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50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依次由透明质酸钠、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构成三层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甘油、乳酸、蒸馏水体积比为(0.6~1.2):(1~2):(90~400)的比例将甘油、乳酸、蒸馏水混合均匀,并按10~25g/L的比例将魔芋葡甘聚糖溶解于其中,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溶液用微波加热2~8min,然后冷却至室温,负压脱泡后在模具中流延成膜,干燥后得到魔芋葡甘聚糖膜;

(3)按二甲基甲酰胺、蒸馏水体积比为(1~5):(0.5~4)的比例将二甲基甲酰胺、蒸馏水混合均匀,并按8~25g/L的比例将透明质酸钠溶解于其中,得到透明质酸钠纺丝液;

(4)将步骤(3)得到的透明质酸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复合于步骤(2)得到的魔芋葡甘聚糖膜的两面,得到所述多孔软骨修复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波加热的温度为80~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负压脱泡的条件为:在400~760毫米汞柱的负压下脱泡10~2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软骨修复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40~60℃,时间为10-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孔软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静电纺丝条件为:在正电压为8~22Kv,接收距离为10~20cm,进料速度为0.01mm/min~1.00mm/min,纺丝环境温度为50±10℃条件下进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