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070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民族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脑、手机屏幕、游戏机、机器操作界面等为代表的视屏操作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它们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项新的职业卫生问题——视屏所致视疲劳(VDT视疲劳)综合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将视屏所致视疲劳综合症定义为:由于视屏终端操作使得人眼视物时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导致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等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一组症候群,其常见的眼部症状包括:眼干、眼痛、眼胀、眼痒、眼烧灼感、流泪、眼异物感和视物模糊。既往研究表明,长时间视屏终端操作作业可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眼部症状。

本方以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理论为基础,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以早期干预为指导原则,以外治为手段,极具民族特色,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可避免内服药物的肝肾代谢。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眼部不适作用,能明显改善眼睛不适症状,疗效确切、迅速、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该壮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眼部不适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眼睛不适症状,疗效确切、迅速、稳定,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有效药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由如下原料制成:椿白皮20~40份、三角风15~35份、七爪风20~40份、桑叶20~50份、桂枝10~35份、蔓荆子15~30份、虎杖5~20份、石菖蒲10~60份、入山虎10~45份、甘草5~20份、透骨草5~20份、飞龙掌血5~30份、莪术5~15份。

本发明壮药组合物所包括原料的特性:

椿白皮: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性味:苦涩,凉;归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功用主治: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遣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

三角风: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的根或茎;性味:苦,温;归经:入肝、脾经;功用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

七爪风:深裂锈毛莓Rubus reflexus Ker.var.lanceolobus Metc.,本种为锈毛莓的变种;性味:苦、涩、酸,平;归经:入肺、肝二经;功用主治:治疗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痛,中风偏瘫,肢体麻木,活动障碍;主要产地分布:广西。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性味:性寒,味甘、苦;归经:归肺、肝经;功用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

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味辛、甘,性温;归经:归肺、心、膀胱经;功用主治: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

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肺、膀胱、肝经;功用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虎杖: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味:味微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胆、肺经;功用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性味:辛,温;归经:入心、肝、脾经;功用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入山虎:又称为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rμ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肝、胃经;功用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甘草: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或胀果甘草G.inflata Bat.等的根和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入脾、肺经;功用主治:功在和中,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脘腹挛痛,咳嗽,心悸,癔病,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近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炙甘草性微温,补脾益气,多用于虚寒证。

透骨草: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风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肾经;功用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飞龙掌血: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脾经、胃经;功用主治:散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解毒。

莪术:别称蒁药、莪荗、青姜、黑心姜、姜黄,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宿根草本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用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上述技术文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组合理,用药后可减轻视疲劳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良效,各个药相互配合引导壮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透过肌肤、孔窍、经穴以渗透、吸收、扩散等途径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消除眼部不适,疗效确切、迅速、稳定,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有效药物。方中药物合用,则实现调益气血、滋补肝肾、养阴润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神经疲劳、恢复眼部肌肉弹性,达到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作用。

本发明壮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上述药物经粉碎机打碎成粉、净选后,按上述分量混合,装入20cm×25cm的纱布袋内缝合袋口,将纱布袋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熏蒸机内蒸煮,水开后20~30分钟即可备用。

本发明的壮药组合物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发明壮药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眼部不适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眼睛不适症状,疗效确切、迅速、稳定,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有效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是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1.一种用于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椿白皮30份、三角风30份、七爪风30份、桑叶30份、桂枝20份、蔓荆子20份、虎杖10份、石菖蒲20份、入山虎20份、甘草10份、透骨草10份、飞龙掌血10份、莪术10份。

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经粉碎机打碎成粉、净选后,按上述分量混合,装入20cm×25cm的纱布袋内缝合袋口,将纱布袋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熏蒸机内蒸煮,水开后20~30分钟即可备用。

3.用药方式:竹罐外用熏治,将竹罐投入煮沸的药液中5分钟后取出备用,选取与患者眼部范围大小相匹配的竹罐,捞出甩干后立即扣在患者眼部,第一次热敷10分钟后取下竹罐;将消毒毛巾浸于热药液中,捞出拧干,待热度适当时敷于拔罐部位,3分钟后取下。每天均1次,1周为1个疗程。

4.典型病例:

韦某某,女,37岁,广西贵港人,办公室文员,使用电脑半小时便出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症状,症状出现已有5年,按上述用药方法使用此壮药组合物,3个疗程后治愈。

覃某某,男,25岁,广西南宁人,银行柜台职员,上班时易出现眼干、眼痛、眼痒等症状,按上述用药方法使用此壮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治愈。

李某某,男,46岁,广西柳州人,高校老师,工作时有明显眼异物感和视物模糊,症状出现超过6年,按上述用药方法使用此壮药组合物,6个疗程后治愈。

实施例2:

1.一种治疗视屏所致视疲劳的壮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椿白皮25份、三角风20份、七爪风20份、桑叶50份、桂枝15份、蔓荆子25份、虎杖15份、石菖蒲50份、入山虎25份、甘草5份、透骨草15份,飞龙掌血10份、莪术10份。

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经粉碎机打碎成粉、净选后,按上述分量混合,装入20cm×25cm的纱布袋内缝合袋口,将纱布袋放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熏蒸机内蒸煮,水开后20~30分钟即可备用。

3.用药方式:外用烫熨,先将温度50℃~60℃的药包在眼部进行轻轻的上下快速拍打,以防止持续烫熨而烫伤患部皮肤,待温度下降至不烫但仍有较强热力时,可改由患者自行敷压,直至感到药包没有热力为止。每天均1次,1周为1个疗程。

4.典型病例:

莫某某,男,27岁,广西南宁人,在校研究生,做实验时出现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强烈症状,按上述用药方法使用此壮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治愈。

张某某,女,17岁,广西平南人,在校学生,眼睛胀、有灼烧感,按上述用药方法使用此壮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治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