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犀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59985阅读:1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牦犀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牦犀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贫血是人类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因贫血而导致其它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导致死亡。有统计显示,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有不同程序的贫血,而在我国又有近2.7亿的在校青少年普遍存在贫血。对于他们而言,即使是轻度贫血,也会造成其生长迟滞,身体机能下降和身体素质低下,对体质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它是危害青、少、壮年身心健康的导致其五脏六腑造成血功能衰竭一种综合性顽症,素有“软癌”之称。而对付上述疾症人们常用阿胶来进行治疗,以阿胶作为补血药品,而众所周知,但是阿胶对人体的补血效果又不是太明显,人们特需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牦犀胶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牦犀胶,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牦牛皮60-70份、冰糖10-15份、黄酒8-12份、豆油5-8份、糊精10-15份和淀粉13-15份。

优选的,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牦牛皮650份、冰糖13份、黄酒10份、豆油7份、糊精13份、淀粉13份。

一种牦犀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将新鲜或腌制过的青藏高原特有牛种牦牛的牦牛皮取出,然后利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8-10分钟;

s2.脱毛:将s1中清洗干净后的牦牛皮放入腌制瓦罐中,加入其重量11-15倍、浓度为3-6mol·l-1的碱溶液进行处理5-8小时,得到脱毛后的牦牛皮;

s3.脱碱:将s2中脱毛后的牦牛皮放置在塑料桶中,加入其重量11-15倍的水浸泡1-3次,且每次浸泡时间为70-80分钟以脱去残留的碱,使用ph试纸测试ph值为6-8时,即得到脱碱之后的牦牛皮;

s4.煮沸:将s3中脱碱的牦牛皮剪成长和宽均为4cm的小块,放入高压锅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3cm为基准水位,定时90-100分钟,进行煮沸,经过滤得到上清液a液放置在碗中备用,并将高压锅用冷开水清洗2-3次处理干净;

s5.辅配:将准备好的冰糖、黄酒、豆油、糊精和淀粉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混匀,设定搅拌器的转速为80转/秒,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液b;

s6.煎熬:再将混匀后的混合液b和s4中制得的上清液a液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设定温度在90-100℃,进行煎熬70-80分钟得到混合液;

s7.冷却:将煎熬之后的混合液,放置在温度在20-30℃的环境下冷却1-2小时,然后再将放入提取罐中,进行浓缩至料液在50℃时密度为0.9-1.0g/cm3即可,最后将浓缩后的胶液进行喷雾干燥,制成胶粉,放入密封容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配方制取的牦犀胶它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营养素、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食用牦犀胶之后,人体的血红蛋白(hb)浓度显著提高,减少贫血现象的发生,使得青少年其生长发育得到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和身体素质增强,使得人们在生活中贫血大大降低,降低了病发现象的概率,增强了身体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牦犀胶,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牦牛皮60份、冰糖10份、黄酒8份、豆油5份、糊精10份和淀粉13份。

一种牦犀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将新鲜或腌制过的青藏高原特有牛种牦牛的牦牛皮取出,然后利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8分钟;

s2.脱毛:将s1中清洗干净后的牦牛皮放入腌制瓦罐中,加入其重量11倍、浓度为3mol·l-1的碱溶液进行处理5小时,得到脱毛后的牦牛皮;

s3.脱碱:将s2中脱毛后的牦牛皮放置在塑料桶中,加入其重量11倍的水浸泡2次,且每次浸泡时间为70分钟以脱去残留的碱,使用ph试纸测试ph值为6时,即得到脱碱之后的牦牛皮;

s4.煮沸:将s3中脱碱的牦牛皮剪成长和宽均为4cm的小块,放入高压锅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3cm为基准水位,定时90分钟,进行煮沸,经过滤得到上清液a液放置在碗中备用,并将高压锅用冷开水清洗2次处理干净;

s5.辅配:将准备好的冰糖、黄酒、豆油、糊精和淀粉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混匀,设定搅拌器的转速为80转/秒,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液b;

s6.煎熬:再将混匀后的混合液b和s4中制得的上清液a液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设定温度在90℃,进行煎熬70分钟得到混合液;

s7.冷却:将煎熬之后的混合液,放置在温度在20℃的环境下冷却1小时,然后再将放入提取罐中,进行浓缩至料液在50℃时密度为0.9-1.0g/cm3即可,最后将浓缩后的胶液进行喷雾干燥,制成胶粉,放入密封容器中。

实施例2

一种牦犀胶,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牦牛皮650份、冰糖13份、黄酒10份、豆油7份、糊精13份、淀粉13份。

一种牦犀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将新鲜或腌制过的青藏高原特有牛种牦牛的牦牛皮取出,然后利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9分钟;

s2.脱毛:将s1中清洗干净后的牦牛皮放入腌制瓦罐中,加入其重量13倍、浓度为5mol·l-1的碱溶液进行处理7小时,得到脱毛后的牦牛皮;

s3.脱碱:将s2中脱毛后的牦牛皮放置在塑料桶中,加入其重量11-15倍的水浸泡3次,且每次浸泡时间为80分钟以脱去残留的碱,使用ph试纸测试ph值为7时,即得到脱碱之后的牦牛皮;

s4.煮沸:将s3中脱碱的牦牛皮剪成长和宽均为4cm的小块,放入高压锅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3cm为基准水位,定时95分钟,进行煮沸,经过滤得到上清液a液放置在碗中备用,并将高压锅用冷开水清洗3次处理干净;

s5.辅配:将准备好的冰糖、黄酒、豆油、糊精和淀粉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混匀,设定搅拌器的转速为80转/秒,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液b;

s6.煎熬:再将混匀后的混合液b和s4中制得的上清液a液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设定温度在95℃,进行煎熬75分钟得到混合液;

s7.冷却:将煎熬之后的混合液,放置在温度在25℃的环境下冷却1.5小时,然后再将放入提取罐中,进行浓缩至料液在50℃时密度为0.9-1.0g/cm3即可,最后将浓缩后的胶液进行喷雾干燥,制成胶粉,放入密封容器中。

实施例3

一种牦犀胶,由以下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牦牛皮70份、冰糖15份、黄酒12份、豆油8份、糊精15份和淀粉15份。

一种牦犀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将新鲜或腌制过的青藏高原特有牛种牦牛的牦牛皮取出,然后利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10分钟;

s2.脱毛:将s1中清洗干净后的牦牛皮放入腌制瓦罐中,加入其重量15倍、浓度为6mol·l-1的碱溶液进行处理7小时,得到脱毛后的牦牛皮;

s3.脱碱:将s2中脱毛后的牦牛皮放置在塑料桶中,加入其重量15倍的水浸泡2次,且每次浸泡时间为70分钟以脱去残留的碱,使用ph试纸测试ph值为8时,即得到脱碱之后的牦牛皮;

s4.煮沸:将s3中脱碱的牦牛皮剪成长和宽均为4cm的小块,放入高压锅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3cm为基准水位,定时100分钟,进行煮沸,经过滤得到上清液a液放置在碗中备用,并将高压锅用冷开水清洗3次处理干净;

s5.辅配:将准备好的冰糖、黄酒、豆油、糊精和淀粉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混匀,设定搅拌器的转速为80转/秒,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液b;

s6.煎熬:再将混匀后的混合液b和s4中制得的上清液a液一起倒入高压锅中,设定温度在100度,进行煎熬80分钟得到混合液;

s7.冷却:将煎熬之后的混合液,放置在温度在20-30℃的环境下冷却2小时,然后再将放入提取罐中,进行浓缩至料液在50℃时密度为0.9-1.0g/cm3即可。

本发明的牦犀胶,对质量进行检测,具体的技术指标如下:

(一)感官指标

依据本产品固有特性制定,从色泽、组织状态、滋味与气味、杂质四方面描述。检验方法:色泽,取适量牦犀胶置于白瓷盘中,置于自然阳光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组织状态和杂质,取适量牦犀胶置于白瓷盘中,用肉眼观察其组织状态及有无杂质。滋味及香气,取适量牦犀胶置于白瓷盘中,嗅其味,品尝其滋味。

(二)理化指标

1、水分≤10.0%,依据制备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及企业自身实际检验结果制定,检验方法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检验。

2.灰分≤6.0%,依据制备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及企业自身实际检验结果制定,检验方法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检验。

3、蛋白质≥60%,依据制备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及企业自身实际检验结果制定,检验方法按gb5009.5的规定执行。

3、铅≤0.5mg/kg、总砷≤0.5mg/kg,镉≤0.1mg/kg参数指标依据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而制定,检验方法分别按gb5009.12、gb/t5009.11、gb/t5009.15的规定的方法检验。

(三)微生物指标

参数指标依据《糖果卫生标准》gb9678.1的规定而确定。

菌落总数≤750cfu/g,与国标一致,检验方法按gb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大肠菌群≤30mpn/100g,与国标一致。检验方法按照gb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与国标一致。检验方法按照gb4789.4、gb4789.10规定的方法检测,最后将浓缩后的胶液进行喷雾干燥,制成胶粉,放入密封容器中。

(四)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指标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测定方法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进行。

(五)标志、标签:应符合gb7718、gb28050、gb191的规定。

(六)包装:内包装应符合gb/t28118的规定;包装瓶所选包材应符合gb17762的规定;外包装瓦楞纸箱应符合gb/t6543的规定。

食用阿胶与本发明中的牦犀胶的相同十天天数,人体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对比表格如下:

正常人体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范围是310-370g/l,经过统计对比显示,本发明中的牦犀胶确实对人体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食用本发明配方中的牦犀胶,人体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食用阿胶后人体血红蛋白浓度。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丸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配制后,对牦犀胶的制作,其中,按照实施例2中的其组成原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制成的牦犀胶,牦犀胶对治疗贫血效果最好,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此实施例2最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