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及其制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7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及其制品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人体扫描装置,对需要制造血管内壁支架的人体血管部分进行扫描,从而初步得到需要建立支架的部位的3D模型图;

(2)利用计算机绘制软件在得到的3D模型图内绘制需要架设的血管内壁支架的雏形,再从模型图中将支架雏形隔离取出后进行修饰处理,最终转换为可供3D打印机识别的文件格式输出;

(3)利用3D打印机软件读取并识别步骤(2)制好的文件,为模型的主体;再利用软件进行模型的支撑体建设,得到需要打印的模型切片文件;

(4)将主体材料和支撑体材料装载进3D打印机的两个耗材室,设置打印参数进行打印,将步骤(3)得到的模型切片文件分别用主体材料和支撑体材料打印出主体和支撑体,然后去除所建立的支撑体,得到血管内壁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人体扫描装置为CT断层扫描仪;

步骤(4)中所述的3D打印机为双喷头的FDM3D打印机、SLA打印机、DLP打印机或3DP打印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得到的3D模型图格式为mcs格式;

步骤(2)中所述的绘制软件为2016Auto3DsMAX和2014AutoCAD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2)中所述的输出的文件格式为stl文件格式;

步骤(3)中所述的利用软件进行模型的支撑体建设中的软件为Cura、Up和Ultimakers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软件进行模型的支撑体建设中的软件为Cura 14.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打印参数设置为打印温度180℃-210℃,平台温度0-50℃,打印速度30-60mm/s,空运速度160-200mm/s,层厚设置0.1-0.2mm,支撑建设选取大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为:进料操作前对3D打印机进行调试,将3D打印机预热180℃-210℃;接着将主体材料和支撑体材料装载进3D打印机的两个耗材室,设置打印参数进行打印,将步骤(3)得到的模型切片文件分别用主体材料和支撑体材料打印出主体和支撑体,然后去除所建立的支撑体,得到血管内壁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主体材料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氢化SBS、聚(已二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和聚乙二醇中一种以上;

步骤(4)中所述的支撑体材料为聚乙烯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为聚(已二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聚乙二醇和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按质量比20:10:70配比混合得到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内壁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去除所建立的支撑体的方法为去离子水浸泡2h以上。

10.一种血管内壁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