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985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抗菌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病原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与感染性疾病的爆发是近年来的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由于各种抗生素的滥用,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的应用使得很多菌株产生了耐药性。

替考拉宁(Teicoplanin)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替考拉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脂肪链展现出强的亲脂性,能更易于渗入组织和细胞,与细菌作用后,通过阻碍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正常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此外,替考拉宁的毒副作用小,具有更低的肾毒性,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纳米金(AuNPs)是直径在1-100nm的金颗粒,它主要具有合成步骤简单、稳定性好、毒性相对小、生物相容性好、易与生物分子结合以及特殊的光学吸收、散射、光热效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等方面。

将抗生素分子与金纳米粒子复合形成新的纳米抗菌剂,对于提高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疗效、降低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其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抗生素-金纳米粒复合物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复杂、耗时的多步修饰方法。因此,构建一种新的抗生素-金纳米粒复合物抗菌剂、同时简化其制备方法有着其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本发明公开的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具有比替考拉宁更好的抗菌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替考拉宁、氯金酸与水混合成溶液,用碱调节溶液pH值至10~14,溶液呈棕色,20~25℃条件下搅拌反应0.5h~24h至溶液呈酒红色,透析除掉未反应的替考拉宁或氯金酸,即得替考拉宁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

优选的,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12,溶液呈棕色,20~25℃条件下搅拌反应0.5h至溶液呈酒红色。

优选的,所述透析采用膜为再生纤维膜的透析袋,缓冲液为超纯水。

优选的,所述替考拉宁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的尺寸随氯金酸与替考拉宁的摩尔比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氯金酸与替考拉宁的摩尔比4:1,所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尺寸为11.5±2.7nm。

2、根据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

3、所述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在抗革兰阳性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替考拉宁与氯金酸一锅法混合反应,替考拉宁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羟基和氨基可直接作为本反应的稳定剂和还原剂,该方法十分简单易行;

2、本发明制备的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抗菌效果比替考拉宁更好,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图1表示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Tecoplanin-AuNPs)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2表示替考拉宁-纳米金颗粒的实物图;

图3表示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Tecoplanin-AuNPs)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图4表示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Tecoplanin-AuNPs)透射电子显微图(A)和尺寸分布图(B);

图5表示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Tecoplanin-AuNPs)的X射线电子能谱;

图6表示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Tecoplanin-AuNPs)与其它药品的抗菌活性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替考拉宁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

取质量浓度为1%的氯金酸(HAuCl4)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替考拉宁,其中HAuCl4与替考拉宁的摩尔比为4:1,再加入一定量的水,20~25℃条件下搅拌15min,溶液呈淡黄色,然后用NaOH调节溶液pH至12,溶液呈棕色,20~25℃条件下继续搅拌30min,溶液呈酒红色,采用膜为再生纤维膜的透析袋,缓冲液为超纯水对溶液进行透析纯化,即得替考拉宁-纳米金(Teicoplanin-AuNPs)。

对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得到如图1所示的光谱图,替考拉宁-纳米金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左右,图2表示替考拉宁-纳米金颗粒的实物图,呈酒红色。

对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检测,得到如图3所示的光谱图,替考拉宁-纳米金在3500cm-1、1650cm-1、1550cm-1、1450cm-1左右有吸收峰。

对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进行透射电子显微检测,得到如图4所示的透射电子显微图(A)和尺寸分布图(B);可得出所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尺寸大约为11.5±2.7nm。

对实施例1制备的替考拉宁-纳米金进行X射线电子能谱检测,得到如图5所示的X射线电子能谱图,替考拉宁-纳米金中含有O1s(531.38eV)、N1s(399.88eV)、C1s(284.78eV)、Cl2p(198.67eV)、Au4f(83.41eV)等元素的XPS峰。

实施例2替考拉宁-纳米金的抗菌活性验证

将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PBS,0.01M,pH7.4)、替考拉宁-纳米金(0.2mg/mL)、柠檬酸三钠修饰的纳米金(citrate-AuNPs)溶液(0.2mg/mL)、Teicoplanin(0.2mg/mL)溶液混合,然后在37℃温度条件下孵育2h,各取100μL涂布在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h,观察平板上菌落的数量。得到如图6所示的抗菌活性对比图。由图6可看出,替考拉宁-纳米金其杀菌效果最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