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394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鱼类养殖进入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新时代,养殖密度越来越大,养殖环境亦日益变差,鱼类疾病的发生和危害也不断增大,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困扰的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鱼类寄生虫病在鱼类疾病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寄生于鱼体上的原生动物种类很多,它们大多寄生在鱼体的表面及体内的各种器官上,导致鱼体生长缓慢、不育、抵抗力低下,甚至造成鱼体大量死亡。

其中,隐鞭虫病由隐鞭虫(Cryptobia)寄生在鱼鳃、皮肤或其他组织器官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夏花草鱼、鲮和鲤鱼苗。隐鞭虫寄生于淡水鱼的鳃和皮肤。鳃隐鞭虫主要破坏鳃小片上皮并产生凝血酶,使其血管阻塞,黏液增多,严重时鱼类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岸边聚集于水面,体色暗黑,体形消瘦。此类疾病发病后很难治疗,数天内可致病鱼大量死亡。因此对于鞭毛虫引起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是对水环境进行消毒,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寄生虫。

由于传统杀虫剂高频率的广泛使用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降低药物疗效,对水质造成不可逆转性的破坏,且对鱼类的毒副作用较大,残留期太长,使养殖的鱼类体内药物残留超标,直接影响水产品的品质,损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制剂对各种畜禽原虫病、寄生虫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尤其适用于鱼类隐鞭虫病的治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土荆皮2-6份、苦参2-6份、银杏外种皮2-6份、川芎0.5-1.5份、丹参0.5-1.5份、乳香2-4份、枯草芽胞杆菌0.5-9份、嗜酸乳杆菌0.5-8份、米曲霉0.5-8份;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2-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6。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所述土荆皮2.8-5份、苦参3-4.5份、银杏外种皮2.3-4份、川芎0.5-1.2份、丹参1-1.5份、乳香2.5-3.8份、枯草芽胞杆菌4.5-6.5份、嗜酸乳杆菌2.5-4份、米曲霉2.5-4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的重量比为6.5:3.5:2。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中,所述土荆皮5.8份、苦参4.2份、银杏外种皮4.5份、川芎1.2份、丹参1.5份、乳香2.8份、枯草芽胞杆菌6.5份、嗜酸乳杆菌3.5份、米曲霉2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粉碎至150目,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3小时,放冷,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5-8min,滤过,滤渣再次加热煮沸1小时,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3-6min,滤过,滤渣加入4-6倍量浓度为7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小时,离心机450-700r/min离心5-8min,滤过,反复2-3次,合并以上所有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经薄膜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75-0.98的液体,得到提取液,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乳香加入温水融化,待用;

(3)取步骤(2)的乳香少量多次加入至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用搅拌桨缓慢匀速搅拌,搅拌40-45min后成桨料,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加入配方量的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继续搅拌,搅拌混合后置沸腾制粒罐中,混合20min,制粒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述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还包括进行β—环糊精包合制粒的过程。

实施本发明的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对鱼类隐鞭虫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解决了传统杀虫剂高频率的广泛使用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降低药物疗效以及对水质造成不可逆转性的破坏。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且来源广、成本低。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制剂以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三药为君药,具有攻积杀虫之效,加配以川芎、乳香的活血化瘀药,取其具有抗凝血的功能,能够消除鳃隐鞭虫破坏鳃小片上皮产生凝血酶,使其血管不再阻塞,黏液减少,从而治疗患有隐鞭虫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此外,本发明研究发现,配以调节鱼类微生态的菌剂有益于上述中药的吸收利用。

(2)本研究发现,当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6。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用量比例为6.5:3.5:2其助吸收的效果显著。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进入消化道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消耗掉肠道内大量氧气,并能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建立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生长,在快速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能降解植物性中药中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中药的利用率。

(3)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乳香先溶解成液体,然后混入至其他药材中,能够完整地保留乳香的有效成分。

(4)本发明还利用β—环糊精对药物进行包被,β—环糊精则可以作为保护性材料阻止内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包合后的药物颗粒具有缓控释的特性,有效的延缓药物有效成分释放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与生物膜的接触,增加药物的吸收。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孕畜及体弱者均可进行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土荆皮2-6份、苦参2-6份、银杏外种皮2-6份、川芎0.5-1.5份、丹参0.5-1.5份、乳香2-4份、枯草芽胞杆菌2-9份、嗜酸乳杆菌2-8份、米曲霉2-8份;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2-1)。

优选地,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6。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的重量比为6.5:3.5:2。

该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粉碎至150目,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3小时,放冷,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5-8min,滤过,滤渣再次加热煮沸1小时,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3-6min,滤过,滤渣加入4-6倍量浓度为7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小时,离心机450-700r/min离心5-8min,滤过,反复2-3次,合并以上所有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经薄膜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75-0.98的液体,得到提取液,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乳香加入温水融化,待用;

(3)取步骤(2)的乳香少量多次加入至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用搅拌桨缓慢匀速搅拌,搅拌40-45min后成桨料,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加入配方量的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继续搅拌,搅拌混合后置沸腾制粒罐中,混合20min,另取称量好的β—环糊精制成糊精浆,开启制粒机,进行β—环糊精包合制粒,即为成品。

组份中各原料的药理药效简介如下:

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mepferi 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银杏外种皮,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果实外种皮。性平,味甘苦涩。具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的功用。可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病。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性味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枯草芽胞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消耗掉肠道内大量氧气,并能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建立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生长。

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杆的末端呈圆形,主要存在小肠中,释放乳酸,乙酸和一些对有害菌起作用的抗菌素,但是抑菌作用比较弱。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

米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米曲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

实施例1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土荆皮5.8份、苦参4.2份、银杏外种皮4.5份、川芎1.2份、丹参1.5份、乳香2.8份、枯草芽胞杆菌6.5份、嗜酸乳杆菌3.5份、米曲霉2份。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6。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的重量比为6.5:3.5:2。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粉碎至150目,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3小时,放冷,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5-8min,滤过,滤渣再次加热煮沸1小时,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3-6min,滤过,滤渣加入4-6倍量浓度为7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小时,离心机450-700r/min离心5-8min,滤过,反复2-3次,合并以上所有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经薄膜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75-0.98的液体,得到提取液,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乳香加入温水融化,待用;

(3)取步骤(2)的乳香少量多次加入至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用搅拌桨缓慢匀速搅拌,搅拌40-45min后成桨料,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加入配方量的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继续搅拌,搅拌混合后置沸腾制粒罐中,混合20min,另取称量好的β—环糊精制成糊精浆,开启制粒机,进行β—环糊精包合制粒,即为成品。

实施例2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分别按下述的配比秤取原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步骤进行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所添加的原料配比不同,制备产品:

实施例2的原料配比:

土荆皮2份、苦参2份、银杏外种皮2份、川芎0.5份、丹参0.5份、乳香2份、枯草芽胞杆菌0.6份、嗜酸乳杆菌0.6份、米曲霉0.6份;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2。

实施例3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分别按下述的配比秤取原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步骤进行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所添加的原料配比不同,制备产品:

实施例3的原料配比:

土荆皮6份、苦参6份、银杏外种皮6份、川芎1.5份、丹参1.5份、乳香4份、枯草芽胞杆菌9份、嗜酸乳杆菌8份、米曲霉8份;所述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1。

对比实施例1临床治疗隐鞭虫病的常用药,硫酸铜:硫酸亚铁质量比5:2,池内浓度为0.7ppm。

对比实施例2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缺少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的配方相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土荆皮5.8份、苦参4.2份、银杏外种皮4.5份、川芎1.2份、丹参1.5份、乳香2.8份。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粉碎至150目,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3小时,放冷,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5-8min,滤过,滤渣再次加热煮沸1小时,离心机750-900r/min离心3-6min,滤过,滤渣加入4-6倍量浓度为7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小时,离心机450-700r/min离心5-8min,滤过,反复2-3次,合并以上所有滤液,减压回收乙醇,经薄膜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75-0.98的液体,得到提取液,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乳香加入温水融化,待用;

(3)取步骤(2)的乳香少量多次加入至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用搅拌桨缓慢匀速搅拌,搅拌40-45min后成桨料,搅拌混合后置沸腾制粒罐中,混合20min,另取称量好的β—环糊精制成糊精浆,开启制粒机,进行β—环糊精包合制粒,即为成品。

对比实施例3一种治疗隐鞭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土荆皮7份、苦参8.5份、银杏外种皮7.8份、川芎3份、丹参3.6份、乳香4.5份、枯草芽胞杆菌10.3份、嗜酸乳杆菌9.5份、米曲霉8.8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12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组1(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复方制剂,浓度为3.78g中药制剂/ml,最高浓度)、给药组2(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复方制剂,浓度为2.36g中药制剂/ml,最高浓度)、给药组3(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复方制剂,浓度为5.14g中药制剂/ml,最高浓度),实验前禁食12小时。给药组1-3分别将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药复方制剂溶解在蒸馏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试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无毒性,使用方便,可添加到饲料中使用,下面,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3的复方制剂,进行效果检测,结果见表。

取六个相同大小的鱼池,每个鱼池放入50条患有隐鞭虫病的草鱼(诊断草鱼患有隐鞭虫病的方法:取草鱼的鳃及皮肤,置于清洁的载玻片上,加1滴自来水,然后减去少量鳃丝或刮去少量粘液,盖上盖玻片,轻压后,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用高倍镜检查,当发现大量鳃隐鞭虫时作出诊断)。服用方法为将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按草鱼每公斤体重0.4g中药制剂直接喷洒至鱼池内喂养,连续服用10天,10天后,取草鱼皮肤及鳃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发现鳃隐鞭虫液。草鱼放入鱼池生长前,分别称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2-3的制剂池泼洒至鱼池内。对比实施例1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质量比5:2,使池内浓度达到0.7ppm。

治愈率%=试验后患有隐鞭虫病的草鱼条数/试验前患有隐鞭虫病的草鱼条数*100%

表实施例1-3及对比实施例1-3的治疗结果

由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患有隐鞭虫病的草鱼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药复方制剂后,体内鳃隐鞭虫消失明显,治愈率达到84%以上,与对比实施例1的常规杀虫法76%的治愈率还要高,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配方比例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可达98%,该治疗效果得益于本发明的组方比例,尤其在土荆皮、苦参、银杏外种皮、川芎、丹参、乳香六药的用量与所述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菌种的用量其质量比为1:0.6;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的重量比为6.5:3.5:2时,其组方效果最优。

另外,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配方差异在于缺少微生物调节剂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三种菌种,其治愈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比对比实施例1常规治疗方法的治愈率还差。

对比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配方差异在于各组分用量超过本发明设计的最大用量(土荆皮2-6份、苦参2-6份、银杏外种皮2-6份、川芎0.5-1.5份、丹参0.5-1.5份、乳香2-4份、枯草芽胞杆菌0.5-9份、嗜酸乳杆菌0.5-8份、米曲霉0.5-8份),且枯草芽胞杆菌、嗜酸乳杆菌、米曲霉的用量并没有按照重量比为6.5:3.5:2进行配置,其治愈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比对比实施例1常规治疗方法的治愈率还差。可见,本发明的组分用量并非越高效果越好的,反而配方比例用量恰到好处即可,如实施例1的配方用量。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