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6884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一种男性常见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前列腺炎是一种急慢性炎症,主要是由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而引发的局部或全身症状,易导致男性不育症和性功能障碍。1995年NIH将前列腺炎分为4型,I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前列腺炎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等症状,Ⅲ型前列腺炎还有尿路刺激,排尿困难、盆腔疼痛等综合征。

前列腺炎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1)感染因素: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见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2)化学因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有可能是无法确定的致病微生物,如衣原体和支原体,有人推测可能是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3)免疫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前列腺液中存在免疫球蛋白、抗体包被细菌,以及抗前列腺抗体,最近应用动物模型成功模拟前列腺炎是一个自体免疫反应的过程,发现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产物提供了最初的抗原刺激,引起随后的免疫反应过程。(4)其他相关因素:性激素影响,过去泌尿系感染史,紧张程度,精神因素,过敏性和性生活等等,都是引起前列腺炎的潜在因素。

前三型主要通过口服抗生素治疗,而第四型则无需治疗可自愈。

美洲大蠊为昆虫纲有翅亚纲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昆虫,俗称蟑螂,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原产于南美洲。美洲大蠊是传统的中药材,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味咸,寒。主血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搏,内寒,无子”,用以治疗小儿疳积、疔疮、痈肿、喉蛾、无名肿毒、梅毒以及毒蛇、蜈松咬伤等疾病。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愈加深入。据文献报道,美洲大蠊中含有蛋白质、肽类、氨基酸、甲壳素、粘糖氨酸、核苷、脂肪酸、烯醇、烯酸、烷烃、多元醇、大环内酯类、酶类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国内已有产品及相关药理活性研究情况看,美洲大蠊体内药效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对各种外伤创面及机体溃疡具有良好的肌肉组织修复活性;具有强心升压,改善血液循环的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活性;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活性。

公告号为CN 102885857B,名称为“治疗消化道溃疡用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是申请人于2012年申请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相关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部分医药用途。随着研究的深入,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得到新的拓展。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但是其有效率不高,在50%左右。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6074614A,发明名称;美洲大蠊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它含有同时或分别给药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左氧氟沙星(抑制阳性细菌)、坦索罗辛。使用方式为美洲大蠊提取物制成康复新液,使用方式:康复新液100mL,加温至38℃~40℃,侧卧位保留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每次保留30min,每晚睡前1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发明所述的药物对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达73.53%,同时该发明所述的药物能够明显的降低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WBC、TNF-α和IL-10的含量。但是该药物的治愈率不是很高,在11-20%之间,并且采用灌肠的方式治疗复杂。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743741B,发明名称;蟑螂多肽的制备及其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医药用途,本发明的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部位是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多肽类物质,由蜚蠊科美洲大蠊虫体鲜品或干品经溶剂提取和膜分离法精制而成,该有效部位多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可制备成水凝胶、巴布剂、冻干粉、水剂、气雾剂、栓剂、膜剂、外用搽剂、软膏剂形式,用于制备防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日化用品以及医疗器械。该专利主要是利用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部位是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多肽类物质,并且提取方法复杂,成本高。现有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应用中没有出现与抑制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阴性细菌药物合用的报告。

磺胺甲噁唑(SMZ),磺胺类药,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胆道感染及局部软组织或创面感染等。

甲氧苄啶(TMP),广谱抗菌药,抗菌谱与磺胺药类似,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但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单独使用。磺胺药则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两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故有磺胺增效剂之称,并可减少抗药菌株的出现。因此,甲氧苄啶常与磺胺甲噁唑按1:5的比例联合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就是这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每片含磺胺甲噁唑400mg和甲氧苄啶80mg,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一次2片,每12小时服用1次。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对肝和肾有一定损害,故不宜长期服用,而且该药多次服用后会产生耐药性而使疗效下降。研究表明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耐药性达到了69.7%。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和美洲大蠊提取物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愈率,并且降低其耐药性的药物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和美洲大蠊提取物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治愈率、有效率低,以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副作用大、耐药性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主要由美洲大蠊提取物和甲氧苄啶与磺胺甲噁唑制得的有效成分混合物组成,按重量计,其配比为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为1~4:2.5:10。

优选地:按重量计,其配比为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为为1:1:4。

优选地:所述的美洲大蠊组合物还包括辅料,所述的辅料为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甘油、聚乙二醇和植物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聚乙二醇为PEG-400或PEG-6000。

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油为氢化大豆油、黄蜡或短链植物油。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根据专利CN 102885857B的方法,:

a、粉碎:将干燥的美洲大蠊虫体粉碎,过24目筛,制得美洲大蠊粗粉;

b、浸泡:将步骤a所得美洲大蠊粗粉用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使乙醇液面高出粗粉液面5~10cm密闭保存制得粗粉混合液;

c、提取:将步骤b所得粗粉混合液在70~85℃的温度下进行4次回流提取,对粗粉混合液进行第一次提取时,加粗粉重量5倍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时间为5小时;第二次以后每次提取加粗粉重量5倍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时间为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得乙醇提取液;

d、一级浓缩:将步骤c所得乙醇提取液在真空度-0.05~-0.06MPa、温度50~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05~1.15时,得乙醇浓缩液;

e、脱脂:将步骤d所得乙醇浓缩液加入乙醇浓缩液重量8倍量的纯化水,边搅拌边升温至85~95℃后,搅拌40分钟,搅拌速度为40转/分,然后保温静置4小时使油水分层;

f、二级浓缩:将步骤e所得下层水液放出,经滤纸过滤后,滤液在温度60~80℃、真空度-0.05~-0.06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至比重为1.25~1.35时,制得美洲大蠊提取物;

(2)有效成分的混合:

按照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1~4:5:25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混合均匀,制得有效成分混合物,备用;

(3)成药:

将有效成分混合物与辅料混合,制成临床上适用的口服制剂,既得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颗粒剂等适宜口服剂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同时还有极强的创面受损细胞修复能力以及促进创面细胞加速生长作用。而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按5:1复方制成的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首选药物。上述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组合物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效率8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有效率60%左右),并能大幅提高治愈率。而且综合不良反应数据看,组合物还可以一定程度减低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治疗组治愈患者停药后观察6个月发现严重不反弹、或反弹小,因此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加入有利于减低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引起的细菌耐药性。

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根据专利CN 102885857B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粉碎:将干燥的美洲大蠊虫体粉碎,过24目筛,制得美洲大蠊粗粉;

b、浸泡:将步骤a所得美洲大蠊粗粉用浓度90~95%的乙醇浸泡,使乙醇液面高出粗粉液面5~10cm密闭保存制得粗粉混合液;

c、提取:将步骤b所得粗粉混合液在70~85℃的温度下进行4次回流提取,对粗粉混合液进行第一次提取时,加粗粉重量5倍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时间为5小时;第二次以后每次提取加粗粉重量5倍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时间为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得乙醇提取液;

d、一级浓缩:将步骤c所得乙醇提取液在真空度-0.05~-0.06MPa、温度50~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05~1.15时,得乙醇浓缩液;

e、脱脂:将步骤d所得乙醇浓缩液加入乙醇浓缩液重量8倍量的纯化水,边搅拌边升温至85~95℃后,搅拌40分钟,搅拌速度为40转/分,然后保温静置4小时使油水分层;

f、二级浓缩:将步骤e所得下层水液放出,经滤纸过滤后,滤液在温度60~80℃、真空度-0.05~-0.06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至比重为1.25~1.35时,制得美洲大蠊提取物。

实施例1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有效成分的混合:按照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32g:80g:320g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混合均匀,制得有效成分混合物,备用;

(3)成药:取上述有效成分混合物与淀粉80g、糊精40g、微晶纤维素200g、羧甲基淀粉钠30g混合均匀,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1g,混匀,压制成2000片,即得口服片剂。每片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16mg、甲氧苄啶40mg、磺胺甲噁唑160mg。

实施例2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有效成分的混合:按照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80g:80g:320g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混合均匀,制得有效成分混合物,备用;

(3)成药:取上述有效成分混合物与微晶纤维素150g、乳糖100g、羧甲基纤维素钠20g混合均匀,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0.8g,混匀,填充硬胶囊成3000粒,即得口服硬胶囊剂。每个胶囊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27mg、甲氧苄啶27mg、磺胺甲噁唑107mg。

实施例3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有效成分的混合:按照美洲大蠊提取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128g:80g:320g的重量比进行称量,混合均匀,制得有效成分混合物,备用;

(3)成药:取上述有效成分混合物加入约50g甘油、30gPEG-400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氢化植物油:黄蜡:短链植物油=1:1:4的混合植物油(612g)中,充分搅拌使混合溶解均匀,压制软胶囊成3000粒,即得口服软胶囊剂。每个胶囊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43mg、甲氧苄啶27mg、磺胺甲噁唑107mg。

对比例1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成药:美洲大蠊提取物32g与淀粉160g、糊精80g、微晶纤维素449g、羧甲基淀粉钠60g混合均匀,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2g,混匀,压制成2000片,即得口服片剂。每片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16mg。

对比例2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成药:取上美洲大蠊提取物80g与微晶纤维素350g、乳糖250g、羧甲基纤维素钠69g混合均匀,制粒,然后加入硬脂酸镁1.8g,混匀,填充硬胶囊成3000粒,即得口服硬胶囊剂。每个胶囊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27mg。

对比例3

一种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美洲大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前所述,备用。

(2)成药:取美洲大蠊提取物128g加入100g甘油、80gPEG-400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氢化植物油:黄蜡:短链植物油=1:1:4的混合植物油(862g)中,充分搅拌使混合溶解均匀,压制软胶囊成3000粒,即得口服软胶囊剂。每个胶囊中含美洲大蠊提取物43mg。

实施例4

选取实施例1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片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病例。

病例资料及分组:90例,年龄20~48岁,平均31±6.6岁,病程7~28个月,平均19±7.2个月,患者均已会阴部、睾丸等部位疼痛为主述,经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0例。

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均未服用过其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药物和接受过前列腺炎物理治疗。治疗组口服实施例1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片剂,4片/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1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复方新诺明),2片/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2口服对比例1所制备的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片剂,4片/次,2次/d,连用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禁食辛辣辛散等饮食,禁烟酒,节制性欲,注意休息。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前列腺炎症状全部消失,WBC计数减少至正常范围;(2)显效。NIH-CPSI降低≥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50%;(3)有效。NIH-CPSI降低25%~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50%;(4)无效。NIH-CPSI降低≤25%或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统计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得出治疗总有效率。采用金氏公式评价联合用药在治愈率方面的协同作用。金氏公式:q=Ea+b/(Ea+Eb-Ea·Eb),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治愈率,Ea和Eb为各药单用时的治愈率,当q<0.85时表示两药合用有拮抗作用;q>1.15时,表示两药有协同作用;当0.85<q<1.15时,表示两药有相加作用。

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12例(40.0%),显效11例(36.6%),有效4例(13.4%),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1治愈6例(20%),显效8例(26.7%),有效5例(16.7%),无效11例(36.6%),总有效率63.4%。对照组2治愈5例(16.7%),显效5例(16.7%),有效6例(20%),无效14例(46.6%),总有效率53.4%。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q=1.20,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两药有协同作用。

(3)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肛门不适1例(3.3%),对照组1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上腹不适3例(10%)。对照组2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上腹不适2例(6.7%)。

实施例5

选取实施例2和对比例2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硬胶囊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病例。

病例资料及分组:120例,年龄21~52岁,平均34±8.1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7±6.9个月,患者均已会阴部、睾丸等部位疼痛为主述,经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40例。

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均未服用过其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药物和接受过前列腺炎物理治疗。治疗组口服实施例2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硬胶囊剂,6粒/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1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复方新诺明),2片/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2口服对比例2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硬胶囊剂,6粒/次,2次/d,连用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禁食辛辣辛散等饮食,禁烟酒,节制性欲,注意休息。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前列腺炎症状全部消失,WBC计数减少至正常范围;(2)显效。NIH-CPSI降低≥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50%;(3)有效。NIH-CPSI降低25%~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50%;(4)无效。NIH-CPSI降低≤25%或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统计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得出治疗总有效率。采用金氏公式评价联合用药在治愈率方面的协同作用。金氏公式:q=Ea+b/(Ea+Eb-Ea·Eb),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治愈率,Ea和Eb为各药单用时的治愈率,当q<0.85时表示两药合用有拮抗作用;q>1.15时,表示两药有协同作用;当0.85<q<1.15时,表示两药有相加作用。

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18例(45.0%),显效11例(27.5%),有效8例(20.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1治愈8例(20.0%),显效9例(22.5%),有效8例(20.0%),无效15例(37.5%),总有效率62.5%。对照组2治愈8例(20.0%),显效9例(22.5%),有效7例(17.5%),无效16例(40.0%),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q=1.25,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两药有协同作用。

(3)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肛门不适1例(2.5%),轻度恶心呕吐1例(2.5%),对照组1出现肛门不适2例(5.0%),轻度恶心呕吐2例(5.0%)。对照组2出现肛门不适2例(5.0%),轻度恶心呕吐1例(2.5%)

实施例6

选取实施例3和对比例3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软胶囊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病例。

病例资料及分组:90例,年龄18~51岁,平均34±7.3岁,病程6~32个月,平均16±8.5个月,患者均已会阴部、睾丸等部位疼痛为主述,经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其中每组30例。

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均未服用过其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药物和接受过前列腺炎物理治疗。治疗组口服实施例3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软胶囊剂,6粒/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1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复方新诺明),2片/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2口服对比例3所得美洲大蠊提取物组合药物软胶囊剂,6粒/次,2次/d,连用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禁食辛辣辛散等饮食,禁烟酒,节制性欲,注意休息。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前列腺炎症状全部消失,WBC计数减少至正常范围;(2)显效。NIH-CPSI降低≥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50%;(3)有效。NIH-CPSI降低25%~50%,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50%;(4)无效。NIH-CPSI降低≤25%或前列腺液WBC计数减少≤25%。统计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得出治疗总有效率。采用金氏公式评价联合用药在治愈率方面的协同作用。金氏公式:q=Ea+b/(Ea+Eb-Ea·Eb),其中Ea+b为两药合用的治愈率,Ea和Eb为各药单用时的治愈率,当q<0.85时表示两药合用有拮抗作用;q>1.15时,表示两药有协同作用;当0.85<q<1.15时,表示两药有相加作用。

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13例(43.3%),显效8例(26.7%),有效6例(20.0%),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1治愈5例(16.7%),显效7例(23.3%),有效6例(20.0%),无效12例(40.0%),总有效率60.0%。对照组2治愈6例(20.0%),显效7例(23.3%),有效4例(13.4%),无效13例(43.3%),总有效率56.7%。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q=1.30,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两药有协同作用。

(3)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5.6%),对照组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上腹不适3例(9.7%)。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美洲大蠊提取物与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组合物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效率8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有效率60%左右),并能大幅提高治愈率。而且综合不良反应数据看,组合物可以一定程度减低单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治疗组治愈患者停药后观察6个月发现不反弹或反弹小,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加入有利于减低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引起的细菌耐药性。

因此,该组合物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