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446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烫伤是指灼热的液体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肌肤烫伤,甚至火毒内攻脏腑,常伴潮红水肿,表面大量渗出,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烧伤(burn)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伤是常会发生的事。目前,西医治疗烧烫伤大多选用冷冻疗法、物理疗法、放射疗法、激光手术与植皮手术等,存在副作用大,费用高,治疗周期长,患者疼痛时间长等缺点,而且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红花20—30份、地黄10—15份、黄芪6—12份、大黄6—12份、中华赛爵床5—10份、百草霜5—10份、黄芩6—12份、黄藤6—12份、蛇蜕5—10份、红景天5—10份、白芷6—12份、松树皮10—20份、地榆20—30份、冰片10—20份、儿茶20—30份、降香10—20份、血竭10—20份、乳香10—20份、蜂蜡30—40份、麻油50—80份。

作为优选,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红花25份、地黄12份、黄芪10份、大黄10份、大黄10份、中华赛爵床8份、百草霜8份、黄芩10份、黄藤10份、蛇蜕8份、红景天8份、白芷10份、松树皮15份、地榆25份、冰片15份、儿茶25份、降香15份、血竭15份、乳香15份、蜂蜡35份、麻油60份。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是:①按配方比例称取红花、地黄、黄芪、大黄、中华赛爵床、百草霜、黄芩、黄藤、蛇蜕、红景天、白芷、松树皮、地榆、冰片、儿茶、降香、血竭、乳香各原料中药,粉碎100—120目,得细粉A;②把称量好的麻油、蜂蜡放入锅中,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0—60℃;③将步骤①得到的细粉A下到锅中,边下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

治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使用方法是:将烧烫伤患处消毒拭干,涂抹药物于受损面上,每天早晚换药一次,换药前先将烧烫伤患处的液化物清除干净,暴露疮面再涂药,7天为一个疗程。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

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

中华赛爵床: 味微甘、性微温;具有健脾开胃,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

百草霜:味辛,性温;归肝、肺、胃经;具有止血,消积,清毒散火之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

黄藤: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效。

蛇蜕:味咸、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之功效。

红景天:味甘、苦,性平;归肺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之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痈排脓之功效。

松树皮:味苦、涩,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收敛,生肌之功效。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大肠、肝、胃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

冰片:味辛、苦,性凉;归心、肺、脾经;具有开窍醒目,散热止痛,明目祛翳之功效。

儿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脾、胃经;具有收湿敛疮、止血生肌、化痰止咳之功效。

降香:味辛,性温;归肝、脾、心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

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蜂蜡:味甘,性微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生肌,除湿止痢之功效。

麻油:味甘,性微寒;归大肠、肺经;具有润燥,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本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制备方法简单,疗效好,具有快速消炎止痛、活血祛瘀、止血抗感染、祛腐生肌的功效,用药后可使烧烫伤疮面快速愈合,不易感染,愈合后不留疤痕的优点。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资料: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药膏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共治疗烧烫伤患者164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67例,烧伤57例,烫伤83例,其它烧烫伤24例。

二、治疗方法:

将烧烫伤患处消毒拭干,涂抹本发明制备的药物于受损面上,每天早晚换药一次,换药前先将烧烫伤患处的液化物清除干净,暴露疮面再涂药,7天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烧烫伤症状完全消失,疮面愈合。

显效:烧烫伤症状明显有所好转,疮面未完全愈合。

无效:烧烫伤症状未见改善,疮面感染不能控制。

四、治疗结果:

本发明治疗烧烫伤患者164例,经过2—7个疗程的治疗,痊愈158例,占96.3%,显效4例,占2.4%,无效2例,占1.2%,总有效率为98.8%,对于Ⅰ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1—2个疗程即可痊愈;对于Ⅱ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3—5个疗程即可痊愈;对于Ⅲ度烧烫伤患者,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5—7个疗程即可痊愈;本发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愈后不易留疤痕的优点。

五、典型病例:

1.刘某,男,4岁,在厨房玩耍时不慎左手被开水烫伤,手背及手指红肿疼痛,没有起水疱,系Ⅰ度烫伤;先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3天,红肿消退,又继续使用7天,脱痂愈合,且无疤痕。

2.刘某,男,9岁,因在饭桌上吃饭时不慎被热烫烫伤,患者双腿大面积烫伤,局部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系Ⅱ度烫伤;先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5天,患处渗出液明显减少,又继续使用20天,疮面痊愈,未留疤痕。

3.孟某,男,57岁,工厂电工,患者维修电路时被高压电烧伤,双臂皮肤焦黑,疼痛难忍,系Ⅲ度烧伤;先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2个疗程,患处开始愈合结痂,又继续使用3个疗效,结痂全部脱落,双臂恢复正常功能。

4.胡某,男,11岁,患者脚部被开水烫伤,红肿疼痛,哭叫不止,系一度烫伤;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进行涂抹患处,当即疼痛明显减轻,停止哭闹,连续使用15天后,痊愈,未留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中药原料组成:红花20克、地黄10克、黄芪10克、大黄10克、中华赛爵床8克、百草霜10克、黄芩12克、黄藤12克、蛇蜕8克、红景天8克、白芷10克、松树皮12克、地榆25克、冰片15克、儿茶25克、降香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蜂蜡35克、麻油55克。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是:①按配方比例称取红花、地黄、黄芪、大黄、中华赛爵床、百草霜、黄芩、黄藤、蛇蜕、红景天、白芷、松树皮、地榆、冰片、儿茶、降香、血竭、乳香各原料中药,粉碎100—120目,得细粉A;②把称量好的麻油、蜂蜡放入锅中,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0—60℃;③将步骤①得到的细粉A下到锅中,边下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

实施例2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中药原料组成:红花26克、地黄12克、黄芪12克、大黄12克、中华赛爵床8克、百草霜8克、黄芩8克、黄藤10克、蛇蜕10克、红景天10克、白芷8克、松树皮15克、地榆22克、冰片18克、儿茶26克、降香18克、血竭18克、乳香18克、蜂蜡40克、麻油60克。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是:①按配方比例称取红花、地黄、黄芪、大黄、中华赛爵床、百草霜、黄芩、黄藤、蛇蜕、红景天、白芷、松树皮、地榆、冰片、儿茶、降香、血竭、乳香各原料中药,粉碎100—120目,得细粉A;②把称量好的麻油、蜂蜡放入锅中,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0—60℃;③将步骤①得到的细粉A下到锅中,边下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

实施例3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中药原料组成:红花30克、地黄15克、黄芪12克、大黄12克、中华赛爵床8克、百草霜8克、黄芩10克、黄藤10克、蛇蜕10克、红景天8克、白芷8克、松树皮15克、地榆25克、冰片15克、儿茶30克、降香16克、血竭16克、乳香18克、蜂蜡40克、麻油70克。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是:①按配方比例称取红花、地黄、黄芪、大黄、中华赛爵床、百草霜、黄芩、黄藤、蛇蜕、红景天、白芷、松树皮、地榆、冰片、儿茶、降香、血竭、乳香各原料中药,粉碎100—120目,得细粉A;②把称量好的麻油、蜂蜡放入锅中,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0—60℃;③将步骤①得到的细粉A下到锅中,边下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