径向宽度,且上面48与插入器械轴之间的角比下面49与插入器械轴之间的角更锐化。

柔性部分47包围密封部分46,且其(i)允许密封部分46在密封组合件内向远侧及向近侧(纵向地)移动,(ii)允许密封部分46在密封组合件内边到边移动(横向地)而无明显变形(因此减少上文所描述的“猫眼”问题),及(iii)当插入较大直径器械轴时适应径向向外拉伸的密封部分46。因此,密封部分46的各种方面的益处与柔性部分47的益处组合。如所展示,柔性部分47具有大体环形折叠风箱(bellow)配置,此替代地描述为环形波纹配置,其包含一个或更多个上部(向近侧取向)环形折叠部及/或一个或更多个下部(向远侧取向)环形折叠部,其中环形凹槽使相邻上部折叠部与相邻下部折叠部间隔开(即,凹槽由折叠部的反转形成)。折叠部充当铰链,尽管折叠部之间的柔性部分47材料还可拉伸。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合适的柔性部分47配置,包含例如平坦(平面)隔膜、具有恒定或变化厚度的环形隔膜。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柔性部分47在内上部环形折叠部51处接合到密封部分46且在外上部环形折叠部52处接合到周边部分45。存在在上部环形折叠部51与52之间的下部环形折叠部53。因此,下部环形凹槽54形成于密封部分46与下部环形折叠部53之间,且上部环形凹槽55形成于上部环形折叠部51与52之间。支撑肋56安置于下部环形凹槽54中,且支撑肋57安置于上部环形凹槽55中。如所展示,支撑肋56和57中的每一者有五个,且可使用其它数目(例如,三个、四个、六个或更多个)。个别支撑肋56和57一般在防尘密封件44正面及背面上经安置彼此相对,尽管其可任选地放置于其它彼此相对取向。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肋56的数目可与支撑肋57的数目不同。并且,支撑肋56及支撑肋57可任选地在环形凹槽内对称或不对称地间隔开。三个或多于三个支撑肋的对称间隔趋向于在所有横向方向上保持运动阻力恒定,且不对称间隔(或经取向彼此相对的仅两个支撑肋的使用)趋向于促进在一个或更多个横向方向上的运动。

如图4、图4A及图4B中所展示,支撑肋56在下部环形凹槽54中等距离间隔开。每一支撑肋56具有两个部分:截断半环形圆柱体部分58,其接合在密封部分46两侧;及网状部分59,其在半圆柱体部分58与下部环形凹槽54的外侧壁之间延伸。支撑肋56的半圆柱体部分58一般经布置以在密封部分46周围形成扇形图案。如所描绘,半圆柱体部分58在密封部分46处彼此略微隔开,且其可任选地在密封部分46处彼此接触。

参考图3、图3A及图3B,支撑肋57在上部环形凹槽55中等距离间隔开。每一支撑肋57具有两个部分:截断四分之一圆形圆柱体部分60,其接合在上部环形凹槽55的外侧壁的一侧上;及网状部分61,其在部分60的其它侧与上部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延伸。可以看出,除支撑肋57仅具有支撑肋56的半圆柱形部分的约二分之一以外,支撑肋57的形状类似于支撑肋56的形状。

支撑肋56及支撑肋57两者可具有其它形状。举例来说,支撑肋57可具有半圆柱体部分,或支撑肋56可具有四分之一圆柱体部分。其它支撑肋形状包含凹槽侧壁之间的单一、平滑(例如,S形)或成锐角(例如,Z形)的折叠件。支撑肋57的顶部及支撑肋57的底部可如所描述所展示的一样被截断,或可大体平行于密封件44的横向取向。

可以从图2、图4、图4A及图4B看出,支撑肋56到下部环形凹槽54的外侧壁的附接件在密封部分46的水平面下方(远侧)延伸。这种配置充当防反转特征以有助于防止密封部分46在器械撤回期间被拉到近侧且展开上部环形折叠部51(即,反转密封件)。支撑肋56配置对压缩提供相对较小阻力且对延伸提供相对较大阻力。因此,支撑肋56的半圆柱体部分58允许密封部分46拉伸打开以适应较大直径的器械轴直径,这对称地压缩下部环形凹槽54。当密封部分46在柔性部分47内横向地移动时,半圆形部分58还允许下部环形凹槽54被不对称压缩。

因此,提供防反转益处及压缩环形凹槽的低阻力两者。半圆柱形形状使得支撑肋56能够在半圆柱体的壁被拉直成V形时以相对较低阻力延伸相对较短距离,并且其后对进一步延伸提供相对较高阻力,这要求支撑肋材料自身拉伸。半圆柱体形状还使得支撑肋56能够以极少阻力几乎完全自身收缩。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半圆柱体形的垂直壁允许简单的成型,使得完整防尘密封件可形成为单个、均匀件。可以看出,类似特征及优势存在于上文及下文所描述的其它支撑肋56配置以及如下文所描述的支撑肋57配置中。

此外,尽管已描述具体实施例,但许多变化是可能的,例如,反转网状及半圆柱体取向使得网状物较靠近密封部分(取决于凹槽配置),更改半圆柱形形状以包含其它弯曲侧面或直侧面等。因此,笼统地说,可将所描绘的支撑肋56描述为具有两个壁,每一壁的第一侧面锚定于凹槽54的侧壁中的一者,并且每一壁的第二侧面接合在一起且锚定于凹槽54的侧壁中的另一者。并且另外,支撑肋56的壁接合凹槽54的外侧壁的水平面在支撑肋56的壁接合凹槽54的内侧壁的水平面下方(远侧)延伸。又另外,尽管将凹槽54的内侧壁描绘为由密封部分46限定,但支撑肋56可任选地放置于柔性部分47中的任一凹槽中。

在一些防尘密封件46实施例中,润滑剂62(例如医疗级硅酮润滑剂)放置于形成于支撑肋56的半圆柱形部分58与密封部分46之间的凹穴中的一者或更多者中。当手术器械插入及撤回穿过密封部分46时,密封部分46的及柔性部分47的弯曲使得某些润滑剂62从凹穴中推出,且其随后迁移穿过下面49以使手术器械轴与密封部分46之间的接触润滑。一种合适的润滑剂为NuSil Technology LLC的MED-420(在~5,000cP下)。另一合适的润滑剂为NuSil的MED-361(在~12,5000cP下),且可使用具有各种黏度的其它合适的润滑剂。

现在参照图2、图3、图3A及图3B,可以看出,归因于上部环形凹槽55关于纵向轴线的侧壁角度,上部环形凹槽55中的支撑肋57取向与下部环形凹槽54中的支撑肋56取向大体为反向的。每一支撑肋57附接到上部环形凹槽55的外侧壁的水平面在每一支撑肋57附接到上部环形凹槽55的内侧壁(其顶部为柔性部分47与密封部分46接合的位置)的水平面上方(近侧)延伸。这种配置有助于在器械插入期间防止密封部分46被推向远侧及可能地展开下部环形折叠部53。支撑肋57的四分之一圆柱形部分60与网状物61的组合类似于支撑肋56的半圆柱形部分58与网状物59的组合起作用,且如上文所描述的类似配置变化是可能的。可以看出,每一支撑肋57略大于每一支撑肋56。四分之一圆柱形部分60相较于半圆柱形部分58用于进一步减少收缩阻力,使得在密封部分46延伸以适应相对较大器械轴直径时上部环形凹槽55易于对称地收缩,且在密封部分46横向地移动时凹槽55易于不对称地收缩。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肋57包含类似于支撑肋56的半圆柱形部分(或变体)。并且,对于多个下部环形凹槽中的支撑肋56,如果柔性部分47包含多个上部环形凹槽,那么支撑肋57可放置于任何数目个上部环形凹槽中。

如上文所提及,各种其它支撑肋配置可用于由防尘密封件的柔性部分中的环形折叠形成的上部或下部凹槽中。图3C及图3D为防尘密封件46a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a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支撑肋57a各自包含在纵向方向上取向的截锥形部分,所述截锥形部分具有朝向凹槽的底部的顶点,并且具有通过较小网状部分耦接到凹槽的内及外侧壁的圆锥部分壁。截锥形任选地为如所展示的直的或倾斜的,任选地如所展示的环形或其它形状。

图3E及图3F为防尘密封件46b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b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支撑肋57b各自包含在凹槽中的纵向方向上取向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壁通过较小网状部分耦接到凹槽的内及外侧壁。支撑肋57b中的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凹槽顶部处的凹槽宽度。

图3G及图3H为防尘密封件46c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c安置在这种凹槽中。类似于支撑肋57b,支撑肋57c各自包含在凹槽中在纵向方向上取向的圆柱体,且圆柱体壁通过小的网状部分耦接到凹槽的内侧壁及外侧壁。支撑肋57c中的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支撑肋57b中的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直径约为凹槽顶部处的凹槽宽度。

图3I及图3J为防尘密封件46d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d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与支撑肋57a(图3C及3D)相反,支撑肋57d为截断半锥形部分,其中所述锥形部分的一个侧边耦接到凹槽的内侧壁,且锥形部分的另一侧边耦接到凹槽的外侧壁。

图3K及图3L为防尘密封件46e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e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e的配置类似于支撑肋56(图4、图4A及图4B)的配置,除图3K及图3L说明截断半圆柱形配置可安置在顶部凹槽中,且所述截断半圆柱体可以其径向向外的开口被取向之外。

图3M及图3N为防尘密封件46f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f安置在柔性部分上部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f的配置类似于支撑肋57的配置(图3、图3A及图3B)。

图3O及图3P为防尘密封件46g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g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g的配置为蛇形S曲线,其中支撑肋的一个侧边被耦接到凹槽的内侧壁,且支撑壁的另一侧边被耦接到凹槽的外侧壁。如所描绘,支撑肋附接的凹槽内及外侧壁位置处于以防尘密封件为中心的相同时钟位置(展示12点钟、4点钟及8点钟位置),肋中的蛇形折叠部在此时钟位置的两侧上延伸。

图3Q及图3R为防尘密封件46h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h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h的配置为类似于支撑肋56g的蛇形S曲线(图3O及图3P),除支撑肋57h中的蛇形折叠部与支撑肋57g中的蛇形折叠部相比沿表盘更远地延伸(即,具有更大量值)之外。

图3S及图3T为防尘密封件46i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i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i的配置为蛇形S曲线,其中支撑肋的一个侧边在以防尘密封件为中心的一个时钟位置处耦接到凹槽的内侧壁,且支撑肋的另一侧边在另一时钟位置处耦接到凹槽的外侧壁(例如,如所展示,顺时针位移)。如图3S及图3T中所展示,蛇形折叠并未延伸超出支撑肋附接到侧壁的时钟位置。并且每一支撑肋附接到凹槽的内侧壁的时钟位置与每一支撑肋附接到凹槽的外侧壁的时钟位置不同。如所展示,例如,一个肋在12点钟位置处附接到内侧壁且在1点钟位置处附接到外侧壁。

图3U及图3V为防尘密封件46j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j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j的配置类似于支撑肋57i的配置(图3S及图3T),除支撑肋的蛇形的折叠中的一者(例如,如所展示,较靠近密封部分的折叠)延伸超出支撑肋附接到侧壁的时钟位置以外。

图3W及图3X为防尘密封件46k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k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每一支撑肋57k的配置类似于支撑肋57i的配置(图3S及3T),除支撑肋的蛇形折叠都延伸超出支撑肋附接到侧壁的时钟位置以外。此实施方式以及图3U及3V中所展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支撑肋中的蛇形折叠不必对称。

图3Y及图3Z为防尘密封件46m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m各自安置在柔性部分凹槽中。支撑肋57m为在图3S到图3X中大体描述的支撑肋的复合变体。如所展示,纵向取向环形壁(即,圆柱体)57m-i安置在凹槽侧壁之间,且随后蛇形支撑肋耦接于凹槽内侧壁与环形壁之间及环形壁与凹槽外侧壁之间。如所展示,例如,支撑肋部分57m-ii耦接于凹槽内侧壁与环形壁57m-i之间,且支撑肋部分57m-iii耦接于环形壁57m-i与凹槽外侧壁之间。每一支撑肋部分57m-ii及57m-iii类似于支撑肋57i(图3S及图3T)经配置,尽管可使用其它配置。图3Y及图3Z中所展示的支撑肋配置说明互连支撑肋的网状物可安置于防尘密封件的柔性部分中的凹槽中的一者或更多者中。实施方式包含任何支撑肋配置。

图3AA及图3AB为防尘密封件46n的顶部视图及透视图,其中等间距的支撑肋57n各自安置在这种凹槽中。如所展示,支撑肋57n中的每一者为凹槽的内侧壁及外侧壁之间的径向直肋。肋57n提供强的拉伸阻力,且因此,如所展示,在(例如)安置于防尘密封件柔性部分的最内下部凹槽时提供良好的密封防反转特征。对于防尘密封件的密封部分的相对较小径向运动(例如,来自器械轴直径的较小增加或较小横向运动),肋57n依赖于其材料的弹性压缩性。并且对于防尘密封件的密封部分的相对较大径向运动,肋57依赖于其材料弹性屈曲。

参照图2,可以看出,防尘密封件44经任选地设定大小,使得上部环形折叠部51一般在器械插入引导件37的环形远端下方(远侧)。这种配置还有助于防止防尘密封件44在器械撤回时反转,这是因为器械插入引导件37有助于防止相对较厚且较不柔性密封部分46在器械撤回时向近侧移动。此外,器械插入孔38的直径经设定大小以向内悬垂密封部分46的外周边,使得正经插入的器械的尖端将趋向于接触密封部分46的带角度的上面48,且因此促使所述尖端穿过且不穿孔或撕裂防尘密封件44。如所展示,例如,器械插入孔38的直径小于上面48的外周边直径,使得插入器械尖端将首先接触较厚密封部分46的上面48。在此配置中,器械尖端经引导避免接触及潜在地损坏相对较薄柔性部分47。

在图2中还可见,下部环形折叠部53与防回流密封件42的内折叠侧壁之间存在足够空间,其允许密封部分46向远侧且横向地移动而不接触防回流密封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间隔件43制成相对较薄或被省略的那些实施方式中,柔性部分47可接触防回流密封件42的内侧壁,且柔性部分47外侧壁在接触位置处或其附近的角仍然允许密封部分46向远侧且横向地移动。

在示例实施例中,防尘密封件44由医疗级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氯化聚异戊二烯或其它橡胶材料(例如,硅酮、氨基甲酸酯等)。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材料。

第二示例

图5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63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如图5中所展示,密封组合件63包含防尘密封件64(其包含密封部分65)及防回流密封件66。防尘密封件与上部外壳之间的可选间隔件(例如,图2,元件45)从所描绘实施例省略,使得防尘密封件64的顶表面为共面以用于成型。

如所展示,密封部分65包含环形上面67,所述上面包含平滑地过渡到下(远侧)直面部分69的上(近侧)凹面部分68。上环形面67类似于上环形面48(图2)被制造。外壳71中的器械插入孔70设定大小以使得器械插入引导件72略向内悬垂上凹面部分68,如上文所描述。另外,防尘密封件64的柔性部分的上环形折叠73与器械插入引导72的远端接触或几乎与其接触。环形折叠部73的顶部表面经展示为任选地平坦,且其它顶部表面形状可任选地用于允许密封部分65在插入引导件72的远侧下方横向地平滑移动。

关于图2,不管插入引导件37的远端与密封部分46之间的关系的优势如何,如果器械最初在极偏离纵向轴线取向上插入(例如,手术室人员可将尖端置于器械插入孔中且随后倾斜器械直到对准所述插入孔以用于插入;(例如)参见图7),那么尖端可进入上环形折叠部51的顶部与器械引导件37的底部之间的较小间隙。可以看出,与图2的防尘密封件44及其密封部分46相反,在图5的防尘密封件64中,上凹面部分68(及上环形折叠73)向近侧延伸以接近上部外壳71及其插入引导件72或与其接触。此接触或几乎接触有助于防止偏离轴线插入的器械尖端接触密封部分65外的柔性部分,且其有助于促使偏离轴线插入的器械的尖端穿过防尘密封件。凹面部分68关于密封组合件的纵向轴线的相对更锐化角还有助于防止器械尖端卡扣密封部分,且因此促使尖端穿过防尘密封件而不损坏所述密封件。

第三示例

图6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74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如图6中所展示,密封组合件74包含防尘密封件75(其包含密封部分76)及防回流密封件77。可以看出,与防尘密封件64(参见图5)及其密封部分65相反,防尘密封件75及其密封部分76相对较深(即,纵向延伸)。防回流密封件77与防回流密封件40(图2)深度相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任选地制成较深以适应防尘密封件75及其纵向移动。防尘密封件与上部外壳之间的可选间隔件(例如,图2,元件45)从所描绘实施例省略。

类似于密封部分65(图5),密封部分76包含环形上面78,所述环形上面包含平滑地过渡到环形下直面部分80的上凹面部分79。关于插入的手术器械,下直面部分80经形成与直面部分69(图5)相比具有更陡角(且因此具有更大径向宽度(表面积))(即,面角关于密封组合件的纵向轴线更锐化)。因此,上环形面78与上环形面67(图5)相比相对地径向更宽。环形下直面部分80的陡峭角进一步有助于促使器械尖端穿过防尘密封件而不穿孔或撕裂用于形成防尘密封件的相对柔软材料。如图6中所展示,器械插入引导件及防尘密封件的彼此相对配置类似于图5中所展示及关于图5所描述的实施例。

参考图2、图5及图6,可以看出,在防尘密封件的中心处,较厚密封部分的上面能够具有许多表面变化,所述表面变化包含平坦、凹入及可能的凸出环形表面,以及彼此混合的这类表面的各种组合。尽管未图示,设想密封部分的下面可具有类似变化。

第四示例

图7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81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密封组合件81包含密封组合件外壳82、防回流密封件83、在防回流密封件83近侧的防尘密封件84,及安置在防尘密封件84上(近侧)的器械插入引导件85。将器械插入引导件85固定到密封组合件外壳且限定外壳82中的器械插入孔86。插入引导件可形成为密封组合件外壳的上部部分的一体式件,如所展示,或其可任选地形成为随后以机械方式或以粘附方式接合到上部外壳的单独件。

如图7中所展示,与(例如)器械插入引导件37延伸到密封组合件外壳21(图2)中相比,器械插入引导件85更远地向远侧延伸到密封组合件外壳82中(更远侧)。器械插入引导件的远端延伸到防尘密封件被耦接到密封组合件外壳的位置的远侧的深度。如所描绘,器械插入引导件85延伸密封组合件外壳82的近端87与远端88之间的距离的约4/10的深度(其可为更多或更少,例如3/10或5/10)。换句话说,器械插入引导件85向远侧延伸通过防尘密封件的最近侧部分的平面。再换句话说,在防尘密封件的柔性部分上部凹槽中,凹槽的外侧壁长于其内侧壁(例如,约两倍长或更多),使得防尘密封件的密封部分几乎为密封组合件的纵向中心。器械插入引导件85的延伸长度进一步确保器械插入到密封组合件81中的远侧尖端将以与当器械插入引导件具有较短长度时尖端将接触上环形面的角度(例如图5和图6中所说明的)相比相对更锐化的角度接触防尘密封件84的密封部分89的上环形面88。通过考虑一个手术器械90的插入取向说明此增强的器械引导件特征,如图7中所展示。在插入取向90a处的手术器械是关于当器械插入引导件的长度为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时所述手术器械将呈现的状况。因此,取向90a处的手术器械90的远侧尖端91可以陡峭角接触防尘密封件的上环形面,这增加了尖端91将穿孔或撕裂防尘密封件的风险,且在一些情况下归因于尖端91与环形面的接触角可甚至使尖端91远离穿过防尘密封件。相反地,手术器械取向90b受制于器械插入引导件85的长度,使得手术器械90的远侧尖端91将以相对更锐化角度接触防尘密封件的上环形面,因此降低尖端91将穿孔或撕裂防尘密封件的风险,且确保环形面将甚至更有效地促使尖端91朝向穿过防尘密封件。如所展示,密封部分89具有类似于密封部分65(图5)的配置,且应理解,可使用各种密封部分配置。

如图7中所展示,防回流密封件83及防尘密封件84的长度经延伸以适应器械插入引导件85的增加长度。密封组合件外壳81的总长度大体受限于其插入的插管碗状物(未图示;参见图2)的深度。为了防止在正常操纵期间损坏防回流密封件83,且为了防止插管碗状物内表面在器械插入时干扰防回流密封件83的功能,防回流密封件83的长度经配置使得其远端92在防回流密封件83处于闭合(密封)位置时不延伸通过密封组合件81的远端88。防尘密封件84的密封部分89可任选地尽可能远地延伸到防回流密封件83中,使得防回流密封件83不干扰密封部分89及其相邻柔性部分的近侧-远侧及横向移动。如图7及图3B中所展示,柔性部分的上部环形凹槽93的外表面可任选地配置有厚的纵向加劲的肋94,从而为防尘密封件84的柔性部分提供额外支撑且避免防尘密封件在这些外壁处向近侧反转。在一个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一加劲肋94安置在相邻上部支撑肋95之间,所述加劲肋具有为支撑肋之间的距离的约二分之一的宽度。可在各种位置处使用更多或更少加劲肋94。

另外,可选支撑肋96可放置在器械插入引导件85的外表面周围,径向向外延伸,从而为器械插入引导件85提供增大的支撑。径向支撑肋96的远端97任选地经配置以具有与器械插入引导件85相同的长度,使得当器械撤回穿过防尘密封件84时柔性部分的内部环形折叠接触器械引导件85的远端98及支撑肋96的远端97两者。远端97充当近侧纵向运动止动件及横向运动引导表面两者。因此,密封部分89的近侧运动范围无论其在密封组合件外壳内的横向位置如何而受到限制。此近侧运动限制避免防尘密封件在去除器械时暂时性或永久性钩住插入引导件,尤其当在偏离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去除器械时。

可选径向支撑肋99可放置在密封组合件81的近端87下方以提供额外结构支撑。支撑肋96及99可任选地混合在一起以形成在上部外壳的顶部表面下方且随后沿器械引导件85的外侧向远侧延伸的大致L形支撑托架。

第五示例

图8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100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图8展示密封组合件100包含:密封组合件外壳101(其包含下部外壳101a及上部外壳101b)、在下部外壳101a内远侧安置的防回流密封件102、安置在防回流密封件102上(近侧)的间隔件(及可选闩锁机构)103、安置在间隔件103上(近侧)的防尘密封件104,及安置在防尘密封件104上(近侧)的上部外壳101b。上部外壳101b包含一体式形成的、短的、固定器械插入引导件105及在近侧外壳101b的顶部下方从插入引导件105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肋106,类似于图2中所说明的密封组合件20配置。

防尘密封件104经配置大体上类似于防尘密封件84的配置,如图7中所说明。然而,与图7中所说明的密封组合件相反,密封组合件100包含附接到防尘密封件104的密封部分108的第二、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使得器械插入引导件107向近侧-远侧(纵向地)移动并且在密封部分108移动时还横向地移动。

如图8中所描绘,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大体上为圆柱形,具有近端109、远端110、内侧壁表面111及外侧壁表面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近端109任选地接触或几乎接触径向支撑肋106的底部,这防止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进一步近侧移动(及防尘密封件104反转,如上文所描述)且为插入引导件107提供横向移动引导表面。因此,近端109可平滑地横向滑动同时保持在由径向支撑肋106的底部限制的其近侧运动范围。固定器械插入引导件105的远端可任选地制造成与支撑肋106的底部齐平,或其可延伸超出支撑肋106的底部。替代地,可选间隔件可安置于上部外壳101b与远端109之间,使得间隔件限制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近侧行进。(参见(例如)图13A,防反转件152、或无柔性指状部分154的类似环为说明性间隔件。)器械插入引导件105向内悬垂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近端109,使得近侧外壳101a中的器械插入孔114的直径小于由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内侧壁表面111在近端109处限定的直径。因此,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可横向地移动到其极限运动范围而不通过孔114暴露远端109,使得在器械插入期间无正插入的器械的部分将卡扣远端109的一部分。

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远端110与防尘密封件104的密封部分108的外周边接触。如所展示,远端110在上部环形折叠部115处或其附近接触,其中密封部分108接合防尘密封件104的柔性部分。图8展示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外侧壁112可任选地在环形折叠部115的顶部下方延伸,从而为防尘密封件104与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之间的接触提供增大的支撑(取决于支撑肋配置,可包含用以适应柔性部分中的支撑肋的切口或其它远端110配置)。同样地,图8展示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内侧壁111可任选地在环形折叠115的顶部下方延伸,以提供侧壁111与密封部分108的上面116之间的平滑过渡。如所描绘,密封部分108的上面116的外部部分为凹入的,如上文所描述,以进一步提供侧壁111与上面116之间的平滑表面过渡。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仅抵靠防尘密封件104搁置且通过组合件的配置保持在适当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可通过(例如)粘合剂或粘结工艺(例如,使用4011TM)固定到防尘密封件104。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器械插入引导件可附接在防尘密封件上的各种位置处,所述位置将允许插入引导件在密封组合件外壳内横向地移动。

如图8中所展示,将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07的内侧壁111任选地制成略微凹入,从而有助于引导器械尖端朝向防尘密封件104的密封部分108的上表面且提供到所述上表面的平滑过渡。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如下文所说明的使用其它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内侧壁配置(例如,平坦、凸出、复合等)。

第六示例

图9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117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图9展示密封组合件117包含:密封组合件外壳118(其包含下部外壳118a及上部外壳118b)、在远侧外壳118a内远侧安置的防回流密封件119、安置在防回流密封件119上(近侧)的间隔件(及可选闩锁机构)120、安置在间隔件120上(近侧)的防尘密封件121,及安置在防尘密封件121上(近侧)的近侧外壳118b。密封组合件117还包含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22,所述引导件连同各种其它相关联密封组合件117组件大体上如关于密封组合件100(图8)所描述的进行配置。图9说明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的内侧壁的替代配置。

如图9中所展示的,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22的内侧壁123包含邻近其近端125的上部部分124,且上部部分124平滑地过渡到邻近其远端127的下部部分126。上部部分124为略微凹入的(或任选地直的或凸出的),且下部部分126为平坦的(或任选地凹入或凸出的)。下部部分126的圆柱形垂直侧壁形成与(例如)图8中所说明的过渡相比到防尘密封件121的密封部分上面128的相对较不锐化角度的过渡。尽管如此,已发现,下部部分126的垂直侧壁限制器械自身的插入取向角,且结果为改进的器械尖端以器械尖端卡扣上面128的较低趋势插入穿过压力防尘密封件121。因此,可以看出存在许多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内侧壁配置。另外,任选地类似地配置密封组合件外壳中的固定器械插入引导件(参见(例如)图7中的器械插入引导件85)的内侧壁为可能的。

第七示例

图10为另一密封组合件实施例129的一部分的正视横截面图,其配置、组件、特征及变体大体上类似于本说明书中的其它示例密封组合件实施例。图10展示密封组合件129包含:密封组合件外壳130(其包含下部外壳130a及上部外壳130b)、在下部外壳130a内远侧安置的防回流密封件131、安置在防回流密封件131上(近侧)的间隔件(及可选闩锁机构)132、安置在间隔件132上(近侧)的防尘密封件133,及安置在防尘密封件133上(近侧)的上部外壳130b。密封组合件129还包含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34,所述引导件连同各种其它相关联密封组合件129组件大体上如关于密封组合件100(图8)及117(图9)所描述的进行配置。图10说明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的远端135及对应防尘密封件部分的替代配置。

如图10中所展示,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34的远端135包含在插入引导件内及外侧壁表面之间的环形凹槽136。防尘密封件133包含从防尘密封件133的密封部分接合到其柔性部分的位置向上(向近侧)延伸的环形凸台137。环形凸台137配合(fit)环形凹槽136,以有助于将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34固定到防尘密封件133。在所描绘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36的最深(组装时向最近侧取向的)部分成锥形,使得足够材料厚度存在于凹槽侧壁与插入引导件的内侧壁之间,且环形凸台137的对应近侧部分的内部倾斜以匹配所述锥形形状。较小空隙存在于环形凹槽136与环形凸台137之间以确保器械引导件134的远端134a接触防尘密封件133的密封部分133a的上环形面133b,从而形成两个组件之间的平滑表面过渡。空隙还确保将粘结性粘合剂用于粘结环形凸台137及插入引导件134的足够空间。可使用可选机械附接。防尘密封件133与浮动器械插入引导件134之间的此匹配配置有助于在器械插入到且穿过密封组合件129时抵抗来自器械尖端的可隔开防尘密封件133与器械插入引导件134的横向力。

密封组合件闩锁

图11为用于密封组合件的组合间隔件及闩锁件138的上部透视图,其包含环形间隔件部分139及在间隔件部分139的外周边彼此相对安置的两个闩锁140。在间隔件部分139的内周边处,凸起的环形凸台141向近侧延伸。如所展示,间隔件部分139及闩锁140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组合间隔件及闩锁件138由柔性塑料合金制成,且如果下文所描述的其它材料提供用于U形弯曲的合适柔性,那么可使用其它材料。并且,尽管展示两个闩锁140,但其它实施例包含单个闩锁及三个或多于三个闩锁。如下文所论述,根据所公开的方面的单个闩锁将有效地将密封组合件锁到插管。

间隔件部分139如上文(图2的43号;图8的103号;图9的120号;图10的132号)所大体展示及描述的起作用。当间隔件及闩锁件138经组装成密封组合件时,环形凸台141在上部及下部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部分之间对准,使得防尘密封件的周边部分夹在上部外壳件与环形间隔件部分139之间并且在其间被压缩,且防回流密封件的周边部分夹在下部外壳件与环形间隔件部分139之间并且在其间被压缩。轻微压缩形成气密性密封件。环形凸台141可任选地安置在间隔件部分139的外周边处或所述外周边附近,或在其内周边与外周边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凸台可向远侧延伸。两个或多于两个环形凸台可用于各种组合中。

图12为在耦接到插管的密封组合件内的间隔件及闩锁件138的闩锁部分140的横截面图。闩锁部分140包含在一个末端处接合到间隔件部分139的U形弹性弯曲部142。在另一末端处,弯曲部142接合到闩锁件143的中间区域。弯曲部142接合闩锁件143的中间区域的上方(近侧)为经图案化以辅助握把(例如,由覆盖有手术手套的手指握把)的指形凸片144。中间区域的下方(远侧)为闩锁凸片145,其包含向内朝向间隔件部分139横向地延伸的指形件146,且指形件146下方为向内朝向间隔件部分139取向的卡扣(catch)147。卡扣147任选地包含向内取向的远侧倾斜引入表面148,以有助于卡扣147径向向外弯曲且随后在密封组合件被压入插管碗状物时锁到插管。

在使用中,闩锁件143围绕由弯曲部142限定的支轴枢转,使得当指形凸片144径向向内移动时,闩锁凸片145径向向外移动。当将密封组合件插入到插管近端处的插管碗状物中时,引入表面148接触插管碗状物凸缘149a,这导致闩锁凸片145向外移动。当卡扣147为插管碗状物凸缘149a的远侧时,弯曲部142将闩锁凸片145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且因此位置卡扣147在插管碗状物凸缘149a下方,因此以可拆卸方式将密封组合件锁到插管149。闩锁部分140足够有弹性以在密封组合件被压入插管碗状物时锁住插管碗状物而不挤压指形凸片144,且其为足够硬性的以防止密封组合件从插管碗状物脱离直至指形凸片144被挤压为止。

如图12中所展示,当将密封组合件锁到插管碗状物时,插管碗状物凸缘149a及密封组合件外壳离隙表面(肩台)150安置在卡扣147与指形件146的底部(远侧)表面之间。因此,如果进行从插管碗状物去除密封组合件的尝试,那么卡扣147接触插管凸缘149a的底部,且密封组合件外壳离隙表面(肩台)150的顶部(近侧)表面接触指形件146的底部表面,这避免密封组合件从插管碗状物去除。此闩锁配置的优势在于将保持力保持在卡扣147与指形件146之间而不传送到弯曲部142。并且另外,闩锁凸片145的设计允许密封组合件围绕纵向轴线旋转而不限制在插管碗状物内,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此外,如果两个闩锁部分中的仅一者与插管凸缘啮合,那么密封组合件上的近侧拉力将趋向于围绕经啮合的闩锁部分旋转密封组合件,随后密封组合件外壳(参见(例如)图2的22号)的底部将接触插管碗状物的内侧壁,并且防止密封组合件从插管去除。因此,两个闩锁部分140必须通过挤压指形凸片144释放以从插管去除密封组合件。可进一步通过在指形凸片144附近安置实体防护件防止无意的闩锁释放,如下文所描述(参见(例如)图13B,元件157)。

防反转件

图13A为示例密封组合件151的顶部透视图,其中其外壳的顶部部分被去除以展示安置在防尘密封件上(近侧)的可选密封防反转件152的示例实施例,且图13B为密封组合件151的顶部透视图,其中其外壳的顶部部分在适当位置。如图13A及图13B中所展示,防反转件152的外周边区域153充当防尘密封件的顶部周边表面与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顶部的底部表面之间的间隔件(参见(例如)图2,间隔件45)。防反转件152包含从外周边区域153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展示了16个)防反转指形件154,并且指形件154的尖端155限定中心孔156,手术器械穿过所述中心孔插入。孔156的直径可任选地大于、等于或小于密封组合件151经设计以适应的最小手术器械轴直径。如所描绘,指形件154任选地以螺旋模式形成,并且可使用其它图案(例如,直线向内延伸、以一角度向内延伸等)。因此,在更一般意义上,指形件可任选地以两个方式进行配置:一种类型为指形件的尖端与外周边附近的指形件铰接点径向对准;并且另一类型为指形件的尖端从外周边附近的指形件铰接点径向偏移(顺时针或逆时针)。

防反转件152为平坦的且由硬性但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如果指形件154在器械插入时向下(远侧)弯曲,那么防反转件152在器械撤回时返回到其平坦配置。不同于直的径向指形件,螺旋模式的指形件能够径向向外移动并且重叠以避免钩住正撤回的器械的一部分。可使用其它指形件模式,包含直的、径向指形件,如下文所描述。

如图13B中所展示,密封组合件外壳的上部部分在指形件上方的半途(part-way)径向向内延伸,使得仅可见尖端155穿过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顶部中的器械插入孔。在操作中,指形件154足够长以易于在手术器械插入密封组合件中时向下弯曲。当撤回器械时,指形件防止底层防尘密封件在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顶部处反转穿过器械插入孔。通过允许尖端155略微延伸到由外壳的器械插入孔限定的纵向圆柱体中,如果一个或更多个尖端155卡扣器械的零件(例如,腕组合件或手术末端执行器),那么(一个或多个)尖端可略向上(向近侧)弯曲穿过所述孔以允许器械被撤回。限定所述孔的上部外壳的内周边在器械朝上弯曲尖端时充当用于尖端155的支轴。尖端155任选地为圆形及/或经润滑以减少在正常使用期间尖端与手术器械轴之间的摩擦力。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反转件152由具有2%硅氧烷的高密度聚乙烯(即,具有用于润滑的注入硅的HDPE)制成。可使用其它柔性、耐用塑料。

图13C为防反转件152的平面视图。如所展示,16个等长德螺旋模式指形件154由16个对应螺旋模式切口154a限定。止裂孔154b限定于每一切口154a的向外径向末端处,从而有助于在指形件向远侧弯曲并且径向向外位移时防止材料断裂。这类止裂孔可任选地用于所有防反转件实施例。如所展示,指形件154中的每一者的尖端155为大体方形,并且其可任选地为圆形以有助于防止卡扣手术器械组件并且减小抵靠器械轴的摩擦力。

图13D为防反转件152a的平面视图。如所展示,防反转件152a包含从外周边153a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螺旋模式指形件154c,并且每一螺旋模式指形件154c被划分成更短螺旋模式子指形件154d。如图13D中所展示,存在四个螺旋模式指形件154c,其各自被划分成四个子指形件154d。限定螺旋模式指形件154c的切口径向向外延伸到防反转件152a的半径的约80%,并且限定螺旋模式子指形件154d的切口径向向外延伸到防反转件152a的半径的约55%。可使用指形件与子指形件之间的其它相对长度。举例来说,图13E为防反转件152b的平面视图。如图13E中所展示,限定螺旋模式指形件154e的切口径向向外延伸到防反转件152b的半径的约80%,并且限定螺旋模式子指形件154f的切口径向向外延伸到防反转件152b的半径的约40%。因此,在一个方面中,限定子指形件的切口的长度为半径的约40%到55%,尽管其它切口长度可用于限定指形件及子指形件。螺旋式指形件及子指形件在器械插入或撤回时行动以展曲及扭曲离开路径,并且子指形件的更短运动范围在这类展曲及扭曲期间将弯曲子指形件保持在防尘密封件的密封部分的上环形面上。

尽管防反转件中的螺旋模式特征具有所要特性,但在其它防反转件实施例中可任选地使用直的向内径向指形件。举例来说,图13F为防反转件152c的平面视图,其具有从外周边区域153b径向向内延伸的数个等长的直指形件154g。图13F中展示存在18个指形件154g,并且可任选地使用其它数目个指形件。举例来说,图13G展示使用12个直的径向指形件的实施方式,并且图13H展示使用6个直的径向指形件的实施方式。如图13F、图13G及图13H中所展示,限定指形件的径向切口相对较窄,使得当径向指形件的数目减少时,每一个别指形件的宽度相应地增加。并且,图13G及图13H说明内部尖端155a(图13G)及155b(图13H)可为圆形,以有助于防止当器械组件插入且撤回穿过防反转件时被卡扣,并且减小抵靠器械轴的摩擦力。

另外,如上文关于图13D及图13E中的螺旋式指形件所描述的指形件及子指形件配置可任选地用于径向直的指形件。举例来说,图13I展示包含从外周边区域153b向内延伸的数个直的指形件154h的防反转件152d,并且每一个别指形件154h被划分成子指形件154i。如所展示,防反转件152d包含四个指形件154h,并且每一指形件154h包含三个子指形件154i。限定指形件154h的切口延伸到防反转件152d的半径的约80%,且限定子指形件154i的切口延伸到防反转件152的半径的约55%。同样,各种其它切口长度可用于限定指形件及子指形件。

其它外壳特征

图13B还说明两个额外密封组合件外壳特征。如所展示,密封组合件151的外壳任选地包含从每一闩锁指形凸片144的两侧上的外壳径向向外延伸的防护件157。防护件157有助于防止相关联指形件144被无意地向内按压以从插管释放密封组合件。

还如图13B中所展示,密封组合件151的外壳任选地包含在其顶部表面上的两个闩锁窗口158,并且这些窗口用于任选地将另一医疗装置(例如下文所描述的闭孔器)锁到外壳的顶部表面,如上文关于图2及下文更详细地解释。另外,外壳151的顶部表面151a沿窗口158之间的弧形为平滑且水平的。此顶部表面配置允许组件在所述外壳上径向对中且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直至组件的闩锁落入窗口158中。

闭孔器

图14为示例闭孔器159的透视图,其包含轴160、在轴160的远端处的尖端161,及在轴160的近端处的近侧部分162。两个闩锁163安置在近侧部分162的相对侧上,并且这些闩锁163用于将闭孔器159固定到密封组合件的顶部。用于闭孔器的材料类似于用于密封组合件的那些材料。

图15A为耦接到密封组合件165的顶部的示例闭孔器的近侧部分164的横截面图。如图15A中所展示,闭孔器轴166延伸穿过密封组合件165。两个有弹性的闩锁弯曲部167安置在闭孔器轴166的近端的相对侧上。在弯曲部167的远端部处为卡扣168,所述卡扣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164的顶部表面中的窗口169并且卡扣在限定每一窗口169的密封组合件外壳的顶部中的唇口下方。闩锁保持闭孔器稳固地抵靠密封组合件。卡扣168任选地倾斜以使得在闭孔器经旋转以允许卡扣落入窗口158中之后通过按压卡扣远侧可将闭孔器锁到密封组合件。闩锁弯曲部167还包含指形凸片170,并且通过径向向内压缩指形凸片170,卡扣168径向向内移动以允许从密封组合件去除闭孔器。

图15B为耦接到密封组合件165的顶部的示例闭孔器的近侧部分164的横截面图,所述横截面图在与图15A中的视图成直角处截取。所描绘的密封组合件截面类似于图12中所说明的一者。图15B展示闭孔器近侧部分164包含两个向远侧突出的干扰凸片164a。当闭孔器完全安放在密封组合件的顶部表面上时,这些干扰凸片164中的每一者出现在密封组合件外壳的上部部分165a与指形凸片144之间,因此防止指形凸片144被径向向内按压且从而防止密封组合件与闭孔器的组合从插管凸缘149a解开。

参照图12及图15B,可以看出,闩锁件143特征允许将密封组合件牢固地锁到插管149,并且还允许密封组合件及耦接到其的任何组件旋转而不限于在插管149内的纵向轴线A周围。插管碗状物凸缘149a及密封组合件外壳离隙表面(肩台)150保持在闩锁件143的指形件146与卡扣147之间,并且插管凸缘149a的平滑下侧允许卡扣147移动而无干扰,同时O形环165b维持密封组合件与插管碗状物的内壁之间的气密性密封。一个或更多个可选止动件(未图示)可放置在插管凸缘149a的下侧上以限制密封组合件能够围绕插管碗状物中的纵向轴线旋转的程度。密封组合件在插管碗状物中旋转的能力提供将密封组合件的流体进入/离开阀取向到任何所需取向的能力,或在使用期间视需要重新取向阀的能力,如下文所示。并且,在插管碗状物中旋转密封件的能力允许密封件最初被锁到在各种取向上的插管,且随后视使用的需要旋转,使得初始闩锁并不需要完美的密封件取向对准。

在一个方面中,插管、密封组合件及闭孔器的组合为组合件。密封组合件使得闭孔器能够耦接到插管。图16为医疗装置组合件171的透视图,其包含插管172、锁到插管172的密封组合件173,及锁到密封组合件173并且延伸穿过插管172及密封组合件173的闭孔器174。闭孔器174的顶部(近端)为圆形以适应手掌。在使用中,外科医生将医疗装置组合件171的远端插入穿过患者的体壁,并且在医疗装置组合件171插入后,外科医生从密封组合件173及插管172解开并撤回闭孔器174,使得其它医疗装置(例如内窥镜或治疗手术器械)可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173及插管172到达手术部位。

在另一方面中,径向居中的孔(未图示)放置于闭孔器近侧部分164中,并且将至少闭孔器尖端161制成透明。这种透明闭孔器尖端为已知的。内窥镜插入穿过径向居中的孔并且穿过闭孔器轴163到闭孔器尖端161。透明闭孔器尖端允许外科医生穿过体壁观察插入。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插管、密封组合件、具有透明远侧尖端的闭孔器,及插入到闭孔器中的内窥镜的组合为组合件。密封组合件使得闭孔器能够耦接到插管。

如所展示,插管172经配置以安装在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操纵器上,所述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操纵器为遥控操作的手术系统的部分,例如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韦尔市的直观外科公司商品化的系统。然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医疗装置组合件171或其组件中的任一者可用于非遥控操作的外科手术,例如手动腹腔镜手术。

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

图17为耦接在一起并且安装在遥控操作的操纵器177的远端处的插管175及密封组合件176的透视图,其为遥控操作的手术系统的部分。密封组合件176表示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密封组合件配置。可以看出,密封组合件176的阀176a能够在插管175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如由双向箭头所指示。当数个插管175及密封组合件176极为接近地插入到患者中时,每一组合与对应操纵器177对接,对阀176a中的一者或更多者进行取向的能力允许相关联导管更易于耦接到阀176a,并且还更有效地在围绕患者中的各种其它插管进入端口的无菌区内进行路径选定。此外,阀取向可在器械插入穿过密封组合件及插管时改变。

图18为并入有至少一个插管175及密封组合件176的示例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178(操控操作的手术系统(da Vinci手术系统的患者侧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如图18中所展示,示例手术器械179安装在操纵器177的远侧处,并且手术器械179的轴180延伸穿过密封组合件176及插管175。在一些情况下,适应如所描述的器械轴大小的一个范围(例如,5mm到8mm)的一个或更多个密封组合件各自与一个或更多个对应器械操纵器一起使用,并且适应如所描述的器械轴大小的另一范围(例如,10mm到12mm)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密封组合件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对应操控器一起使用。

因此,可以看出,密封组合件不仅是大体用于微创手术应用的重要组件,而且对于允许遥控操作的手术系统有效地操作来说也至关重要。作为示例用途,密封组合件及插管组合安装在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178的经描绘的四个操纵器中的每一者的远侧处,使得各种手术器械可插入穿过患者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端口以到达手术部位。适应各种器械轴直径的单个密封组合件允许遥控操作的医疗装置178同时使用具有不同轴直径的各种器械,并且针对每一插管简化操作使用相同密封件配置,这是因为不需要专用于与仅一个手术器械轴直径一起使用的不同密封组合件。因此,必要时,具有不同直径的手术器械可在两个操纵器之间互换而不需要针对每一插管改变密封组合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