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74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X射线下使用的定位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核素成像,对病变部位形状可以有初步的判断,但是并不能精确显示其在人体的位置。在进行穿刺时以及其他需要更加精准的定位的操作时,需要明确病灶与体表的距离,与重要脏器的相对位置,此类操作需要取离体表比较近的病变部位或者避开重要脏器进行,以最大程度上保护病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主要通过正面X光片辅助CT图像作为定位和医生的经验来确定此类精准的定位,尚无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专门用于此种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定位产品,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增加患者和仪器的负担,仅通过粘贴的方式就能做到精准定位。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做到标准化量产的并且价格低廉的装置,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造福患者。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X射线扫描仪,其确定病灶的大体位置;三个金属块贴,其贴敷在所述病灶的大体位置所对应的皮肤或者固定体罩表面,且三个金属贴位于与X射线扫描仪的扫描方向一致的一个平面内;其中,所述金属块贴包括:粘贴层和位于粘贴层中部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包括单晶铜,纯度超过99%。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X射线扫描仪为CT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金属块的形状为圆球体,其直径介于0.8-1.5mm之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金属块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组成:单晶铜99.20%,镁0.32%,锂0.28%,和铁0.11%,其余为杂质。

优选的是,其中,贴纸,其贴敷在所述粘贴层上,且所述贴纸的至少一个边缘突出于所述粘贴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粘贴层由无纺布制成,且所述金属块通过透明粘贴膜固定在所述无纺布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无纺布至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涤纶粘胶层、吸水棉层及下涤纶粘胶层,所述上涤纶粘胶层、熔喷纤维层及下涤纶粘胶层,其中所述熔喷纤维层的厚度大于上下涤纶粘胶层的厚度,且在所述无纺布的固定所述金属块的一侧,压制有边长介于0.8-1.5mm之间的正方形网格,网格深度介于0.5-0.6毫米之间,且所述金属块放置在一个完整的网格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金属块的直径为0.86mm,而所述网格的边长为0.92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无纺布中的熔喷纤维包含粗纤维和细纤维,细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粗纤维的0.35~0.41倍;且细纤维的重量为0.02-0.025g/m2,粗纤维的重量为0.06-0.065g/m2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不同配方的金属快。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金属块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组成:单晶铜99.32%,镁0.13%,锂0.11%,锌0.15%,锡0.12%,0.08%的铝,0.05%的硼,其余为杂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金属块为纯度高的单晶铜结构,因此在X射线下能够不产生伪影,显示为清晰的图像使得定位更加精准;由于贴纸、粘贴层等结构均为非金属材质,可被X射线穿透而不成像,确保金属块的成像清晰;由于粘贴面的结构,因此能够方便的贴敷和撕下,对于不方便移动的患者,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由于无纺布无毒无刺激性,因此能够保证在产品的温和性,减少贴敷患者体表造成过敏的可能;由于贴纸至少一个边缘突出于所述粘贴层,因此能够方便的去除贴纸,暴露粘贴面,使用过程更加简单便捷;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在X射线下的影像显示情况;

图2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参见图1~图4。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X射线对病灶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X射线扫描仪,该构件的作用是确定病灶的大体位置;三个金属块贴,其贴敷在所述病灶的大体位置所对应的皮肤或者固定体罩表面,且三个金属贴贴敷于与X射线扫描仪的扫描方向一致的一个平面内,其中,所述金属块贴包括:粘贴层120和位于粘贴层中部的金属块140,所述金属块140包括单晶铜,纯度超过99%,该构件的作用是用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在扫描过程中作为定位面,可以通过图像确认该部位的具体情况同时其在体表标示的位置为此情况的所对应的位置,精准的确定病灶的位置和情况。并且,该构件包括多种实现形式,例如金属块可以由其他金属制成。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患者首先经过前期X射线检查,已经确定了病灶部位大致的形状和位置,但是X射线检查的图像,特别是CT图像,不能准确的对应到具体的体表位置,而在进行下一步的穿刺或者其他的需要更精确定位的步骤时,并不能准确定位。将三个定位贴撕去表面贴纸130,将粘贴面120具有粘性的一面贴敷在病灶大体部位的体表,分别贴在体中线和身体两侧,三个定位贴贴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是垂直于患者送入是X射线扫描仪的方向,即与X射线扫描面的方向一致,X射线不能穿透金属块140,因此能在扫描图像显示金属块所在的位置,由于金属块由纯度99%以上的单晶铜制造,成像清晰,为金属块本身的形状。并且由于三块金属块粘贴在一个成像面上,截获具有定位贴的成像面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三个定位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对应的病灶部位的情况。若果有必要,可以撕下并挪动定位贴,进行再次扫描检查,确保该部位情况可以确切的知道,并且根据定位贴,获得精准的体表定位。

上述方案中的X射线扫描仪为CT机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X射线扫描仪为CT机。采用这种方案,CT机得到的是送入CT机的物品的横截面的图像,相较于普通X射线扫描,因此对于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表述具有更加形象的表达,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到病灶部位截面大小,离体表以及重要脏器的距离等情况。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的实施态样。

上述方案中的金属块140的形状和大小选择,为了方便标准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一种实现方式为:形状为圆球体,其直径介于0.8-1.5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块的直径为0.86mm。在规则形状小金属块中,相较于立方体或者长方体的形状,球体圆球形的金属块制造比较简单,制造成本比较低,而且球体在成像方面也更加稳定,不会因为角度问题而产生变化偏差。在小直径的金属铜球中,综合工艺成本和原料成本,当直径为0.8-1.5mm之间时,金属块的成本是最低的,其中根据回归公式,计算得直径为0.86mm时的成本最低。金属块的工作方式为:放置并固定在定位装置的中心,是定位装置的核心,在X射线扫描时,形成一个小的圆点状图像,作为定位的参照,同时圆形小球也是在制造工艺上做到了可标准化和成本控制。

成像效果好,在X射线下不容易产生反射散射产生伪影的金属有金、银、铜等,考虑成本,采用铜作为金属块的材料。对常见的铜材料进行实验,以下是相同大小不同纯度的铜合金小球的造影情况的实验结果,

不同纯度的铜合金的造影情况表

结合由上表实验结果可知,当铜纯度大于99.7%时,X射线图像放射伪影几乎消失,对于图像的清晰度几乎无影响,影像显示为清晰的小圆点,并且纯度越高,图像越清晰,而纯度要求不达到的实验组,伪影明显,以金属块为中心,不规则的放射状的伸出伪影,而且随着纯度增加到90%才略有改善,对于图像的清晰度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可知,纯度99%以上已经可以近似于认定为单晶铜,单晶铜是一种超高纯度无氧铜,其整颗粒仅由一个晶粒组成,不存在晶粒之间产生的“晶界”(“晶界”会对通过的信号产生反射和折射,造成信号失真形成伪影,从而影响体外定位标记的精准性),因而具有极高的信号传输及通过性能,因此形成的图像清晰,不散射反射没有伪影,图像上美观同时也是更加精准。

所以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金属块140的一种实现方式为:金属块140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组成:单晶铜99.20%,镁0.32%,铝0.28%,和铁0.11%,其余为杂质。将本合金的金属小球与纯度99.9%的无氧铜TU0(前实验中表现良好,金属块造影清晰),进行对照实验,本合金金属块的影像与无氧铜TU0金属块的图像相似,无明显差异,反而更加清晰,但是该合金的铜纯度要求降低,价格上相较于无氧铜TU0也更为低廉,对于批量生产制造更具有优势。金属铁的加入增加了合金的硬度,相较于无氧铜TU0其金属特性更为优良,金属块140制造更为顺利,减少了过程成本;金属镁和金属铝构成的合金结构增加了材料的耐腐蚀性,材料存放也具有优势。由于其他金属合金的结合稳定,所有物质均匀分布,对于X射线几乎不产生反射和折射,因此可以保证造影的清晰。

上述方案中,金属块140需要固定,因此所述金属块140通过粘贴膜110固定在粘贴层120涂覆粘贴剂的粘贴面的另一侧。粘贴膜110为圆形透明膜,该膜为PE薄膜,透明膜透光,一方面固定金属块140,另一方面也是做到方面观察金属块140的位置,在体表的定位更加清楚直观。

上述方案中的粘贴层120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由无纺布制成,无纺布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的材料,并且柔软服帖,作为粘贴面,可以服帖的在皮肤表面进行贴敷,相较于其他塑料薄膜等粘贴材料,具有更好的亲肤性,在皮肤表面可以有吸汗排湿的作用,保证粘贴层的粘胶的粘性,可以的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本发明选择的优选方案的无纺布至上而下依次包括网状玻璃纤维层、熔喷纤维层及下涤纶粘胶层,其中所述网状玻璃纤维层作为表面覆盖保护层,压实熔喷纤维层,放置纤维钻出,同时网状结构也提供相应良好的透气性;所述熔喷纤维层的厚度大于上下涤纶粘胶层的厚度,包含粗纤维和细纤维,其中,细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粗纤维的0.35~0.41倍;且细纤维的重量为0.02-0.025g/m2,粗纤维的重量为0.06-0.065g/m2,粗细纤维互相交织产生透气柔软的中间夹层,保障无纺布材料的优良特性;所述下涤纶粘胶层由涤纶和粘胶组成,该层的涤纶纤维可以具有较大的空隙,可以被胶粘剂浸润,确保粘贴面的粘性。

上述方案中的粘贴层12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反复粘贴,必须保证撕下二次粘贴的粘性,而且粘贴层120是直接贴敷于体表,其黏性不应过大防止对于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本发明选择医用压敏胶,其剥离强度大于等于1.0N/cm,持粘性不大于2.5mm,防护粘膜从人体或者固定体罩表面揭下时,无残留粘性物质,而且粘性可以维持下一次粘贴撕扯。

并且在所述无纺布的固定所述金属块140的一侧,压制有正方形网格。因为金属块的体积很小,作为金属块放置的基底,粘贴层120压制有深度的网格,可以将金属块放置一个网格之中,在定位贴的制造过程中方便金属块不随意滚动,同时也作为一个刻度参照,方便三块定位贴能够贴于一条直线上。所以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网格所述网格的边长为0.92mm,网格深度介于0.5-0.6毫米之间,可以恰好的安放一个金属块,保持金属块稳定,并让金属块140与粘贴层120有一定的凸起,在粘贴膜110覆盖其上以粘贴固定,放置好网格过大导致金属块140在粘贴膜110和粘贴层120之间可以移动,从而造成定位准确性受到影响。

上述方案中的贴纸130的一种实现方式为:贴在所述粘贴层120上,且所述贴纸的至少一个边缘突出于所述粘贴层120,以方便将所述粘贴层120撕扯脱离所述贴纸130。贴纸130由离型纸制成,离型纸又称为隔离纸、防粘纸或硅油纸,离型纸一面为光滑面,和粘贴层120不相互粘连,撕扯后,不影响粘贴的粘性,同时可以作为粘贴层120的保护层,保护粘贴面120的粘性,同时设置边缘突出,可以方便撕下进行粘贴,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合理便捷。

上述方案中的金属块140的还有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组成:单晶铜99.32%,镁0.13%,镍0.11%,锌0.15%,锡0.12%,0.08%的铝,其余为杂质。与前面所述的合金铜的纯度相似,由不同的材料供货商提供,其造影性能与前者单晶铜99.20%,镁0.32%,铝0.28%,和铁0.11%,其余为杂质的合金铜相类似,伪影几乎不可见,可以清晰的显示金属块。除了金属镁和金属铝构成的合金结构增加了材料的耐腐蚀性,金属镍和金属锡的加入对于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及硬度,非金属锌的加入增加了材料的拉伸性能,该合金材料的因各种合金材料加入在原先高纯度铜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各种优良的金属性能,同时互相均匀融合,保证材料的均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反射而造成伪影。因此该材料可作为方案中金属块组成材料的替代使用。

这里说明的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由于金属块140为纯度很高的铜合金,接近单晶铜,由于单晶铜结构特殊,在X射线下几乎不散射反射,因此金属块在X射线下能够不产生伪影,显示为清晰的图像使得定位更加精准;由于金属块140为小直径的圆球体,因此成像在图像上近乎于一个白点,可以作为很精准的定位点,并且圆形小球的制造工艺比较成熟,可以做到相当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量产;由于贴纸130、粘贴层120等结构均为非金属材质,可被X射线穿透而不成像,确保金属块140的成像清晰;由于粘贴面120的结构,因此能够方便的贴敷和撕下,对于不方便移动的患者,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由于无纺布无毒无刺激性,因此能够保证在产品的温和性,减少贴敷患者体表造成过敏的可能;由于所述粘贴面采用医用压敏胶,其剥离强度和持黏性适中,可反复粘贴撕扯,且皮肤或者固定体罩上不残留粘性物质;由于贴纸130至少一个边缘突出于所述粘贴层120,因此能够方便的去除贴纸130,暴露粘贴面,使用过程更加简单便捷;由于定位贴的粘贴,因此可以针对性地对病变位置进行X射线照射,可以减少对身体其他部分的损伤;由于固定金属块的粘贴膜110为透明膜,因此不仅可以固定金属块140,也可以直接观察到金属块140的位置,在体表的定位更加直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