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60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六经头痛片是一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的中药,其由白芷、辛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女贞子、茺蔚子、荆芥穗油制成。六经头痛片可疏风活络,止痛利窍。用于全头痛、偏头痛及局部头痛。

本方中白芷散风寒湿、芳香通窍,善治阳明经头痛;川芎辛温升散,性善疏通,上行头目,外达肌肤,功善祛风止痛,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荆芥穗油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细辛通窍止痛;藁本止巅顶头痛;女贞子、茺蔚子补肝肾阴虚,增强川芎活血调经之功,与白芷、辛夷、荆芥穗油、藁本川芎一起配伍,达到消长阴阳平衡,再配伍葛根辛凉之性,不仅有治疗伤寒中风头痛的作用,还防止白芷、辛夷、藁本、川芎、细辛等温燥太过而伤阴。

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4。相当数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医。

卫生部标准WS2-B-0928-91记载:“六经头痛片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芷、辛夷、藁本、川芎、葛根、细辛、女贞子、茺蔚子、荆芥穗油,制备方法:以上九味,辛夷、细辛提取挥发油,挥发油与荆芥穗油用适量乙醇溶解,备用;取白芷50g粉碎成细粉,备用。其余白芷与藁本、葛根、女贞子、川芎、茺蔚子水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辛夷、细辛提取挥发油后水提取一次,时间为1小时,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滤过,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水提取膏中加入白芷细粉,制成颗粒,干燥,放冷,兑入荆芥穗油等乙醇溶液,混匀,压制成955片,包衣,即得。

处方中的白芷、辛夷、藁本、川芎、细辛均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但现行标准中仅对细辛与辛夷进行了挥发油提取,其他药材均采用水提,其中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严重。文献显示白芷挥发油具有镇痛、镇静作用[高小坤.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实验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5:3880-3882+3888.];藁本挥发油与川芎挥发油中的藁本內酯具有舒张血管、镇痛消炎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左爱华,王莉,肖红斌. 藁本内酯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2,22:3350-3353.],被认为是治疗偏头痛的物质基础;辛夷挥发油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以及舒张平滑肌等作用[王永慧,叶方,张秀华. 辛夷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2,16:12-14.];细辛挥发油具有解热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谢伟,陆满文. 细辛挥发油的化学与药理作用[J]. 宁夏医学杂志,1995,02:121-124.];荆芥穗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可见,该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应为其快速缓解头痛的主要成分。由于药物成分只有进入血脑屏障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而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慢,且吸收入血的药用成分也常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极大地影响了药效发挥,而鼻腔给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头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一种治疗头痛药物的成分组成为:白芷150g~200g,辛夷150g~200g,藁本200g~400g,川芎50g~150g, 细辛30g~100g,荆芥穗油1.5ml~4ml。

2) 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取上述共六味作为活性成分的重量份中药材,白芷、辛夷、细辛、藁本、川芎分别或者合并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与荆芥穗油合并,备用。

上述挥发油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或者超临界流体萃取,优选水蒸气蒸馏法。

一种治疗头痛的鼻用制剂,由任何一项所述的治疗头痛的提取物和辅料组成。

一种治疗头痛的鼻用制剂,采用以下制备步骤制备:

(1)取上述所得各挥发油合并,作为油相备用;

(2)将乳化剂和其它可选择辅助成分用水分散搅拌使溶解,形成水相并加热至60~80℃,所说的其它可选择辅助成分包括药物中可以接受的助乳化剂、等渗调节剂、抗氧化剂、增稠剂、pH调节剂、抑菌剂、促透剂和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在80℃以下,按乳剂药物制备的常规方式,将上述的油相与水相充分均匀混合形成初乳后,再经高压乳化,即可得到均匀的乳剂型药物。

为有利于药物成为均一相的溶液型药物制剂,在上述组成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选择适宜的增溶剂,以提高挥发油的溶解性能。如常用的增溶剂聚山梨酯类(可包括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和吐温85等)。

上述所说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多种可供鼻腔给药的制剂形式,其中特别优选的制剂之一,是可包括目前已有的普通乳、亚微乳、微乳或纳米乳在内的O/W型乳剂鼻用液体制剂,其中每100ml药物中含有乳化剂成分1~10g,药用级油类成分0~20g。所说的乳化剂成分,包括卵磷脂、大豆磷脂、胆固醇、泊洛沙姆(Poloxamer)、甘油单油酸酯等成分中选用一种或数种。所说的药用级油类成分为植物油成分,包括大豆油,以及棉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等植物性油脂成分,此外还可选用矿物油、合成油脂或动物油等,如辛葵酸甘油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液体石蜡、亚油酸乙酯、硅油。

根据需要,还可以加入如乙醇、正丁醇等醇类,辛癸酯甘油三酯,油酸、辛酸、葵酸、月桂酸、亚油酸、胆酸等助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纤维素衍生物等增稠剂;以及常规使用的如氯化钠、甘油、山犁醇、木糖醇、葡萄糖等等渗调节剂;如α-生育酚、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如柠檬酸缓冲盐、醋酸缓冲盐、磷酸缓冲盐等pH调节剂;如氯丁醇、对羟基苯甲酸酯、山梨酸、三氯叔丁醇等抑菌剂;如月桂醇硫酸钠、胆酸衍生物、聚氧乙烯月桂醚、氮酮、冰片等促透剂;如桂皮醛、香草醛、薄荷油、食用香精等矫味剂等等其它可选择辅助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于本发明药物中的挥发油均为小分子脂溶性成分,鼻黏膜吸收速度和吸收率高,药物分子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制成O/W型乳剂鼻用液体药物制剂后,药物浓度高,从而在满足鼻腔给药剂量的同时减少给药体积和给药次数,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制成O/W型乳剂后,还有利于增加挥发油成分的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改善药物对粘膜的渗透性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性,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实施例1

处方:白芷150g ,辛夷150g,藁本300g,川芎100g,细辛50g,荆芥穗油2.5ml 。

将装入白芷150g ,辛夷150g,藁本300g,川芎100g,细辛50g分别置于常规的水蒸汽蒸馏器中,加蒸馏水8-20倍,以普通的油水分离器作为蒸馏液收集装置,水蒸汽蒸馏提取3-6小时,得各药材挥发油,将各药材挥发油混合,加入1.0 g吐温60、8g丙二醇和20g PEG 400,搅拌溶解,加入蒸馏水至适量,备用。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3g,加适量蒸馏水放置过夜,搅拌溶解。将上述两种溶液合并,加蒸馏水至80ml,搅匀,得到澄清、均一的溶液,过滤,分装于专用滴鼻瓶中或喷雾瓶中,即得滴鼻剂或鼻用喷雾剂。

以下的药效学试验用于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积极意义。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 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12-0001。

2)受试样品:实施例1提取物(以下简称提取物),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制剂室提供。

3)试剂:冰乙酸(分析纯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方法:ICR小鼠3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均衡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提取物低剂量组(5g生药/kg)、提取物高剂量组(10g生药/kg)。各组小鼠均鼻内给药,连续3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30分钟,每只小鼠均腹腔注射0.6% 冰乙酸10mL/kg,记录15分钟内小鼠扭体次数,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凹陷收缩,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蠕行等,并计算药物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 ,试验结果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

实验结果

表1 实施例1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提取物组连续3天给药,能明显减少小鼠注射醋酸后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抑制率均高于30%。提示六经头痛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